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浅谈《说书人》的五处前后照应

徐承平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211100)

师陀曾说:“过于悲惨的世界,不忍把它们赤裸裸地摆出来示众,也不想让别人明明白白地看见。”可是,当我们读完他的小说《说书人》后,“说书人”就仿佛“赤裸裸”地站在我们面前,清清楚楚,令人挥之不去。“说书人”之所以给人这样深刻的印象,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在小说的谋篇布局上讲求前后照应。

照应一:三次外貌及声音的描写

第1次,说书人“蓝布长衫,脸很黄很瘦”,“声音不高,并且时常咳嗽,但是很清楚”;第2次,“更黄更瘦,他的长衫变成灰绿色;他咳嗽,并且吐血”,“嗓子塌了,喑哑了”;第3次,“说书人的脚从席子里漏出来,不住随着杠手的步骤摆动,他的破长衫的一角直垂到地上,一路上扫着路上的浮土”,没有声音。

这3次描写前呼后应,表现了说书人身体每况愈下,经济越来越窘迫的情景。衣服越穿越差,脸上越来越黄、瘦,从咳嗽到吐血,从有声到无声,从露脸到漏脚。尤其是第3次,没有看到脸,可以肯定“难看”至极;漏了脚,鞋都没穿,也可以推测“说书人”有可能下不了床,最后病死在床上。尽管埋葬他的时候,“天气是很好的,大路上照满了阳光”,这样的乐景,却让人更加地伤心——“阳光”永远照不到这个在晚上工作的“说书人”。

照应二:两次说书的道具

第1次,“他有一把折扇——黑色的扇面已经不见了,一块惊堂木——又叫做醒木,一个收钱用的小笸箩,这便是他的一切。桌子和板凳是他向庙祝租来的。”第2次,“说书人所有的仍旧是那把破折扇,那块惊堂木,那个收钱用的小笸箩。”

两次道具一模一样,一个“仍旧”,蕴含无尽辛酸。

照应三:两次“要钱”的经历

第1次,“说到关节处把惊堂木一拍,听书的每次给他一个或两个制钱。”第2次,“听书的也由每次一个或两个制钱给他增加到三个,后来五个,再后来制钱绝迹,每次给他一个铜元。‘再请八个,一个馒头的钱。还有六个;还剩四个;只剩三个了,哪位一动手就够了。’时常将收到的钱数一下,他叹息日子艰难,让客人另外给他增加。”

两次“要钱”,第1次,含蓄而又艺术,或者说是说书者与听书者之间的“潜规则”,“说到关节处把惊堂木一拍”,“听书的”就知道该给钱了。第2次,一开始想来也是含蓄,可是生活所迫,听众给的钱不够,只好低声下气地开口要了。“要”是生活所逼,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说明物价上涨;另一方面,还可能需要点钱来看病,好维持说书的生计。必须说明的是,尽管生活不易,世道艰难,钱的数量有所增加,但说书人并不贪婪,“时常将收到的钱数一下”,数钱只是为了糊口,他要的钱,是计算过的,只要够他生活就行。值得一提的是后文的一处对话:

“他怎么死的?”

“吐血。”

“他病的很长远吗?”

“不,不长远,七八天前他还说书。”

虽然没提到说书人“要钱”,但我们可以推测:他说一天书挣一天钱,从不多要钱;他死前,“七八天前他还说书”。

照应四:四次说书内容的展现

第1次,“他说武松在景阳岗打虎,说李逵从酒楼上跳下去,说十字坡跟快活林,大名府与扈家庄。”第2次,“其实只剩下了个数百年前的大盗刘唐,或根本不曾存在过的莽夫武松”。第3次,“他说‘封神’、说‘隋唐’、说‘七侠五义’和‘精忠传’。”第4次,“这是怎么回事?十字坡现在在哪里?小商河在哪里?截教的瘟黄阵和隋炀帝赏过的琼花又在哪里?”

