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辉
(赤峰学院 体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海绵网球在国外早有运用,属于短式网球的一种,但在中国的网球教学中运用的还是比较少的.大学所开设的常规性网球课,其教法大多是采用标准球来开展网球训练,从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通过运用海绵网球进行教学,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掌握网球技术,对网球教学产生哪些积极影响.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海绵网球在初学者正手击球的学习阶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正手击球技术的提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海绵网球;短式网球;正手击球:初学者
中图分类号:G8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71-03
1 引言
海绵网球属于短式网球的一种,这项运动起源于70年代后期的瑞典,以后在欧美各国流行甚广.现在世界各国普遍用来对儿童进行网球的启蒙训练.目前,大学所开展的常规性网球课上,通常是直接利用标准球来开展网球训练,从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弊端.现在内蒙古地区的大学将海绵网球运用在对初学者的教学过程中还比较少.本文旨在通过将海绵网球运用到对初学者的教学中,通过运用海绵网球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的学习效率,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正手击球技术.
2 初学者采用海绵网球进行教学的背景因素分析
2.1 对初学者网球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教学方法、手段不同,其产生的教学效果也不一样.通过使用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我们发现:40.3%的教师习惯使用传统教学方法,25.7%的教师习惯使用讨论教学法,此外,使用电化教学法、多媒体录像及网络教学法的教师占比为:34%.由此可见,传统教学法在该高校中仍占主导地位,而很多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方法,其使用频率则偏低.现阶段,一般高校中所使用的网球教学方法,相对较多的是中高级阶段教法手段.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大多数教法用不上,学生在网球初学阶段的学习方法比较单一和枯燥,可选择性较低.在针对初学者教学时,普通高校大多是采用标准球、场地及球拍等单一技术进行教学,这也使得初学者在刚开始学习期间出现吃不消或不能适应的现象,无法快速掌握网球的运动技能,长此以往,还可能会降低初学者学习网球的兴趣.
2.2 对初学者网球学习状态的调查研究
众所周知,人类对某种事物已有的认知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对该事物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及兴趣大小.通过对我校30名网球普修课初学者采用教学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分析,得出下列结果:(1)对网球的了解及认知程度方面:在步入大学之前,有近95%的普修班学生未接触和体验过网球运动,对于他们来说,对网球运动的了解,大多是通过书籍或者媒体,这些初学者对网球运动的基本知识及运动技能掌握的还很少.(2)对网球的学习兴趣及热衷程度方面:在学习和体验网球前,有近84%以上的初学者认为网球运动属于走在时尚前沿,极为高雅的一种贵族运动项目,这些学生对网球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65%的初学者认为球速快,标准球弹性大是影响网球技术掌握的主要原因.课后不打网球的初学者占69%.综上所述,初学者对网球运动的认知状况和学习状况是不容乐观的.在大部分的初学者看来,网球运动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很难掌握其操作技巧,因此,这些学生在面对网球时,通常表现出怯场情绪,其学习兴趣也在逐步下降.由此可见,对初学者的初级教学阶段应加以创新和改进.
2.3 海绵网球的特点
海绵网球是短式网球中的一种,又被称为“迷你网球”.早在20世纪中后期(七十年代初期),瑞典就已经出现了海绵网球运动,该种网球迎合了广大儿童(5-11岁)的生理、学习及心理规律及特点.海绵网球在运动技巧、礼仪及规则上,与正规网球大体相同,但海绵网球要比标准球更大、重量相对较轻、不易产生过大弹性,且海绵网球的球感更为真实,适合年龄<6岁的孩子使用,且不必担心儿童在早期接触正规网球时,对其身体带来运动损伤或其他影响.基于海绵网球自身所具有的高娱乐性和趣味性,它不仅能让孩子在强度适中的状态下锻烁身体、掌握相应的网球技术,同时,其场地面积通常只需要正规网球的1/3左右(与羽毛球场大小相当),且落地反弹后易于控制,可以降低初学者的学习难度,提高初学者的学习兴趣,促进初学者网球技能的掌握与提高.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文将赤峰学院体育学院作为实验对象,抽选体育学院2013级网球普修班2个(社会体育专业)的34名学生(班级分别为13级3和4班),采用随机挑选方式,从每班中挑选出15人,并对其展开实验研究.实验前对两组学生的网球基本技术和基本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和测试.结果显示(见表1和表2),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与实验研究的宗旨及要求基本符合.主要研究内容为初学者的正手击球数量及击球质量.从引拍、脚步移动、击球位置、随挥等四个方面来研究海绵网球对初学者正手击球的影响.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赤峰学院图书馆借阅图书并在电子阅览室用电脑进入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查找、搜集、鉴别、整理出有关海绵网球方面的文献资料,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全面了解海绵网球在对初学者正手击球教学阶段的运用现状和研究最新动态,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持.
