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基于MOOC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措施

李赟,林祝亮,王泽文

摘要: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作为一种全新的在线教学模式,以极快的速度席卷全球。论述MOOC的内涵及特征,分析目前高职教育中存在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缺乏、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提出MOOC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试图借鉴MOOC教育理念解决高职教育的问题,探索MOOC潮流下高职教育的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教育质量;应用探索;MOOC

作者简介:李赟,女,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13级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林祝亮,男,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4-0056-05

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互联网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学习变得更加多元、主动、便捷。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教育环境将会发生重大变革。面对这场变革,高等职业的教育者,也要顺应时代潮流,探索出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MOOC的出现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为加速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变和提高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高等职业院校应顺应MOOC潮流,积极地做出相应的改革。

一、MOOC的内涵和特征分析

(一)MOOC的内涵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维基百科对MOOC的定义是:“一种参与者分布在各地,而课程材料也分布于网络之中的课程”,并且“这种课程是开放的,规模越大,它的运行效果会越好”,它通过基于主体或问题的讨论与交流,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学习者和教师联系在一起,既是远程教育领域的新发展,也是开放教育资源所推崇的开放教育理念的新发现。[1]MOOC是一种针对大众人群的在线课堂,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来学习在线课堂。MOOC的核心为大规模、在线和开放。“大规模”意味着对同时参与学习的学习者数量不做限制,一门课程的学习者可以成百上千;“网络”意味着教与学的活动主要发生在网络环境下;“开放”意味着任何感兴趣的人可以注册学习,而且免费。[2]MOOC由丰富的讲座、讨论、测评、考试和作业等组成,提供了完整的教学管理服务。

(二)MOOC的特征分析

MOOC之所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全球迅速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种新兴课程满足了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高等教育的不足。除了“大规模”、“在线”和“开放”的核心特点外,MOOC强化教学的组织及学习效果的评估认证,是由网络电视教学到传统课堂教学的回归。

采用类似于高校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强化教学过程管理高职学生。与传统网络公开课相比,MOOC不仅提供免费资源,而且,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全程参与。MOOC支持完整的教学服务,从课程准备到自主学习,再到成绩认定和结业证书的发布,是一个学习的全过程。具体来说,大多数的MOOC课程都有特定的上课周期,大约1-3个月左右,不少MOOC课程采用类似高校的学期组织课程方式,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注册并完成课程。这种类似传统课堂的开课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督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享受到高等院校的优质教学资源。

精准完善的教学数据分析,不断提升教学效益和效果。传统的教学课堂缺乏技术手段,难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对教学过程形成有效反馈。而MOOC平台利用先天的优势,记录学习者的每次点击、交流、学习时间和时长,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大量的、精准的和实时的学习行为及能力素质等数据,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技术,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关注的重点、难点和存在的共性问题等,从而可以及时调整其教学的内容、方式和手段,进而可以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和快速的效果反馈。

简短的单课课程学习时间,使学习者保持学习热情。由于大部分公开课是录制的老师在实体课堂上课,时间基本上是几十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这对于时间有限的人们来说,一下看完这么长的视频要求很高。而且,人的注意力无法集中这么长时间,所以,学习效率会大大降低。MOOC课程不是机械式地将传统课程内容或者授课习惯搬到网上,其课程在组织和学习上更符合互联网用户的使用特点。一般人的注意力能集中10-20分钟,所以,MOOC课程也对此有所优化。MOOC课程的视频大多在10-20分钟内,采用“微课程”的形式,把知识点进行切割,以知识点为单位组织课程。老师们都会为MOOC特别录制,教案、课件老师都有重新准备,而且,中间伴有QUIZ,使得学生全程注意力集中。

以视频为核心的教学形式,保证教学的直观性。MOOC的课程教材大都以在线视频的形式呈现,并且,课程的形式丰富,有课堂实景、实物演示、人物+PPT、教师特写、电子板演等等,加快了知识传播速度,直观、形象进入学生的眼球,教学更具直观性。MOOC的富媒体性,不但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而且,可以形象和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思考。

基于双向互动、引导式的课程设计,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传统网络公开课基本上没有互动。打开视频,学习者像场外观众观看影片一样看老师讲课,学习后关上视频,课上的老师和同学与其无关。然而,在MOOC中,学习者可以和老师、同学互动。通过论坛老师、助教和全世界的同学都会帮忙解答。几乎每门课程的老师和学员互动以及学员和学员之间的讨论互动都很热烈,老师会发邮件,学生可以通过网页或者tweeter交流。在MOOC中,90%都属于教师引导型(Instructor-Led)的授课方式,通过讨论和学习资料推荐学习,过去所谓的“灌输”概念将失去意义,只有主动“参与者”。

