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林 洪加兰
(江苏省宝应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宝应 225800)
摘要: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反思职业教育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又要着力构建立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坚决走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现代职教发展之路,把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120-03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路线图,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一项重要举措。
我国正在一个农业大国的基础上推进新型城镇化,并向现代化迈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才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是让人们实现有尊严的劳动和幸福的生活,新型城镇化建设既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的全局。
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率先开放发展,在形成外向型经济格局的同时,形成了人口、经济集聚程度较高的城市群,有力地带动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以江苏为例,已经形成苏锡常城市群、南京都市圈,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均衡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今天,职业教育该如何有所作为?许多有识之士提出:要大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积极打造职业教育的升级版。笔者认为,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应力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同步,既主动反思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又着力构建立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坚决走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现代职教发展之路,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工作落在实处,才能使新型化城镇成为自主创新的先导区、现代产业的聚集区、对外开放的引领区、生态优化的宜居区。
职业教育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
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
尽管职业教育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思想认识有偏差 有人认为:职业教育是教育部门的事,属于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往往缺失对进城务工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群体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办学功能比较单一;有的学生家长受传统观念影响,觉得自己的子女上普通高中并且考取大学才有出息,上职业学校或高职院校就低人一等;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扶持力度不够,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转型与发展。
办学体系不健全 办学形式单一,仍以学龄青少年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过分强调正规学历教育;办学模式单一,没有建立切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特点的、以职业教育和培训为主体的终身教育网络,往往忽视对进城务工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群体的就业培训;办学功能单一,重视正规的、有学历的职业教育,却忽视非学历的职业教育;教学制度单一,职业院校几乎都是长学制,大多存在学科本位现象,难以满足进城务工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社会群体的就业培训需求。
服务意识不够强 政府公共服务平台、行业企业指导机制还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顶层设计”,尚未形成服务意识,尚缺乏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能力和方法。
教学质量还不高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虽然得到加强,但从总体看,教师队伍结构仍不合理,部分专业课教师的动手能力还不强,课程设置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开发出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很少开展围绕地方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实际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人才培养方案往往是随波逐流,甚至是盲目照搬。
这些不足,不仅导致职业教育难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制约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如何促进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同步
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在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力求从以下三个方面使现代职教体系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同步。
第一,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构建立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倡导建立开放灵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学生知行统一、手脑并用。德国、新加坡、英国等发达国家,都在这些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经验。众所周知,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类型、各种层次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所构成的整体,既包括中高职协调发展、基本学制的衔接、教学制度的完善,也包括考试和升学制度的完善、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的提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起促进作用。因此,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过程中,必须以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着力点,主动架设政府为主体的公共服务平台,真正建立行业指导机制,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价对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不断改进学校内部的教学机制。
我校地处苏中、苏北结合部,把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很长一段时间的中心工作,力求做到“三个统筹”。首先,统筹整合制度设计,让接受普通教育和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学生能够在需要时转换学习轨道,使职业教育的功能向县域产业园区和城镇新区集聚。其次,统筹融合课程体系,在明晰培养目标、调整专业结构、革新学籍制度、实行长短学制的基础上,形成一条“人人可学、人人能学、处处有学”的整齐链条,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和具有一技之长的进城务工人员,在提升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力的过程中促进学校的发展与壮大。再次,统筹改革办学模式,加强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的研究,加强开设新专业的可行性研究,促进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办学形式相互衔接、相互贯通,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好地对接教材、对接教学、对接实训,使招生考试制度得到进一步改革,以逐步放宽年龄限制、实行免试入学或注册入学等宽进严出的方式,吸引更多的进城务工人员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
第二,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坚决走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现代职教发展之路。近年来,由于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人员的年龄不断推迟,职业教育正逐步走向市场化。对于职业学校来说,要在善于吸收传统学徒制的优点以及融合现代职业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坚决走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现代职教发展之路,既提升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能力,又促进自身的发展与壮大。
如何去做?可以借鉴德国的“双元制”经验,组建“职业教育创新团队”,为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对策、意见和行动建议;也可以建立“改革创新工作小组”,将工作重点放在职业教育结构改革、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开发、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机制的改进等方面,并针对新兴的、创新的和高科技的行业以及增长迅速的行业,更好地提升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能力。
从现在起,我校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1)服务农业现代化,对农村闲散劳动力进行技术培训和创业教育,积极打造“升级版”。(2)服务农村学生,为有意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学生提供专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3)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局,根据人才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为进城务工人员、新型农民等社会人员量身定制培训课程,并开展目标明确的教学活动。(4)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指导,并进行城市基本生活常识教育,使大批进城务工人员既可以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也可回乡创业,推进“人”的城镇化。
第三,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中,把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在借鉴新加坡建设“立交桥”式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做法,建立学历文凭与培训证书之间互认体系的同时,做好三件事:(1)不另设专门的招生考试,而是以课程成绩或证书考试成绩为依据,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多次跨越、层层提升,学制衔接方式基于所学课程,不从各学制起点对接。(2)学历文凭与技术证书相融通,规定“什么等级、培训多长年限的技能证书”相当于哪个级别的学历证书。(3)将职业培训融入职业教育大系统,技术工人获得技术员文凭后可进入高一层次的职业学校或机构,继续攻读技师文凭,或申请进入技术本科深造。这样,就会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同步进行,并在同步进行的过程中实现职业教育的发展壮大。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要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及就业培训力度,又要根据一些行业的进城务工人员分散性、流动性和季节性特点,逐步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方便进城务工人员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还要着手兴建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园区,使之成为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技能实训、技能鉴定、技能竞赛为一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培训综合基地,从而坚定不移、积极稳妥地分步推进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今后一段时间,我校将以“实际、实在、实用”为原则,在加快建立市场导向、产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的前提下,依据县级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律,努力做好以下工作:(1)用市场化的方法确定适当的培训内容,既与自谋职业的技能培训相关,又与农业经济、农业科技相结合的技能培训相关,更与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相适应的技能培训相关。(2)建立培训账户。不仅对应该参加培训或希望参加培训的人员分别登记造册,而且按参加培训者的需求编制不同的课程组合,让希望参加培训的进城务工人员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培训内容。(3)做到重心下移,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既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技能培训,又对广大的进城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既促进他们提高素质,又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4)建立介于市场与政府、市场与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桥梁性培训与就业组织,在学校与学校、用人单位与学校、政府与学校之间架桥铺路,起到衔接、协调的结合作用,使用人单位的需求、学校培养人才的现状等情况都在这里进行有序的汇总与调节,使我校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既以市场为导向,又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要求关注留守农民、培育职业农民、提升新市民素质,着力造就创业型新市民。为此,职业教育必须立足于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这个大局,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管理水平,重构核心价值,优化专业设置,实施名优工程,深化校企合作,科学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并积极开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标准。这样,才能使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同步。但必须强调:同步绝不是坐等或滞后,而是要用创新精神去追求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之间的和谐与协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汪欢,唐林修.直面问题:“后危机”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对策[J].职教通讯,2010(5):36-40.
[2]吴胜尧,陈金元.“区域合作”:苏州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的新模式[J].职教通讯,2010(1):60-63.
[3]卢雯璨.城镇化视阙下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研究述评与展望[J].职教通讯,2013(4):40-44.
(责任编辑:杨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