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瑜
(大连财经学院商务外语系,辽宁大连116622)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很多用人单位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英语成为用人单位衡量学生的标尺,而很多学生恰恰缺乏在本专业领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ESP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连接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纽带,承担起由过于简单的基础英语过渡到过于困难的专业英语的桥梁的作用。本文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对适合大学生的ESP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学生英语能力;ESP教学模式;人才需求;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5—0051—02
收稿日期:2013—12—26
作者简介:张晓瑜(1977— ),女,辽宁大连人。大连财经学院商务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攀升,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对于英语教学改革起着引领方向的作用。一方面,很多大学毕业生很难应聘到理想的就业岗位,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很难招聘到在专业领域能够用英语完成交际的毕业生。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英语教学必须从基础英语教学向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转变。蔡基刚说:“随着我国和国际交往的日益扩大,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随着我国大学的进校新生的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将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而高校仍然沿用多年的基础英语教学模式势必导致其毕业生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造成高校教学资源的浪费。因此,如何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探索ESP教学模式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课题。
一、大学生英语能力现状调查
2013年11月,借助人才招聘会,笔者采访了38名即将毕业或是已经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对自己的英语能力做了相应的评价。其中,认为自己口语与书写能力都欠缺的人数最多,达到29人,占总人数的76.3%;18.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口语能力有待提高;5.3%的受访者认为要提高自己的书写能力;没有任何人认为自己两方面的能力都很强。在调查中得知,大学生缺乏英语的实际沟通能力,而且不仅仅缺乏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不能够准确地了解本行业的术语,缺乏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不仅重视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而且对于应聘者的英语实际交际能力也要进行考核,这说明企业比较注重大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遗憾的是,很多大学生缺乏在本专业领域驾驭英语的能力。
2009年,大连国际IT人才招聘大会吸引了戴尔、惠普、华为等200余家企业参加,提供职位5000余个,应聘者也高达近两万人。然而,60%的应聘者因未具备专业英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落选,其英语水平与职位所需要的英语能力相差甚远。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数毕业生认为,学校的英语教材单一、乏味;学校的英语教学不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和实践机会;英语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导致学生不能在实际工作中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在找工作中四处碰壁,困难重重。很多大学生认为,考完四、六级就完成了英语学习的任务,不再有学习英语的动力,导致其英语能力只停留在笔试层面。学生对本专业的英语术语并不了解,导致在应聘时落选,在就业中步履维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以教材为基础,很少融入真实社会交际的场景,缺乏与社会人才需求的沟通,以四、六级通过率为教学标准,导致学生的英语能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二、ESP教学设计
(一)开展ESP教学的目的
2007年,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中规定:无论采用何种形式,都要充分考核学生实际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的是基础英语,交际能力也仅限于基础英语的水平,没有与专业知识做好相应的衔接工作。在就业中,学生会发现自己无法在其专业领域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ESP教学作为一门衔接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课程,弥补了这一缺陷。学生在完成基础英语学习之后,或者是通过四级考试之后,即可以进入专门用途英语的学习阶段,其目的是为将来顺利地进行专业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二)ESP课程设计
专门用途英语是介于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之间的一个桥梁学科,起到从基础英语顺利过渡到专业英语的衔接作用。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学生完成基础英语学习之后,直接进入专业英语领域的学习,对于这种大跨度的过渡,很多学生难以适应,最终选择放弃。本次ESP的教学模式以大连财经学院金融类专业为例,将课程定位在通用金融英语、经济类基础英语或基础英语(金融类方向)上,在课堂教学中,将英语语言技能与学科或职业相结合,以专业内容输出为驱动,促使学生在完成基础英语学习之后,在专业英语学习之前,学好专门用途英语,为专业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ESP课程的时间安排
本设计以大连财经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这些学生来自祖国各地,由于东西部英语教学师资不均衡,学生本身喜好不同,导致学生的英语水平也良莠不齐。针对这一现状,设计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学生,主要是大学新生,英语水平不高,英语交际的综合能力还比较弱,英语语言知识有限,需要接受具有高等教育特点的大学英语教学来提高英语水平。第二个层次的学生,已经通过四级考试,有一定的交际能力,可以接受我们所设计的连接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课程,即一般专门用途英语。第三个层次的学生,熟练掌握了一般专门用途英语,完成了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衔接,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学习特定专门用途英语,即专业英语。每个层次的学习期限为一年,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进行相应的调整,即省去一个层次,或增加一个层次的学习期限,都由学生自己自由选择。
(四)ESP 教学方法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仍然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为保证金融类专业学生在未来就业中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英语交际,在教学中要以交际法为主,以模拟情境教学、任务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为辅,给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的机会,在模拟情景或案例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其目的是创设金融机构各种相关案例的场景,让学生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完成相应的交际活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应拘泥于某一种教学方法,而是要根据不同的课堂内容,设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或多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以达到让学生能够在具体金融类案例中顺利完成交际的目的。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的逐步攀升,社会对于金融类人才的需求也日渐加大,但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主要是英语没有成为毕业生的敲门砖,反倒成为就业中的顽疾——毕业生没有能力在自己的学科领域用英语顺利完成交际。针对财经院校金融类专业的学生,ESP教学模式从课程设计、课程时间安排、教师培训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目的是解决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之间的衔接问题,让学生通过专门用途英语的学习,从简单的基础英语顺利过渡到专业英语,培养出适应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有用人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蔡基刚. 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2]林小翠.软件人才需突破英语能力关[N].中国教育报,2009,07,08.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章振邦.也谈我国外语教改问题[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4).
[5]Hutchinson,T.& 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