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莉萍 宋柏红 敖 伟 曾喜平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上海 201800)
摘 要:我国高职院校创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正处于探索阶段,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专业人才培养首要考虑的因素,也是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以创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出发点,构建分阶段、分层次、分方向的课程模块,用创新思路打造具有创业服务意识的创新技能型人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创业管理;创业服务;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1.011
作者简介:聂莉萍(1978-),女,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创业管理专业主任,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创业管理。
收稿日期:2014-11-10
0 引 言
现代社会已进入创新时代,创业正日益成为推进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全国掀起全民创业的热潮。因此,现代社会急需大量具备创业知识并能够对创业者、创业企业或机构提供服务与管理的技能型人才。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创业管理专业根据社会需求出发,主要培养基于创业服务特色的创新技能型的人才,依托嘉定区重点发展产业,采取校、镇、政、企四方联合办学的途径,培养掌握创业领域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创业咨询及创业投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综合服务能力,重点培养在创业园区、孵化器等机构从事创业扶持的工作;在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机构从事创新与创业规划、咨询与管理的工作;从事创业资助基金组织或互联网金融企业内有关资金运作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 课程体系构建设计思路
经过企业调研,得到本专业学生的工作岗位,围绕主要岗位,分析出其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职业能力,构建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做中学”的参与体验性为主的设计理念,树立学生强烈社会使命感和高尚职业道德。
课程体系的构建强调专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平衡。课程体系的设置强调知识体系的全面性和基础性。沿着人才培养的目标为主线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从基本素养、基础理论、实践训练、深入探索到最后的创业服务创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创业管理专业教育的较强综合性特质给创业服务类课程的研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其能把握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趋势,熟悉创业企业运作过程,还要掌握并能运用认识与教学规律。创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教材与内容选择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挖掘大学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创业服务能力,逐步实现课程体系的综合化。
2 课程体系构建模块
高职创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课程体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方向,并通过对创业管理专业学生入学动机、学习过程及毕业后岗位工作三个阶段调查,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主要实行活模块课程体系,探索多学期、分阶段、分方向的“做中学”的灵活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具有创业服务意识的创新技能型人才。
整个高职创业管理专业学生三年的培养中,主要分为职业素养教育、职业基础教育、职业技能教育、职业技能实践教育及职业拓展教育五个模块。
职业技能教育模块主要根据专业培养的重点方向进行专业课程及核心课程的设置。主要专业课程,如《大学生创业基础》、《创业能力测评》、《创业法律实务》、《创业风险管理》;主要专业核心课程,如《创业服务实务》、《创业融资实务》、《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创业管理实战》、《创业财务实务》等。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非常重视实践性,学生通过职业技能实践教育模块的学习,可以提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提升。该模块主要课程,如《创业模拟实训》、《创业项目管理实训》、《创业能力综合实训》、《创业管理岗位实训》等。
3 课程体系模块实施保障
3.1 课程体系教材开发
针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开发,主要包括专业课程标准和教学资源建设,如《大学生创业基础》、《大学生创业基础(第2版)》、《职业院校学生创业指导》、《创业能力测评》、《中国青年创业案例库建设》、《中国青年创业案例库(第二辑)》、《大学生创业精神导论》等。
针对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及教学资源建设,主要进行《创业管理》、《创业融资实务》、《创业服务实务》、《创业财务实务》等核心课程的建设。同时,与企业及其他高职院校合作开发编写《创业管理》、《创业融资实务》、《创业服务实务》、《创业财务实务》等教材。
3.2 课程体系实验实训设备保障
创业管理的实训基地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仅满足了高职创业管理专业学生实训要求,又能进行创业预孵化,且对外开放为社会培训创业服务与管理人员的多功能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
专业配有模拟创业软件1套,实训室用房及电脑与其他专业共享,实训设施、场所已初步具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了校内“创业学习中心”,建有创业模拟实训室(配有模拟创业软件)、创业俱乐部(多媒体录播中心)、创业导师办公室、创业新苗孵化苗圃(学生创业计划仿真运营)的室内创业实训基地。该中心以培育在校大学生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为宗旨,为学校创业教育、大学生素质拓展提供实践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和服务。
校外实训基地已与上海市开业指导中心等多家企业和创业服务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与南翔智业等一批创业孵化园区签订了产学研基地协议建立了一批稳定的企业实践基地。另外,与政府有关部门对接,与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和嘉定区人保局就业指导中心签定了合作协议。
还建有校内创业项目网络平台,主要征集创业项目,并通过网上投票筛选入驻创业学习中心的项目。进入创业中心后,主要对项目进行真实环境模拟、孵化,借助创业咨询室提供创业服务支持。该咨询室由校政合作建立,不仅对校内提供创业服务支持,同时对外进行中小企业项目咨询、诊断的工作,主要人员由校内外专家、教师及学生组成,学生通过实际参与工作,一方面加深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锻炼创业服务能力。
其中,比较优秀的创业项目可以对接爱创业众筹网站平台,直接面向社会进行融资,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价值感和积极性。
3.3 课程体系师资保障
通过师资队伍的建设,形成了一支学历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合理,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国内外、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聘任1名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使该专业具备了校内、校外双专业带头人实力。
同时,派骨干教师通过下企业践习、参加课程进修、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及学术会议,从而提升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带动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聘请兼职教师是创业管理专业建设重要举措。专兼职比例达到为2:1,兼职教师均为有创业经历的企业家或资深创业导师。另外,还聘请国内外知名创业专家和成功创业的企业家,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4 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创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坚持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构建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主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如下:
(1)加强调研,深入了解岗位需求。到创业园区、孵化器等企事业单位进一步深入了解具体创业服务岗位的要求及职业发展前景;跟踪毕业生工作状况和变化趋势;分析历年专业招生状况及新生选报该专业的原因及期望目标。选定合作企业,寻找合作利益共同点,以课题研究、课程开发等作为深度合作纽带,高水平、高质量培养学生,给企业带来实际效益为目标,进行深度合作;发挥专业指导委员会的平台作用,搭接桥梁获得资源,与创业园区、孵化器建立长期培养机制,加强企业用人与专业建设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2)建设高水平的师资团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及培训活动等,了解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培养方案、教学内容等;专业骨干教师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密切合作关系,保障专业培养方案与企业不脱节,实现校企合作的共赢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李飞标.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3(9)
2 朱仁宏.创业研究前沿理论探讨[J].管理科学,2004(8)
3 聂莉萍.我国高职创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3(5)
(责任编辑 梁 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