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志学
(赤峰学院 大学外语教学部,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随着全国高校大幅扩招,大班教学已成为公共英语教学的重要形式.本文以语言输出理论为依据,立足笔者开展英语大班教学实际,针对大班英语教学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探索适用于公共英语大班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克服大班英语教学困境,创造有利于学生第二语言习得的课堂环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语言输出理论;公共英语;大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271-03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扩招逐年呈现递增趋势,致使现有的高校英语教师难以满足英语教学需求.师生比例严重失衡必然使大班英语教学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但大班英语教学与英语教学的互动性、实践性极强的特点不相适应,给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立足大班英语教学实际,紧扣英语教学特点,采取有效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笔者认为,以语言输出理论为基础,有效组织大班英语教学将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1 大班英语教学的困境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大班”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有不同的界定.就英语教学而言,由于英语语言教学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实践性,对“大班”班级人数的界定一般低于其他课程.按照国际惯例,公共外语教学班级人数一般在33人以内.但在我国,公共外语教学班级人数却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北京外国语大学顾曰国教授把60人以上的班级界定为大班.就笔者个人开展英语教学而言,2012-2013第二学期,为三个大班教授英语,其中,学前教育一、二班为一个教学单位,班级人数80人,汉美、巴林石、动漫班级人数82人,音乐汉本一、二、三班人数为79人;2013-2014第二学期,学前教育汉本一、二、三班人数114人,班级人数都超过了“大班”标准.
通过近两年教学实践,发现开展大班英语教学存在以下难点:一是课堂上与教师进行英语对话交流的学生寥寥无几,师生互动交际原则难以实现.二是学生的课堂管理难度大,尤其是后排学生,成为“钉子”角落,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三是学生人数太多导致学生讨论发言的自觉性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难以提高.四是教师不能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无法对每个学生做出正确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激发.很多教师上大班课会产生一种压迫感,觉得难以驾驭课堂,于是就又回到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放弃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有效开展公共英语大班教学,总体上来说,应以语言输出理论为依据,以“网格化管理、团队式学习”为基本方法,充分发挥英语学习骨干和班干部的带动作用,营造学生之间协同配合、相互督促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2 语言输出理论及其对大班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美国教授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了著名的“语言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认为学生应该通过接受大量“可理解性输入”来习得语言.通俗言之,即是强调大量的“读”与“听”是语言习得的唯一途径.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认真听讲、课外静心阅读及专心记忆词汇等方法输入英语知识.但也有学者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输入并不是语言习得的唯一方法,认为,“成功的语言学习者,既要接触大量可理解的输入,又要产出可理解的输出”,并强调了输出性的运用手段(写、说)对促进学习者流利准确地使用语言的重要性,这就是由Swain(1985)提出的“语言输出假设”(the Output Hypothesis),该理论强调的是学习者如何运用已习得的英语知识表达信息的处理过程,也就是强调学生英语“说”和“写”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育理念的贯彻与运用一定要基于教育对象特征的阶段性变化而应有所侧重性选择.我国中小学生英语基础较弱、甚至零起点学习,英语教学基本上是以输入教学模式为主;而大学生在经过多年输入型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同时,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更应该重视语言输出教学.对于大班英语教学而言,班级学生人数众多,课堂秩序难以管理,学生接受教师发出的信号较弱,如果只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单向交流模式,学生习得英语知识的效果必然大大降低.反之,在大班英语课中,运用语言输出型教学模式,一方面,对学生而言,使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演”,能够最大限度地运用英语语言,进行口头和笔头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信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升,英语学习热情也会得到有效激发,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必然会大大提高,从而实现了“促学”的目的.另一方面,对教师而言,语言学习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化,意味着对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成为了教学活动的“导演”,通过科学的课堂设计,最大限度地提取和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积极引导学生的对外语言输出,真正实现语言学习从输入到吸收,再提炼到输出的转化,从而实现“促教”的目的.另外,在教学质量评估方面,输出教学强调在语言的交际和应用过程中,接受实际标准的检测,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测试体系不能全面反映教学各环节的缺陷,从而实现“促评”的目的.
3 语言输出教学理论在大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根据Swain语言输出理论,语言能力的提高与灵活运用,关键在于“输出”.“输出”的运用应包含两个方面: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另外,由于大班英语教学涉及到班级人数多、课堂管理难、师生互动机会少等系列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大班英语输出教学法”,从而解决大班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那么,怎样把语言输出理论有效融入到大班英语教学中?怎样实现在班级人数众多的情况下使学生人人有语言输出的机会,在课堂秩序难管理的情况下让学生做到“言”而不乱,在师生互动机会少的情况下增加学生与学生互动机会,等等?同时,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都是大班英语课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3.1 网格化管理、团队式学习
有效的课堂管理方法是开展好大班英语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能够为学生进行英语语言输出提供了良好的课堂环境.笔者认为,针对大班英语教学实际,一方面,可将每个大班按照行政班级分为几个网格,每个网格在教室中有固定的区域,每位同学有自己的固定位置,由班长作为网格负责人,进行课堂秩序的维护和管理,同时建立网格管理记录,对课堂纪律、课堂表现情况分登记在册,作为学生取得平时成绩的依据.另一方面,在每学期初对学生进行多方了解的基础上,按照英语水平较好的和较差的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可以将每个网格中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按照大班班级人数,通常6-10名学生为一组),开展团队式学习(team-working)充分发挥英语学习骨干的带动作用,在开展不同形式的输出教学过程中,让英语较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组织本组学生开展讨论、演讲、写作等课堂活动,实现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平等讨论和交流,同时,在每组分别选出发音、口语和写作较好的学生,进行带读、带说、带写,这样,不仅督促基础较好的学生继续努力,又有针对性地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定期开展学习小组之间的评比活动,表扬先进,激励后进.“网格化管理、团队式学习”模式是开展好大班英语教学的前提,其他各种形式的“说”和“写”的输出教学活动都是在这种模式的框架内进行的.
