导航菜单

中德教材“有机化学”内容的比较研究

茆建军1,倪娟2

(1.江苏省滨海中学,224500;2.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10013)

摘要:在中德中学化学课程理念比较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2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中学化学教材《今日化学Ⅰ》中的“有机化学”内容,从栏目设置和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从而为教材编写提供启示,也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材比较 有机化学 课程理念 栏目设置 呈现方式

教材在实现从教育意图到课程、再由课程到课堂活动的飞跃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与学的工具,担负着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素养、科学精神转化为具体教学内容的重任。它作为师生对话的“话题”,是师生之间的文化中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围绕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所选择的内容要努力走向社会化、生活化、科学化、时代化,其呈现的方式要努力走向专题化、直观化、多样化、自由化,从而实现由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化,进一步贴近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提升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

本文将在中德中学化学课程理念比较的基础上,选取我国的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2(高一年级开设)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中学化学教材《今日化学Ⅰ》(其中专题15~16的“有机化学”内容在完全中学十年级开设)中的“有机化学”内容,从栏目设置和呈现方式(文字、图表)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从而为教材编写提供启示,也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一、课程理念比较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版的征求意见稿提出的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相互联系;注重学科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做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德国中学化学“课程纲要”的基本特点是:(1)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渗透自然科学的一般思维方式和方法以及化学学科的特有思维方式和方法,如用模型方法、从微观角度说明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本质,从化学实验结果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通过化学发展史说明人们制造新物质的过程和方法等,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2)重视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联系,教材内容几乎涉及所有生产和生活领域,如塑料、颜料、药物、化妆品、食品、建筑等。(3)渗透人文教育,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文精神,明确提出了化学工业生产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并对此进行了理性的分析,认为通过提高化学学科的研究水平和进行人文教育可以减少化学工业生产对人类产生的不利影响,帮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STS的理念。(4)突出化学实验的重要地位,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特色,通过化学实验实现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导出以及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认识等,以化学实验为主要手段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形成能力和获得经验。(5)在化学分科课程中,重视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各学科的综合作用,强调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思维方式,以实现综合理科课程的目标。

可见,中德两国中学化学课程拥有相似的基本理念,都强调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养,都突出了化学实验的重要地位。此外,注重在分科课程中实现综合课程的目标,反映了德国中学化学课程的一大特点。

二、教材栏目设置比较

教材栏目设置的多样性是当下课程改革的一大标志,力图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指引丰富的策略,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和领悟相关内容。中德两套教材各自设置了多样化的栏目,“有机化学”部分出现的栏目及其频次如表1所示。

两套教材的栏目设置按用途与形式的不同可归纳为:问题型、知识补充型、科学探究型和实验型四类。

(一)问题型

人教版必修2中的“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等栏目和《今日化学Ⅰ》中的“中心问题”“作业”等栏目都以设置问题的形式呈现课程内容,通过不断质疑和释疑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建立问题意识。这类问题型栏目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类:

主要的一类安排在每一章节的开端,出现在新课学习之前,充当“先行组织者”的角色,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学生回忆已学的知识,从而做好学习新课的背景准备;并且让学生形成认知冲突,产生学习目的,从而激发对陌生内容的兴趣,促进对要学知识的理解。例如,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苯”这部分内容开篇设置了“学与问”:比较苯与烷烃、烯烃的结构式,分析苯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你认为苯可能有哪些化学性质?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推测?又如,《今日化学Ⅰ》专题15~16“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这部分内容开篇设置了“中心问题”:有机物是什么?生物气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碳氢化合物如何分类?烷烃和烷醇的区别是什么?醇是怎样制备的,有什么用途?

另外一类安排在每一章节的内部,穿插在新课学习之中,以不断的设疑来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最终完成整个章节(新课)的学习。例如,人教版必修2“烷烃”这部分内容之后设置了“思考与交流”:参考4个碳原子相互结合的方式图,分析、归纳以碳为骨架的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又如,《今日化学Ⅰ》“烷醇沸点和溶解性”这部分内容之后设置了“作业”:(1)把乙醇的沸点与乙烷相比或与丙烷相比,哪一个更合理?理由是什么?(2)比较甲烷和甲醇与癸烷和癸醇的沸点,为什么两组化合物沸点之差大不相同?(3)在数值表上没有列出高级醇的沸点,是什么原因?(4)将100 ml乙醇与100 ml水混合,所得溶液的总容积是196 ml。说明其原因。(5)说明为什么烷基是疏水的,而羟基是亲水的。(6)研究甲醇和1-庚醇溶解度时发现:甲醇能与水混溶而1-庚醇却不溶于水,1-庚醇能与庚烷混溶而甲醇却不溶于庚烷。用有关物质的结构来说明这些现象。(7)在1-庚醇分子与水分子之间也有氢键生成,为什么两种液体却不能混溶?

