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云 周楼川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了志愿者的队伍中,这不仅给这个光荣的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而且拓宽了志愿者的服务范围与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得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让民工子弟学校成为了急需帮助的对象。如何把大学生志愿者的力量融入进对民工子弟学校的帮助中便成为了一个亟待讨论与解决的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者;结对;民工子弟学校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我国志愿者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志愿者服务的范围更是涉及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基层组织及服务队遍布全国各地。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事件中,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志愿精神的志愿者队伍起到了重要作用,受到了社会各界乃至全球的高度评价。据统计,经过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已达三千万,青年大学生作为志愿者团队里的中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这就产生了一个新名词——“农民工”。他们的子女很多也跟随父母来到了大城市中,所就读的学校便称为民工子弟学校,但是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着教育资源短缺等问题。如果让大学生志愿者投身于民工子弟学校的建设中,不仅可以缓解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短缺等问题,对大学生本身来说,也能得到能力的锻炼。
一、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状态概况
自从1993 年共青团中央推出“青年志愿者活动”以来,大学生就一直成为这项活动的重要力量。在之后召开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全国代表大会上,各级领导对大学生志愿者所做出的工作予以高度评价,使得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工作大致上可以分为扶贫助困、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及专项大型活动。由此可见,大学生志愿者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创建和谐社会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浙江大学数学系十分重视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活动,周密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并与我国第一所专为民工子弟创办的杭州天成小学建立了长期支教结对关系。浙大数学系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与优势,秉承“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间”的志愿者理念,弘扬志愿者精神,帮助学校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同时传播数学之美。支教内容以学习辅导为主(特别是数学方面),使得该校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一定提高。该活动已招募98名志愿者,包括数学系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理科实验班的同学,迄今已进行多次支教,并且每次活动都认真对待,志愿者需选拔培训,教案需提交审核,以保证教学质量。此长期结对活动受到了天成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获得了充分肯定。
二、民工子弟学校现状分析
民工子弟学校的出现为进城务工的农民朋友解决了后顾之忧,在留守儿童进城上学的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很大帮助,使得他们能与自己的父母团聚。但民工子弟学校在政策、教育以及办学行为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1.教育资源方面
由于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基本上形成了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以地方财政拨款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而当地政府的投入主要是公办学校,并且由于民工子女没有流入地的常住户口,一些公办学校拒绝接受他们,这就使得他们无法享受到由政府负担的义务教育资金。有些民工子弟学校资金比较匮乏,无法吸引教学名师,大多只能招收一些年轻的老师,这就会使教育质量有所下降,拉开民工子女与当地学生的差距。
2.教学环境方面
教学环境又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物理环境,二是社会文化心理环境。物理环境主要包括设施环境和自然环境。由于民工子弟学校资金缺乏,无法拥有像运动场、图书馆等活动学习场所,也无法保证如音乐、英语、计算机课程的专用教室,这可能会影响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
社会文化心理环境主要指班风与课堂气氛以及师生间的关系。课堂教学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老师传授知识给学生的同时也更多的了解学生,学生在吸收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更多的了解老师。民工子弟学校办学年份较短,难以形成一定的校风班风。
3.法律保障方面
有些民工子弟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能达标,无法取得办学合格证,这直接影响了师生的利益,教师无法签订劳动部门签发的劳动用工合同,学生也不能正常享受在读书期间的安全事故保险,这就使得法律无法有效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4.入学学生方面
