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就业市场之于高职院校的倒逼机制研究

贾杏

摘要:介绍倒逼机制的理论及其特点,分析大学生就业的现状,论述就业市场对高职院校的倒逼作用,包括倒逼高职院校加强校企合作、进行素质教育课程化、用职业技能大赛倒逼高职教学改革和进行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以缓解就业压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校企合作;素质教育课程化;倒逼机制

作者简介:贾杏,女,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1-0035-04

据专家预测,“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将达到13.7亿,劳动年龄人口在2014年达到最高峰,而实际进入就业市场的新成长劳动力高峰还将延后出现,整个“十二五”时期劳动力供给将持续增加并保持在高位,总体上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并没有改变,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并将在今后一个时期持续存在。

就业市场的严峻现实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外部压力。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作为培养人才的大专院校及职业院校,要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尤其是职业学院要开门办学,紧密联系实际,为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本文介绍倒逼理论及其特点,从就业市场的角度,来分析来倒逼机制对高职院校的影响。

一、经济领域内的“倒逼机制”理论及其特点

倒逼机制属于经济学范畴,最早是经济学家钟朋荣在《中国通货膨胀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其涵义是国有企业投融资功能不足,引起政府投融资行为对其进行强制替代,从而进一步导致银行信贷资金经由财政流向国有企业,形成倒逼的贷款。这种起源于国有企业借款要求的自下而上的货币供给扩张过程,就是所谓的“倒逼机制”。倒逼机制体现了目标对任务、结果对过程、后道工序对前道工序的倒逼作用。

在普适意义上,倒逼机制是指各类组织在外部压力环境下不得不采取有效措施以缓解压力的运作过程。其背后是一种压力和推力,这种力量使组织主体感到惊恐,感到外部环境不稳定,感到一种危机。同时,也促使组织主体想法克服这种环境不稳定性,从而形成组织改革和发展的“倒逼机制”。实践证明,用倒逼机制去落实重大项目、重大工作部署,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其提法形象和生动,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如促进资源节约、污染减排、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的环保倒逼机制,将总体目标分解到各级各部门的目标管理法,把一件事情的完成截止时间确定下来,倒回来制定每一个环节、每一项进度的时间倒逼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冲击倒逼国业改革,网络舆论倒逼传统媒体等。在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成功,倒逼机制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将倒逼理论应用于高校,则将外部压力转换为内部动力,倒逼出高校服务于社会理念的革新、专业结构的调整、学科的兼并与重组,促使高校与市场建立实质性的链接。[1-2]

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

据教育部统计,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13年达到699万人,2014年人数继续走高,达到727万,据预测,2015届毕业生将达到750万。今后几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将保持大幅度的增长,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一)社会大环境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1)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增加。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77万人,比1952年末增长2.7倍。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一方面,每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超过1000万,使得劳动力供给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需求下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同时,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超过了社会经济增长速度和市场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2)经济增速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减弱。就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单位GDP增长的就业拉动能力明显扩大。卞纪兰等[3]在文献中指出,GDP与就业人数存在正相关关系,GDP每增加1%,就业人员也可以说成是就业岗位增加0.2519%。2013年,我国经济增长7.7%,已连续两年低于8%的水平,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的同时发展速度变缓,用工整体需求下降,极大地减少了由经济快速增长而带来的就业需求量的增加,影响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3)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多年积累的传统产业的产能过剩,都会影响相关企业的生产、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就业吸纳。加之我国经济自身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内部调整的拐点,经济结构的调整带来需求的变化,造成一些新兴行业需求人才供不应求,而一些传统行业、过剩产能和落后产能的行业却出现大批失业人群。

(二)高校原因造成就业市场供需不匹配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如果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不重视,专业结构不合理,学科设置不正确,导致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社会竞争力不强,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和用人单位的需求。(1)对就业指导工作没有足够重视。部分高校就业指导观念偏差,没有看到就业对衡量大学办学质量、水平的重要作用。对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规划停留在书面上,没有在实际中科学执行。有的高校把就业指导课程当作选修课来开设,对师资放松要求,对课程考核要求不严,思想上没有足够重视;有的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方法与手段不科学,采用过时的课堂灌理论的方法对学生讲授,或让学生自己学习,实践教学严重缩水;有的高校就业指导内容陈旧、形式单一,起不到对新形势下就业政策、就业策略教育的应有作用;(2)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去向太远。在市场需求变化下,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才是有用的能力。[4]有的高校没有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来科学、严谨调研开设相关专业,而是凭师资、设备、喜好设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导致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少人问津。与企业的合作不深入,毕业生与就业岗位的距离无限扩大,供需错位严重,是就业市场上“就业难”与“招工难”现象并存的主要原因。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造成就业下滑

