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社会适应力培养研究

杨浩英 黎智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07)

摘要:通过深入开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方面的探索,以研究能动性自我发展的机制为切入点,探究职业社会适应力的养成途径,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可以使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从而深化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发挥应然的本体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社会适应力;自我发展;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1-0081-06

作者简介:杨浩英(1985—),女,广东吴川人,硕士,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基金项目: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研究”(项目编号:xyzd1302)

深入展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方面的探索,通过研究能动性自我发展的机制,探究培养学生职业社会适应力的具体途径,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可以使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从而深化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

培养职业社会适应力的逻辑起点

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体现在“高等性”和“职业性”上。其内涵发展在功能上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根据学校及学生的特点,确定学生素质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合格的社会公民、推动社会进步的建设者。但在现实的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职业社会、高职院校、学生、社会招聘单位作为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成功就业的合成体,均存在着认识局限性、应对盲目性和行动消极性,成为高职毕业生需要面对的挑战。如何在遵循职业社会本质特点的基础上,发挥高职院校的作用,使毕业生在能动性自我发展中培养自身的职业社会适应力,应对当前的就业挑战,实现与社会招聘单位人才需求有效链接的目标,显得尤其重要,也是高职院校发挥自身作用的创新举措。

职业社会的本质客观决定了个体职业社会适应力是成功走向职业生活的关键。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人类在构建职业社会的基础上所展开的职业生活史。人不仅自然存在物,而且是社会存在物。人类作为社会存在物,在社会群居中衍生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意味着人们不可避免地要扮演职业人的角色,在一定的职业岗位中实践、体验、积累、深化、提升,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职业在伴随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高度发达的职业社会,但职业社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人类主体性逐渐丰富与发展的基础上,随着时代与环境的改变而不断更新。主体性、发展性与变化性作为职业社会的本质特点,决定了人类走向职业生活的前提是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社会适应力,从而能够继续着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职业生活,这是人类走向职业社会的基本要求。职业社会适应力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质、职业应变力、职业社会生存力等内容,是职业人在一定的职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综合素质的体现。职业社会适应力因不同人的状况而具有不同的层次水平,其水平的高低是人们能否成功就业、走向职业生活的根本指标。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职业人才的重要发源地,具有“高等性”与“职业性”双重属性,不可避免地要以实现学生的“职业性”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和关键参照标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取决于是否与职业社会的具体需求相适应,这是高职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此,职业社会的本质特点客观决定了学生主体性发挥、职业社会适应力提高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的办学实践及对培养目标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致使在功能作用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尽管很多高职院校大力倡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但在实际操作中与原定目标差异甚大,实施过程屡遭困难,且异化现象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不明确,无法满足社会职业岗位发展变化的实际需求;培养目标不合理,培养方式单一僵化,过于急功近利,追求高就业率及片面、过度强调技能培养,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及全面性、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职业素质教育落后于职业技能教育,制约着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水平;专业结构设置的有限及陈旧、教学实践设备的不足与教师“双师型”素质的占比不高大大缩小了学生掌握社会职业岗位知识技能的范围;职业训练平台匮乏、职业活动无法切实提升学生对职业转变的适应性与迁移能力;校企合作的表面化、企业文化资源利用的有限性无法真正做到“校企融合,全程育人”,学生缺少职业社会环境的体验平台,大大降低了学生主动走向职业社会的积极性。上述原因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社会适应力低下,难以适应就业岗位和市场经济竞争的需求,最终导致他们未能真正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毕业生的已有素质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和矛盾日益突出。

毕业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与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自我能动性发展水平低,存在就业盲从性和被动性。首先,高职院校生源的基础素质及教育内容的专业性客观决定了在高职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积极性不高、求知欲不强、精神动力不足、心理自卑、自我认知管理能力较薄弱、时间管理能力低下、自我发展素质呈片面性等潜在问题。这是高职学生自我能动性发展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不仅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应对就业方面容易出现盲目应聘,出现“推一步走一步,人云亦云”的盲从状态和被动局面,而且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等、随、靠、要”的心态,把自己的未来寄托在依赖家人、朋友、学校的介绍与推荐上,侧重外在因素对自身成功就业的影响,忽略自身在就业过程中应当扮演的主体角色,缺少自主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意识。其次,由于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指导个性化与全面化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与缺陷,大大遏制了高职院校学生自我能动性的发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形成及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升,加剧了他们对职业社会本质规律与要求的忽略、对职业岗位认识的肤浅、对职业社会适应性的含糊、对理解自我发展与职业生活两者之间关系的错位。由此引发毕业生群体中的就业观偏差、就业心理不健全、求职技巧欠缺、创业能力薄弱、抗挫折水平低、资源利用与挖掘方法不足、职业道德素质与社会岗位适应性失衡等问题,最终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社会适应力不强,在就业过程中无法凸显自身的优势,个人就业竞争力未能达到职业社会对他们的需求。

