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国家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城镇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 亿平方米;到2015 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提出,对达到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二星级及以上的建筑给予财政资金奖励,并要求各部门制定税收、金融、土地转让、容积率等方面的奖励政策。
开发商在商言商
7 月24 日,以“绿色建材的创新与应用”为主题的中国房地产采购平台系列沙龙在广州落地,会上方直地产设计总监孙华伟表示,绿色建材推广一定要和成本结合,和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结合起来,开发商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他说,绿色建筑是大势所趋,背景有两个,一个是资源,另一个是环境,促使我们搞可持续、绿色的发展。目前房地产从黄金十年进入了白金十年,跨入了微利时代,成本一毛一分都要算。所以在材料方面必须满足两点,一个是品牌需要,另一个是销售需要。开发商先考虑要多少钱做星级建筑,比如一星的30-50 元,二星50-100 元,三星150-200 元。所以开发商都在努力寻找一个平衡点,既不要付出太多,又能把绿色新产品“推广”出来。
孙华伟透露了一个数据。广东省检科院做了大概四五十家的调查,一半以上都是公建,30% 是住宅,住宅三星级以上的,万科占了三四项,三星级除了万科之外,还没有多少家能做。大部分是一星级。一星级的成本也低,但是销售方面也是“绿色建筑”。
孙华伟认为,绿色建材要推广的话,一定要和开发商成本结合,要和评价体系结合起来。比如保温材料,对玻璃的要求,结合起来考虑成本,才能推广应用,不然推广普及还尚需时日。
业内人士认为,和欧洲市场相比,中国市场起步较晚,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链,也导致了绿色建筑成本居高不下。比如欧美一些节能产品和设备已发展超过20 年,市场接受度比较好、产品成系列、有规模、产业链完善、成本不断降低。相反,国内节能市场即使是一些先进产品也尚未形成强大的市场需求量和生产规模,成本自然提高了。
谁来买单?
实际上,只要一谈绿色建筑,开发商也好,消费者也好,首先想到的就是“高大上”。瑞士凯乐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常春指出,这里边既有理念的误区,也有市场的炒作。一些设备和厂家采用比较夸张的技术、概念和材料,人为地把绿色建筑的成本推高了,导致市场反映很消极。
但是,绿色建筑成本究竟能高出多少呢?江苏绿色建筑发展一直处于全国领先位置,而苏州市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绿色建筑示范区数量又位列全省第一。11 月11 日,苏州市住建局召开绿色建筑主题宣传通气会,会议透露,经估算,新建建筑按照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主要增加了外墙保温、节能门窗和外遮阳等设施,平均增量成本约为15 元/ ㎡;而且,随着绿色建筑的规模化推进,成本还会继续降低。此外,相关部门负责人还表示,发展绿色建筑,不能光算眼前的经济账,因为绿色建筑在实际运用中,还节约了水、电、采暖等能源,同时提高了人体舒适度和生活品质,这些无形的社会效益都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从全国范围看,通过财政补贴,目前绿色建筑的建筑成本增量已经大幅降低。住建部“绿色建筑后评估调研”课题组对全国100 个竣工后的绿色建筑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公建项目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分别为每平方米40 元、152 元、282 元,住宅项目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分别为每平方米33 元、73 元、222 元。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副会长、精瑞不动产研究院院长张雪舟认为,这些年绿色建筑开发中,恰恰忽视了产业链上最重要环节——消费者。张雪舟说,“绿色建筑一定是便宜的,尽管建设与购置成本可能比一般建筑高,但是长期运行成本一定是低的。而且还要算生命生活质量改善这笔账。”
客观地说,从传统建筑上升到绿色建筑,肯定会有成本上的增加,但不能走入误区,认为绿色建筑就是依靠先进技术和材料应用而达到要求的,更多要考虑的是,通过方案的优化和设计,通过自然的条件、被动式的技术路线,来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绿色建筑的诸多优点主要体现在其运行和使用过程中,业主不仅可以拥有比普通建筑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在能源节约上的费用会远远超过前期的建设投资。但是同时,开发单位却享受不到绿色节能的长期效益,自然缺乏积极性。这正是绿色建筑推行中的瓶颈所在。绿色建筑的投资主体(开发企业)与效益享有主体(买房人)不一致,而且在当前房价和地段占市场主导的情况下,大部分买房人并未把绿色建筑指标作为买房必需的硬指标,由此必然导致了绿色建筑的叫好不叫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