由于民工子弟学校招收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工子女,他们的受教程度不一致,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一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孩子,甚至无法开展一般的教学工作。有些刚来到大城市的孩子可能还无法适应日常的生活,情绪上波动很大,可能会使师生关系有些紧张。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是学生的流动性比较大,在民办学校中就读的学生,成绩好一点,只要符合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条件,家长一般会让其转入公办学校中就读。还有一部分学生会在毕业之前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进入老家的学校就读,所以学生流失情况比较严重。
三、大学生志愿者结对民工子弟学校的优劣势分析
大学生志愿者用自己的饱满热情和专业素养给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带去了丰富的知识与很多的欢乐,对双方来说都是有帮助的。但是大学生作为志愿者的角色,在学校参与教学的时间相对较短,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大学生志愿者结对民工子弟学校的优劣势进行分析。
1.大学生志愿者结对民工子弟学校的优势
对大学生志愿者来说,由于浙大数学系的一些同学今后会选择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对于他们来说,去民工子弟学校支教无疑为他们今后的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在整个支教过程中能力也会有所提升。在与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接触时,大学生志愿者能够近距离的感受到孩子们的天真烂漫、纯真无瑕,这样也会使得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而且在整个支教过程中能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感,有助于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激励自己不断向前。
对民工子弟学校来说,一批年轻有活力的大学生志愿者的到来,给原本平淡的校园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这些大学生志愿者带来的不仅仅是前沿的科学知识,而且在教学的过程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开拓了眼界,这可能是民工子弟学校最大的收获。从支教过程中孩子们的反映来看,他们非常喜欢这些大哥哥大姐姐讲述的有趣的但有点难的“小故事”,并且期待着下一次见面。
大学生志愿者结对民工子弟学校,一般选择的支教时间都是周末及假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工朋友们看由于工作时间长而带来的看护困难的问题。
2.大学生志愿者结对民工子弟学校的劣势
由于每次参与支教活动的大学生志愿者都不尽相同,这使得孩子们每次看到的都是陌生的面孔,每次需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难以快速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
大学生志愿者基本上没有教学经验,在备课上课以及与学生交流方面能力与经验不足,而且每次上课的内容也很难形成有效的系统性知识。
由于志愿者参与支教活动选择的时间一般在周末,所以需要民工子弟学校方面的配合,支教活动长期进行就会影响到学校老师的休息时间,这点需要老师们的理解。
总的来说,大学生志愿者结对民工子弟学校还是利大于弊的,目前的问题就是如何使得结对可以长期进行。
四、大学生志愿者长期结对民工子弟学校面临的问题
1.大学生志愿者的人员流动性
大学生中参加此类支教活动的大多为低年级同学,因为高年级同学面临就业与升学的压力,很难抽出时间来参加志愿者活动。这就使得支教人员的流动性很大,不利于与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培养深厚的感情,建立感情纽带。
2.知识的系统性
由于志愿者到民工子弟学校支教的周期较长,一般为一个月,甚至几个月,这样大学生志愿者所讲述的知识便失去了连贯性。如果每次讲课的内容按照学校老师安排的日常教学计划,则又不能让学生们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方法,也达不到开拓视野的目的,更提不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3.经费问题
长期结对必然要面临经费的问题,结对双方需就经费问题进行更深入的商议与讨论,如一些教学器材、设备、课本等。
五、如何确保志愿者结对工作长期进行
1.争取多方支持
俗话说的好“众人拾柴火焰高”,想要办好一件事情,就必须争取更多的力量。大学生志愿者可以联系宣传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进来,也可以联系学工部、研工部、团委、政教处等,以获得他们政策上的支持。
2.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
大学生是具有极高心理弹性的群体,因此志愿服务工作一定要注意其内在激励机制的建立。要促使大学生志愿者结对民工子弟学校保持长期性,当务之急就是建立志愿者激励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内在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激励机制分为两种,一种是心理层面的内部激励,一种是诸如课程学习、专业技能等外部激励。心理层面的内部激励尤为重要,主要是指个人幸福感、个人价值的实现、个人荣誉感等。通过这两方面的激励,大学生志愿者就可以从传统的志愿活动中解脱出来,轻松快乐的参与到支教活动中。
3.加强大学生志愿者的队伍建设,培养优秀的志愿者团队
高校应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选拔培训大学生志愿者的机制,校领导及各部门应提供各项政策支持,并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经验交流,乃至共同培养一些优秀杰出的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在每次支教前需制定详细的计划,支教结束后进行总结与思考,以便下次改进提高
4.增强高校与民工子弟学校的沟通交流,协同处理问题
高校应及时了解民工子弟学校关于大学生志愿者的需要,可以按照民工子弟学校提出的要求来着力培养一些志愿者,以满足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大学生是激情与活力的代名词,而民工子弟学校是需要帮助的群体。大学生志愿者长期结对民工子弟学校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这可能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但我们相信,只要大家排除万难,协商合作,在不久的将来,这一目标定能实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徐丽.民工子弟学校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01).
[2]叶意群.高校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10).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数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