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立
理工大学校务部门诊部,江苏南京 210007
[摘要] 目的 探讨军事训练伤病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接诊和巡诊发现的训练伤病患者200例,观察其受伤的类型、部位,分析其伤病原因,并就其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 军事训练伤病的类型主要是软组织损伤(54.5%)和骨关节部位的扭伤(36%),而受伤部位中四肢受伤比例最高,达64.5%;引起训练伤病的主要训练项目是单双杠(40.5%),以及四百米障碍(38.5%)。结论 通过研究学员的受伤类型和致病因素,调查分析出受伤原因是部分干部和学员不重视军事训练伤病,军校缺乏健康教育的宣传,以及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等。由此学校需要合理调整训练科目,重视心理疏导,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实训,才能真正减少训练伤病的发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军事训练伤病;情况分析;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R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182-02
[作者简介] 马艳立(1973-),女,河北人,本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资格),公共卫生、临床全科和管理。
为提高军事训练的质量,做好训练受伤的预防工作以及伤后处理,细致了解军校学员军事训练中伤病类型、部位与训练项目之间的关系,为训练部门制定更加科学化的作训计划、出台更加合理的军事训练管理方案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1]。该研究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1年内某军校发生的军事训练致伤病人员进行观察分析,得出受伤原因与思想重视不够、训练计划制定考虑欠全面、健康教育计划落实不到位、健康心理疏导不及时等因素密切相关,只有找出问题根源,才能寻找到科学合理的、有效减少训练伤病发生的处置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部医务人员接诊和巡诊中发现的因军事训练受伤的各类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88例,女性12例。调查患者的受伤类型、部位以及导致伤病的训练项目,分析造成该种军事训练伤病的原因,寻找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
1.2方法
按照相关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按伤病情况分类,进行统计和分析,主要分为骨与关节的损伤(包括骨折、腰椎间盘突出、半月板损伤等)、脏器损伤(包括脑组织受伤、肝肾脾损伤等)、软组织受损(包括韧带损伤等)、患者心理疾病。观察并统计患者的受伤部位,主要有四肢、头面部、腰背部等。调查患者受伤时的训练项目,包括单双杠、四百米障碍、五公里长跑等。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受伤类型分布见表1所示,可以看出软组织损伤所占的比例最高,与其他类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受伤部位主要包括四肢、头面部、腰背部等,具体统计结果见表2所示,患者四肢的受伤比重较大,与其他部位损伤相比,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患者致伤的训练项目统计见表3所示,其中单双杠和四百米障碍中出现受伤情况的比例较高。
3 讨论
3.1军事训练伤病的发生原因
第一,通过调查分析,可以了解到在军事训练中,部分官兵在训练伤病的防控思想上重视不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以至于在训练前没有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对某些保护器材的使用意识缺乏;有的官兵在训练中注意力不够集中,动作缺乏规范性,动作要领掌握不到位;甚至有些人员为了降低训练强度和难度,擅自改变动作或自创一些不规范动作。训练结束后,放松活动落实的不扎实,机体某些部位得不到充分的放松,对于一些小伤小病不够重视,也没有进行及时的治疗和康复训练。这些都是导致学员在训练中出现训练伤病的主要原因。
第二,部分组训人员在训练的时间、内容等方面的计划不够科学、合理。存在只重视训练数量、不注意训练质量的现象,甚至只在乎形式而忽视了实际效率[2]。同时,部分带训官兵为了出成绩,擅自延长训练时间、难度和强度。在一些单双杠训练中,没有充分做好参训学员的上肢预备活动,因而造成学员脱手摔伤或关节扭伤等情况;过度的下肢训练容易导致疲劳性骨折,在该研究中,患者的受伤部位主要是四肢,共有129例(64.5%),此结果和李冬严等人[9]的研究结果相似。此外,军事训练伤病的主要类型是软组织损伤,以及骨和关节损伤,受伤人数分别为109例(54.5%)、72例(36%);最容易导致军事训练伤病的训练项目是单双杠以及四百米障碍,分别有81例(40.5%)、77例(38.5%)患者在这两个项目中受伤。作训部门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很难全面考虑参训学员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承受能力,就会造成因过度训练导致部分基础体质相对薄弱的学员出现伤病的情况。训练后,一些官兵的身体伤痛没有得到及时治疗,累积成疾。
第三,健康教育计划落实不到位、防护措施不落实都是导致训练伤病发生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有的参训单位,缺乏完善防护措施的制定或执行,卫生防护的重要性普及不充分[3]。有些组训干部对训练内容能导致的损伤情况知之甚少,导致缺乏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的制定和实行;也有些组训官兵,因缺乏实际带训经验,只知理论不懂实操,或相反,最终导致官兵在实际训练中出现的问题环节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纠正,使得部分违规操作成为官兵不良训练习惯,这种情况在士官学员中存在较普遍。
