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对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因神经系统症状而接受脑血管介入治疗的1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住院期间由管床护士负责实施神经介入治疗的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后不再参加其他活动;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采用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出院后每月参加1次医护合作组织的脑卒中病友会。比较健康教育后患者睡眠情况,出院前1 d术后并发症、患者对健康教育满意度,出院2个月后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结果:实施医护合作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睡眠情况、术后并发症、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出院后治疗依从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护患者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出院治疗依从性,促进康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医护合作;健康教育;脑血管介入治疗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2.016
作者单位:221002徐州市江苏省徐州市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45病区
朱琳:女,本科,副主任护师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护士有计划、有目的地教育,使患者了解相应知识,达到改变不良行为的目的,以利于疾病的恢复[1]。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症之一,其病死率仅次于恶性肿瘤。颅内外动脉硬化斑块、血管狭窄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之一[2]。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是在医学影像的监控指导下,经股动脉穿刺置管,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对脑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直接治疗,可有效降低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3]。由于该项技术为创伤性操作,手术存在一定风险,且治疗费用较高,出院后需要持续进行药物治疗,有关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涉及内容广泛,专业性强,护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学科虽然已开展多年,但大多数医院的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护理人员专科知识不足,健康教育内容随意,缺乏系统性及针对性;教育形式单一,缺乏沟通技巧等。为此,本科室尝试采取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行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1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48例,女48例。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63.46±10.21)岁。急性脑梗死82例,颈动脉狭窄40例,颅内动脉狭窄58例,锁骨下动脉狭窄16例。纳入标准:(1)疾病诊断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经CT或MRI证实为脑血管病。(2)介入治疗符合2011年“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4]的要求。(3)患者神志清楚。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患者。(2)严重失语患者。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的检查、确诊并定位,均符合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适应证。两组患者均在全麻或局部麻醉情况下,经股动脉穿刺给予全脑血管造影或选择性血管造影,在明确病变部位情况下,根据患者的病变特点和病情性质,行血管内接触溶栓、动脉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
1.2.1对照组实施神经介入治疗的常规健康教育,即在医师开出医嘱后,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禁食目的及时间、术前用药、个人卫生准备,术中配合、术中注意事项及指导患者训练床上排便,术后肢体制动意义及时间、术后水化治疗的意义及方法等。教育方式包括口头宣教及发放宣教材料。
1.2.2观察组采取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1)以“护士主导,医师参与”的原则。(2)成立由1名神经血管介入医师及1名责任护士组成的健康教育小组,负责对管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3)由健康教育小组共同制定脑血管介入治疗健康教育实施记录单,医师侧重患者病情及预后、手术方法、手术效果、手术风险、手术并发症、手术费用。护士侧重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注意事项、饮食指导、抗凝药服用知识、活动量指导、出院后自我监测等。(4)成立脑卒中病友会-介入治疗分会,建立脑血管病介入治疗随访档案,强化健康教育,促进患者自我管理。(5)健康教育流程:入院时由责任护士常规入院评估,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同时向患者介绍住院环境,住院健康教育小组成员,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目的及意义等。医师开出医嘱后,启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健康教育流程。责任护士实施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常规健康教育,发放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手册,并对患者病情、心理状态、生活习惯、手术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及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的部位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结合患者实际及征求家属意见确定是否对患者采取保护性医疗,将结果汇报介入医师,商讨患者术中和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采取的应对措施。介入治疗前由护士主持,医师主讲,举行针对患者及家属相关疾病知识需求的小型医患座谈会,座谈会主要内容为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的脑血管病相关知识、神经介入治疗方法、手术效果、手术风险、手术并发症、手术费用等,重点强调手术前后服用抗凝药物及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签署脑血管介入治疗健康教育实施记录单,时间控制在25~30 min。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士结合手册,根据患者对知识的需求实施一对一的健康宣教,时间控制在5~10 min。出院前由护士进行出院指导,在医师协助下制作脑血管介入治疗出院患者温馨提示卡,将所带药物、服用方法、剂量、时间、特殊反应与观察,术后复查、随访的时间及内容,特殊检查项目与时间等内容填写、打印,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填写脑血管病介入治疗随访卡。
