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安全工作应从源头抓起

邢中伟 刘洪壮 徐文东 陈 东

(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8)

摘 要: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命脉,更是企业的第一生命。尤其是我们石油行业安全生产更是重中之重,如何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质量、安全与效益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高度体现,随着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化,原有的安全管理模式和方法已不能满足和适应当前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事故预防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6-0184-02

一、解析职工的不安全心理,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作为一个采油高风险行业,在生产操作中各种危险因素都是客观存在的,然而从各种危险因素演变成事故的往往有一个逐渐生成、扩大、临界和突变的过程;大量的事故教训表明,一件一件触目惊心的现实已经给世人敲响警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好安全预防管理工作,再不能让生命付出代价,再不能让财产遭受损失。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强化现场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规范人的行为,侧重于各生产岗位的员工培训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操作安全。

综观我们石油企业,有哪起事故不是人为造成的呢?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意识又是人的心理反应。因此,事故与人的心理意识和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人有什么样的心理都会在行动中体现。如果每个人都以正常的心理,在主观意识和思想上重视安全,熟悉本岗位的操作技能,明确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事故危害,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六条禁令”,坚持日常的风险识别和评估,就能有效的控制、减少、甚至是杜绝事故的发生。下面从几个方面论述违章的因素:

(一)人的不安全心理状态分为:

1、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支持违章作业的主要心理原因。

有这种心态的人,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也不是技术水平的高低,大多数是“明知故犯”。在他们看来,“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例如,违章带电作业 造成电弧烧伤事故,2010年4月23日,采油第*作业区管井二队530区19号站员工巴某某按站长要求,对油机配电箱打扫卫生。当时该井在化清,巴某某未听从化清监督员:“化清不能停机,先不要打扫配电箱卫生”的劝阻,在未拉下总闸刀情况下违章用小刷子清扫井口配电箱内积土,由于刷柄铁皮和箱内交流接触器两个接线柱相碰,造成短路打火,本人右手被电弧烧伤,脸部右侧被电弧燎伤的事故。

这是一起典型的因违章作业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责任者本人事先已清楚必须先切断总电源后再作业的安全要求,由于该井正在化清不能停机,化清监督员已提醒不能清扫,但为了早一点完成工作,置安全要求于不顾依然违章进行清扫作业。制订了安全措施,分专人负责,配备专职现场安全监督员,但事故还是未能避免。纠其原因,此次事故的发生说明还有部分员工安全意识低下,凭经验操作和操作规程执行不到位的现象。

自以为经验丰富,技术熟练,主要根本原因是由于事故责任者未履行安全职责、安全意识淡泊存在侥幸心理,违章作业造成伤害。

2、麻痹大意,盲目自信

麻痹大意是造成违章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

这种人,在行为上多表现为操作时不认真,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是清楚的,但时间久了,安全就只挂在嘴边,讲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心里放松警惕,觉的无所谓。

3、惰性心理

一些人在工作中总想省点事,偷点懒,而忽视了安全。

对现场操作中的小缺陷、小隐患视而不见,唯恐让自己去处理,,现场巡回检查中,听、摸、闻、比、看不认真,看是检查实是在走过场,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最为常见。

4、个人英雄主义和从众心理

有一些人为了显示自己能耐,往往会头脑发热,不遵守客观规律,不讲科学态度,干一些愚蠢和冒险的事。

还有一些人,看见别人违章作业,或者见别人那样做,明知不对,自己偏要照着做。例如,在井区计量间防爆区打手机,安全帽不系带就随意穿行于井区等等,这种心理是形成习惯性违章的主要原因之一。

5、逆反心理

这种心理常常表现为,“你要我这样做,我偏要那样做”,你说危险,我就不信,逆风而行。例如:“看见检查人员来了,马上穿戴好劳保用品,检查人员一走,马上原形毕露”。

6、情绪波动,思想不集中

一些人往往受到社会、家庭、人为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要么烦躁不安,思想分散,顾此失彼手忙脚乱;要么喜悦、兴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这两者都会严重影响工作中的注意力和规章制度的执行。

(二)影响人的心理行为因素

1、受企业管理的影响

如果企业的管理水平高、技术及装备精、劳动组织和环境舒适、员工待遇好就会吸引员工对工作和本岗位产生兴趣和热情,激发员工对工作的热爱,对事业的信心,工作起来就舒心从而增加安全责任感,这对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激励和推动作用。

2、受企业效益的影响

近年来油公司的经营政策好,提升了企业的效益,促进了企业管理,职工的效益和生活得到提高和改善,就能促使职工自觉珍惜本岗位的工作,增加了职工对企业的依赖性,可信度和使命感。

