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医学护理 » 护理 » 正文

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

唐启珍

重庆市巫溪县精神卫生保健院精神科,重庆 405800

[摘要] 目的 分析和研究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我们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1月精神病出院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语言沟通与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出院三个月后的精神状态评分及服药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精神状态评分为(42.6±6.9)分,对照组精神状态评分为(67.2±3.6)分。观察组患者出院三个月后的精神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87.5%,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为32.1%,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整体功能为(41.3±6.7)分,社会功能为(48.3±3.5)分,情绪功能为(46.9±8.1)分,认知功能为(40.2±5.8)分,角色功能为(46.7±5.3)分,躯体功能为(68.5±8.7)分;对照组整体功能为(32.4±5.6)分,社会功能为(32.4±5.2)分,情绪功能为(35.3±6.4)分,认知功能为(35.4±4.9)分,角色功能为(36.5±6.1)分,躯体功能为(58.8±6.6)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应用于精神病出院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能够保持心理相对平衡,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利于患者康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心理护理;语言沟通;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c)-0080-02

精神病在临床上是较常见的疾病,在世界各国其属于疑难类疾病,在许多国家,已经将精神病例为不治之症[1],临床对精神病患者只能给予保守性治疗,控制患者情绪,使其处于较平稳的状态。由于精神病出院后,仍需要较长时间的服药治疗,患者依从性较差[2],对治疗效果有比较大的影响。本文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1月精神病出院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语言沟通与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出院三个月后的精神状态评分及服药依从性进行对比,观察组取得了颇为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1月精神病出院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56例,5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7例,女39例;年龄在17~61岁,平均年龄为(41.2±11.3)岁;患者病程在2~15年,平均病程为(7.6±3.1)年。5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1例,女45例;年龄在21~58岁,平均年龄为(42.3±11.6)岁;患者病程在1~17年,平均病程为(8.2±2.7)年。排除标准:妊娠与哺乳期患者;合并有严重的内、外科疾病患者;对语言沟通有障碍患者;意识障碍患者。两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实验,并同院方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因是随机抽取,所以无论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相关数据与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出院后给予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服药、社会功能、生活等方面情况,并给予必要指导:根据患者心理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根据患者服药情况,给予药物服用指导;根据患者生活情况,给予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①观察组由受过培训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家庭访视,每月家访两次,每次访视时间要达1 h以上,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给予其必要的心理护理。②每次访视中,护理人员均要对患者心理动态与情绪变化给予评估,对患者今后生活、工作、学习等给予合理化的建议,帮助患者树立回归社会的信心。③护理人员在访视时,要认真询问患者的服药情况,并用心理暗示方法告知患者,若能够按医嘱服药,即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其服药的依从性。④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时,不仅要通过自身的言行、乐观及自信态度影响患者,而且还可以从患者眼神、言语、表情等方面判断出他们的需求与渴望,使用有益暗示、合理解释、确切保证等方法,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与调控[3]。⑤患者病情缓解以后,当其意识清晰时,就会感到自卑、绝望、内疚,认为自己是社会废人,家庭累赘,生病影响前程,住院加重家庭经济负担,患者此时易处于较悲观的情绪中,护理人员在家访时,对患者的心情要给予理解,与患者一起分析被其忽略的有利条件,帮助患者将消极思维转变为积极思维,增加患者战胜疾病信心。⑥护理人员在家访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认真讲解精神疾病相关知识,让其认识到治疗对预防疾病复发的重要性以及准确了解药物具体计量与服用方法,让家属清楚知道患者服用药物后监督与检查的必要性,避免患者藏药、丢药、拒药等。⑦护理人员在家访中,对不保持自我整洁、不安心休养、不按时起居、拒绝服药的患者,使用行动疗法[4],鼓励、启发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并与其共同制订目标,在下次家访时予以检查,通过强制性的护理手段,充分调动了患者主观能动性,培养和加强了患者的自信心与自尊心,为其回归社会做好准备。⑧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充分尊重患者人格与权利基础上,理解患者特殊的表现,给予患者同情与鼓励,并帮助患者在心理做好被人嘲笑与歧视的准备,增加其社会适应力,减少疾病复发。