(二)知识补充型

这类栏目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资料卡片”“检索”等。这类栏目可以呈现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使学生了解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可以呈现化学中非本质性的知识内容,让学生扩展视野;可以作为资料检索的途径,方便学生查阅与某知识点相关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补充教材正文中难以呈现而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防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知识断层。这类栏目在教材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能够让学生随时获取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外围知识,从而减少因知识储备不足带来的学习困扰,提升对所学知识内容在整个科学体系中位置的认识。

比较而言,我国教材中的“资料卡片”相当于德国教材中的“检索”,但是我国教材是直接给出信息,德国教材是让学生查阅文献。可以看出,德国教材的做法可以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更加值得借鉴。

(三)科学探究型和实验型

这两类栏目一般都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安排适当的研究性课题,引导学生通过完成栏目要求,理解化学知识的基本内涵,了解化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掌握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建立化学学习的基本思维,形成化学学科的基本素养。这两类栏目或以空白表格的形式要求学生亲自完成实验的设计、操作、评价等;或以探究任务的形式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课题,使用图书馆、互联网等多种资源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并与同学相互交流。这两类栏目淡化了教材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增强了内容的探究性和实证性,凸显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国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大了以化学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分量,并且采取实验、调研、资料检索、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德国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同样重视设置实验探究型栏目,并且既包含了实验提示、实验材料、实验步骤等内容,也包括了实验课题讨论、实验仪器简介等内容,有的还包括了习题和作业等内容,使学生不是仅仅完成一个关于物质性质的实验,而是通过这一过程提高多方面的能力。比较而言,我国教材对于实验探究的体现手法还是比较单一的,更多的是让学生了解实验现象,掌握某一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对于实验背后蕴涵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没有很好地体现。

总之,两套教材设计的栏目种类差不多,但是,人教版必修2中栏目出现的频次较少,分布比较平均,且功能重复较多,插入正文过于频繁,导致遮掩了正文的内容,割裂了正文的整体性,影响了正文的连贯性,使教材阅读起来跳跃性过强,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今日化学Ⅰ》中栏目出现的频次较多,分布非常集中,且在功能区分和插入位置上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尤其实验探究型栏目突出了知识内容的内在逻辑,凸显了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三、教材呈现方式比较

教材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也是当下课程改革的一大标志,力图改变单纯地依靠文字叙述学科知识(少量利用图表表现实验过程)的传统模式,引入更加丰富生动的图片,让内容的呈现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生活实际,从而有利于学生的意义建构。

(一)文字表述方式

从文字表述方式上看,两套教材中生动程度不同。德国教材的文字表述贴近生活,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和想象力。

例如,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甲烷不只是产出能量的物质,《今日化学Ⅰ》中这样表述:

生物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一种碳氢化合物。这些生物气在汽轮机中燃烧,通过发电机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专家估计:全世界每年由腐烂过程产生的约8亿吨甲烷都排放到空气中去了。沼泽一样的稻田中也有大量甲烷进入空气中。

牛也是一种“生物气装置”。牛胃中的甲烷菌有助于纤维素的消化。一头牛每天约向大气排放200升甲烷。

虽然甲烷不过是大气中很小的一部分,作为温室气体却有重要作用。世界上牛的存栏量增加,不但产生了太多的厩肥和垃圾,也加剧了温度效应。

又如,为了让学生认识到有机物质就是碳

《今日化学Ⅰ》中这样表述:

早餐中烤焦了的切片面包、烧烤聚会上焦黑的小香肠都是令人不快的倒霉事。但这无意之中却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化学检验:面包和肉在高温下分解,剩下不能食用的像碳一样的东西。焦化是许多由碳组成的化合物的典型性质。这些化合物统称为有机物质。

像这样的文字,在《今日化学Ⅰ》中随处可见。而人教版必修2的文字表述则比较直白、简洁,学科性强,感染力不够——即使在讲述化学史时,也只是介绍事件发生的过程,而缺乏情感的渗透。

