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从分析心理学的角度看毒品成瘾的治疗

赵海鹏1 申荷永1,2 王小婷1 王文龙1

(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广州 510631;2.澳门城市大学,澳门 999078)

摘要:吸毒成瘾者的高复吸率是一个社会大难题,其中心理因素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心理矫治在戒毒工作中至关重要。而荣格创立的分析心理学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咨询流派,本文将从该流派的角度出发,讨论如何进行吸毒成瘾者的治疗工作。运用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包括仪式原型、对立面的转化、梦的分析和沙盘游戏等,希望可以为戒毒工作提供帮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吸毒成瘾 戒毒 心理分析 梦 沙盘游戏

1.引言

毒瘾的戒除是全世界面临的一项重大难题。吸毒成瘾者在脱瘾后,仍有高达95%的人复吸[1],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困扰。研究发现,社会环境因素在他们的首吸原因中占比例最大(80.00%),而在复吸原因中,个人心理因素(67.70%)则占有最大的比例[2]。所以,吸毒成瘾者的心理特征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心理矫治在戒毒工作中的作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心理咨询包括很多流派和方法,其中,认知学派和团体辅导方法对吸毒工作者的帮助作用已经得到了探讨和研究。分析心理学是由荣格创立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属于精神分析的新发展。它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可以给戒毒工作带来新的启发和帮助,国外已经有这方面的论述和研究了,但国内还鲜有这方面的探讨,本文将试着对此进行探索。

2.吸毒成瘾者的心理特征

2.1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有研究者使用SCL-90对吸毒人员进行施测,发现他们在各因子水平均高于常模水平[3],说明他们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吸毒人员进行施测,发现他们的E(内外倾向性)、N(情绪稳定性)、P(神精质)得分均高于常模,属于外倾—情绪不稳型,具有冲动、多变、易激惹、好攻击、不安和敏感的特点[4]。焦虑和抑郁是反映心理健康水平的常用指标,研究表明,吸毒人员的焦虑和抑郁水平显著高于常模水平[1,3,5]。

2.2防御方式和应对方式

防御方式是一个人抵御外界干扰,保护自我的方式,分为成熟型、中间型和不成熟型三大类。傅素芬等人研究发现,吸毒人员大都采用不成熟或中间型的防御机制[4],包括幻想、退缩和否认等防御方式。应对方式是在防御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注重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事件的反应,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类。吴小勇等人的研究发现,吸毒人员的消极应对得分和积极应对得分都明显高于常模[5],显示出他们应对方式的极端化。由此可见,吸毒人员在应对外在困境时,采用的大都是消极的反应,这可能是他们吸食毒品的一个原因。

2.3父母教养方式和依恋类型

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而父母的教养方式则会影响孩子对待亲密关系的模式和态度,并决定着家庭将会对他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研究发现,吸毒人员在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拒绝否认、母亲偏爱被试和母亲拒绝否认这六个纬度中,其平均数显著高于常模水平[6,7,9],说明吸毒人员的父母教养方式大多属于专断型和溺爱型,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依恋类型是婴幼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形成的亲密关系类型,分为安全型、焦虑型和逃避型三种,这不仅描述了早期的母婴关系,并且会影响日后与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与生命中重要他人的关系。俞晓歆和姜永研究发现,吸毒人员中,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温暖理解”与依恋回避存在显著负相关,“惩罚、严厉”与依恋焦虑存在显著正相关,“偏爱被试”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拒绝、否认”与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存在显著正相关[9],由此可见,专断型和溺爱型的教养方式会增加他们的不安全依恋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并且,吸毒人员对于亲密关系信息的判断和再认能力要低于普通人[8],说明他们对亲密关系有一定的淡漠和隔离,难以与他们建立亲密关系。

3.分析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

分析心理学是由荣格创立的,其标志为1912年《转化的象征》的出版[10]。该流派可以看作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的新发展,当然也有很多独有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集体无意识、原型、阴影和扩充技术等。

3.1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既是对弗洛伊德的个体潜意识理论的发展,也是荣格本人的一种创造。它是人类心灵中所包含的共同的精神遗传,反映全世界共有的现象或主题,包含非个人的心理内容,具有神话的色彩和特征[11]。我们的心灵不仅是由外在环境和个人经历所塑造,而且会受到祖先的影响。我们并不是天生的白板,可以任意塑形,我们的诞生已经包含着一个“两百万岁的自性”了。

3.2原型与原型意象

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就像情结是个人潜意识的主要内容一样[10]。集体无意识正是通过原型这种先天存在的形式所继承或进化的。原型所展示的内容不独属于任何单独的个人,而是归属于整个人类,其形式和内容具有类似神话主题的远古特征[11]。常见的神话主题包括:英雄形象、救世主、龙(常与英雄相关并为英雄征服的对象)、鲸、或吞噬英雄的怪兽。英雄和龙的主题的某些变调是进入地下、深入洞穴即“下洞仪式”。而下洞仪式在古代比比皆是,是一种全世界共有的现象。