采用生生互评的方式评估,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大多数的MOOC课程的学员人数都非常多,因此,主讲教师根据自己课程的特点事先制定好作业评价标准,要求学生们先在规定时间提交作业,然后采取自动评分或同伴互评的方式对作业进行评估。这种生生互评的评估方式,不但可以解决大规模课程学习的作业批改问题,并且,通过批改其他同学的作业可以使学生们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由此可见,正是由于MOOC的上述特征,使得其区别于传统的网络课程。MOOC的类高校的学生注册、课程安排、作业和考试以及证书的颁发,不但体现了MOOC学习环境的独特性,而且更像一所资源丰富的虚拟大学。《时代周刊》曾撰文写道:MOOC正在为芸芸众生打开一扇通往常春藤联盟的大门,并对高等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3]

二、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缺乏,分布不均匀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存在优质教育资源缺乏,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两点:(1)新增的青年教师大都是刚毕业的硕士生或者博士生,既缺乏教学经验,又缺乏实践动手能力;(2)有些高职院校是在中等职业学校“升格”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些院校的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并未达到高职院校教师的要求;(3)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增长速度跟不上高职学生规模增长速度,导致班级规模过大,师生比迅速提高;(4)在全国范围之内,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师资还存在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优质师资的缺乏,分布不平衡导致了优质课程的缺乏。

(二)教学方法落后

纵观目前高职的教育方法,由于较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起步要晚,故高职教师在教学上更多地沿袭了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一刀切”和“灌输式”教育的落后方式。

1.生源多样化是高职院校面临的很现实问题。从教学方面来看,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上“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高职院校的生源具有复杂性,除了有来自普通高招生还有“三校生”。普招生的文化底子好,但是,专业基础薄弱,而“三校生”虽然接触过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但是,文化基础不好,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生源来源不同,学生基础不同,学生的就业、创业和升学等发展需求不同,这种大一统的教学方式使好学生、“差”学生都不满意,教师教学无所适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按照传统的“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授课,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

2.高职学生的特点多是高考的失利者,证明其不太适应传统学校的教学,喜欢“做中学”,喜欢实践胜过理论课,喜欢形象性思维强于抽象性思维,或者想学,但不知道怎么学,不会学习。但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偏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仍采用从头讲到尾,照本宣科,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因此该教学方法不适应高职学生。

(三)忽略学生软实力的培养,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由于学生开始求职时,专业技能最重要,所以学校就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专业领域,围绕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关注学生职业化的专业技能及应用水平等“硬实力”,而对更加基础和重要的科学思维、思想品质和精神素质等“软实力”的培养教育普遍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就业三五年后,职业生涯发展的后劲不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2001)》明确描述了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就个人的需要和愿望而言,技术与职业教育应允许个性和性格的和谐发展,培养精神价值和人的价值,培养理解、判断、鉴别和自我表达的能力;使个人通过发展必要的智力手段,技术与创业技能和态度而具备终身学习的条件;发展个人在工作中和在整个社会中作出决定的能力,以及为积极而明智的参与团队工作和担任领导所需的素质;使个人有能力应对信息和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①

由此可见,高职教育突出“职”的特点,在关心学生就业状况,重视专业技能、动手能力等“硬实力、硬指标”的培养和训练的同时,更应高度关注学生的成长经历、思想实际和现实表现,在励志教育、人格塑造、适应能力和良好思维习惯等“软实力、软素质”的培养上下功夫,使高职学生的“短板”变长。

三、MOOC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

(一)共享内容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

MOOC是一个开放的网络平台,基于其“开放式”的特点,全世界各地的学习者都可以足不出户地共享来自各地“名校”和“名师”的课程。MOOC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的引入将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利用MOOC实施因材施教提高学习效率。(1)在高职教育中学生的生源比较复杂,面对成分多样化的学生,教师很难掌控教学的安排,在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MOOC的视频是以单独知识点的形式存在的,其资源库中内容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供学习者选择适合学习程度和学习兴趣的资源对知识点进行理论掌握。(2)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使学习者根据自身的情况,超前学习或者弥补性学习对课堂上掌握不牢或知之甚少的学习内容进行重温学习,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为理论运用实际奠定基础。(3)MOOC平台精准完善的教学数据分析,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更有针对性,不断提升教学效益和效果。

共享优质师资减轻教师的压力。高职院校发展迅速,学生人数的增加造成了高职院校生师比过高,教师每天的平均工作时间增长,每周的课时数也增多了。然而,高职院校要求教师除了完成常规的教育教学工作外,还要提高自己的学历,要进行资格考核,要写论文,不断探索教育教学创新。学校繁重的工作负荷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因此,教师花费在教学备课的时间大大缩减,很容易造成教师课程准备不充分,影响上课的质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MOOC的引入可以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从而减少教师的备课压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MOOC资源不断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共同开发优质的高职MOOC课程,弥补师资不足的问题。在高职教育中引入MOOC可以解决优质的教师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在国家高职示范校的建设过程中,各个示范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团队开发MOOC课程,然后通过MOOC平台,分享各自的优质课程资源,实现学校之间的优势互补。各高职院校可以借助MOOC构筑新的师资结构,学生可以学习MOOC上的实力较强的老师的课程,其他的教师充当学生的指导教师,负责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因此,MOOC的引入可以改变优质师资分布不均和不足的问题,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丰富的MOOC资源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发展。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指引下,高职院校重视专业课程的建设,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必修课之外的有关学生兴趣的选修课的开设,因此,选修课或者质量不高,或者课时短,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发展。对此,面对内容丰富的MOOC平台,学校要加强对MOOC课程学分的认可,鼓励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之余,根据自身的未来发展需求或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MOOC平台上选择课程进行学习,MOOC为学习者推荐优质的学习资料并且支持课件、素材等资源下载,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选修课的积极性,也可以维护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改变教学方法,将MOOC融入传统课程形成翻转课程