(二)图表表述方式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对于不同的信息传递形式,人类获得信息所需的时间是不同的:看文字描述所需的时间为2.8秒,看实物所需的时间为0.7秒,看图片或表格所需的时间介于两者之间。可见,图表比文字更容易被大脑接受。因此,在编写教材时,考虑到学生接受信息的心理特点,合理运用直观简洁的图表,表达文字难以表达的内容,综合呈现化学知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使得学生调动多种感知器官协调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当然,在添加图表时,应该考虑到为学生获取信息、理解知识服务:过多、过繁的图表容易使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将注意力投注在图表和无关的信息内容上,而忽略文字和主要的知识结构,以致本末倒置,影响了有效信息的获取和重要知识的理解。

首先,中德两套教材均设置了多种类型的图片,“有机化学”部分出现的图片类型及其频次如表2所示。可见,我国教材中图片的数量虽然相比于之前有了一定程度地增加,但是相比于德国教材,还是不够丰富、广泛。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大多数比较复杂。对此,抽象的文字常常使得学生难以理解,而直观的图片则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认知障碍。因此,《今日化学Ⅰ》中关于原理、模型、微观过程的图片数量更多,正是基于有机化学的这一特点。例如,解释乙醇与丙烷在室温下状态不同的原因在于分子中键的状态时,《今日化学Ⅰ》呈现了图1。

反映实验现象及操作、实验仪器及使用、实验装置及连接的图片有助于学生理解实验,认识仪器和装置,方便学生日后回忆与复习。《今日化学Ⅰ》中关于实验的图片数量较多,且更加偏重于实验操作、仪器使用、装置连接的规范与指导,这凸显了化学核心思想、基本方法的教育。例如,《今日化学Ⅰ》图文并茂地呈现了这样的实验栏目:

小橡皮球(如图2)和松脆面包片的检验。

材料:煤气灯,烧杯,大试管,导气管,钻孔塞,石灰水,白色硫酸铜,氧化铜粉末。

步骤:

1.在干试管中加入一个小橡皮球和4勺氧化铜。

2.按图3安装仪器。

3.将试管斜放着夹紧,在试管上部加入少量白色硫酸铜。

4.用煤气灯强热混合物。

5.用撕碎的松脆面包片重复以上实验。

提示:

1.记下你的观察结果。

2.小橡皮球和松脆面包片中含有哪些元素。

3.说明氧化铜的作用。

4.说明步骤中的安全措施。

5.可以用氧化钴试纸代替白色硫酸铜。检索氧化钴如何与燃烧物起反应。

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图片,可以使得化学不是那么枯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可以展现化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化学对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形成人文素养。《今日化学Ⅰ》中加入了大量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图片,其中包括反映化工生产流程、常见化学材料、最新科研成果等的图片。例如,《今日化学Ⅰ》呈现了关于硬塑料、特殊塑料、现代医学中的塑料的图片,如图4、图5、图6。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日化学Ⅰ》中的图片与相应的知识点或栏目结合得很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生活型图片多出现在新授知识之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验型图片多出现在介绍物质性质的实验中,能帮助学生认识实验中使用的仪器、装置及实验的过程;结构模型图则配合讲解有机化合物的空间结构,提供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今日化学Ⅰ》中的图片大多为原生态的真实情境(如图7),而没有抽象和虚拟,即将生产、生活移植到教材中,而没有让教材游离于生产、生活之外,这使得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

其次,人教版必修2的“有机化学”部分加入了表格来协助完成教学,而《今日化学Ⅰ》的“有机化学”部分却没有见到表格。人教版必修2中的表格主要可以分为数据或知识归纳型表格,需要学生自己填写实验记录或现象、探究活动设计、习题等的程序型表格,针对每一章节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概括型表格。这些表格既充实了教材的表现形式,也使学生能够利用完成表格的经历及时复习所学知识,理清知识重点,建立知识结构。这是我国教材优于德国教材的地方。

四、结论与思考

从中德中学化学教材“有机化学”内容编排的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出,二者各具特色,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尽可能的发挥。而相比之下,我国教材需要精简栏目种类,避免栏目过于琐碎地插入正文,还要让语言更加生动,图片更加丰富,过程更加凸显,视野更加开阔,起点更加合理,情境更加真实;德国教材更加从学生的本位出发,将知识融于生活、生产实际,丰富认知过程,拓展认知视野,凸显了探究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思考具体的问题,从而建构知识的意义,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熏陶,有利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全面提高。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课题“理科教育中的科学风险认知与决策能力研究”(编号:DHA140284)和2016年江苏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实验项目“育人模式转型: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感谢南京大学胡宏纹院士对德国中学化学教材的译介。

参考文献:

[1] 倪娟,沈健.中美两国理科“探究教学”的比较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0(2).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