但原型从本质上来说完全是无意识的存在,我们是无法认识它本身的;我们只能通过原型意象来理解它[10]。原型意象是原型将其自身呈现给意识的形式,包括智慧老人、内在儿童、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和自性等。

3.3自性化

自性化是分析心理学的核心和目标,是围绕以自性为人格核心的一种整合过程。它使得一个人能够意识到他或她在哪些方面具有独特性,同时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10]。自性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意味着我们要去找到属于自己的路。荣格用太阳的运转来形容人的一生,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前半阶段是太阳上升的过程,我们大都忙于适应社会,建立自己的地位;后半阶段是太阳下降的过程,这时的我们也已经在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们会考虑这些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自己的梦想都实现了吗?自己的价值是什么?这样就开始重新探索自己,寻求本真的自己,而那个真正的我被荣格成为“自性”,这个过程被叫做自性化的过程。

3.4梦的分析

梦是心理分析的主要内容,荣格相信梦是心灵的真实表达[10],我们不理解,只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梦的语言,非逻辑的、充满意象和象征的语言。对于梦的分析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联想分析法,不同于弗洛伊德的自由联想,荣格使用的是紧紧围绕梦所进行的直接联想,他认为梦并没有经过伪装,它真实地表达着心灵所想要说的;二是扩充技术法,主要从神话、历史和文化的水平上对梦中的意象进行象征性的解读,主要是从集体无意识层面进行工作;三是积极想象法,与前两者跟无意识的“间接沟通”不同,积极想象是直接获取无意识的内容和意义的方法,被称为“睁着眼睛做梦”[10]。在积极想象中,所有的意象都是有意识的思维中产生的,这些意象比不确定的梦更加完整,内容也更加丰富。

3.5沙盘游戏疗法

沙盘游戏疗法是一种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由多拉·卡尔夫发展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沙盘游戏是运用意象(积极想象)进行治疗的创造形式,“一种对身心生命能量的集中提炼”。其特点,实在咨访关系和沙盘的“自由与保护的空间”中,把沙子、水和沙具运用于意象的创建。沙盘中所表现的系列沙盘意象,营造出沙盘游戏者心灵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持续性对话,以及由此而激发的治愈过程和人格(及心灵与自性的)发展[12]。作为一种在无意识水平进行工作,并运用象征性进行解读的工作方式特别适合于那些觉察力不够,又不太擅于言辞表达的个案。

4.分析心理学在戒毒工作中的应用

心理学包含众多流派,没有一个流派可以完美地解决所有的问题,每个流派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阐述着问题解决之道。现在,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意识到,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的是各个流派之间的整合,而非分裂或排斥。在戒毒工作中,认知学派和团体辅导工作都得到了应用和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分析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视原型和象征的深度心理学,将会在戒毒工作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4.1仪式—原型

毒品最早是应用在原始部落的祭祀仪式上的,可以帮助祭司和人们更好地进入与神相通的境界。现代社会跟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现代社会缺少仪式,人们失去了对待仪式的敬畏感,更迷失了仪式的意义。但对毒品的使用却一直延续下来了,尽管用法和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心理分析师Luigi Zoja认为对毒品的滥用是现代人对仪式的追求,渴望死亡与重生[13]。

吸食毒品可以理解为一种不健全的仪式,而健全的仪式——可以满足新入会人员的潜在心理需求——可以分为三部分。一,刚开始的处境因为没有意义而不得不被超越。原始部落的青少年因为找不到存在的意义而进入到仪式中,而仪式会灌输给他们一种完全的成人式的认同感。同样的,现代人也处于冷漠和迷失中,被迫单纯依赖于消费主义,他们暗自渴望着可以转化为独立的、有创造力的成人,不再受限于消费主义。二,仪式性死亡。这意味着放弃这个世界,拒绝之前的身份,并把力比多从之前的习惯性定向投射(在现在社会中是消费主义行为)中收回来。三,仪式性的重生,通过跟其他人分享这些经验或通过仪式(比如,对毒品进行有节制的使用)可以使其在心理上更容易发生。

在当代社会,毒品使用者很难完成这个过程,不仅是因为他们使用毒品的方式(毫无节制),而且还因为他们完全忽略了第二个环节——仪式性死亡。他们缺少的是心灵的内部空间,跟外部仪式一起,承载着重生的体验。Zoja甚至提议用“仪式性毒品(drug initiation)”来代替“吸毒成瘾者(drug addiction)”这个名词,这意味着他们不是滥用毒品,而是通过毒品来满足他们对于仪式最原处的、原型性的需求。

4.2阴影与转化

阴影是一种原型意象,是我们内心深处隐藏的或无意识的心理层面,是会让我们的意识自我觉得蒙羞或难堪的内容,多被压抑着,或被投射到其他人身上[10]。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大都在隐秘的地方进行,并且很大一部分人都有被公安抓去进行强制戒毒的经历。吸毒人员也经常遭受到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和别样的对待。随着新闻中关于吸毒成瘾者为了买毒品而伤害他人的报道越来越多,社会把它的阴影投射到了吸毒者身上,吸毒人员成为了社会的阴影。

