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留守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以豫南某师范类院校为例

郭西梁

保障民生

摘要:经调查,90 后留守家庭大学生在师范类院校比重偏高,其心理健康状况和普通学生相比亦不容乐观。调查报告显示,其填写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后,该总分较普通学生偏低。留守家庭大学生中的家庭经济状况、留守方式等对其心理状况均有显著影响。随着该群体在大学生中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高等学校应提前做好准备,保证“留守儿童”进入大学后能够较快的适应大学生活,树立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留守儿童;留守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儿童”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所在,目前,越来越多的90后“留守儿童”到了上大学的年龄,进入大学后,留守家庭大学生自身和高等学校都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

一、留守家庭大学生产生背景

我国地域广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上世纪90年代,一些农村青年选择去城市务工,务工期间,一部分务工人员选择把子女留在农村,这就造成了“留守儿童”现象。“留守儿童”长大后进入大学,在大学里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学者把这一特殊群体称为“留守群体大学生”,也有研究者称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等。本文称其为“留守家庭大学生”。

近年来,留守家庭现象比较普遍,“留守儿童”数字也在不断增长。2005年,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可以确认0-17周岁“留守儿童”在全体儿童中所占比例为21.72%。据此推算,当时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2010年,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0万左右。随着“留守儿童”年龄的增长,到了上大学的年龄。2008年以后,以留守家庭为背景的大学生数量成增长之势。豫南某师范类院校由于地域和招生特点,笔者所在院系新生370多人,260人来自农村,属于留守家庭的为163人,占农村学生人数的63%。

二、留守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突出

与数字的增长相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却常常被忽略。根据Felner,Farber与Primavera在1983年提出的过渡事件理论,在家庭结构发生转变后,儿童的适应结果与他们所拥有的适应这些资源或保护因素存在相关。“留守儿童”普遍缺失亲情关怀和心理疏通。进入大学后,由于大学相较高中的不同管理方式和宽松的环境,以及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留守家庭背景的大学生自成长以来积累的众多心理问题。同时,这些问题的涌现往往是并发产生,直接导致学生出现较大心理和情绪波动。

1.心理贫困

心理贫困,是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留守家庭大学生大多家庭贫困。他们因经济方面承受着超荷压力,为自己的贫困出身而感到自卑,对自己缺乏信心,容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大多自我封闭,不与同学交流,不参加班级活动。甚至有学生以贫困生为耻,进而生怨,从怨恨家庭到怨恨他人。这种心理沉淀后会极有可能会引发心理疾病。

国家虽已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家庭贫困的同学顺利完成学业,但这些措施更多是物质方面的帮助,心理贫困的问题依然存在。甚至某些高校为了体现民主,要求助学金的申请程序完全公开,这种方式却暴露了一些贫困生不想被人知晓的隐私。

2.性格易极端

留守家庭大学生对负性与正性情绪把握不是很好导致其情绪容易两极波动,语言行为容易偏激。有研究表明,如果儿童在关键期内没有与父母亲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结,那么儿童的心理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不可逆转的损害,形成一种“无情感的性格”。

因此,留守家庭大学生容易因缺乏及时的与人交流和心理疏通而导致情绪不稳定。童年时期父母呵护角色的缺失导致了他们不能及时的向家长倾诉内心世界,情绪得不到及时的化解加上长期的孤独易养成易怒、易躁、易冲动的性格。

3.逆反心理较强

留守家庭大学生性格较为内向,在人际关系和对待周围事情上的敏感性较强。由此造成其逆反心理较强,对抗情绪严重。虽然其对新鲜事物和其他同学一样表现出兴趣,但较少地取去积极争取,在与他人交往方面存在明显的自卑感,容易对人、事产生误解。此外,缺乏安全感,导致往往拒人于千里之外,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其逆反行为。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童年时期缺乏必要的引导,加上隔代教育的弊端造成。

4.沟通能力不足

个体出生后最早接触到的环境就是家庭,家庭结构的类型、亲子之间的交往对个体的人格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的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在人际交往方面具有特殊性,家庭教育是一个“面对面”交往的方式,且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控制和影响主要通过非正式形式,这在孩子人格教育中非常重要。但现实情况是人们往往过于依赖学校,忽略了家庭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留守家庭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亲密的亲子关系和稳定的亲情支持,这使得其逐渐有了自闭心理,人际交往中有退缩倾向,容易自卑和敏感。

三、高校解决留守家庭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

1.对高校辅导员工作来说

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要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广播、微博、期刊等媒介,将宣传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氛围。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的“ 第二课堂”——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并鼓励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社团。以全校大课、团课、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班主任可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以豁达的胸襟面对学习、生活。学生工作部门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定期为每个班级进行心理疏导。

2.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说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不同于其它课堂的教学,它较少采用静态知识传授的方式,而更多是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般注重体验和感受,通过学生的自身体验,为其建构一些自我发展的方法,能亲历“感受一分享一感悟”这一心理成长过程。

以实践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有助于帮助留守家庭大学生自我洞察、自我分析,找出自己存在的某些错误认知。对教师来说,也可通过实践教学活动,从学生表现出的错误认知来理解其行为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通过沟通,也使其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的缓解和疏通,有利于其健康成长。

经调查,留守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心理贫困、性格易极端、逆反心理较强、沟通能力不足等四个方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高校管理和教学方面都做出积极努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只有重视留守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才能正确预计其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采取措施,避免未来出现更严重的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 2005 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2006.

[2]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M/OL .2012. http //www.stats.gov.cn/tjsj/pcsj/rkpc/6rp/indexch.html.

[3] Felner,R.D.,Farber,S.S.,&Primavera,J. (1983 ) . Transitionsand stressful events,amodel for prevention. In R. D. Felner,L.A.Jason,J. N. Moritsugu,& S. S. Farber (Eds. ),Preventive psychol- ogy,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 ( pp. 199 - 219) .New York,Per-gamon.

[4] 李凡繁.有留守经历大学生抑郁和社交焦虑[D].2012.

【项目编号】信阳师范学院2013 年度青年基金项目,编号2013-QN-013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