校企合作机制与实践的不完善,使得校企合作文化育人的现状无法促使毕业生职业素质的有效形成,毕业生的素质与人才市场需求错位,社会招聘单位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处于消极被动状态。近年来,尽管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但仍难以形成有效推动校企合作的动力。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育人的观念尚未真正认识和了解,依然秉承着以往人才培养模式的旧观念,使校企合作流于表面的文件协议形式,缺乏对学校与企业合作达到“利益共同体”的尝试和探索,企业在表面化的合作中无法感受到高职毕业生为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人才支持,使得企业始终持有对高职毕业生学历、才能的偏见,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成功率的低下和就业质量水平的一般化。其二,高职院校在深入与企业合作育人的机制和实际措施方面仍然欠缺,多数高职院校难以与企业建立实质性的、长期的深度合作,校企合作缺乏生命力,未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尚处空白,亟待建立和完善。其三,企业缺乏长远的合作意识和后备人才储备与培养意识,在校企合作上缺少战略性的思考和有效的实践经验,在合作过程中以利益为重,侧重于外在教学条件的合作,忽视为学生提供实训岗位、技能指导、监督与评价等方面的职业社会环境营造,校企文化融合力较弱,最终导致校企合作在毕业生就业方面影响力度不大。其四,我国在校企合作育人方面缺乏鼓励性政策和具体的实践经验,未能有效地将学校与企业进行政策链接,从而形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细则,为校企合作提供合理建议;在激励与推动学校与企业合作方面力度不够大,导致校企合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难以取得成效,社会招聘单位人才需求与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社会适应力之间存在差距,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认可度较低。

培养职业社会适应力的具体内容

培养职业社会适应力就是要把高职教育作为一种融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为一体的特殊的高等教育类型,以终身教育和全人教育为学校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明确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办学定位,树立“高素质全面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根据职业社会的本质特点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征,通过优化与创造真实的职业社会环境,以学生自我能动性发展为基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创业意识、职业知识技能、职业品格、职业社会素质、职业社会生存力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形成较高的职业社会适应素质与能力,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切实提升就业竞争力。

首先,要以终身教育理念和全人教育理念推进高职教育改革,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树立高职院校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设立高职教育实践思想指针,更新高职院校办学观念。高职教育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承担着高技能人才的职前与职后培养的重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再次道明了高职教育存在功能长效性与针对性的特点。要求高职院校树立终身教育理念,重视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以此定位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更新以往单一、固定的人才培养思维模式,以技能培养为切入点,拓展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深度和广度,把“高素质全面型技能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调整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角色与作用,使其成为高技能人才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的基地,从而提升高职毕业生走向职业社会的综合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做好以下工作:(1)结合本校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特色,以区域性服务为基础,重树学院的人才培养观念,对教职工开展人才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指引,使全体教职工快速适应与时俱进的教育改革趋势。(2)以培养“高素质全面型技能人才”的新理念、新思想作为人才培养指针,开展高职学生教育教学实践改革,切实革除一切阻碍学生全面发展的短视思想和行为,把实现学生“技能强、素质全、个性突出、可持续发展”作为检验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衡量指标,全面推进高职教育实践改革。(3)大力开展终身教育、全人教育思想的宣传和实践,把两者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方针,整合学生职前与职后的教育内容需求,强化教育理念的现实切合性,做到教育理念与学校贴合、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匹配,提升人才培养效果的长效性。(4)加强学生技能培养与全面素质结合的教育探索,建立融合高技能与高素质两种教育效果的职业教育运行体系,将学生的职后发展特点和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把职业社会人才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的办学定位,确立学校适应社会职业发展的办学思想,为培养高素质全面型技能人才打好基础。

