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家具“山寨”是与非

在刚刚过去的第31 届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上,芝华仕发现另一家具“山寨”是与非沙发品牌顾家家居的一款功能沙发涉嫌抄袭芝华仕沙发的专利产品,于是展开了积极的维权行动。

文/ 林迪慧 陈涤

在家具行业内,企业之间产品的相互模仿已成为长久以来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产品外观则成为抄袭的重灾区。统计研究表明,技术研发能力不足、专利拥有量偏低已成为我国家居产业发展的瓶颈。随着国内家具企业对专利设计的逐渐重视,因“抄袭”而导致的纠纷接连不断。

对于不少拥有“原创专利”的家居企业而言,每年的家具展,除了展示企业形象,推出新品吸引经销商以外,也成了家具企业“打假”的最好舞台。

芝华仕顾家“踢馆”

“抄袭”这一话题,对于家具行业而言,已经是老生常谈;尤其是在每年的3 月、9 月,总是能掀起一拨又一波的家具“抄袭”与“反抄袭”狂潮。因为家具展上打假者和被打假者通常在这一场合齐聚一堂,相互间的矛盾自然会出现白热化趋势。

在今年3 月的春季家具展期间,芝华仕和顾家这两位家具界大佬就上演了一场有关抄袭的“大战”。

有备而来

“其实每一届展会,我们会有专门的法务团队去到各个展位上看。”在一次涉及到“山寨”问题的谈话中,敏华控股国内营销中心副总经理黄影影这样表示。

带上法务团当然不仅仅想让他们见识家具展风情。黄影影解释说,因为每年展会上都能看到不少与自己企业专利产品“雷同”的家具,所以带上法务团队,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并通过打假行为引起行业的关注,让更多的人重视家具产品的专利权问题。

而2014 年3 月20 日顾家家居的部分展品遭法院查封,就是芝华仕法务团队在展会上的工作成果之一。

2014 年3 月20 日,东莞家具展最后一天。几名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行色匆匆的走进顾家家居的展区内,经过交涉,半个小时后,一套顾家家居功能沙发被贴上了法院的封条。

据现场芝华仕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之前就发现这款沙发与其专利产品芝华仕7202 头等舱沙发相似,经过几天的调查取证,终于在“3 月19 日确认这款沙发抄袭了自己的专利产品”,于是向专利局及法院提交了相关的证据资料。

业内人士指出,法院查封顾家家居涉嫌抄袭的沙发属于“诉前证据保全”,意味着这起“抄袭”案未必会按着常规到维权中心进行民事调解,而是直接对簿公堂,走司法程序。

无独有偶,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3 月20 日的深圳家具展上。在展会主办方工作人员的监督下,维特拉家具的多款产品因涉嫌抄袭芝华仕沙发产品专利而遭到封存。

芝华仕官方网站于3 月25 日转载了搜狐家居等媒体对事件的报道。

欢喜冤家

业内人士分析说,专注于功能沙发的设计与制造,并且懂得如何与国际商人合作或许就是芝华仕创始人黄敏利取得成功的秘诀。的确如此,黄敏利和梅西百货(Macy´s)、好市多(Costco)、欧洲DFS 等全球有名的零售商都有合作。前不久,他还接受了美国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亚洲版)的采访。

1980 年,15 岁的黄敏利只身离开福建的家乡抵达香港,到一家工厂当工人。在接下来的十几年时间里,通过他的不懈努力,成为电子纺织工厂的一名经理,收入也逐渐增加。

1992 年,黄敏利在香港创办敏华实业有限公司并在深圳建了家具工厂,当年销售额就达到了300 万美元。对于家居用品供应商来说,那段时间如同身在天堂,香港著名的大型展会还能吸引许多海外客户。

2005 年,敏华公司成为中国第一家在新加坡主板上市的家具企业,4 年后的2009 年他又将公司私有化除牌。次年4 月,敏华控股(HK01999)在香港上市。

敏华在中国设有多个生产制造中心,拥有亚洲最大的沙发生产制造基地,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美国、德国等地拥有多家分支机构,已有1000 多家的特许经营零售店,建立了遍及中国及海外的全球营销网络。分析师预计敏华控股2014 年的收入将超过7 亿美元。

或许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国际化背景,当旗下品牌CHEERS芝华仕头等舱沙发遭到侵权的时候,敏华控股毫不犹豫地诉诸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

