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淑瑜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摘 要】在文献法、实证法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恰当运用语用翻译方面的语用显译策略,使广东荔枝品种名称英译既准确又更能体现文化内涵,已达到传播岭南文化的目的。结果发现,这11种品种当中能采用语用显译的占63.64%。另外,有的品种可采用不同的语用显译办法,而有的则可以采用复合的语用显译办法。这否定了以往的纯粹音译,说明广东荔枝品种名称特别是具有浓厚历史文化价值的品种的语用显译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值得深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广东荔枝品种名称;语用翻译;语用显译;岭南文化
作者简介:邝淑瑜(1989—),女,广东珠海人,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用学。
广东是国内栽培荔枝最早的省份,因而其荔枝品种较其他省份多,更加值得研究。有部分学者从不同角度去研究,但较少涉及到荔枝品种名称的翻译,且仅在某摘要中以音译手段来译出其中几种荔枝品种名称,突显不出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于是,笔者尝试从语用翻译中语用显译角度来探究广东荔枝几个有名品种名称的汉译英策略,为广东荔枝品种名称翻译提供新思路,以有效传播广东岭南荔枝的历史与文化。
1 语用显译
1.1 语用显译的定义及分类
英国学者朱莲·豪斯早于1977年提出“显译”这个翻译概念。Shuttleworth和Cowie(2004:55)则对语用显译作出更具体的阐述,指出显译是“译文用较清楚的语言传达原文信息的现象,即添加解释性的短语,直接呈现隐含意义,或添加连词以提高文章的连贯性与可读性”。田传茂(2003:81)却认为显译“从本质上看既贴近原文的思想,又兼顾译语文化”。这突显了文化在语用显译中的重要性。周红民(2007:78)将其范围缩小,把“所有格等句法结构显化”、“添加连词”等情况排斥于外。然而,李怀奎(2011:71)却认为语用显译应包含“所有格显化”“添加词语信息”等,这些均可称为命题形式上的显译,于是将它看作是区别于语义显译的、在翻译过程中将语用意义(命题形式意义和交际意图)根据语境还原出来的语用翻译现象。因此,学者对语用显译下的定义各不相同,但都认为语用显译意味着在翻译过程中把某种模棱两可的现象明晰化。可是,李先生的看法较为全面,故采纳之。
另外,李怀奎曾给出语用显译分类图(图1),将语用显译分为命题形式显译和交际意图显译。李(2011:71)认为前者指“把原文话语模糊的所指和意义在目标文本中显化出来”;后者指“使用词或词组和句法手段把原文话语隐含的施事行为在译语中完全或者部分转译出来”。两者均为语用翻译的常见策略。当然,这并不意味任何情况都需要语用显译,因而有必要了解语用显译的原则。
1.2 语用显译的原则
综合前人观点,语用显译的原则有:(1)多义词或模棱两可的短语应语用显译;(2)由于可通过语篇推敲其含义,语篇上没有明确所指的词语不必语用显译;(3)如果直译出来的译文能够使目的语读者理解,原文隐喻不必显译。否则,应改变形象或放弃形象或转述;(4)如果能通过语境读懂多数命题形式的隐含意义,不必显化。但如果某些隐含意义存在源语与目的语读者之间价值观的不同,须显译。
2 本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
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有四个:(1)最需要语用显译的广东荔枝品种名称具有哪些特点?(2)不必语用显译的品种名称具有哪些特点?(3)一种荔枝品种名称的翻译能有多种不同的语用显译策略吗?(4)一种荔枝品种名称的翻译可以使用复合的语用显译策略吗?
