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浅淡民族地区高校稳定的法治思考

杨友国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汶川623003)

摘要:高校的稳定是社会长久治安的基本保证,也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高校稳定也关系着社会和经济秩序的稳定性,因此,高校稳定问题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民族地区高校承担着为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而大学生的稳定程度直接关系着高校的稳定状况,所以,要实现民族地区高校的稳定发展,必须重视学生的问题。本文从法治视角出发,着重针对民族地区高校稳定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民族地区;高校稳定;法治视角;法律意识

DOI:10. 16083/j. cnki.22 -1296/g4.2015.08.014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8-0030-02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战略,高校是社会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一切活动的开展必须要依照法律。民族地区高校的稳定性建设是影响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法律法规在民族高校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重要,尤其需要通过国家法律的强制保障高校事业的持续发展,使高校各项活动的开展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因此,也可以说,法律法规是高校建设与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必经之路。

一、民族地区高校稳定的重要性

民族地区高校代表着先进的文化发展方向和先进的生产力,其不仅承担着传递知识的责任,也承担着知识的创新与运用,民族地区高校教育也成为了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校的稳定性关系到民族地区整体的发展与稳定。如果高校不稳定,对于经济产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高校教育活动的开展除了要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同时也需要对学生灌输政治态度、政治信念等,尤其是对民族地区来说,高校教育代表着先进的政治制度,同时也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由此可以看出,高校稳定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一些经济水平相对较落后的西部民族地区,高校的稳定性已经成为地方政治管理的重要导向。另外,民族地区高校的稳定性也关系到地方社会的安定与团结。社会稳定是现代国家治理的核心内容,如果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一切经济和政治活动都无法顺利开展,甚至会引起严重的社会动荡,因此,必须重视高校的稳定问题。

二、法治缺失对民族地区高校稳定的影响

民族地区高校稳定建设有其独特的特点,存在很多客观的民族因素,对于高校稳定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高校管理过程中的法治缺失也会影响民族地区高校的稳定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不强

目前,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整体上的精神状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一些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的问题也普遍存在,这与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对于法律的认知程度不够有着重要的关系,除了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大部分的学生在法律意识方面都较为薄弱,对于法律的理解和认知程度较差。在日常生活中,思维和行为或多或少与法律背道而驰,而且对于法律的态度十分淡薄,在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时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于个人义务与权利不能很好地履行,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与民族地区高校治理过程中法治的缺失有着重要的关系。

(二)民族高校的管理活动法治水平不高

法治是现代高校管理的必经之路,我国在高校法治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且可以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实现对高等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但是,从民族高校管理的角度来看,与完全实现法治治理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民族地区高校管理者的法治意识不强,无法将法治观念充分融入到日常的管理活动中;另一方面,忽略学生的合法权益,存在着侵犯学生权益的现象,如对学生隐私权、姓名权、知情权等侵害的现象,而且有的管理者甚至没有意识到侵权现象的存在。另外,在管理制度的构建方面存在很大局限性,制度条款陈旧,不能与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形势相一致,甚至某些特殊的条款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违背,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高校的法治进程产生了很大的阻碍。

(三)学生管理队伍的法治能力薄弱

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而学生管理队伍的法治建设也是高校实现法制化管理的重要前提。由于受到管理者法治意识薄弱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些学生事务管理者对于民族地区的政策和民族常识不了解,所以在处理民族地区学生的纠纷时,无法从民族法律和制度的角度给予有效的处理,也无法根据民族常识对学生进行合适的调节,甚至会由于处理不当而导致事件的恶化。例如:当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发生纠纷时,他们多半会以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为由压制汉族学生,这样容易导致汉族学生的不满。

三、实现民族地区高校稳定的法治思考

(一)促进民族地区高校规章制度的完善

制度的完善是保证一切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要从法治的视角出发,坚持依法治校的战略,对民族地区高校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制度的构建要充分体现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根本原则,并且要体现对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保护;要针对民族宗教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并且将其纳入到法治轨道中,保证一切工作依法进行。需要强调的是,任何制度的构建都必须尊重国家法律,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为全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二)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素质建设

学生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对于民族地区高校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其工作能力的强弱与其法律素养和民族知识的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民族地区高校的法治管理工作中,要注重学生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一方面,要坚持公正、公开的原则,对于学生纠纷要给予恰当的处理,无论大小,都要认真对待,坚持认真、谨慎的态度,消除对民族团结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避免将学生纠纷事件上升到民族矛盾的高度上,依法妥善处理:另一方面,要坚持运用法律和法规解决问题,切忌按照管理者自己的意愿对学生纠纷进行处理,而且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民族平等,不能由于民族差异而使制度产生差异。

(三)加强对民族地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民族地区高校要针对部分大学生对法律知之不多、知之不深、知而不用且带有一定功利性的现状,强化法制教育,培养他们对法律法规的认同感,通过网络平台、宣传讲座等形式,介绍大学生应该了解和熟知的法律,培养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的意识,使其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履行自己的义务,保护自己的权利。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增加关于民族法律、民族政策、民族伦理等相关内容,使学生对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宗教信仰有更多的了解;同时,针对少数民族特殊的风俗习惯,给予学生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消除存在于学生中间的民族差异。大学生群体的稳定性是影响民族地区高校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法治视角对民族地区高校稳定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高校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必须重视高校稳定工作的开展。只有民族地区高校安定团结,才能满足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而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