翻转课堂最初多应用于基础教育。由于MOOC拥有先进的学习平台、高质量的课程内容、科学的学习设计理念等优势,不仅扩展了翻转课堂在基础教育中的尝试,还将翻转课堂的实践推广到高等教育领域。[4]例如,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例实验研究,在物理必修课的学习中,选取850名本科工科学生,在课程开始时分组,前11周所有学生均有资深的教师进行讲授式教学,第12周时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授课,控制组仍然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结构考试周测试分数对比表明,实验组高分成绩的人数远远多于控制组,并且3/4的学生表示如果全程都用翻转模式能学得更好。[5]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上老师主要在进行知识传授,知识习得主要依赖学生在课后自己完成。在翻转式课堂中,学生在上课前通过MOOC平台上丰富的网络多媒体课件完成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老师主要是通过答疑解惑、问题讨论、知识运用等形式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习得,翻转课堂大大提高理论教学的效率。

高职院校关注学生的即时就业,加之高职时间短,因此高职教育多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相对时间较短。但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撑,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在高职教育的理论课堂上引入翻转课堂。

按照课程目标,在课下教师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程度和学习习惯在内容丰富的MOOC资源库中选取相对应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在课上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解答,并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讨论。翻转课堂的实施不仅大大缩短专业理论课的授课时间,从而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在理论的指导下带领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培养学生理论运用实践的能力,而且通过课堂的讨论也活跃了学生的思想,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面对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按照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的需要自主学习的能力。

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MOOC资源,在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减少了重复性劳动,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重心放到对教学的细致分析中,并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持。[4]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知识探究,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可能,更有利于实现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同时,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但翻转式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培养学生的软实力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的特点,重视对学生“硬实力、硬指标”的培养和训练,但忽视学生“软实力、软素质”的教育和养成,过于“短视”和功利,同时也严重脱离了高职学生的共性特点和实际需求。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是职业教育与高等学历教育的双重教育形式。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既要教会学生满足当前社会工作需要的各种各样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也要让学生学会面对新的工作、新的要求的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学会利用和筛选各种有用网络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MOOC平台基于多样化的课堂形式和生生互动、互评的特点,能有效改善高职教育中存在的学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

1.引入优质的通识教育资源供学生学习。由于高职教育的学习时间短,学习任务重,因此无暇顾及学生的通识教育。MOOC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通过优质人文素养以及科学文化基础课程等资源的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和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反思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MOOC培养学生软实力。首先,MOOC丰富的优质资源为学习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多元的学习支持。学习者可以利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遇到问题时也可以向教师、助教和同伴求助,充足的学习支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究的能力。另外,丰富的资源可以及时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整个课堂学习中如果有一部分知识没有听懂,学习者可以从MOOC课程库中选择课程弥补,不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可以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其次,MOOC精简的课堂设计,可以使学习者利用碎片时间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在整个过程中有利于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最后,通过MOOC平台上,学习者的互评和互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积极思考的能力。

四、总结与建议

MOOC运动将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鉴于MOOC的优势高职院校应该积极采取措施:(1)各院校应该联合起来,利用各自的优势,相互合作,开发优质的MOOC课程资源。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不光要开发理论课的资源,而且可以联合企业开发实践课的MOOC资源,给学生的实践予以正确的指导;(2)各教师要积极转换教学观念,接受MOOC教学。推行翻转式课堂,在课下推荐学生看视频自学,在课堂上与同学们积极互动,帮助同学答疑解惑,通过积极的讨论,形成思维碰撞,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思维,积极培养学生的反思性思维、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质量。

MOOC现阶段还不可能取代传统的学校毕竟校园生活的经历,校园文化的熏陶都是在线课程难以替代的。我国著名教育技术专家南国农先生曾总结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阶段的主导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使两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6]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地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结合起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注释:

①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M].刘来泉,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Wikipedia.MOOC[EB/OL].[2014-03-19].http://zh.wikipedia.org/wiki/MOOC.

[2]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杂志,2012(3):33.

[3]Eisenherg.Anne.Keeping an Eye on Online Test-Takers[J].New York Times,2013(3):33.

[4]张振虹,刘文,韩智.从OCW课堂到MOOC学堂:学习本源的回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23,25.

[5]Louis Deslauriers.Improve Learning in a Large-Enrollment Physics Class[J].Science,2011(13):863.

[6]南国农.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新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2011(11):10.

[责任编辑金莲顺]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