2.2 语料及其收集
本课题的语料是从网上、当地人的口述以及相关论文中找到的。这些语料是广东省比较有代表性、远近闻名的岭南荔枝品种名称,目前找到的共11个。具体是:黑叶仔、三月红、糯米糍、妃子笑、桂味、怀枝、玉荷包、增城挂绿、白腊、状元红、蜜糖埕。
2.3 研究方法及理论框架
本课题将以李怀奎对语用显译的分类及定义和相关原则为理论框架,采用文献法、实证法,对语料的语用显译巧妙运用策略进行定性分析,从而得出最终结论。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综合结果
笔者目前找到的文献只有少数涉及到荔枝品种名称的翻译,而且只是音译法。于是,笔者综合比较这些品种名称的音译和语用显译,发现这样的总体情况,请看下面的表格(表 1)。
通过对以上表格的观察,可以统计出语用显译占本研究翻译总个数的比例,计算出:(语用显译品种数÷总数)×100%=[7÷(7+4)]×100%=63.64%,这个比例反映出需要语用显译的荔枝品种名称还是比较多的,只有少数的荔枝品种名称(不作具体分析)不需要语用显译,只需保留文献原翻译中的音译。
2.4.2 具体分析
(1)“黑叶仔”的语用显译活用策略
这种荔枝之所以称为“黑叶仔”,并不是因为它的叶子真的是黑色的。曾向家乡当地农民了解到它的叶子是浓绿色的,叫它“黑叶”,只是为了突出这荔枝叶子的深绿近黑的效果,表示郁郁葱葱。这里的“黑”就是一种模糊现象,但为了避免误会,所以在翻译时必需进行显化处理。“黑”除了指“黑色”,在某种语境下还可指“浓绿近黑”。于是,可以对“黑”这个字进行解歧,即采用命题形式显译中的消除显译方法。参考译法可为“Nonglvyezai”,这里既运用了音译而且将浓绿(nonglv)代替黑(hei),从而避免多义字“黑”带来的误解。
(2)“三月红”的语用显译活用策略
其音译体现不到当地文化特点,不能很好发挥宣传作用,故弃之。众所周知,“三月红”中的“红”在本土当地文化中比喻为“成熟”,起这个名字是因为这种广东荔枝是在三月份成熟的。然而,“红”在西方却象征“残暴”。根据前面的语用显译原则,如果直译出来的隐喻性译文不能使目的语读者明白,应改变形象或放弃形象或转述。所以,在运用语用显译时,可以取消原形象来进行隐喻充实,这属于命题形式显译的添内在语义信息。在取消原形象的情况下,“红”除了用音译,还可用mature代替之,放弃其隐喻形象,即“The Mature Litchi in March”。当然,这种译法也许使这个名称的译文失去美感。因此,还可改变“红”的形象,以进行文化比附。例如把周公比作中国历史上的摩西或梭罗,就是文化比附。姚志奋(2010:123)认为,“这种文化比附易于满足西方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而视野融合,并成功地向西方社会读者呈现出中国思想的精神风貌”。因此,“改变形象”就相当于“文化比附”。如前面所述,“红”在当地可以象征“成熟”。但在西方象征“成熟”的颜色却是橙色。因此可将“三月红”中的“红”译成orange,于是就产生这样的译法“The Orange Litchi in March”。这样并不失去象征带来的美感,同时更让西方人对广东的“红”的特殊隐喻感同身受。此外,还有第三种语用显译办法。
(3)“妃子笑”的语用显译活用策略
这个名称带有汉语历史文化特色,在翻译时应该凸显出来,更有利于岭南文化传播,于是就需语用显译。
“妃子笑”这个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最引人注目的是“妃子”二字,起这样的名字应该与当地历史有关。传说当年唐明皇为博取杨贵妃一笑,知道她特别喜欢吃岭南荔枝,便要人将荔枝从岭南地区千里送到京城,而这种荔枝就因为这个故事而得名。于是,便流传了“一骑红尘妃子笑”这一佳话。要使其英译反映的文化内涵更能体现出来,需要在后面添加必要信息,进行命题形式的充实,即在后面加上历史由来。
(4)“怀枝”的语用显译活用策略
像“妃子笑”一样,“怀枝”也是带有当地文化特点的品种名称。传闻古时有尚书路过岭南,把乡亲送的荔枝抱入怀中,因此这种荔枝就叫“怀枝”。于是,就需要在后面加入相关的历史信息,即命题充实中的添加外在信息,以让西方读者在品尝“怀枝”同时能快捷了解其中的历史意义。
(5)“玉荷包”的语用显译活用策略
运用复合的语用显译策略,收到更好的翻译效果。一方面,为保留隐喻带来的美感,可以直译“玉荷包”,但考虑到“玉”在当地带有“富贵”的含义,于是便有当地的玉文化,而西方却视宝石为“富贵”,则有西方宝石文化。这时可以在直译基础上将汉语中的“玉”译为gem,于是“玉荷包”便译为“The Gem Small Bag”,进行文化比附,从而在突出隐喻修辞的美感同时,还体现了中西文化的相互碰撞。这是单纯音译法做不到的。另一方面,仅进行直译和改变形象还是会造成误解,乍一看这英译“The Gem Small Bag”,如果不说是荔枝的一种,还以为是一种提包呢,于是还有必要在后面加上“the Litchi”这个词汇信息,避免不必要的误解。于是,综合隐喻充实中改变形象手段和必要信息加入手段,便得出这样的翻译“The Gem Small Bag——the Litchi”。这样就既有美感,同时还不会产生歧义,一举两得,这是单纯音译达不到的效果。