和敏华控股旗下的芝华仕一样,顾家家居也是中国家具行业沙发领域里的超重量级大佬,他们在全国各大主流家居卖场中占据的都是最好的位置,有些甚至是“门当户对”,或是紧挨着的亲密邻居。

顾家家居成立于1982 年,主营家居产品为客厅以及卧室类家居用品。不过和敏华控股的发展搭上家具业国际化的快车不同,顾家家居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传承。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天台工匠顾池苟在附近乡村小有名气,因为他做出来的家具结实耐用,到了八九十年代第二代传人顾玉华的时候,他以木匠特有的敏锐眼光看中了沙发这个未来的希望产业,创办了江苏南通西湖沙发厂。随着公司的慢慢壮大,1996 年杭州海龙家私有限公司成立,专门从事沙发家具的研发和制造,这便是“顾家工艺”的前身。

现在到了顾家第三代人顾江生大显身手的时候了,顾家工艺已经成为现代化的专业沙发制造企业,旗下拥有卡利亚、KUKA 全牛皮、顾家工艺时尚休闲三大系列产品。在20 多年时间里,顾家沙发销量节节攀升,内销稳居全国榜首,出口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据顾家家居官方网站介绍,目前公司产品远销世界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拥有超过2500 余家品牌专卖店,为全球千万家庭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芝华仕和顾家家居,一个是功能沙发领域的老大,一个现代休闲沙发的老大,本来井水不犯河水,但是从几年前开始,二者的关系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因为2012 年3 月,顾家家居开始进军功能沙发领域。

家具行业虽是传统的制造业,技术属于低门槛的类别,但功能性沙发却很有技术含量。为了试水功能沙发领域,顾家不惜重金招兵买马,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据说顾家居然曾把挖人的短信息发到敏华控股黄敏利本人的手机上,这更引起了两家企业的对立。

黄敏利当然不会在这种关键时刻打瞌睡。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延伸产品线,拓展新市场。对敏华控股而言,拓展新的市场意味着网络下沉,即向三四级市场拓展,那么原有的产品是否符合新市场的需求就成了事关成败的大问题。显然,中高端定位的功能皮沙发不应作为开拓三四级市场的主打产品,必须延伸产品线,并且是在关联性的基础上来延伸。在这样的背景下,敏华控股推出了功能布艺沙发。

芝华仕有意侵占下一级市场,而顾家家居则觊觎中高端客户,正如旗鼓相当的对手狭路相逢,几年来,两大巨头都在为行业头把交椅明争暗斗。直接交火

3 月24 日,顾家家居就涉嫌侵权一事在其官方网站发表了一份声明,题为《专利之争 静待公断》,称涉嫌侵权产品为顾家自主研发产品,并且早在2013 年就申请到了外观专利权,不存在所谓侵权问题。同时,顾家家居希望双方通过正当途径解决争议,在法院裁决前,保持品牌应有的风度。声明中附上了2013 年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该款产品外观设计专利证书。

“我们顾家涉嫌侵权的这款沙发并不存在抄袭,我们这款沙发有专利证书,甚至还有按键功能的专利,属于我们自主研发的产品。” 随后顾家家居副总裁刘宏也接受媒体采访,公开表态。

在声明中,顾家也表示,顾家家居多年来一直以原创设计享誉业界,并在国内外的各大家具展览会上荣获众多奖项。就在本届2014 东莞名家具展览会上,顾家家居问鼎软体家具产品设计金奖。“我们希望有一个健康的竞争环境,我们不会惹事,但也决不怕事。目前,该争议已交由法院受理,希望双方通过正当途径解决争议,在没有法院的公正裁决前,我们会保持品牌应有的风度,是非曲直交给法律专业人士处理!”敏华控股也显得张弛有度。两天之后,敏华控股国内营销中心副总经理黄影影通过媒体喊话,“我们并没有针对顾家家居;实际上,这一次我们到法院起诉的,并不仅仅是顾家家居一家企业,还包括深圳展的另外一家家具企业,而他们也是被法院封掉了涉嫌“抄袭”的产品。同时,我们也知道,顾家家居也有很多,很优秀的设计师,他们也有很多很好的产品;我们希望企业都能够通过良性方面去竞争,而不是其他方面。”

