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西藏赋》风俗文化考略

乌日罕

(赤峰学院 蒙古文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西藏赋》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一篇以赋体的形式描写西藏的历史文献,对了解清代西藏社会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本文在解读《西藏赋》风俗文化的基础上又做了简要的评论和概括。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西藏赋;风俗;解评

中图分类号:I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019-02

《西藏赋》是清代蒙古族西藏驻藏大臣和瑛用汉文写成的赋文与注释一体的长篇赋体文学。《西藏赋》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天文地理、宗教政事、部族物产、风俗习惯等,可谓是清代西藏社会的百科全书。《西藏赋》用了一定的篇幅述写了藏地民风、民俗,对了解清代西藏社会民风民俗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借鉴意义。纵观相关文献,我们会发现,对于《西藏赋》这部“百科全书”进行深入解读的较少,评论的较多,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本文在解读《西藏赋》风俗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简要的评论和概括。

一、《西藏赋》中的风俗文化解读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具有多样性,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导致的行为规范不同称之为“风”,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导致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藏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长期居住在与外界联系不便的高原,这一独特的社会生活环境使藏族形成了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诗人在赋中铺述了藏族礼俗:过节习俗、婚俗、葬俗、藏历等。哈达是在元朝时传入西藏的,萨迦法王八思巴会见元世祖忽必烈回西藏时,带了第一条哈达回来。当时的哈达,两边是万里长城的图案,上面还有“吉祥如意”字样。哈达传入西藏后就出现了藏族中最普遍礼节:在婚丧节庆、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音讯往来、送别远行时都会献上哈达。《西藏赋》中有描述:“兜罗哈达言檀越如何,富珠礼翀答兰奢遮莫。”“兜罗”,梵语,树名,它所生的絮称兜罗棉,“檀越”,梵语,意译施主,合起来的意思是手持棉哈达慰问施主。“富珠礼翀”,元文宗时的国子祭酒。文宗新立帝师西僧辇元乞刺思傲慢无礼,大臣俯伏进觞,帝师傲然不动。恼动了富珠礼翀,他大步走至帝师座前,满满的斟了一觥,递与帝师道:“帝师祖奉释迦,是天下僧人的宗师,我祖奉孔子,是天下儒人的宗师,彼此各有所宗,各不为礼,想帝师亦应原谅。”帝师卒饮。“旧俗:驻藏大臣见达赖喇嘛,以佛礼瞻拜。”“遮莫”意为“什么”。“兰奢”即“兰若”,是梵语,“寂静”的音译,此句可能借指帝师。《西藏赋》用两句话说明了清朝乾隆五十八年“驻藏大臣和达赖喇嘛地位平等不必瞻礼”,也说明元、清两个朝代驻藏大臣待遇、地位的不同。西藏的节日较多,几乎每月都有一两个节日,除了世俗节日外,还有大量的宗教节日。赋中对此也有介绍。例如:“此除夕之跳布扎也。搥乾莲而唵葡萄,感騂猊乳糖之惠,噉牢丸而噙粔籹,答狸奴白牯之施。此元旦之宴众番也。乃有挺身缒险,撒手飞绳。狪狖花骢喜与驽骀争道,渥洼名产肯输款假骁腾。御风追日,万回之脚马先登。”“跳布扎”是喇嘛教习俗,为的是驱除邪气,求福求安。书中也记录正月初一宴席的各种食品,如“牢丸”,唐代把饺子称为混沌或牢丸。唐人段成式所著《西阳杂俎》中就有“汤中牢丸”的记载。正月二日演“飞绳”:一绳从山楼上垂下,两端各栓一人,从上头面朝下顺绳下溜,双手持旗,溜至中间,双手正背换旗,一连三人飞绳溜下,即是书中的“乃有挺身缒险,撒手飞绳”。诗人在书中还描写了藏族宗教节日:“厥惟元夕竞尚燃灯剪万户之馋膏,星流月偃耀白华之宝树。霞蔚云蒸,青鸾彩凤、灵鹫仙鹏、法象吼狮,神光夜炳……十万高僧烟煤徹于重凌云间沃雪,灰烬余于徼道地上销冰。自天台黄伞高耀金轮诣于佛所,则有降韝赤帻白帢朱缨貂珥鹭,纕毳衣蟒褚盼傔从之。波罗密之译,自古经摩罗木之讹于番语也。”

正月十五日为藏族宗教燃灯供佛之期,此夜大昭寺前摆设桌架,供奉酥油灯和其他供品。在其灯上设佛仙之像及鸟兽花卉各种形象。数不清的酥油灯将夜空照得如同白昼,“星流月偃耀百华之宝树……神光夜柄”,就是形容此景的。攒招为汉音译,唐古特语摩罗木,也叫传昭大会。书中描写了达赖进大昭寺时宏大场面:“自天台黄伞高耀……从之。”

藏族风俗的独特性还表现在藏历上,西藏的天文历法是几千年来藏族劳动人民根据生产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既不同于阴历,又不同于阳历,大体相当于我国的农历。为了使每月的天数符合月亮四等分天数的原则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藏历在一些月份中常出现少一日或闰一日情况。对此,书中记述:“其风俗政令之殊也,减凶辰而闰日, (匪加攴字,似有误)历真奇。”