其次,立足客体角度(职业社会本质)与主体角度(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特征)挖掘高职毕业生竞争力的源头与影响因素,确立学生自我能动性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学校、企业、社会资源的合力效应,创建真实、贴切的职业社会环境,使高职学生在职业体验一体化的教育中自我能动地发展,实现从被动应付就业到主动面对就业的转变。在学生主动就业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职业社会适应力,使其就业竞争力大幅度提升。主要路径如下:

一是根据综合就业过程中主客体的本质特点,构建学生自我能动性发展机制,培养学生在自我发展过程中适应社会需求的主动意识,保障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长效性与实效性。职业社会的主体性、发展性与变化性要求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的职业人,作为受教育的实践主体,要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灵活运用教育资源,成为自我能动发展的主体;作为未来职业社会的主体,应当有效运用自身的职业知识、技能、素质积极应对就业,主动做好走向职业社会的一切准备,成为职业社会的主动适应者和积极创造者,在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中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职业社会的本质体现了对高职学生自我能动性发展的根本要求,自我能动性发展是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主导因素,是消除毕业生就业被动状态的关键。因此,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自我能动性发展机制是有效培养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质量的核心前提。结合高职院校学生自我能动性发展意识与能力不高,以及当前教育环境不利于高职学生自我能动性发挥的现实,应从以下方面构建学生自我能动性发展机制:其一,尊重学生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针对高职学生自信不足和自我认识不客观等悲观、消极、被动的惯性思维状况,渗透高职学生个体存在价值的教育,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尝试探索的愿望,使高职学生逐渐摆脱自我否定的晦暗心理,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激发挖掘自身潜力,使主体能动性成为高职学生自我能动性发展的内在因素,成为一股持久的动力推动学生自主发展。其二,根据人本身具有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本质特征,高职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现有环境条件的制约,体现为人的受动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让高职学生认识到社会现实发展状况对人的发展的制约性以及人的受动性的必然特征,在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职业生涯规划、了解社会招聘单位人才具体需求的过程中准确而恰当地进行(SWTO)分析,避免由于全盘否定、自我放弃而忽视自我能动发展的现象;另一方面,要突破以往一味让学生被动适应社会需求的教育思想,代之以引导高职学生理性分析、面对环境的客观制约性(包括职业社会对职业人的内在要求),提高他们处理自我发展与职业生活两者关系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规划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把环境的客观制约性作为自我能动性发展的外在机制,启发学生主动进行自我发展规划,超越现状的约束,进而质疑、审视、实践和变革,成为从现实出发探索各种可能的发展的主体,在实践中实现创造性、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确立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能够进行正确而恰当的能动性选择,并在受动中发挥主体的超越性,唤醒他们自我能动性发展的意识和实践愿望,进而在探索与体验中全面强化自身的职业社会适应力,在走向职业社会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拥有更强大的就业竞争力。