接下来事态将如何发展,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近几年来, 各大展会上, 都可以看到“山寨”家具的身影,而企业维权似乎成了家具展览的一道特有风景。“山寨”家具屡屡被指认,但最终是谁最先抄袭了谁,就连业内人士也说不清楚。

“山寨”的罪与罚

每当消费者逛家居卖场时,总能看到很多“似曾相识”的家具。这些家具或是与国际知名设计雷同,或是与国内热销产品孪生。在家具行业内,企业之间产品的相互模仿已成为长久以来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产品外观则成为抄袭的重灾区。

劣币驱逐良币

“在中国家具发展的20 多年中,抄袭一直都是个困扰,”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认为家具的外观抄袭并非这两年的事情,“家具很少有技术专利,大多是外观专利,而外观模仿起来不难,所以优秀的设计经常被抄袭。”

朱长岭还认为,抄袭存在的另一个原因是,当企业设计出优秀的款式产品时,市场往往需求很大但企业产能却遭遇瓶颈,客观上给其他厂家的模仿留下了时间和空间。不过这些年来,抄袭现象也有了变化,“以前品牌企业也抄袭,现在大家的意识提高了,品牌企业有了自己的原创设计,更多的是小企业抄袭大品牌。”

在中国家具行业,设计师数量远远不够。一线骨干家具企业的设计师团队人数在10-30 人左右,而许多小企业则没有专职的家具设计师,许多设计师还停留在绘图员的层面。业内人士认为,许多企业的家具设计之所以仿冒,都是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这些企业认为,与其高薪聘请设计师,承担较大的成本风险,还不如到国内外家具卖场复制来得经济快捷。

“企业开发一个新系列的产品,在前期需投入不少资金,从研发到投放市场的整个周期较长。况且新产品上市后未必成功,这也存在一定风险。中小型家具企业不敢也没有资本去承担这种风险,只能模仿大型企业的畅销产品,捞一笔算一笔,进而形成严重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仿冒现象在短期内根本不可能扭转。

据称目前国内家具抄袭已经形成了一条比较完整、系统的链条。每到国际重大展会,这些企业都会出国观展,通过拍照、买版等方式,拿到新款产品的整体外观,然后在小工厂内进行仿制生产,最后运送到门店销售。在国外举办的家具展中,中国设计师曾被怀疑是“COPY 大军”而吃闭门羹。

“别看好多企业现在都号称原创设计或者中国制造,其实大部分都是从抄袭和山寨起家。国内山寨国外,小品牌抄袭大品牌,没有谁绝对干净。现在打假别人,当年也没少被别人打假过。”某业内人士这样爆料道。

在几年以前,这次在东莞家具展被芝华仕推上被告席的顾家家居,就曾是山寨产品的受害者。2008 年11 月,顾家将深圳左右家私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控诉对方侵犯了自己产品的两项外观设计专利,后来双方以庭外和解的方式结束了纠纷。

近年家居企业间的抄袭纠纷一览

2009 年,斯帝罗兰公司起诉左右家私侵犯其名称为“沙发(AF-S608-2)”的专利,索赔30 万元。

2010 年,上海亚振家具有限公司将东莞石碣威家私厂及相关企业告上法庭,指控该企业一款欧美式床抄袭其专利,索赔200 万元,最终败诉。

2012 年3 月,在第29 届广州国际家具展览会上,意大利手工艺家具奢侈品牌Treci 董事长Stefano,控诉参展企业孔雀王家具仿冒了多款Treci 已申请专利保护的产品。

2012 年3 月,四海家具家具指控艺家百年、喜福、福鑫、玉环等四家企业不同程度抄袭该公司的产品。

2012 年8 月22 日,依诺维绅总裁杨建伟发布微博称麦斯德尔抄袭自家产品,随后杨建伟继续转发微博,称上海展会上去砸复制品展台。

2012 年9 月,澳玛家具指认城市恋人家具抄袭其旗下的98 度浅胡桃系列和塞纳系列产品,仿冒相似度竟达98% 以上。

2012 年11 月,赖氏家具涉嫌仿冒双叶家具早已申请专利的三款家具,遭到双叶家具起诉并索赔46 万余元。

2013 年3 月19 日,北京荣麟世佳家具向深圳家具会展组委会知识产权组委会申诉,称自己原创的京瓷系列产品遭柏森家具严重抄袭。

2013 年8 月21 日,双叶家具将一统家居告上法庭。指控其共有15 件正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侵犯了双叶家具的五项专利权,向对方索赔5470多万元。

