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立论点、表现形式、区域效应三方面,分析文化强市战略与文化强省战略内涵的差异性,明晰了文化强市战略的内涵。在分析现有的文化强市战略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的基础上,以文化资源、文化服务、文化市场、文化业态和文化绩效为主五个子系统,构建出自上而下多层次、系统化的文化强市战略评价指标体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文化强市;文化战略;绩效评价;文化评价;城市发展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十七届六中全会中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国家层面提出了文化建设的长远战略,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2010年11月,人民日报刊登的《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一文将全国的文化建设视线集中到江苏。在文化强省战略实施中,苏南各市相继制订了彰显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强市战略。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强市战略是文化强省战略的具体化,换言之,文化强市战略实施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文化强省战略绩效。具体而言,文化强市从城市出发,而城市本身是文化的产物和组成部分①,不同城市实施的文化战略如何评测,既能体现出城市特色化又能将文化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规律予以揭示,是文化强市战略评估的关键。
一、文化强市战略的内涵解读
文化强市战略是指从城市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出发,发掘城市文化潜力和粘性,实现城市软实力和硬实力对接和双赢,最终形成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内聚力城市。从城市的视角出发,与文化强省战略中对宏观区域文化的定位,文化强市战略在内涵上与文化强省战略有以下不同。
1.立论点不同
文化强市战略建设是从基层出发的以人为本的建设,其与文化强省强调区域协同建设和发挥规模效应不同,更加强化城市文化特色,突出文化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并将文化绩效具体到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强化了文化在城市以人为本中的作用。
文化强省战略既注重文化发展数量和规模,更注重文化发展的结构和质量。在文化强省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强化了文化作为“软实力”对经济发展硬实力的支撑和促进。文化强市战略以市民需求为出发点,强调文化显性效应和隐性效应的平衡,所谓显性效应指建设、提供和发展城市公共服务事业、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经济,并以此带动文化市场的繁荣和发展等,隐性效应则包括了基层文化繁荣和多元所带来了市民文化素质提升和民主意识增强而带来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其中包含了城市精神、市民个人价值观、市民幸福指数和城市凝聚力等。
2.表现形式不同
城市的形象是通过文化个性体现出来的,文化强市战略的表现更强调城市建设具有特色的文化事业和产业,并形成城市个性化的文化品牌。相比较而言,文化强省战略更加关注的多城市区域化和规模化的文化协调,强调文化事业和产业在区域整体上的大发展大繁荣,多个城市相互关联形成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文化产业的优势互补,通过全省综合性文化实力的提升实现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转变。
相对于文化强省的研究,城市由于其空间和资源的局限性,无法完全套用文化强省建设的经验。如苏州苏绣文化产业群,其不仅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2010年创造出5.12亿的销售额②,其衍生出的苏绣文化,成为苏州文化的名片之一。文化强市由于城市的地域性特征更为明显,更容易形成城市的个性文化特色。
3.区域效应不同
文化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一区域下的城市间的文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如苏南地区的苏州、无锡、常州,都属于吴文化的范围。吴文化的苏南同一性,也使得同一文化区域下的苏南城市更容易产生出一定的区域效益。而文化企业想要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必须走产业集聚发展的路。
不同省份之间的文化差异性相对较大,部分省份内南北文化相差甚远。基于文化的两省间合作较为困难。相反的,同一区域的城市多数处于相同的文化背景下,这为开展集聚型文化产业提供了条件。以苏南地区为例,苏州、无锡、常州分别各建有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各地方政府也搭建了相应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这不仅使江苏的动漫产业形成集聚效应,更成为了江苏省的特色品牌文化之一。文化强市不可避免的要涉及文化融合,而如何充分利用文化的区域规模效益,形成城市间的文化产业集群合作和资源集群合作,如江南文化旅游产品都是在苏浙临近城市,最后形成区域效应也将是文化强市建设和评价的重点。简言之,文化强市中的文化区域效应突出的城市在一个区域中发挥的文化主导作用,及其与其他城市的文化融合性。
二、文化强市战略评价体系述评
已有研究中并没有专门对文化强市战略绩效的评价体系,相关研究主要有四种视角:文化资源视角、文化产业竞争力视角、文化软实力视角、城市文化竞争力视角。
1.文化资源视角