二是充分发挥学校、企业、社会资源的合力效应,创设高职学生职业社会体验平台,构建高职学生职业社会体验教育体系,创建真实、贴切的职业社会环境,让学生在全程化、全面化的职业体验中提高职业社会适应力,增强就业竞争力。(1)拓宽高职院校关于就业内涵的理解,改变仅限于就业率的单一追求,提出培养“高素质全面型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内容,确立学科、教师、人才培养模式、职业信息水平作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表征,使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提升科学化与规范化水平。(2)大力开展高职教学改革研究,立足于地域性人才需求与学校特色进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根据职业社会实际需求及高职学生的薄弱点,开展高职课程设置改革实践,设置融合职业性与主体性的课程体系,创设“职业社会信息实践”课,及时将新技术、新方法、职业社会岗位的新需求纳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的信息了解中与时俱进,加大走向职业社会的适应性;增设“职业文化”课,深入进行职业认知、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思想、职业价值、用人单位人才评价准则等方面的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构建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并重的健全人格培养机制,使高职学生在职业文化的渗透中树立职业意识,煅就职业品质,提升职业社会的敏感性。(3)深化校企合作,革新校企合作模式和内容,建立“以企业实践为主体,以学校理念为主导”的校企育人模式,树立“立足社会、立足企业、实现学校发展、学生成长、校企共赢”的目标,构建职业体验平台,形成高职学生职业社会体验教育体系。第一,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作为校企共育人才的建设者和管理者,要对所在城市区域进行人才需求调研,了解区域社会岗位设置的总体情况,建立区域企业沟通联系机制,结合学校特色,确立人才培养目标。第二,要主动深入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育人效应宣传,加大企业对校企合作的正确认识,提高其对校企合作理解的深度和广度,逐渐转变企业对校企合作认识的表面化;积极探索与企业育人共赢的合作机制,使企业改变人才培养的陈旧观念,以建立“学习型企业”为切入点,重新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思想。第三,构建基于校企合作基础上的职业训练、职业活动等职业体验平台,通过课程设计,以职业岗位员工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为原则,以职业社会岗位实际需求水平为标准设置高职院校课程开发与评价标准,使学生对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有明确的认识,更加切合实际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第四,建立“走出去、引进来”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机制,全面深入地进行职业社会岗位体验。一方面,学校要积极与企业探究让学生前往企业实地实习、运用师徒制进行具体指导,让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运用科研实践方式与企业共同开发项目的“互赢”人才培养方式。建立学生岗位实习制度,根据企业岗位状况,让学生到相应的岗位进行技能学习,作为企业后备人才,开展相关的专业技能实际操作训练,并做好相应的工作效果评估,培养学生岗位实践的能力、提高职业岗位的自觉性。专业教师通过在企业挂职,更加具体深入地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根据企业项目进行深入的科学研发,有效拓展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以科研成果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另一方面,要建立学校实训基地,大力引进企业骨干为指导教师,成立企业指导教师团队;开展融阶段性与全程化于一体的教育教学指导体系,使实践教学充满生命力和竞争力。以实训平台指导学生、以职业素质引导学生、以职业思想启发学生,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得到基于职业社会人才训练真实环境的熏陶,提高职业社会适应能力,为顺利走上职业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组建企业指导教师团队的过程中,学校教师与企业人员可通过加强研讨,合作研究,达到共同促进目的,促使“学习型企业”形成,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力,同时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五,创设多样化的职业体验活动,建立职业社会体验激励机制,探索学生与企业人员进行职业信息交流的模式,形成全程的学生职业社会体验中心。学校应根据产业区域人才素质需求、高职毕业生就业前景状况建立职业体验中心机构。该机构要根据各专业特点,结合职业社会对职业人的能力要求开展各式各样的职业技能竞赛、职业知识拓展、职业素质考验、职业岗位体验及分享等活动,形成融合知识与技能、思想与品德、职业生涯规划与实践操作指导、信息资源利用、就业技巧、职业社会生存力培养等多项内容的职业适应性训练中心。通过该机构对各项活动内容的设置及评价考核标准的制度化,使丰富多彩的职业体验渗透到学校育人的全过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另外,学校应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建立职业体验激励机制,制定学生职业实践、职业道德等方面的鼓励措施,激发高职学生在实践锻炼中的主体能动性,全面摆脱消极应对就业的窘境,代之以饱满的激情、信心和希望,投入到学习、生活、就业中,形成自我能动发展的意识,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学校可通过探索学生与企业人员的职业信息交流模式,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学生对职业社会的正确认识和了解,开展定期的工作经验交流会、个人成长经验分享会、励志成才案例的分析探讨,在互相交流中用企业人员的职业岗位意识带动学生的责任意识、岗位意识、生涯规划意识、持续发展意识;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带动企业人员的工作灵感,提高生产效益,达到双方共同发展的目的。通过上述措施,深刻改变校企合作育人内容不健全、合作目标分离、合作观念有限、企业实践体验平台匮乏、校企文化育人融合力不足、高职毕业生与人才市场需求存在矛盾差距的状况,切实改变高职毕业生职业社会适应力低下的窘况。

