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医学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

冯 旭

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学教研室,辽宁沈阳 110034

[摘要]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对教师的职业倦怠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某医学院校教师进行抽样调查。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 该医学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得分分别为2.22,1.66和2.43分;社会支持总分平均分为46.14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的平均得分分别为12.24,25.75和8.16分。客观支持与职业倦怠各维度及倦怠总分均呈负相关、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与职业倦怠的情感衰竭和低个人成就感维度及职业倦怠总分之间为负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各维度均是情感衰竭的影响因素;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为去个性化的影响因素;客观支持为低个人成就感的影响因素;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对职业倦怠总分有影响。结论 医学院校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状况,社会支持状况一般。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职业倦怠程度越轻,这提示在缓解职业倦怠时应当充分考虑社会支持对其职业倦怠的影响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医学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社会支持;相关研究

[中图分类号] R4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c)-0183-02

职业倦怠(job burnout)是指在以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上的压力而产生的一种长期性心理反应,体验到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降低的症状[1]。教师被公认为一项高强度高压力的职业,已有研究表明,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2-3]。社会支持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多数学者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对压力的缓冲。本研究拟选用医学院校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医学院校教师职业倦怠和社会支持的基本状况,并进一步分析二者的关系,研究社会支持对缓解职业倦怠的作用,为制定预防和缓解此类人群职业倦怠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2年12月—2013年1月在某医学院校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6个教研室的102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1.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包括①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共22个条目,包含3个维度,即情感衰竭(9个条目)、去个人化(5个条目)和低个人成就感(8个条目)。采用5点计分。②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该量表由肖水源设计并修订。分为客观支持(3个项目)、主观支持(4个项目)和对支持利用度(3个项目)3个维度。得分越高,说明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

1.3 统计分析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线性相关、多元回归分析。

2结果

2.1 医学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

被调查的102名教师在职业倦怠总分和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低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每题平均得分分别为2.22,1.66和2.43分,均低于中位数3分。

2.2医学院校教师社会支持的状况

该医学院校教师社会支持与全国常模[4]比较可见该院校教师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体状况要好于全国常模,但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状况相对较差。(见表1)。

2.3医学院校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对社会支持和职业倦怠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情感衰竭维度得分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以及社会支持总分均为负相关关系;去个性化维度得分和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社会支持总分为负相关关系;低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与客观支持得分为负相关关系;职业倦怠总分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呈负相关关系。这可以表明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职业倦怠的程度越低。(见表2)。

2.5医学院校教师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影响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分别以职业倦怠3个维度及倦怠总分为因变量,各类型的社会支持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各维度均是情感衰竭的影响因素;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为去个性化的影响因素;客观支持为低个人成就感的影响因素;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对职业倦怠总分有影响。(见表3)。

3讨论

研究对象在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低个人成就感3个维度上的得分处于3分以下,说明医学院校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但倦怠情况并不严重,这与一些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结果相似[5-6]。医学院校教师所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较高,但得到的实际的社会利用资源和对社会资源的利用能力相对较弱。除了支持利用度和去个性化维度,低个人成就感维度之间负相关无统计学意义之外,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与职业倦怠的情感衰竭和低个人成就感维度及职业倦怠总分均为负相关,这可以说明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职业倦怠程度越轻。这与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相似 [7-8] 。这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对职业倦怠具有缓解作用,是减轻职业倦怠感的有效途径。因此针对医学院校教师建立起较强的社会支持体系有助于预防和缓解其职业倦怠状况,进而提高医学院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及生活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Maslach C, Schaufeli WB, Leiter MP. Job burnout[J].Annu Rev Psychol,2001,52:397-422.

[2] 刘思浚,徐济达.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8):1895-1896.

[3] 王艳波,李丹琳.甘肃省护理专业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3,30(4):85-88.

[4] 乔虹.苏中地区小学教师社会支持、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 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 张霞,王林雪.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与对策实证研究[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50-57.

[6] 唐芳贵,彭艳.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社会支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8):930-932.

[7] 闫升光,李翠维,朱小茼.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1):1331-1332.

[8] 王玉花.医学院校专职教师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2):1661-1662.

(收稿日期:2013-03-26)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