四次说书内容的展现,不仅表明说书人知识储备之丰富,而且说书人所说内容多为古代英雄豪杰,在黑暗中唤起人们的憧憬之情,可以说“说书人”燃烧着自己病弱的身躯,照亮别人,在别人的心里埋下“阳光”的种子。小说四次说书内容前后勾连,不仅对听书人的影响深远,给读者也留下深刻的印象。

照应五:两次大段抒情的告白

首先是文本的第4段:

这时候,即使过后回想起来,还有什么是比这更令人感动的?在我们这些愚昧的心目中,一切曾使我们欢喜和曾使我们苦痛的全过去了,全随了岁月暗淡了,终至于消灭了;只有那些被吹嘘和根本不曾存在过的人物,直到现在,等到我们稍微安闲下来,他们便在我们昏暗的记忆中出现——在我们的记忆中,他们永远顶生动顶有光辉。跟这些人物一起,我们还想到在夜色模糊中玉墀四周的石栏,一直冲上去的殿角,在空中飞翔的蝙蝠。天下至大,难道还有比这些更使我们难忘,还有比最早种在我们心田上的种子更难拔去的吗?

其次是文本的最后一段:

一点不错,说书人,现在你的确应该带着你的书到地下去了;但是当你还活着的时候,甚至当你支持着你的病体的时候,你可曾想到你感动过多少人,你给了人多少幻想,将人的心灵引得多么远吗?你也曾想到这一层,你向这个沉闷的世界吹进一股生气,在人类的平凡生活中,你另外创造一个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一个侠义勇敢的天地吗?……这是怎么回事?十字坡现在在哪里?小商河在哪里?截教的瘟黄阵和隋炀帝赏过的琼花又在哪里?凡是回忆中我们以为好的,全是容易过去的,一逝不再来的,这些事先前在我们感觉上全离我们多么近,现在又多么远,多么渺茫,多么空虚!……我抬头望望前面,这个小城的城外多荒凉啊!

两次大段的抒情,突出了“说书人”给人们带去感动,给人们带去幻想,放飞人们的心灵,在人们的心口种下难以拔去的种子,向这个沉闷的世界吹进一股生气,在人类的平凡生活中,另外创造一个世人永不可企及的,一个侠义勇敢的天地。“说书人”的离世,让我们感到希望的渺茫、心灵的空虚。两段抒情前后关联照应,情感上呈递进趋势。尤其是第2次,采用第二人称,感情喷涌而出,小说也在强烈的抒情中戛然而止。

当然,小说中还有许多前后伏笔照应的地方,如前文讲“说书人”是“一个世人特准的撒谎家”,后文就有“说书人”所说的人和事令人感动、给人安慰、让人憧憬,但他所说的人和事都是被吹嘘的或根本不存在的。如前文提到“在夜色模糊中玉墀四周的石栏,一直冲上去的殿角,在空中飞翔的蝙蝠。”后文也有呼应:“我感到一阵失望,城隍庙原先我们看来多么热闹,现在又如何荒凉;它的大殿原先在我们心目中是多么雄伟,现在又如何卑陋;先前我们以为神圣的现在又如何可怜了啊!”等等,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文章的“前后照应”,既是一种写法,又是一种结构。如果运用得当,就会使文章的主题更加突出、深化,又使文章的结构严谨紧凑,浑然一体。师陀的《说书人》前后多处采用前后照应的手法,强化了这个凄凉而又亲切的“说书人”的故事。“使人承受了感情的重压;在摇撼心灵的描述中,让人深刻感受到血泪的控诉,从而自觉地向那黑暗而窒息的社会发出诅咒。”

读师陀的作品,你会被那带着哀伤的抒情基调、荒凉的自然界和辛酸的人事所打动。尤其是《说书人》这篇小说,作者巧妙构思,前后照应,更彰显了“说书人”的魅力,不仅让“我”记忆深刻,也让所有的读者过目不忘。难忘“说书人”!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