法律不太给力

但是,纵观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家具“山寨”纠纷,其解决之道往往是虎头蛇尾。要么是双方庭外和解,要么干脆就没有下文。偶有的几起对薄公堂,总是被当成法治社会的珍贵标本,在业界和媒体间津津乐道。

对于这类涉及到外观专利的知识产权官司,北京金台律师事务所的毕汝才律师一点也不看好。他对《绿色环保建材》杂志记者做了如下分析。

“相互抄袭是家居产业的现实问题,相当普遍。很多企业对自己的设计成果申请了专利保护,但是这种专利权,无论是含金量还是实用性,都有些可疑。”

首先,通过正常程序提交至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外观专利,从申请到获得专利证书,顺利的话需要3-6 个月的时间,耗时1 年也属正常。而家具的更新换代却十分频繁,有时候专利证书拿到手了,但产品款式已经过时。

其次,外观专利是否侵权很难鉴定,这很大程度属于人主观世界里的东西。因为产品外观只有达到80% 以上的相似率,才能被确认为一个抄袭或仿造了另一个。造假者只要略微修改产品造型就能规避开侵权惩罚。

还有,即使侵权被认定,但企业的损失难以界定和确定,也难以举证,漫天要价不可能得到法庭的支持,只能酌情赔偿。一起维权官司下来,往往三四年的时间一闪而过,企业付出的成本远比获得的赔偿多得多。

最后,企业打假也投鼠忌器,担心自己的产品销量可能随着打假而下降。

“在我们国家现有的法律环境下,庭外和解是企业处理知识产权纠纷时比较现实的选择。”毕律师对《绿色环保建材》记者说。

“踢馆”的余波

正当芝华仕和顾家家居大晒各自的专利证书,人们以为他们马上要过堂的时候,这起纠纷又荡出了一丝涟漪。

4 月13 日,中国家居品牌联盟发布声明称,《北京商报》4 月3 日发表的《芝华仕沙发顾家家居上演同室操戈》一文中,关于“中国家居品牌联盟主席刘永康颇有袖手旁观之意”的报道不实。据本刊记者了解,中国家居品牌联盟是由大陆及台港澳优秀的家居品牌企业自发形成的行业组织,成员员企业在全国品牌专营店平均达500 家以上,均在家居各细分领域均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联盟成员企业的年产值总额占据中国家居市场份额的10%以上。

重读《北京商报》的报道,其所谓“同室操戈”,指的是敏华控股和顾家家居同为中国家居品牌联盟的发起单位,而部分文字则暗示联盟对成员单位的纠纷无力处理,只能做壁上观。

对于这篇报道,中国家居品牌联盟的《声明》指出,从未有《北京商报》报道所称“颇有袖手旁观之意”、“无意干涉”的新闻事实,要求对方赔礼道歉,澄清真相。

据了解,中国家居品牌联盟的宗旨之一就是“团结联盟会员企业,协调联盟内部关系,实现联盟资源共享,并积极促进联盟参与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该组织还在2013 年11 月曾发布《中国家居品牌联盟知识产权保护自律公约》,此外联盟还成立有仲裁委员会,处理会员企业内部有争议的事务。

也就是说,联盟是将调解会员单位的矛盾作为自己的重要工作来抓的。但是目前看,芝华仕和顾家家居矛盾激化,双方甚至没有去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委托驻在展会的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接受调解,而是直接走了司法程序。事态发展到这种地步,联盟本身的尴尬可想而知,而《北京商报》却在这个时候去捋虎须,只能说有些居心不良,也就难怪对方反应激烈了。

目前中国家具市场还处在品牌化初期,集中度很低,“山寨”成了行业的一种普遍现象。很多企业在被抄袭的同时,也在抄袭别人。可是行业早就过了暴利时代,以往市场丰裕时那种“有钱大家一起赚”的宽容心态也一去不返,一些规模和技术领先的企业不再容忍别人乱动自己的奶酪,尤其渴望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从而确立自己的江湖地位。

家居行业关于知识产权的纠纷之所以持续很多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公司和产品都高度同质化,没有形成差异。可以说,这种知识产权纠纷是市场集中度较低时的阶段性特征。