3.2.2 实验法
通过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对比分析.笔者选取2013级社会体育专业网球普修班2个,每班17人共计34人,每班随机选取15人作为实验对象.实验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先对2组学生的实际状况及其所掌握的网球技术展开实地调查与测试.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并不存在明显差异,与此次实验研究的目标及要求基本相符.主要研究内容为初学者的正手击球数量及击球质量.从引拍、脚步移动、击球位置、随挥等四个方面来研究海绵网球对初学者正手击球的影响.考核总成绩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满分100分:第一部分为正手击球技评分占比60%,第二部分为正手击球有效数量分占比40%(总成绩=正手击球技评分*60%+正手击球有效数量分*40%).实验前期进行10个学时的海绵网球的正手击球练习,中期过渡到标准球正手击球练习再进行10学时.对照组直接用标准球进行20学时正手击球练习.最后20学时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正手击球技术评定及数量的测试,测试采取一人喂球一人击打的方式进行,认为喂球质量不好的可以不击打等待进行下一球,不击打球不算在考核数据当中,记录相关数据.
3.2.3 问卷调查法
实验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个实验班级的30名参与教学实验的学生展开调查,问卷的内容包含下列几个方面:主要从对网球的认识,了解程度、以及进入大学以前是否接触过网球运动、对标准网球和海绵网球的看法、课后是否进行网球运动,学生对网球的热衷程度、学习兴趣以及是否愿意持续参与网球运动等进行调查.
3.2.4 数理统计法
记录实验各项数据,整理数据并进行分析,用Excel,word,制作出表格和图像.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正手击球有效次数分和技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开始进行实验前,对实验组采用海绵网球展开教学及训练,而对对照组则直接通过标准球来展开教学,通过10个学时的教学后,两组均采用标准球继续进行10学时的教学练习;在结束长达20学时的教学实验后,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展开了科学评定.为提高评定及考核结果的可靠性,还组建了考核小组,组员分别是由2位网球课任课教师(分别为安辉、米宏伟)以及于洋老师组成,最终的评定绩效表明:实验组的学生,其各项成绩都要比对照组更为突出,该组的教学效果更为显著(P<0.05)(具体参见下表3和表4).
4.2 结果分析
从表3中可发现,在引拍及时、击球位置准确、脚步移动合理、随挥动作充足等指标上,对照组与实验组存在较大区别.分析其原因,实验组的教学过程更为合理,在教学的第一阶段采用海绵球教学入门,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因海绵网球具有较轻的重量、且弹性不大,对于初学网球者较为合适.通过使用海绵网球,能使学生掌握规范动作,提升其整体的球感,并树立起正确的击球意识.在击球过程中,初学者通常很容易掌握引拍、击球及跑位等要素,从而能为准确跑位与规范其技术动作奠定基础,在提高学生对网球运动关注度的同时,还能让他们对网球的学习充满信心,为接下来的标准球教学做铺垫.在经历海绵网球课时训练后,有助于逐步开展下一阶段的标准球教学.实验说明实验组的教学过程更利于初学者更好地掌握正手击球技术.
学习态度方面,实验组学生对网球运动的热衷及态度要比对照组更好.教学实验完成后,我们围绕网球运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及是否愿意长期参与网球锻炼等方面,对2组学生展开了初步调查.
从两组学生对网球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信心及是否愿意长期参与网球训练的态度所做的问卷调查来看(参见上表5),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上述几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这就充分表明,实验组学生对网球运动有着更为积极的学习态度.其原因是采用海绵网球进行初学者的教学,符合“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慢到快”的教学原理.教学方法的转变,有效提高了学生对网球的学习兴趣及信心,教学课堂上,学生所参与的击球次数也在不断增加,其运动量远比过去更大,这些对于学生进一步提升网球技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5 结论
首先,海绵网球的体重较轻、球速较为缓慢,在网球教学及课程初期,能很好地弥补网球运动高专业性、入门难度大等缺陷与不足.
其次,运用海绵网球进行初级阶段的网球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快更好地掌握网球正手击球技术.
最后,海绵网球在教学中的运用解决了初学者刚开始学习网球就用标准球增加了学习难度,不利于网球技术的掌握的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彤云.浅析我国网球发展趋势[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4):33-35.
〔2〕王晓婷.浅析网球运动的终身健身功能[J].辽宁体育科技,2003(05):33-35.
〔3〕徐家伟.普通高校中开展“短网”教学的实验与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11):42-45.
〔4〕林峰,余贞凯.普通高校网球教学质量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03):38-40.
〔5〕李斌.对高校网球选修课特点和教学效果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10):51.
〔6〕吴强.新形势下高校网球选修课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体育科技,2012(1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