此外书中还描述藏族婚葬俗,一夫一妻制是藏族主要家庭形式,清朝时藏地有过一妻多夫制,兄弟共妻,姐妹共夫等婚姻形式。《西藏赋》介绍了兄弟三人共侍一妻:“三男共女罔有先后。”藏族丧葬形式很多,如天葬、水葬、火葬、土葬、塔葬,依经济、社会地位不同而定葬法。“厌死轻生误尸陀之害”说明来人死弃尸不埋之葬俗的来历。“出家则荼毗成灰”中“荼毗”为焚烧之意,梵语,僧人死后一般火葬,佛教认为尸体火化,供施敬佛,超度到佛尊那里去。达赖、班禅及有名的大活佛死后则享用塔葬。“在家则碎封成脍”,“在家”指世俗百姓,人死后三天请喇嘛念经,超度亡灵,第四天将尸体背到天葬场碎尸喂鹰,即天葬。“畏天花而弃子如遗”,藏族孩子得天花病,弃之野外,冻饿而死。

二、各种风俗文化的关系

首先,藏族风俗文化与宗教信仰间的关系。藏族民众几乎都有宗教信仰,而多数人信仰藏传佛教,故藏族民众的有些风俗习惯是和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西藏赋》中写道:“此除夕之跳布扎也。”跳布扎即现在的跳神会,除夕这天西藏各个大小喇嘛寺都会举行跳神会。喇嘛们穿着奇装异服,头戴各式面具,表演多种跳神节目。最初的时候,普通人是不可以看的,因为这一种非常严肃的宗教仪式,后发展成为全民风俗。从《西藏赋》描述中可以看出,清朝嘉庆年间普通人是可以观看跳神会仪式的。藏族跳神会的目的在于驱逐妖魔,迎新降福。再如《西藏赋》中提到的藏族的葬俗,天葬、水葬、火葬、土葬、塔葬等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西藏赋》:“以杵捣其骨,以喂犬”的葬俗“乾隆五十八年出示严禁之……其风稍息也。”书中还介绍,乾隆皇帝曾劝谕达赖喇嘛出资抚慰出天花的孩子,不要弃于荒野,任鸟兽叼食。可见乾隆皇帝对于藏族宗教面纱下的陈规陋习的摒弃是有过很大贡献的。风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而作为对藏人影响最大的宗教自然会成为风俗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

其次,民族间文化交流对藏族风俗文化的影响。《西藏赋》:“兜罗哈达言檀越如何。”意为献哈达慰问施主,这一习俗显然与同蒙古族的交往有关。哈达是元朝时期传入西藏的,八思巴被忽必烈封为国师后带回第一条哈达。书中也详细介绍了蒙古族与藏族交往的情况,这种民族间的人员与文化交往对各自风俗文化的形成显然有很大影响。

第三,藏族风俗文化也受时代精神的影响。《西藏赋》中有这样的描述:“理绝人区,事由天外,贵少贱老,沿成罗汉之名。”《新唐书、吐潘传》:“吐潘习俗,贵壮贱弱,母拜子,子倨父,出入前少后老。”(西藏在唐宋时期被称为吐潘)吐潘时期藏族贵青年、贱老人的习俗,显然与唐宋时期吐潘经常外战时急需年轻壮健的男子有关,可见藏族有些习俗是特定时期在特殊情况下形成的,显然这种贵少贱老的习俗到了清朝嘉庆年间逐渐消失。《西藏赋》中还描述了藏族婚俗。对于“三男共女罔有先后”,《西藏赋》在注释中解释道:“弟兄两三人共娶一女为妻,为其和也。关中语为妯娌为先后,见昌黎诗。”一妻多夫制流行于农区的世家贵族及贫民中间,或兄弟或朋友共妻,造成这种婚姻形式大都源自于经济上的原因。在传统的藏族社会,这种独特的婚姻形式对于世家贵族家庭来说,可以保持他们的财产不因兄弟间的分家而分散;对于贫苦百姓,则可以相对集中劳力,能兼顾支差及自家的劳动生产。①当然,这种婚俗还与西藏封建农奴制和古代藏族女权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解放前,这种一妻多夫的婚俗仍十分盛行,就是也没有完全消亡,在一些偏远地区仍有延续。《西藏赋》中提到的尊少贱老的习俗,一妻多夫的婚俗都是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

《西藏赋》是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一篇以赋体的形式描写西藏的作品,它对了解清代西藏社会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它为人们揭开了雪域高原的神秘面纱,进而激起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西藏的热情。

注 释:

①李军.《西藏赋》民俗述考[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97.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池万兴.《西藏赋》校注[M].齐鲁书社,2013.1.

〔2〕周全新.浅谈宗教与风俗习惯关系[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1,(9).

〔3〕王志刚.简谈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关系[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98,(2).

〔4〕拉都.浅谈藏族的哈达[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

〔5〕李军.《西藏赋》民俗述考[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责任编辑 孙国军)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