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护理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预后的影响

邵晓莉

四川省泸州市医学院附属医院儿一科,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 目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有效改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预后的相关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和方法,从而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护理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入选该次研究的病例均为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全部患儿共计156例,随机对患儿进行分组,分成了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患儿78例。分别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对实施不同的临床护理措施的两组患者的家长关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和提供护理干预措施之后患者的大便情况分别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①对临床护理总满意度组间作比较,护理干预组明显比常规护理组的高,而且组间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50 0,P=0.000 2);②大便平均次数组间比较,得到的结果是护理干预组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而且组间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90 7,P=0.000 0)。结论 针对患有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在临床实施护理实践的过程中,若采用该院所提出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则效果显著,可以显著的改善患儿预后并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水平,是临床针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实施护理的理想选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护理措施;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预后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b)-0084-02

[作者简介] 邵晓莉(1980-),女,四川泸州人,本科,护师,研究方向:儿科护理。

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轮状病毒(rotavirus)肠炎实际上是由轮状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1]。从临床相关的统计数据资料上分析[2],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并且在患者的发病年龄特点上体现为以婴幼儿人群为高发人群,通常情况下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而在发病时间上体现为以秋季高发为特点,故名婴儿秋季腹泻。不仅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危机儿童今后的正常生长和发育。鉴于此,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有效改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预后的相关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和方法,从而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护理实践提供依据和参考内容,该研究对象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是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经该院收治的,该研究回顾性的分析并研究了这些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病例均选自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患儿人数总计156例,包含男性为100例,女性为56例,患儿年龄最大的4岁,患儿年龄最小的1岁,患儿的平均年龄为(2.45±0.35)岁。患儿病程最长的4 d,患儿病程最短的1 d,患儿的平均病程为(2.16±1.32)d。对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其中每组患儿有78例。为了使研究具有可比性,选取的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措施及方法

1.2.1常规护理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措施 该组中的78例研究对象都采用的是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及方法[3]。

1.2.2护理干预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措施 在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及方法的基础上,该组中的78例患儿采取了如下护理措施[4]。

①加强消毒隔离。对于感染性腹泻患儿,应警惕其传染性强特点。将其与其他的患儿分开,并做好消毒隔离的工作,医护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都应严格洗手消毒,还要对其衣物、用具、便盆及尿布作分类消毒。

②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关于腹泻的基本知识、护理程序和相关治疗向家长详细讲解,正确区分感染和非感染性腹泻,临床特征及病程进展要使家长理解,与此同时,还要间接地帮助患儿缓解恐惧情绪,并敢于接受治疗。

③用药的护理。呕吐、腹泻是肠炎的主要临床表现,需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的平衡紊乱,做到预防脱水。补液原则遵循先快后慢、见尿补钾和先盐后糖。合并发热患儿的喂水同样也需少量多次。

④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患儿生命体征变化的情况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如血压、呼吸、脉搏及体温。体温过高时可采用先以冰袋实施物理降温,但还是应多喝水。遇到患儿呼吸速度加快的情况,应控制输液的速度,以防输液速度太快。

⑤臀部的护理。在臀部护理方面,要保证尿布始终干燥,并勤换洗尿布。便后要先用温水将臀部洗净,然后毛巾吸干。如若臀部皮肤有破损溃烂的部位,应使其保持干燥,并暴露臀部。

1.3观察指标

该研究主要通过对实施不同临床护理措施的两组患者其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以及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的大便情况进行观察来比较两组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研究其差别。

1.4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 18.0软件包的统计工具以及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进行相关计量的资料处理,采用的χ2检验进行相关计数资料处理。

2结果

2.1实施不同临床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的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比较

实施不同临床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的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比较如下:护理干预组中的78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家属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的有44例,满意的有33例,不满意的有1例,总满意77例,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98.72%;常规护理组78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后,家属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的有37例,满意的有26例,不满意的有15例,总满意63例,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80.77%。临床护理总满意度组间比较,护理干预组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明显比常规护理组的要高,并且组间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50 0,P=0.000 2)。见表1。

2.2实施不同临床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的大便次数情况结果比较

实施不同临床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的大便次数情况比较结果如下:大便平均次数组间比较,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大便次数明显高于护理干预组患者的,并且组间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90 7,P=0.000 0)。见表2。

3讨论

轮状病毒性肠炎属于婴幼儿腹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相关患儿如果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相关患儿的生活治疗会大大降低,生长发育过程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相关统计资料显示[5]:全世界每年高达500~180万儿童死于腹泻,2岁以下的幼儿最常见病症为小儿腹泻病发症。为有效地改善患儿的预后,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护理措施,使死亡率下降至最低。由此可见,临床上针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相关研究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的。

以往的临床研究和报道结果均显示[6-10]:针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的提升和改善患者预后,同时对于提高临床整体护理满意度也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该院在临床护理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对传统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和方法进行了优化完善,有针对性的对患儿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制定护理预案,通过科学组织,有序安排,不断进行护理实践工作的创新和完善。通过临床相关病例的实践检验,该院针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所提出的包括“加强消毒隔离”、“加强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臀部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和方法的效果得到了相关医护人员以及患儿家属的广泛认可。

从该研究比较的研究数据上分析:一方面在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上,组间比较,护理干预组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为98.72%,显著的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0.77%,并且组间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50 0,P=0.000 2);另一方面在大便平均次数组间比较,护理干预组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并且组间数据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90 7,P=0.000 0)。同时,与国内外的同类报道结果和研究相比,该研究数据的比较结果与其具有一致性。

综合以上的阐述和分析,得出结论如下:针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在临床实施护理实践的过程中,若采用该院所提出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显著的改善患儿预后并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水平,是临床针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实施护理的理想选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王辉,康志龙,王海强,等.血清中I-FABP、D-LAC、Fg水平联合检测对缺血性肠炎诊断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0):144-145.

[2] 李匡一, 张亚历,崔西玉,等.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后黏膜愈合程度与预后的关系的研究[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4,31(2):80-83.

[3] 马兴娜,孔祥永,王瑞娟,等.影响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4):388-391.

[4] 林慧佳,马晓路,施丽萍,等.危重评分预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后62例回顾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5):326-330.

[5] 姜雪莹,余静,管利荣,等.乳糖不耐受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6):23.

[6] 李匡一,张亚历,崔西玉,等.激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黏膜愈合程度与预后的关系[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22(3):246-249.

[7] 陈冬梅,雷国锋,彭维林.血浆D-乳酸水平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后的关系[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4(10):583-586.

[8] 张付来.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合并脓毒症对病情及预后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1,30(34):34,36.

[9] 王磊,马腾辉,彭慧,等.放射性直肠炎的预后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1,14(3):188-191.

[10] 项娟芬.C反应蛋白在儿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和预后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49-50.

(收稿日期:2014-09-12)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