文化资源视角更侧重于区域文化资源价值的评价。多数研究以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为出发点构建评价体系,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价体系③、文化资源开发效益评价体系④等。
2.文化产业竞争力视角
文化产业视角多从区域经济理论出发,围绕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相关研究分别以安徽省⑤、陕西省⑥、天津市⑦为例,构建了文化产业竞争力比较评价体系;此外,也有学者针对文化产业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如红色文化产业⑧和民族文化产业⑨评价体系等。
3.文化软实力视角
文化软实力视角以大区域研究为基础,国家层面上分别有以文化生产力、文化传播力、文化影响力、文化保障力、文化创新力和文化核心力为主⑩和以文化凝聚力、文化吸引力、文化创新力、文化整合力和文化辐射力为主的两种评价体系。罗能生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了文化软实力定量分析。还有以港京沪津穗五座城市为样本的文化软实力实证研究。
4.城市文化竞争力视角
从城市的文化竞争力出发,赵德兴界定了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概念,文化创意、文化生产力、文化氛围等文化力要素作为也应成为城市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部分。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体系,一种是由文化资源系统、文化管理体制系统、文化市场系统、文化创新力系统、文化输出力系统构成;另一种从文化类型出发,包括传统文化、都市文化、文化产业、文化交流、文化环境、文化素质和文化消费七个方面。
不难发现,已有相关的评价指标关注的是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及其给文化市场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效益,忽略了对城市文化的整体性映射,应以文化战略出发对城市进行全面评价。
三、文化强市战略评价体系设计
以当前苏南地区文化强市战略为出发点,借鉴战略绩效体系的模型和方法,文化强市战略评价体系应强化以下几个方面重点。
1.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
文化强市对文化资源的评价不能仅停留在对文化资源的揭示以及文化资源是否开发的层面,而应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程度进行评价,分别从文化资源的适度开发、创新开发、自觉开发这三个层面对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进行综合性的系统揭示,一方面可以城市文化资源的系统情况,另一方面探寻出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模式,从而成为文化资源开发的经验。
2.基层文化服务的评价
城市的基层和农村是公共文化服务评价的重点,其能够反应出文化服务的完善程度。完善基层文化服务评价指标,是满足民众文化需求,提高政府基层文化服务质量的根本保证。因此,把民众的文化需求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挖掘民众文化需求潜力,合理分布基层文化服务力量,加强文化教育普及,以民众的满意度为最终落脚点,应是构建完整的基层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
3.完整的文化市场保障体系评价
文化市场保障体系的评价指标,主要的从四个方面:政策、措施、资金与服务,对文化市场保障体系进行全面的评价。
政策方面,应关注当地政府是否针对该地区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出台涵盖创意产权、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保护、优惠、扶持方面的政策。
资金方面,强调对资金的分配情况进行测评,如文化产业的政府引导资金占总投入的比重及其吸引社会资金的规模等等,以此可以反映出政府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
服务方面,承担服务职能的各个部门的执行力是文化市场保障实施效果优劣的关键,需对相关职能部门服务效果进行考评,如文化产业中社会力量投入的同比增长率是否稳步提升,文化产业的净利润以及税收额是否得到增加等。
4.新兴文化业态的认识和评价
文科融合的新文化业态,融合了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与传统文化业态相比,文科融合的新文化业态注重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意产品的开发、国家政策的鼓励、政企资金的投入、科研院所技术的支持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
网络文化是文科融合的新文化业态中的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形态,具有全民化、个性化、多元化的特点,逐渐成为城市的新文化业态。
农村作为文化发展较为薄弱的地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不相适应。新农村文化的发展强调提升领导者的文化发展意识、实现农民文化主动性和自觉性、维护农村传统文化、丰富农村文化娱乐活动、提高农民文化活动参与度、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同时,这些也是新农村文化发展评价的重要指标。
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可以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文化需求。已有研究中鲜有涉及文化业态的评价,而在城市文化的发展中必然会形成不同的文化业态,对新兴文化业态的评价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5.文化绩效的评价