1.3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出院前1 d术后并发症、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出院后2个月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1)睡眠评估。将患者术前1 d、术后当晚的睡眠情况,采用0~3计分法,进行评分。即睡眠时间>7 h为0分,5~7 h为1分,3~4 h为2分,<3 h为3分,分值越高表明睡眠越差。(2)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统计术中血压升高、排尿困难、穿刺部位渗血及血肿、再发脑梗死、高灌注综合征等发生的例数。(3)健康教育满意度。在出院前1 d调查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满意度,答项为很满意、满意及不满意3个等级。(4)治疗依从性。在出院2个月后调查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内容包括:按时、按量服药(答项为完全、基本、偶尔),坚持康复锻炼(答项为积极、一般、差),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答项为积极、一般、差),能按时复诊(答项为按时、不按时、不复诊),出现不适及时就诊或咨询(答项为及时、不及时、不就诊)。以上答项依次分别赋值3分、2分、1分,依从性好为≥8分,依从性差<8分。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2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表2)
2.3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比较(表3)
2.4两组患者出院2个月后治疗依从性比较(表4)
3讨论
近年来,脑血管介入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介入治疗虽然微创、安全性高,但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手段,存在一些并发症和术后不适症状,若不能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将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大多意识清醒,由于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对介入治疗不了解,担心手术疼痛,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顾虑重重,术后由于术侧肢体较长时间的制动,常会伴有烦躁情绪,易导致失眠[5]。因此为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需要对患者进行全过程、多方位、动态化的健康教育。目前由于护士本身的一些缺陷以及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患者更愿意相信医师,而对护士的教育产生质疑,导致以护士为主导的传统教育模式指导效果不明显[6]。本研究采用的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健康教育由医师和护士共同承担,本着“护士主导,医师参与”的原则,各自明确自己的职能范围和法律责任,在职责范围内履行健康教育义务。本次活动通过开展以医师为主导的小型座谈会,让患者直接和医护人员交流。医师认真倾听患者的陈述和要求,通过权威性的解释,向患者提供科学的介入信息,帮助患者建立合理的认知态度,确定适当的预期。并对拟定的诊疗手术方案、手术时间、术中可能发生的不适及患者须给予配合的注意事项尽量详细说明。护士主要对住院环境、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制度和如何配合治疗的护理方面知识进行系统讲解。在与患者交谈过程中,重点强调如何进行手术配合,如何预防术后穿刺部位出血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真正明白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相关因素。只要采用正确措施就可预防和避免并发症,取得患者积极配合,消除紧张、焦虑心理。医师和护士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从不同角度给患者提供相关知识,使其观点互相印证、互相补充,从某种程度上帮助患者减轻了心理负担,加强了患者的遵医行为,增加了患者手术成功的信心,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成效。由此可见,医护合作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获得了最满意的效果。本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来说,介入治疗只是其他治疗的一个补充,不可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介入治疗结束,并不意味着治疗结束,为减少介入患者神经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需要患者严格的遵医嘱正确服用抗血小板聚集、降压、降糖、降脂药物,及时复查、随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因此在延伸健康教育服务上,医护合作共同举办了脑卒中病友会-介入治疗分会,强化健康教育,促进患者自我管理。在医师的协助下制作了脑血管介入治疗出院患者温馨提示卡,对介入患者进行正确服用药物、复查及随访的时间等给予监督、提醒。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更容易获得患者的信任,满足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提高患者对护士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本次研究过程中,医护合作促使医生和护士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培养了医护之间更为积极的合作态度,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为探索医护在护理教学、临床急救等专科培训中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玉秀.健康教育对脑部疾患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2):118.
[2]乐碧芳,闾小慧,刘伟香,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0):2403-2406.
[3]李永坤,刘新峰.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1,11(2):152-159.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撰写组.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12):863-869.
[5]张文静,刘丽红,蓝惠兰.临床护理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1,32(6):815-816.
[6]高丽,贾燕瑞.医护合作的功能锻炼指导在股骨颈骨折术后老年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7):3244-3246.
(收稿日期:2014-05-17)
(本文编辑 冯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