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和桥中等专业学校 陈菊
摘要:文以载道,文本解读的本质应该是文、质、道的统一,也就是客观的事物、内在的思想、成文的法则的统一。如何能体悟入文,多义品读,取道自然,应该是语文教学道路上常思常新的一大乐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文本解读;案例:文道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2-0099-03
很多看起来是教学方法的问题,其实是教学内容问题,而教学内容问题的核心就是语文学科知识的问题。……语文教师优先要解决的是教学内容问题。而文本解读,就是语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前提,借用王教授的观点来看,文本解读是有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的。而在实际的中职语文的课堂中,文本解读这一环节经常被大量网络资料混淆,被“权威”的教师指导用书中的标准答案替代。
记得有位特级教师说过,如果拿到一篇文章,你首先想到的是上网查教案,而不是深入文本,那你的课堂一定是没有生命力的课堂。如何深入文本呢?现代阅读学认为,读者对读物的深层理解,必须具备体悟性、多义性,以及具体化这三个特点。
一、体悟——走入文本
1.-读。体悟,就是对读物产生感同身受的体验和感悟,也就是走人文本,与作者对话,而对话的介质就是文本,对话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朗读。所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确,同一篇课文,今年教有今年的感想,明年再教时,又有一番新意。比如,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初读的时候,只是囫囵吞枣得出“最美”二字的内涵就是“朴素”:但第二次教这篇文章时,觉得这篇文章的内涵似乎还缺点什么, “朴素”不仅仅是坟墓的外在形象特点,更是作者情感触发点,那触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作者的情感内核是什么?文本的开头“感人”二字,结尾“震撼”二字,是震惊之余的感动。①作者感动于托墓地点的选择——托尔斯泰儿时的故事中说, “一个人如果能安葬在自己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就能获得幸福”,一个巨匠的夙愿,一个老人的遗愿仅仅就是想要在自己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获得一份宁静的幸福,这样一个朴素的愿望不让人动容吗?②作者震惊于托墓的“逼人的朴素”——这个朴素是通过两组对比得以体现的。用流浪汉、士兵的墓与托墓的朴素简陋做比,将另外的一些名人之墓于托墓作衬,前面的对比是极言墓之平凡,后面的衬托是告诉我们托尔斯泰的杰出与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齐名,但墓却不饰奢华。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伟大与平凡、高贵与朴素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深深地震撼了作者,也震撼了笔者的心灵。所以, “最美”的语言内涵是“朴素”, “最美”的情感内核应该是“震撼”。这也就是从美学的角度来讲什么是美,能撼动我们心灵深处的,那就是美。
2.二悟。反思这个读的过程,其实也包含了悟的体验。如果是文学欣赏,当然是越发散愈好,而对于文本解读,笔者认为还是先抓住一点,形成专题比较有效。所以,笔者所谓的“悟”,通常是一点纵深,一线贯穿。到哪里去找这个点呢?有时候是来自于文本的文眼,有时候是来自于“目标”。而这个“目标”从哪里来?从新大纲要求中来,从单元目标中来,从学生的学情中来。
3.三查。除了自读自悟之外,还得查阅相关资料,一是作证自己的悟是否存在科学性错误,二是通过查阅资料完善自己的解读。
二、多义性——解读文本
凡是优秀的作品,都不是一眼就能见底的浅薄之作,往往有多重意蕴可以探寻,绝不是用一个概念或判断就能穷尽的。因此,仅仅走近文本还不够,要深层次解读文本。