(1)部分大学生现在还停留在传统就业观念的层面上,认为大学生是毕业端铁饭碗,是农村学生的“跳龙门”,主观思想上的身份优势还没有消除。在择业时过分看重政府机关、国企和事业单位,不愿意到民办、私企、基层、偏远的地方去;(2)自身定位不准确。没有客观认识就业市场和正确认知自我,对自己评价过高,就业时过分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等”“靠”“要”思想倾向严重,不能积极主动寻求就业机会。对选择职业态度不慎重,没有做到清楚就业;(3)大学生的就业诚信还有待加强。有的大学生视毕业生三方协议为无物,在工作后随意离岗、离职,不但给用人单位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也大大降低了个人的就业诚信度,片面影响了学校的就业声誉;(4)大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要求不高,造成自己的综合素质低下。自身专业素质不过硬,没有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体现不了接受过高等教育在文化程度上的优势,在招聘单位笔试时专业素质不过关。专业知识结构失衡,知识面狭窄,不能随科技发展和职业变化自主调整专业适应面。综合素质能力欠缺,如缺乏实践动手能力,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嘴上功夫强于动手实践。缺乏团队合作、与人协调沟通的能力,不善于交往,不能够与大家共同协作完成一个整体项目。

(四)用人单位不合理的选拔标准造成用工荒

在就业市场买方占优势的环境下,用人单位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在众多的人才中择优录用毕业生,但同时不切实际的选择及为选人设置的条条框框,也使毕业生的就业之路困难重重。(1)设置学历壁垒。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使得就业市场上存在大量学历高的毕业生供用人单位选择,一些用人单位不根据自己的实际岗位要求,片面追求高学历,让高学历的人才从事低学历工作者就能完成的工作,还美化为“人才储备”;(2)用人单位为选人设置性别歧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一些用人单位选择大学生时要男不要女,违反宪法和劳动法律的有关规定,有碍就业公平;(3)设置户籍限制。用人单位招聘人员时实行地方保护主义,对非本地户口、农村户口的毕业生实行限制而使这部分人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4)在招聘人员时看重毕业生的来源高校,如非211、985高校不要,并设置第一学历限制,而不会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己方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5)在选择人才时看背景。有关系的人物的子女、亲属往往会得到优先照顾安排,对普通人员则按章办事。

三、就业市场对高职院校的倒逼作用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定位于“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的是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近些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获得了又快又好的发展,但在校企合作、专业设置、课程改革等方面还需要继续完善。就业市场对高职院校的倒逼作用,就是利用就业市场形成的外部就业压力,让高职学校自身反省,激发出内部的改革动力,推动高职学院与企业的合作,优化专业结构,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增强与就业市场的适配性。

(一)以市场为导向,企业需求倒逼校企合作深入开展

以往计划经济时代,高校办学听从国家指令计划,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包分配,所有从高校走出去的学生都是知识分子、技术人员,未来很多会走上领导岗位,他们也是用人单位争相归为已有的对象,所以,那时的高校办学根本不用考虑自己的学科设置、专业教学及其他教育教学改革,也不用担心毕业生找不到工作。高校“关门办学”,基本与世俗隔绝,大学校园是一片世外桃园、人人向往的净土,以往用“象牙塔”来形容高校也就是这个意思。现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为买方市场,企业不能置社会需求、市场需要而不顾,如果高职院校还是按传统的办学模式培养毕业生,不考虑市场的需求,则会使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而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而企业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形成这种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严重错位。对高职学院尤其如此,高职培养的是技能型、应用型技术人员,这种人才要求实践操作水平高,而实践操作水平需要经过相当时期的训练才能达到。因此,要使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满足企业的需求,拉近毕业生上岗的距离,就需求加强校企合作,学生在学校学习,在企业接受真实环境下的岗位技能训练。

目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办学方向的指导性要求,但真正要使校企合作深入开展,还需要下很大的功夫。高职院校不能流于形式、空喊口号,而要本着一切为学生着想的观念开展此项合作。要清楚开展校企合作是市场机制的使然,是就业压力的倒逼,实则是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更多的符合企业岗位要求的高技能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贡献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综合能力至上,对复合型人才要求倒逼素质教育课程化