1.3 评价指标

①采用BPRS评定量表对患者的精神状态进行评分[5],其包括18项内容:关心身体健康;焦虑;感情交流障碍;概念紊乱;罪恶观念;紧张;装相和作态;夸大;心境抑郁;敌对性;猜疑;幻觉;动作迟缓;不合作;不寻常思维内容;情感平淡;兴奋;定向障碍等。由临床医生给予评定,分值低于35分,表明受检者无精神病症状,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病情越严重。

②将我院自行设计的患者出院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发放患者,其包括:完全服从;部分服从;不服从三项,患者只要划勾即可,由护理人员监督其填写,据此来统计患者服药治疗的依从性[6]。

③生活质量评分标准[7]。采取EORTC评分方法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其包括六项内容:整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分值在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与资料的分析,将均数±标准差做为计量资料表示方法,进行t检验,以P<0.05作为标准来判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出院三个月后的精神状态评分为(42.6±6.9)分;对照组患者出院三个月后的精神状态评分为(67.2±3.6)分;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②观察组患者出院三个月后的服药依从性为87.5%;对照组患者出院三个月后的服药依从性为32.1%;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4.9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③观察组患者出院三个月的整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等项评分分别为:(41.3±6.7)、(48.3±3.5)、(46.9±8.1)、(40.2±5.8)、(46.7±5.3)、(68.5±8.7)分,对照组患者出院三个月的整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等项评分分别为:32.4±5.6、(32.4±5.2)、(35.3±6.4)、(35.4±4.9)、(36.5±6.1)、(58.8±6.6)分,两组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精神病是指在社会环境、心理学、生物学等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出现失调症状,导致患者行为、意志、情感、认知等方面出现程度不同的障碍性疾病[8],精神病患者病情好转,恢复自知力以后,其心理负担会相对增加,此时需要家庭、社会给予支持与理解。精神病患者常伴有情感障碍,其对外来刺激极为敏感,导致自控能力降低,伤害性的语言可以让患者加重心理负担,致使病情加重,并可导致患者产生逃跑、自缢、自伤等行为,所以在随访时,护理人员要清楚告知患者家属避免使用消极暗示、讥讽、指责、怒斥等语言,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笔者从工作中充分体会到了语言的作用,其既可治病,也能致病,护理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要因人、因病采用不同沟通技巧,才可达到语言的有效性,让语言在临床护理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赵立[9]等人经过研究显示,精神病患者经过心理护理以及良好语言沟通,心理障碍以及心理负担等明显降低,并对患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提高了患者的信心以及疾病认知。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以及良好语言护理,临床精神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这与赵立研究结果相似。且观察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服药依从性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将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应用于精神病出院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能够保持心理相对平衡,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利于患者康复。

另外,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在护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并人性化地提供有效任务。护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护理人员自身的健康教育意识决定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好坏,护理人员的自身语言沟通技巧和气质吸引力也决定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工作中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身的健康教育意识和沟通水平,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和气质魅力,从而让手术能够顺利进行,让患者能够更快地康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Tu CC,Chen LK,Lee YS,et al.An outbreak of human metapneumovirus infection in hospitalized psychiatric adult patients in Taiwan[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09,41(5):363-367.

[2] Middleton,L,Uys,L.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analysis of talk in episodes of psychiatric student nurses conversations with clients in community clinics[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9,65(3):576-586.

[3] 张旭芳.浅议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0):27-29.

[4] 徐晓馨.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7):33.

[5] 张琦.浅谈以语言沟通为前提的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的影响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0):12-14.

[6] 田玉.有效的语言沟通在护理精神病患者中的作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3,17(5):45-46.

[7] 张红.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2,6(28):216-217.

[8] 徐建丽.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2,2(7):1023-1024.

[9] 赵立.心理护理及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积极作用[J].现代护理,2012,2(12):123-124.

(收稿日期:2014-03-18)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