1.文眼人手。以《女孩,请握紧你的右手》为例。优秀的散文,总似一挂用线串起的精美的珍珠项链,有着真实动人的情感线索。散文教学往往可以抓住这条线,循着一颗颗的珍珠,寻到那美丽的后花园。例如,毕淑敏的《女孩,请握紧你的右手》,文本不长,文意不深,就是作者以自己三次的心理转变表达了对命运的看法。学生不难找到散文的文眼所在: “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学生也能一下子说出来,就是要自信,要自强。学生的解读是无误的,但是不是已经达到文本的深度了呢?这篇文章的开头其实提出了两个问题:常常想世上可真有命运这种东西?它是物质还是精神?(是问命运的有无) “难道说笔者们的一生都早早地被一种符咒规定,谁都无力更改?笔者们的手难道真是激光唱盘,所有的祸福都像音符微缩其中?” (这两句比喻是问命运可否改变)从文本中,作者依然是相信命运的存在,但已经淡化了对命运的迷信(“年近不惑,笔者对命运已经心平气和”),坚定了对自己奋斗的肯定(“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用作者自己在一次访谈节目中所说的,“笔者个人认为命是不可以改变的,运是可以改变的。命是什么,比如说你是男孩还是女孩,你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比如说天灾……”笔者接着问了一句,那不好的命来的时候呢?学生的思考也就更深一层了。这样文本的最后一句“蓝天下的女孩,在你纤细的右手里,有一粒金苹果的种子”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金苹果代表美丽、智慧、财富及所有美好的事物,但作者为什么说手里有金苹果的种子,为何这个种子会长成一棵金苹果树呢?而不是说种子直接就收获金苹果呢?再结合查阅的资料,原来作者曾多次把自己比作是一棵金苹果树,树根是阿里当兵时静静的思考,树冠是多重的职业经历,树果是一篇篇用心写下的作品。作者是用自己的人生来做年轻人的范本,慧心独具,循循善诱而又不着痕迹。
2.比同求异。以《边城》为例,事先布置预习,通读选文。课堂上,首先在黑板上罗列了翠翠、傩送、天保、爷爷、顺顺、吊脚楼上的妓女、帮助来守渡船的老人在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接着要求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讲述每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并说出他们之间见面的地点、时间和相关的对话;然后小组发言,笔者做适当的补充。在黑板上写下“笔者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句,请学生围绕沈从文的这句话,谈谈这篇文章所要表现的“人生形式”是怎样的?学生不明白人生形式,字典上也没有确切的解释,不妨把它看做是对待生命、对待命运的一种态度吧。
先来谈谈生命,可从人物的名字上看出来,傩送,就是傩神恩赐的;翠翠,与山色与大自然是浑然一体的;天保,上天佑护……可见边城人对生命有着一种原始的、和谐的、带着神秘性的敬畏。再来看对待命运,这篇小说里的人物无一不带着悲剧色彩,主线就是翠翠和傩送悲剧性的爱情,穿插其间的人物也是各有各的惨淡,比如吊脚楼上的妓女,爸爸是七年前在棉花坡被人杀死的,一共杀了十七刀;比如请来看渡船的老人,那人比渡船老人更孤单,身边无一个亲人,也无一只狗……他们是如何对待各自的命运的呢?学生这个时候活跃了,有人说选择了逃避,有人说选择了堕落,有人说选择了寂寞,有人选择了守望……且都能说出一点理由。笔者接着问了一句,这是人各有异之处,而他们有没有相同之处呢?边城人还保留着古朴的民风,因为对命运无法把握而对生命充满原始的、和谐的、神秘的敬畏,所以在不幸面前,一切归为命运,选择坦然接受,继续坚强地活下去,而且是带着希望活下去。也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的环境塑造了翠翠这样一个典型的人物,所以在所爱的人出走,唯一的亲人离世,翠翠仍能抱着期待活下去,这应该就是笔者所要去领悟的更深层次的人性美,“人生的形式”的内涵也就慢慢浮出水面了,那就是自然淳朴的心灵和具有韧度的人性。