再次,继续完善校企合作育人的相关政策支持、内容指导、经验介绍,把校企文化融合作为校企合作育人的切入点,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循环机制,建立提高高职毕业生职业社会适应力的保障制度。其一,政府要继续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育人的鼓励性政策和指导性措施,针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时期各个地区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为各地区政府、各地方高职院校提供校企合作育人的方向引导及措施建议,为企业参与育人工作提供更多的优惠和支持途径,使校企双方有更多更大的合作动力,有效解决高职毕业生在就业中屡受歧视、就业质量不高的现状。其二,政府要加大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扶持力度,包括就业信息、渠道、岗位设置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加大对高职毕业生就业选择多样化的支撑力度;拓展高职毕业生创业的扶持内容,鼓励毕业生积极参与创业,探讨校企合作下的毕业生创业帮扶模式。其三,学校与企业在合作育人过程中要重视探寻双方的“共赢”途径,建立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四个方面的融合文化,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循环机制和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使高职学生在文化融合中发挥主体能动性,进行自我发展规划,主动掌握职业技能,加快培养职业素质,努力实现全面发展,强化自身的职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社会招聘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认可度。

培养职业社会适应力的实践成效

激发了学生自主发展、自我实现的愿望,改变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被动就业的旧局面。职业社会适应力的内涵决定了职业社会有着对职业人的本质要求和具体标准。它强调毕业生在走向社会岗位前应当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和适应社会变化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够顺利走向职业岗位,是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就业质量高低的前提。培养职业社会适应力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能深刻认识到作为就业过程中的主体,自身是就业能否成功的主导因素,从而焕起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愿望,提高自主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为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思想意识基础。在培养职业社会适应力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发展、自我实现的愿望增强,自我规划能力提高,就会化被动为主动,化应付为规划,使应对就业的过程成为毕业生主动面对就业的实践探索过程。

增强了毕业生就业素质,提升了毕业生就业成功率和就业质量,实现了就业双向选择和高质量就业。职业社会适应力作为职业人在一定的职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综合素质的体现,意味着毕业生要在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质、职业应变力、职业社会生存力等方面具备一定的水平,是毕业生高素质全面性发展的体现。这不仅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校企合作育人的实效性提出了新的标准。在培养学生职业社会适应力的过程中,不仅创设了基于真实的职业社会体验的“零距离”的实践指导平台,组建了多样化的职业岗位体验活动方式,而且建立了全程化的职业体验教育体系。通过职业体验机构设置、职业信息交流机制、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职业活动考察途径等让学生对职业文化有了更加全面而清晰的了解,深刻感受职业社会环境的现实状况,深入认识职业岗位的素质要求,亲自对比自身与职业社会岗位实际需求间存在的矛盾与差距。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劣,及时进行查缺补漏,为制定自我发展规划提供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培养学生岗位实践的能力、增强其职业自觉性和敏感度,在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与体验中全面强化自身的职业社会适应力。在这个过程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思想与意识得到全面提升,就业技巧与就业准备更具针对性,大大增强了学生就业的成功率,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就业质量得到提高。

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探索能力,为个人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职业社会适应力考察个体在社会生存中的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学会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需求中灵活地、妥善地处理职业社会生活。这意味着学生除了掌握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技能以外,在校企合作育人的过程中,要积累有效运用资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探索能力。培养职业社会适应力的着力点就是为学生搭建一个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凸显自身优势,挖掘自身潜质进行创造实践。通过让学生在全程化、不断更新的职业教育活动体验中激发自身的创造念想,在实践操作中检验新思想、新方法,培养其实践探索的意识和勇气,强化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相互交流中学会为人处事、学会团结合作,从而养成健全和谐的人格,在职业岗位上成为一名合格的、全面的职业人才,为企业、社会创造更多更好的实践成果。

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确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高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职业社会适应力是对高职院校培养什么样人才的具体说明,是职业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需求。职业社会适应力以职业社会的本质特点为根据,要求结合社会需求、市场需求、企业需求及职业人需求,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对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有着深刻而全面的符合度。培养职业社会适应力能为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提供最贴切的参考,能适时满足毕业生与就业市场的需求;能为学校深化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探索点,通过探索校企合作育人运行机制,确定实际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校企共赢的过程中发挥育人的功能;能够在此过程中强化学校教师队伍的能力和素质建设,使学生能力素质的养成有更大的保障,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受社会肯定的职业人才。培养职业社会适应力是焕发高职院校生命活力、校企合作动力的关键,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推动高职院校发挥应有作用的创新举措。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夏甄陶.人是什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30.

[2]王天民.人的自我创造:历史唯物主义的伦理旨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54.

[3]摆银龙,张雪艳.高职电气类专业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

(责任编辑:王恒)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