文化绩效是对文化强市战略全面性的反映,其包括文化产业对城市“硬实力”提升中的作用和文化在产生社会资本和提升社会凝聚力中的增强的“软实力”,以及对政府文化体制改革的评价。一方面是对政府工作的评价,另一方面也可以寻找出具有特色的发展体制框架,从而为中国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并成为文化强市建设的经验。
四、文化强市战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文化强市战略评价指标必须全面反映一个城市(地区)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既要有以文化市场、文化业态为主要的“硬实力”指标,更应有以文化资源、文化服务为核心、以市民为基础、以文化自觉性为关键的“软实力”指标。文化强市确定以文化资源、文化服务、文化市场、文化业态和文化绩效为主五个子系统,构建出自上而下多层次、系统化的文化强市战略评价体系。
五、文化强市战略测评指标测算
1.测评方法选择
文化强市战略评价指标中数据类型的差异决定了文化强市测评指标设置的多样性,除了数据采集过程中运用的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方法外,对所搜集数据也需要进行处理。文化强市战略评价指标中不仅包括定量性的数据,更有大量数据是主观评价数据。在对多个相关因素的综合考虑中,模糊综合评价法能较好的评判问题,构建文化强市测评体系。
2.指标体系运用
为进一步阐述文化强市战略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选择某一地区在文化强市建设中的数据加以分析,确定其三级指标权重为:0.25、0.15、0.25、0.15、0.20,确定评价等级分为5级,其价值量为0.9,0.7,0.5,0.3,0.1,确定9位专家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结果,假设原始数据如表2所示。
根据表2构建模糊评判矩阵,分别计算出五个指标的隶属度,得到模糊评判矩阵如下:
即公共文化项目的水平评价为:0.57685。
同样可以参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指标运算对文化强市战略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其他指标逐一计算,最终的到城市整体性的文化强市建设水平评价。
对文化强市战略实施系统性评价将有助于发挥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提高城市“硬实力”和“软实力”,科学指导城市的文化建设,实现从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转变。
引文注释
①沈坚.文化改变城市——关于文化在城市中定位的若干思考[J].浙江学刊,2005(5):5-11.
②中国经济网.苏州苏绣文化产业群[EB/OL].http://www.ce.cn/culture/whcyk/cyjd/201103/15/t20110315_22301584.shtml.
③郑乐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文化遗产,2010(1):6-10.
④任玉平.文化资源开发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J].太原大学学报,2008,9(2):5-13.
⑤李宜春.省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以安徽省为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2):99-103.
⑥徐萍.陕西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3):77-80.
⑦毕小青,王代丽.天津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J].企业经济,2009(9):113-116.
⑧陈功焕,刘小珍.中国红色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J].企业经济,2011(9):156-158.
⑨张强,龙鳞.对民族文化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问题探索,2005(6):50-53.
⑩罗能生,谢里.国家文化软实力评估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J].求索,2010(9):22-24.
林丹,洪晓楠.中国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4):65-69.
罗能生,郭更臣,谢里.我国区域文化软实力评价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9):1502-1506.
王琳.国家中心城市文化软实力评价研究——以港京沪津穗城市为例[J].城市观察,2009(3):71-78.
赵德兴,陈友华,李惠芬等.城市文化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J].文化研究,2006(6):20-25.
张林龙.城市竞争中文化力及其要素的作用与评价[J].情报探索,2008(7):43-45.
徐桂菊,王丽梅.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山东经济,2008(5):101-107.
李凡,黄耀丽,叶敏思.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57-61.
肖荣莲.新兴文化业态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J].学术交流,2010(3):182.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地项目“苏南地区文化强市战略实施状况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0JD031)成果之一
(李卓卓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卫潇单位: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台湾政治大学资讯管理系;刘志伟单位:台湾政治大学图书资讯与档案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