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培养协同创新能力的汽车工程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改革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叶子波 郑振兴 徐 伟 杨 勇

【摘 要】“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等是高等院校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和工业设计等理工科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改革对相关学科人才培养意义深重。基于协同创新能力从汽车类专业基础课的培养模式和培养途径等方面,构建完整的创新能力训练体系,通过各方资源的调配,建立涵盖不同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专业基础课 协同创新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4-0047-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研究成果。

一、汽车工程专业基础课的特点及教学现状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大功能,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工作。从培养目标来看,国内各高校汽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可分为复合型和应用型两类:前者偏重于跨学科或跨专业的教学指导,各高校把科研课题引入教学过程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后者偏重于如何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内容上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强调专业知识的宽泛性和学科知识的多样性,主要着重于各类知识的交融和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则强调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专业的社会实践,在社会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进程中,应用型人才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经过多次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设施已变成一个集资源、管理与服务于一体的平台,众多高校已配备具有培养基本工程能力的教学链,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已增设相应的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通过基础训练和工程训练培养学生的现代工程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或选修课割裂开来的现象,往往是由教师主导课堂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综合设计技能训练实验较少,不利于促进大学生自我创新精神的培养;考核形式重理论轻实践,试卷得分和教师印象的影响较大。

现代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多媒体化和网络化的应用,要求汽车工程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应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根据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形势的变化,汽车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可进行如下改革:建立涵盖机、电、材料、控制技术等多门学科基础课的平台,基础课平台包含汽车工程专业所需的各方向基础理论课程,根据就科研和就业方向的不同,学生可选一个或多个基础课平台,满足扩大基础知识的要求,也兼顾学生学习的深度要求。

二、基于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创新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灵魂,教育发展的大思路,应该重视个性的发展,从而促进和带动共性的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腾飞。协调两个或以上不同资源或个体一致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即协同。“协同创新”是指将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各个创新主体要素进行系统优化、合作创新的过程。将协同创新理念融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可以有效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以团队形式实现教育功能,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以协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培养模式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作为各种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的专业,汽车工程的专业性质使得高校必须注重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思维发散性等方面的训练,专业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模式和学校管理模式这三者之间的协同水平决定了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发展程度。

各高校应利用本校的工科优势,结合企业用人需求和特点,构建灵活多变的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提出以学科方向模块为核心构建汽车工程专业基础课的课程体系,例如围绕汽车电子的开发设计、汽车服务管理、零部件产学研和汽车竞赛等方面培养设置课程。汽车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应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第一,运用互动参与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体会协同创新的学习模式;第二,注重学以致用、增强发展的能力,强调理论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第三,把科研课题研究结论或成果作为拓展知识加入专业基础课教学,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前沿动态。授课过程中教师应使用多种现代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改善。学校根据学科的不同方向设置必修、必选和公选课,在保证专业基础课程完整连贯的同时多学科交叉学习,为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理论基础。另外,改变闭卷为主的传统考试手段,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课程评分由考试卷面得分的方式向教师、学生竞赛、企业相结合的考评转变。管理模式的协同涉及高校内部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管理部门和各学院之间的沟通合作。现代大学发展所面临来自自身或外部的事务需要高校迅速做出有效的回应。高校必须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集各方资源于一体,发挥有效管理的职能作用。例如,将职权相近的部门合并重组以优化管理;或明晰机构权责,简化部门工作流程以提高效能。

三、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1.优化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计划的集中体现,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具备专业特色和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并符合专业人才知识体系的基本要求。汽车工程专业具有高新技术应用密集的显著特点,学科方向大致有汽车车身与安全技术、汽车设置与制造、电动汽车等。学生在有限学时内不可能学完全部课程,在课程体系的改革上,考虑到课程内容与体系的交叉,对课程设置采取模块化设计,如图1所示,即根据专业的不同方向,分通用课程和模块化课程,学生如果选择了某一专业方向,其他两个方向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可作为选修课,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要求,让学生处理好“专”与“博”的关系,掌握好基础课程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构建自己的协同创新知识体系。

2.科研与专业基础课的协同创新。现代科学研究需要多个成员甚至团队协作配合,共同完成。让大学生参与科研课题是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的教育模式和众多的课程使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从事科研工作,而且许多科研成果见效慢,学生无参与积极性,只能把精力集中于如何拿到奖学金,或考取各类技能证书。许多高校因此制定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的一些措施,如设置科研和创新学分制、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计入教学工作量、毕业设计选题与科研课题结合等。对于科研课题如何与专业基础课的协同,还未见有相关的报道。若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方面进行一系列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教学实践探索,注重学生对发散性思等方面的训练,必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科研素质。

高校许多教师的研究课题都与基础研究相关,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协同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教材和教学内容。通过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前沿科学,不仅使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富有影响力、感染力和时代感,而且也能借助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基础课往往有相应的实验学时,可为学生设置基础科学研究相关的试验课题,并提供开放实验室,教师只拟定试验题目和过程指导,学生需独立完成查阅资料、拟定方案、试验操作、数据分析、试验总结等的每一个环节。此外,专业基础课还可育承担普及、宣传、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任务,协同绿色制造相关企业的社会资源到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环节中,帮助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

3.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专业基础课的协同创新。如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和校园文化等紧密联系。大部分的科技创新活动需要进行跨学科的整合性研究,高校必须制定跨学科教育的机制,使得各个科技创新活动团队之间建立资源互补的合作关系和新的竞争优势。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可利用专业基础课相配套的实验室创建实训基地,以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以学生在工程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的途径、方法为中心,集聚多方资源,滚动发展和建设,建成满足汽车工程专业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开放功能的实践教学基地。

科技创新活动能增强不同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互动效果,使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协同创新的思维,帮助学生了解工程实际和社会现实,是大学教育中,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基础课不同模块间协同创新的重要教学环节。

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汽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通过建立涵盖机、电、材料、控制技术等多门专业基础课的平台,学生通过必修和选修的方式扩大基础知识,同时兼顾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度要求。以学科研究方向模块为核心构建汽车工程专业基础课的课程体系,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和兴趣爱好。制定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的相关措施,把科研成果和研究方法引入专业基础课教学,并帮助学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高校制定跨学科教育的机制,利用专业基础课相配套的实验室,建成满足汽车工程专业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教学基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戚建庄.特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

[2]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3]于巍,陈少志,侯增文.协同创新 培养编辑出版学专业应用性复合型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2,(9):25-27.

[4]李强.基于工作过程的校企协同创新课程模式改革[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7):35-39.

[5]古广灵.协同创新视阈下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4,(21):36-38.

[6]易军,李太福,葛继科. 大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182-183.

[7]贾卫平.基于CDIO工程理念的“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建设[J].机械工程师,2013,(11):3-5.

(编辑:秦俊嫄)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