第四,缺乏对官兵参训前必要的健康心理引导,也是导致训练伤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因为人员心理素质是一切训练的前提,官兵们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提高训练的质量和成绩[4]。一些官兵,尤其是新入伍战士和长假过后归队的官兵,短期内无法迅速集中精力适应高强度的训练,心理上难免会出现消极、暴躁的状况,面对严格的军事化管理,他们无法做到较好的配合,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尤其是当今军营中以90后官兵为主,更易产生负面情绪,影响训练质量,在出现差错受到批评后,得不到及时的心理指导,训练中就很容易发生伤病情况。
3.2预控措施
首先,提高组训官兵对训练伤病的重视程度。这不仅是提高训练质量和官兵身体素质的重要保证,也能体现上级对下属的关心爱护,有利于整体队伍中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5]。设立以训练部门、卫生部门、军务部门等多方参与的军事训练伤病专门防护机构,严格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共同监督检查官兵实际训练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把训练伤病的防护效果工作纳入年度考评机制,从源头上提高广大官兵对训练伤病防控的重视和认识。
其次,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开展各项计划的落实。在训练前,充分落实好各项预备活动,对一些不标准的动作及时纠正和指导,大力推广由弱到强再到弱的循序渐进式训练;对于不同体质、不同耐力的官兵,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开展个性化辅导;对一些具有可预见性的容易导致训练伤病发生的项目,要尤为重视,组织好训练前准备工作的落实,包括常见伤病的基本救治措施,并在广大官兵中充分讲解和告知此项训练,如果不严格按规定操练可能造成的后果,由此提高广大官兵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特别是在一些战术训练、越野训练中,组训员要确保防护措施的扎实落实,严禁官兵私自进行器械训练[6]。
开展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宣传,是减少训练伤病发生的必要条件之一。开训前,通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发放训练伤病防治手册、制作训练伤病防治板报和宣传单等途径,对组训员及参训官兵进行必要的培训,增强其对训练防护的重视程度以及防护技能、心理承受能力、调适能力,提高其组训参训水平;训练中,干部坚持到场,监督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如正式训练前的热身运动、训练场地的规范程度、训练器材的正规程度等[7];组训员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组织训练,实行科学的训练计划,在一些较难课题的训练前,要确保参训官兵清楚了解训练方法、具体要求、动作要领以及防护常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正确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也是有效减少训练伤病发生的切实可行的有效手段。基层主官只有真正了解官兵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因势利导,重视手下官兵心理素质的提高,推行科学带兵,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其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才能使其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到常规军事训练中,才能有效减少不必要的训练伤病的发生。
执行现场保障任务的人员,要深入军事训练的场地,及时发现训练受伤人员,给予全面的护理,并指导官兵正确就医[8]。后勤保障人员,要根据实际训练任务和参训官兵的体能消耗情况,适时调整饮食搭配,保证参训官兵充足的体能供应。
该研究通过对军事训练中受伤患者的观察和对受伤项目的调查,得出易发生训练伤病的原因,并分析得出实际训练中应当注意的预防处理措施,有助于提高军事训练质量和效能,并为管理层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提供有效参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欧阳小方,刘辉,杨同峰.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J].求医问药,2012,10(7):623-624
[2] 赵召辉,刘秋明.某部军事训练伤发生原因分析及其对策[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2,30(6):455-456
[3] 刘忠华,万宇,姚瑶.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措施[J].医学信息,2013,26(5):68
[4] 李冬严,张冬玲,沈显威.军事训练伤2000例回顾性分析[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2013,22(3):216-217.
[5] 王大宁,彭朋,梁子明,等.武警某部新兵集训期间训练伤调查情况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7(8):738-739.
[6] 史玉兰,董宏彬,杨会锁,等.军事训练伤住院2014 例病例调查[J].职业与健康,2013, 29(13):1615-1611.
[7] 蒋正杰,张晓辉,黄光亮.某部新兵军事训练伤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11(10):1046-1048.
[8] 张伟,叶明翔.对驻陕某部新兵体能训练伤的分析及防治策略探讨[J].西南军医,2010,12(2):269.
[9] 李冬严,张冬玲,沈显威,等.军事训练伤2000例回顾性分析[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2013,3(3):216.
(收稿时间:201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