(6)“增城挂绿”的语用显译活用策略
增城挂绿历年来都是皇帝的贡品,并曾在拍卖会中创下“最贵水果”的世界纪录。因此,要体现这段历史价值,也需要语用显译。
“挂绿”只要是因为这种荔枝外壳有一圈绿线。除了音译之外可以使用直译法,但为避免误会,可以采用增加外在信息的方法,译为“Litchi with a green circle”,其中增加了Litchi这个词。但是,green在西方可象征“青涩”,西方人看到这译文会误以为这种水果还没够成熟,这时则需要进行转换原形象处理。笔者了解到紫色在西方正好象征高贵、贵族,而“增城挂绿”又是历年皇帝贡品,拥有较高的地位,在这一点有相似之处,于是,可以将英译当中的green进行转换处理,就成为这样的译文“Litchi with a ‘purple’circle”,这样突显了这种荔枝的尊贵,而且避免误会。当然,还要综合增加外在信息的方法,以体现历史信息,因此同时要在后面加上从句“which was once the tribute for the emperors”。此外,还可采用音译法同时加上外在信息这种语用显译办法。总之,要译出“增城挂绿”的历史价值,单纯音译是办不到的。
(7)“状元红”的语用显译活用策略
首先,“状元红”中的“状元”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科举文化,如果音译,其“此荔枝为第一”的隐含意义会凸显不来,而且由于隐含中的“科举文化”会为英语国家读者所反感,从而产生中英双方价值观的不同,这时就需要对“状元”进行语用显译。比较恰当的方法,就是取消原形象,“状元”由于可以象征“第一名”,于是就可以把“状元”译成“Litchi Number One”;其次,“状元红”中的“红”也要在翻译中或音译或取消形象或转换形象。如果音译,体现不出“红”的言外之意“(中状元)的喜庆”,所以也要进行语用显译。第一种方法是取消“红”的形象,译成“happy event”,因此,“状元红”最终可译成“Litchi Number One——happy event”;第二种方法是转换形象,据了解,橙色在西方看来具有华丽、兴奋、辉煌的色感,所以可在翻译中代替红色。于是,该品种就可译成“Orange Litchi Number One”,这是综合了取消“状元”原形象和转换“红色”原形象的语用显译方法,易于为西方读者接受。
3 结束语
总之,通过具体品种名称语用显译活用策略分析,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1)最需要语用显译的著名荔枝品种名称有以上这7种,均属命题形式显译。有的个别字容易产生误解,需要解歧或放弃原形象或转换原形象,而有的带有浓厚的历史文化特点如“妃子笑”、“增城挂绿”等需要附加相关信息,以突显文化价值,还有的名称如“状元红”的隐含意义存在中西文化价值观差异,其科举文化并不为西方文化接受,也更为需要语用显译,即取消原形象。
(2)不必语用显译的荔枝品种名称有“糯米糍”、“桂味”、“白腊”、“蜜糖埕”。其命名均来自它们的肉质、味道、形状等外在特征,音译附带的隐含意义通过语境便能推断出来。假如也进行语用显译,反而会失去隐喻带来的美感,起不到吸引外国游客的作用。
(3)某些荔枝品种名称如“三月红”等就有多种不同的语用显译策略。因此,语用显译具体策略可以灵活选用。
(4)某些荔枝品种名称如“玉荷包”等就可以采用复合的语用显译策略。因此,多种语用显译具体办法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互相搭配综合使用,多管齐下。
当然,以上观点均只是笔者运用语用翻译当中语用显译相关理论,并结合所研究的广东著名荔枝品种名称特点,从而得出的见解。这些其实还是需要实际操作加以验证。如有不同见解,欢迎提出,以完善该语用翻译研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Shuttleworth,M&Cowie,M.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李怀奎.论翻译中的语用显译——语用翻译系列研究之二[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7(2):71.
[3]田传茂.试论科技英语翻译的显译原则[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5(5):81.
[4]姚志奋.显化与辜鸿铭儒经英译[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0,10(4):123.
[5]周红民.论翻译中的显化现象[J].外语研究,2007(106):78.
[责任编辑: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