当人们意识到自己本身存在的阴影的时候,就不会把它投射到其他人身上了,也就不会出现道德的分裂和优越感。我们(包括国家和社会)都需要有勇气去承载自己的阴影,用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它们,使其获得转化。

4.3沙盘游戏的容纳与转化

沙盘、沙盘分析师以及沙盘分析师和沙盘游戏者的动态关系共同营造了一种“自由、安全、保护和共情”的空间和氛围[10],让来访者(吸毒成瘾者)的无意识得以自由表达,使其获得内心的整合和发展。

吸毒成瘾者大都难以形成健康的依恋关系,与父母关系不好,难以获得足够的关爱和理解,尤其是在吸毒之后。而沙代表着大地,象征着大母神,可以承载和容纳来访者以及他们的问题,弥补他们对于父母之爱的缺失,为他们提供一个解决问题、发展自我的机会。同时,沙具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原型意象,即使对于那些学历低、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的吸毒成瘾者,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内心情感,促使其心理能量的流动,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随着工作的进展,沙盘分析师和来访者之间会发生移情和反移情,这种关系与沙盘一起在沙盘室中营造出一种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帮助来访者发展出积极的应对方式,减少甚至消除对毒品的依赖,建立健康的自我。

4.4梦中的意象与治愈

吸毒人员大都做过跟毒品相关的梦,梦中的这些意象对戒毒效果有一定的预测作用。Choi(1973)通过对物质滥用者的研究发现,梦到服用滥用的物质(酒精)这一现象就说明了,他们对于戒断工作非常地认真,是一个积极的表现 [15]。Reid和Simeon(2001)通过对可卡因成瘾者的研究发现,从梦到吸食可卡因到在梦中拒绝吸食可卡因这一转变意味着他们已经做好了戒除可卡因的准备,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16]。而Brown(1985)通过对物质滥用者的研究发现,梦到服用滥用的物质(酒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这个梦的主观反应,假如感到很失望,则说明成瘾者还没有准备好戒除瘾患;假如感到松了一口气,则说明成瘾者已经准备好戒除毒瘾了[17]。由此可见,梦中的毒品意象,尤其是对待方式的转变和主观态度,与成瘾者的戒毒效果密切相关。

而通过对这类梦的工作,运用自由联想、扩充技术和积极想象技术,可以促使梦中的意象或对待它们的态度和方式发生转化,以帮助他们在心理上戒除毒瘾。

5.总结与展望

分析心理学可以从原型与意象的角度分析吸毒成瘾者的内在需求和意义,并通过沙盘游戏和梦的解析等方法和技术来促进其治愈与转化。相信随着大家对分析心理学的理解以及分析心理学家对于吸毒成瘾问题的重视程度的提高,会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工作者从分析心理学的角度来对吸毒成瘾者进行工作,并做相关的实证研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曲如杰,林霖,王文忠.吸毒者心理健康状况及与复吸原因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1): 55-57.

[2]王垒,罗黎辉,赵建新和童佳瑾.吸毒者心理社会生活质量分析.心理科学,2004,27(2):284-286.

[3]郭秀丽,姜峰.87例女性劳教吸毒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3):313-315.

[4]傅素芬,王义强,赵卫航.男性吸毒劳教人员防御方式与个性相关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8(1):90-93.

[5]吴小勇,郑丽军,罗洪,代文娟.吸毒劳教人员特质应对方式和焦虑情绪的调查研究.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5(4):17-20.

[6]缪丽,张继平.吸毒男性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教育学术月刊,2010,5: 53-54.

[7]郑晓边.吸毒妇女与早期父母教养方式的访谈调查结果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4):3324-3325.

[8]张妍,孔繁昌,梁超,郭英.吸毒劳教学员对亲密关系信息的认知加工特征.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 57-60.

[9]俞晓歆,姜永.男性戒毒者的父母教养方式与成人依恋的关系.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3,22(4):311-314.

[10]申荷永.荣格与分析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1]荣格著,成穷,王作虹译.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12]高岚,申荷永.沙盘游戏疗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13]Luigi Zoja.Drugs,Addiction,and Initiation: The Modern Search for Ritual.Einsiedeln,CH: Daimon,2000.

[14]埃利希.诺伊曼.深度心理学与新道德.东方出版社,1998.

[15]Choi,S.(1973)."Dreams As A Prognostic Factor in Alcoholism".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130: 699-702.

[16]Reid,S.and Simeon,D.(2001)."Progression of Dreams of Crack Cocaine Abusers As A Predictor of Treatment Outcome." Journal of Mental and Nervous Disease,Vol.198(12).

[17]Brown,S.(1985).Treating the Alcoholic.John Wiley and Sons: New York,New York.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