3.巧用疑点。以《项链》为例。大家知道,文本语言尤其是文学语言,都有模糊性特点,存在许多“空白处”、“未定点”。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动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以联想和想象的方式,从许多可能的或允许的经验成分中大胆质疑,会使文本成为更具体、充实和灵动的世界。比如,在备《项链》这课时,笔者心生疑惑:路瓦栽夫人是虚荣的,那么路瓦栽先生呢?在课堂上,学生讨论比较热烈,有的小组说路瓦栽先生不虚荣,因为当玛蒂尔德对现实不满,不切实际地梦想的时候,他满足于“好香的肉汤”:当玛蒂尔德在为没有珠宝佩礼服的时候,他建议买实惠的鲜花;丢了项链,他能扛着残酷的贫困,肉体的苦楚,精神的折磨,四处借钱;为了还债,他还到深夜还在抄五个铜子一页的书稿……一讨论,似乎路瓦栽先生成了高大的英雄,笔者继续问,路瓦栽得了请柬为何高兴?在马蒂尔德在舞会上大出风头的时候,他为何甘愿躲在小房间里睡觉?学生被笔者问住了,在接下来的讨论中,笔者又一起从这个疑点中分析出路瓦栽也有虚荣的一面,包括他预备买猎枪的计划。这样一来,对这个文本批判现实主义的旨意学生体会得就更深刻了,虚荣的不是玛蒂尔德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是整个社会。
那为何作者在写了玛蒂尔德及路瓦栽的虚荣同时,又写了他们自尊、诚实的人性阳光面呢?这就是人物性格的多面性,而这种多面性不是由作者决定的,而是人物本身的性格所决定的,虚荣的人大部分都是因为自尊好胜,想要有一种比别人好的优越感。性格本没有好坏之分,就像是多棱镜,在阳光底下折射出不同的光芒一样,在不同的境地下也会呈现不同的侧面,伟大的小说家就能用突发事件——情节来使人物的多面性合理地呈现出来。这也就是情节的作用。解读到这里,也就明白了为何这篇小说所在的单元重点是小说的情节和人物。
三、具体化——诠释文本
以上两点涉及的只是文本阅读,而笔者在这里探讨的话题是文本解读而不仅仅是阅读。也就是说,笔者不仅仅是作为单纯读者进行阅读活动,还是带领学生去感悟、去涉趣的教师。如何将教师理解的文本诠释出来呢?这就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问题了,笔者认为要在这些地方精雕细琢。
1.因势利导。以《蜀相》为例,古诗教学比较难。笔者在上公开课《蜀相》一文时,改变一贯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做法,让学生提问,小组讨论和师生探讨共同学习。首先是课前预习,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提一两个问题,然后将学生提出的问题整理归类,在课堂上展示。第一类是整体感知,第二类是作品鉴赏,第三类是拓展延伸。整堂课教学重点是诗歌鉴赏的方法,难点是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笔者因势利导,从“诗中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这一问题引导得出:这里的景物有何特点?从季节上看,是春季;从颜色上看,是黄绿相间,画面鲜艳;从声音上听,婉转动人,但再美丽的春色没有人欣赏、再生动的画面没有人驻足、再动人的音乐没有人聆听,都是令人落寞的、悲凉的。这种落寞和悲凉,不是在一般的大自然景色中,而是在一代名臣诸葛武侯的祠堂之前,是在大唐风雨飘摇亟需济世英才之时,作者弃官人蜀暂居草堂之刻,这份落寞与悲凉就多了一声历史的叹息、现实的慨叹、个人的苦闷,是历史、是国家、是个人命运的三重落寞和悲凉,几重的沉重与郁闷,怎是一个“沉郁”了得?
顿挫:看最后两联。颈联的内容高度概括诸葛孔明的一生功绩,包含作者的什么感情?(颂扬),从情绪的角度来说,应该是高昂的。而尾联笔锋一转,写诸葛孔明事业未酬,病死征程,到作者感怀落泪,是极力抒发什么之情?(痛惜),从情绪上讲,情绪应是受挫感伤,扬之越高,挫之越深,这就构成了作者和读者情感上的跌宕,这就是杜甫诗歌风格特点之二:顿挫(兼用板书标示)。
2.一线贯穿。优美的散文犹如一条精美的珍珠项链,而一堂好课恰似一篇精美的散文,主旨鲜明,且密密缝织,细密处不偏主旨,主线串起而又不显单薄。某老师的《半棵树》教学就是一线贯穿最好的范例,首先开宗明义,由“命运的颠簸最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气节”、“苦难是人生的老师”等名言警句开篇,以《半棵树》的解读为载体,从树的形象感悟,到人的精神阐发,到的士的品格的延伸,再到卒章显志“生命的尊严”。“生命的意志”与开头的警句遥相呼应,而最后的“雷电”意象分析更是将整堂课的解读推向深化。这堂课本身就是一篇深入浅出、行云流水且主旨鲜明的优美散文。
3.精设板书。《女孩,请握紧你的右手》、《老人与海》,如上图。
当然,有些文本常读常新,好的作品甚至读了十几年也没有读完、读尽。有些教材内容选自传统名篇,似乎没什么可挑剔,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也有重新认识、重新思考的必要。这既是对语文教师的巨大挑战,也是语文教师的极大乐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