3.2 讨论式交流、报告式演讲
讨论式教学已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通常情况下,开展课堂讨论由教师主持,但在大班英语教学中,由每个学习小组的组长组织实施课堂讨论.教师首先根据课堂授课内容选择一些学生可能感兴趣的讨论主题,然后让每组自行组织讨论,如,在讲到《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5单元Festivals and Customs时,可采用让各小组分别总结出中西方典型的节日表达,例如,Spring Festival,the Lantern Festival, Labor Day, the Mid-Autumn Festival, Valentine’s Day, Halloween, Thanksgiving Day, Christmas等,然后让小组讨论中西方节日的差异.最后,由教师选择2-3个组选出发言代表,将讨论的结果口头表达出来,这样,可以让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调动学生开口讲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传统的输入式教学总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进行教授式讲解知识.在推行大班输出式英语教学时,教师和学生进行角色换位(role-changing),让学生走上讲台,围绕教师课前布置的主题进行演讲或课文复述,或报告课文背景知识等输出教学活动.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实际,联系下节课的授课内容,布置相关主题,让学生课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充分讨论,由于要上讲台,学生自己必须对主题进行充分的理解、查阅、准备,实现了学生课下自主输入知识、课上主动输出的教学目标.如,《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第1单元,Campus Life,教师可以事先布置一篇演讲题目,How to live a meaningful campus life?让各学习小组选出主讲人(教师要把握好轮流主讲的原则),其他成员帮助出点子、查资料、写稿子等,让学生在输出教学活动中能够有效锻炼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当然,在锻炼学生“说”方面,还可以采取单词竞猜游戏、情景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增强他们“说”的信心,训练他们“说”的能力,从而达到用英语流畅表达思想感情的目的.
3.3 模仿式谋篇、联想式布局
一些教师把英语写作与简单的遣词造句等同起来狭义地定义为如何提高英语表达的准确性,克服语法错误,写作不仅是遣词造句,更是谋篇布局.而真正意义上的写作是一种语言运用.既然是运用,就离不开交际环境.笔者认为,在输出假设理论指导下运用思维的模仿、联想功能进行课堂设计,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开展英语教学,实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提高大学英语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设计出难度不同的若干套写作范文,在给学生布置任务时,将文章框架或整篇文章提供给各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文章框架补充完整或模仿整篇范文进行重新创作,在课上,让学习小组分别将完成的写作任务展示给全班同学.在分配写作任务时,低年级侧重对语篇连贯性的模仿锻炼,而高年级则侧重对英语思维方式的模仿锻炼.如教师布置给学生一篇题目为“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的作文,首先给学生一篇范文框架:
From primary school to college, students, teachers and parents—all are struggling for high scores. This is because ... As a result, …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Firstly, China should challenge this situation by …
Secondly, teacher and parents should …
Last but not least, students themselves should…
教师课前对作文要求进行充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框架结构的逻辑关系,引导各学习小组成员开动脑筋,协作完成这篇作文.教师要在课上抽查,并对照范文进行讲解.通过大量的模仿式写作练习,使学生逐渐掌握英语语言表达习惯和英语作文谋篇布局的基本规律.
除了模仿式作文,在课堂上还可以采用联想式写作方法,首先,为每个学习小组提供一组语言点,让学生展开自由联想,将语言点串联,并将所给的语言点全部使用出来,让原本零散无关联的语法、单词和句型都共同服务于一个话题,串联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比如,教师在黑板上写出campus, classroom, dormitory, happy, suffer, struggle等一组彼此相关性较强的单词,或是写出pen, dream,lamp, love, fly等相关性较弱的一组单词,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写出一段符合逻辑的小短文.在初步练习时,要求这些给定的语言点可以不按顺序使用,随着练习不断深入,可以安排语言点出现的固定顺序,或设定一种文体,或给定一个题目,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调用能力.联想式布局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将独立的语言点联系起来形成有逻辑的文章,能够锻炼学生的英语逻辑思维能力.在经过大量的想象、思考和逻辑分析之后,语言点被一个一个地安排和使用出来,这个过程会让学生深刻地记忆每个语言点的使用方法,这种写作方法让学生在浮想“连篇”中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尽管大班英语教学存在着众多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只要教师结合大班实际,深入分析问题,遵循英语语言学习规律,把语言输出理论科学有效地运用于教学中,就可以克服大班课带来的困扰,提高大班英语课的教学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澳]安妮·伯恩斯.英语教学中的行动研究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曾文杰.课堂教学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3〕李凌云.理解型教学法与应用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比较[J].外语研究,2005.
〔4〕王建新.英语大班精读多媒体教学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