大学生入学前,在高中阶段接受的多是以应试为主的教育,学生受高考指挥棒的督促,大部分时间用于学习,课程的紧张不允许学生有学习之外的兴趣爱好。上大学后,学习稍微有所放松,学生可以参加自己喜欢的协会、发展自己的特长、锻炼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大学是学生各方面能力都逐渐养成的关键时期,包括各种素质,如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因为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是纯知识的教育,而是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是综合素质能力出众的人才。企业岗位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再是单纯的以知识为主,而是衡量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这要求毕业生应具有相应的身心素质,包括基本的身体素质如体力、忍耐力及敏捷性和心理素质如情绪、性格、意志等,具有合格的专业素质能力,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以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行的知识扩展能力,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精神,还要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集体主义原则,具有他人尊重和称赞的诚信守信、踏实能干的职业品质。

这些素质不是短时期能够形成的,需要在高职三年时间里合理安排、科学统筹。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划,很容易顾此失彼,从而使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能力降低。科学合理的学习安排是培养综合素质的关键,因此,素质教育课程化就显得益发重要。把素质教育的内容以课程教学的形式,分学期、分阶段授课并考核,按专业或通识课程的评价方法赋予一定的学分,并采取不合格补考的方式督促学习和掌握,消除学生的轻视思想,使素质教育课程化真正落到实处。

(三)基于能力本位,职业技能大赛倒逼专业教学改革

近几年,全国性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贯彻“政府统筹、企业出资、院校参与”的原则,通过举办大赛这一形式有效促进了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1)职业技能大赛体现了高职办学的理念。高职培养的是能够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的技术人员,如果这些人员不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不能够根据企业需求设计、完成一个具体工作项目,那是完全不合格的。职业技能大赛就是现场按照一定的企业需求和技术要求,去规划、设计、动手实践、调试、排错直到成功,这种机制是锻炼、检验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武器;(2)职业技能大赛有效促进了高职自身的诸多方面的改革。首先是教学理念的更新。大赛采取的大都是项目式的任务,通过工作任务引领学生完成一个赛项,用这种形式的比赛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在高职日常的教学中,如果也根据学情实际采用诸如这种项目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满意度。另外,在大赛过程中,还给学生真实工作环境的模拟,大部分任务不是一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所能够完成的,要求比赛者合理分工、分清主次和先后顺序,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又要相互协调、沟通配合,所以,大赛对参与者的团队协作能力、指挥协调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等是一个全方位的检阅。这也要求在高职的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设计问题、创新解决方案。不能仅由教师一个人表演,而要把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着发现问题、交流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3)职业技能大赛的评价机制给高职教学的评价带来反思。大赛的评价是过程评价,每一个项目、每一个操作都有分值。而大部分高职课程的考核还都采取的是“平时考核+期中考核+期末考核”相结合的三段式考核,这种类似于一考定终身的办法不科学、不合理,高职课程必须实行更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才能拒绝三段式考核的种种弊端。

(四)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缓解就业压力倒逼创业教育发展

高职学生毕业生就业市场压力大、竞争激烈已是不争的事实,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的影响。而对高职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则是新时期下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举措。创业教育就是结合专业教育,进行创业知识传授的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激发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学校传授的创业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对毕业生以后的创业提供帮助,提高其创业的成功率。通过创业,不但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而且他创造了属于毕业生自己的就业之路。

作为向高职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高职一定要构建相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订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方案,完成创业项目遴选、基金管理和规章制度建设。要将创业课程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设选修课和必修课,让创业教育真实走进第一课堂,通过辅以第二课堂开展创业设计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各种挑战杯实践活动以营造创业氛围。同时,培养或引进素质高、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以强化创业教育师资建设,聘请知名企业家、成功人士和有创业实战经验者走入课堂。还要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建立相应的校内外创业园、科技孵化园等创业平台和基地,创设对应的创业实践项目,促进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教学实习实践的深度融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企的产学研项目开发,积极联络政府部门、工商企业解决高职学生创业过程中的资金和场地问题。还要通过发挥校园创业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在校园中利用宣传机制,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形成“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的生态环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淑兰.倒逼机制推进地方高校改革创新[J].管理世界,2010(5):174-175.

[2]杨雪梅.“倒逼机制”下我国民办高校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97-100.

[3]卞纪兰,赵桂燕,林忠.中国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1(7):53-54.

[4]汤幼平.“倒逼机制”如何促进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良性和深化互动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2(7):117-120.

[责任编辑秦涛]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