家居企业的“护城河”

投资大师、股神巴菲特在2008 年写给伯克希尔? 哈撒韦公司股东的信中,曾强调“一个真正伟大的公司必须要有‘持久的护城河’来保护投资的可观回报”。他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家公司必然会受到竞争对手的反复攻击,没有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护城河)就无法生存下去。这就是他有名的“护城河”理论。依据巴菲特自己的解释,护城河就是“让竞争对手日子难过的优势”,只要护城河又深又宽,那么城中的人就越安全,越有利于抵御外敌入侵。如果用一个商业术语来表达,巴菲特说的应该就是“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

家居企业就知识产权问题和竞争对手打官司,可以说是“让竞争对手日子难过”。

哪些企业拥有又深又宽的“护城河”呢?我们知道至少巴菲特投资的“四大天王”之一的可口可乐公司拥有“真正的护城河”。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即使可口可乐公司遭遇一场大火烧个精光,它也依然能够迅速恢复起来。因为使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的是它“全球性的品牌影响力”。

从这个角度来讲,行业领先的企业,比如华日家居或者博洛尼橱柜,都可以说有着又深又宽的“护城河”。它们有着专业的设计团队,生产工艺精湛,有着忠实可靠的销售网络,有着多年树立起来的、面向高端客户的品牌影响力。这些优势保证了它们在本行业一骑绝尘,无论是产品款式还是加工工艺,其他企业都难以模仿,所以它们很少和其他企业因“山寨”而出现纠纷。

那么一家企业生存下去的理由,是不是只能是行业第一呢?

高碑店是北京东部有名的古典家具集散地,严先生在这里经营自己的店铺已经有10 多年了。作为一个河南人,能在这个高手林立的地方保持不败,绝对堪称奇迹。严先生有着自己的一本生意经。他对《绿色环保建材》记者这样讲:“古典家具这个东西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红木。可是红木家具价格昂贵,制作高手都来自于浙闽皖赣等南方地区,和他们相比,河南人没有任何优势。所以我很少做红木。我做什么呢?做榆木新作。很多传统风格装修的店铺,比如茶社、餐饮老字号等,他们店面需要古典风格的家具用具。榆木价格相对便宜,河南工匠也没有浙闽那边的师傅支出成本高,正好适合他们需求量大、价格适中的要求。”

不但很少做红木,就连新式板材,除非老客户的特殊要求,严先生也同样是敬而远之。“那些东西,我做了也卖不出去,不如不做。”

恰当的定位帮助小企业在市场的空隙中游刃有余。从严先生的例子看,市场定位准确和低成本构成了这家小企业的“护城河”。

我们知道在服装行业, 一些知名品牌如ZARA、H & M 等都曾规模仿制一线奢侈品牌,但其庞大的经营规模所带来的利润帮助它们解决了因“山寨”而产生的法律纠纷。如果一家企业非常善于模仿,那么其模仿能力是不是它的“护城河”呢?

这一点需要注意,就是很多企业拥有的只是幻觉中的“护城河”。巴菲特为我们举了个社区医院例子。

“在你们的社区有一家医疗企业,由一位卓越的脑外科医生所主导,可能会非常赚钱,但是对将来却无从判断,也就是说,随着外科医生的离去,这家公司的‘护城河’转瞬之间就会消失”。在这种情况下,那位外科医生就很难说是“永久性”的“护城河”,当他离去的时候,公司无法立刻找到可以代替他的明星医生,也就是说,这时公司“必须重新再挖一条‘护城河’”。所以,“一条需要反复挖掘的护城河”从来就不是“真正的护城河”。“山寨”企业不盯市场却紧盯竞争对手,无疑是舍本逐末,注定很劳累,其结果当然凶多吉少。

企业珍视自己的权利,能够从客观上推动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当然是好事。可是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某一红木家具品牌,从几年前开始不断申请专利,据说已达数百项之多,其中外观专利占了绝大部分。

对于行为举止如此夸张的企业,我们要说,如果竞争对手进攻你的城池,他们应该不会选择在护城河最深最宽的地方发起攻击,而一定会寻找防范最薄弱的地方开始下手。所以企业除了要看住自己的专利,也要注意不要在其他方面被别人占了便宜。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