3、受习惯因素的影响

工作中的传统习惯,集体内工作气氛对职工的心理有很大的影响。在一个小的集体内往往容易形成一些不成文的固有习惯,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从众心理,这是人们适应群体生活的一种本能反应。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不安全行为极易被效仿。

随着企业设备机具更新换代,生产劳动工具不断改进,使得生产不断向机械化方向推进,给那些怀有惰性心理的员工创造了机会,有些员工在工作中因嫌麻烦,怕费事,就会省去一些必要的操作和不使用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及劳动防护用品,导致违章而引发事故。

二、健全制度强化学习培训

1、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个人素质

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坚持不懈的开展技能教育、素质教育、理想教育、岗位安全知识教育、特种作业教育、岗位操作规程、工艺技术规程、安全技术规程的教育;以及关键装置、岗位、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检查教育、事故案例教育、法律法规和标准教育、反事故预案的教育。如:运用案例分析,现场演习以及对比教育的方法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从职业道德事业心和发展上进行心理诱导

对职工要求做到四懂三会,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应知应会,作到安全操作。用企业良好的前景鼓舞员工,用良好的道德培养员工,用先进的机制激发职工,用安全生产、高效奖励嘉奖员工,促使员工自觉的遵守纪律,爱岗敬业。

3、在行为上加以规范,在健全的制度下进行约束

要求管理者组织员工学习法律法规,落实技术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工艺技术规程,签订安全生产合同和承诺书,并组织反事故演练和应急预演等。

4、在工作行为上加以控制

加强各方面检查与考核,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检查、日查、月查、季度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同时注意职工思想情绪在工作上的反应,及时纠正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和违规的不良习惯。

三、落实班组安全管理做好事故预防的安全工作

安全工作是一项事关企业生存的大事。因此安全管理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监察管理。我们企业的工作大多是野外施工,工作环境恶劣,安全风险大,巡检全过程受控难度大,员工的安全教育跟不上,制度落实不到位,及易发生违章或事故。因此,必须强化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和预防,必须强化安全管理的落实,必须强化班组安全监管的落实。安全管理是由上至下的一种纵向深入和由外到内的一种递增强化,最终的落脚点还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沿阵地—班组。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也是安全管里的最终目标,因为班组成员大多数处于生产第一线,接触危险、危害的概率也最高,因此抓好班组的安全就可能从源上预防甚至切断事故的发生。我们在基层建设工作中强化“四好班子”建设,更注重 “五型班组”创建,就是要培育“学习型、安全型、清洁型、节约型、和谐型”的班组,促进班组开展安全教育预防活动,培育班组安全文化,不断提高员工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引导班组成员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和安全生产观。

四、把握人的安全行为贯彻安全制度和事故隐患整改力度

安全行为是人们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保护自身和保护设备、机器等物质的一切动作。

在石油行业逐步实现科学化管理、机械化操作、现代化生产的条件下,安全行为不仅是自我保护行为,而且是生产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总体行为。要建立总体的安全防范系统,离不开人的自我安全保护,这就需要有一套能够把人的安全与总体安全密切联系起来的制度规范人的安全行为。这套制度要站在安全行为者的角度来编制和操作,由安全行为者从内因产生“我要安全”的行为。就我们石油行业整体来说,因为企业生产分工性质不同,存在着多工种联合、多工序交叉、多环节衔接作业的特点,所以就应该从各自的实际出发,紧紧把握员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建立和健全个人自我安全保护制度。

认真学习落实集团公司反违章《六条禁令》,自觉抵制“三违”现象,实现员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转变。培养员工自觉严格执行作业程序文件,落实岗位职责,严格执行企业的各项技术标准、工作程序及操作规程,班组员工岗位分工明确,岗位操作标准、规范,实现生产过程全面受控。使之自觉地遵守安全规章制度,自觉地进行安全保护。员工们说得好:“事故不难防,重在守规章;最大祸根是失职,最大隐患是违章”。只要我们真正把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当成生命之友,安全之伞,就能够站在安全生产的主题地位上,实现安全生产。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的安全,“讲起来重要、工作中次要、忙起来不要”现象依然存在,这就是导致事故的主要根源。通过剖析其中的要素,可以纳成“四句话十六个字”:意识淡薄、利益驱动、疏于防范、素质低下。

通过认真领会培育一个理念、五严思想、四种认识、两个习惯。在我们基层日常管理工作中,对于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提出对策,制订防范措施。找出根源,认识不安全行为对企业和个人带来的严重危害,经过分析进一步地体会到安全警钟长鸣的现实意义。只有勇于汲取事故教训,才能及时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最终实现安全生产。

(责任编辑:赵蕾)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