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医学护理 » 护理 » 正文

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赵艳杰

辽宁省阜新市中心血站,辽宁阜新 123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血站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入选的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该血站400例无偿献血者均为初次献血者,所选对象均在献血前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相关生理指标正常者可实施无偿献血。上述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献血护理干预措施:无偿献血者来献血、测定相关生理指标、护理人员对其进行采集血液,而后献血者离开。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对象的献血前和献血后进行心理焦虑情绪评定;记录两组对象献血反应的发生例数。结果 观察组献血前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对照组献血前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献血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本组献血前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献血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对照组献血后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无反应189例、轻度反应8例、中度反应3例、重度反应0例。观察组中中度和重度反应所致比例为1.5%;对照组中无反应176例、轻度反应8例、中度反应14例、重度反应2例。对照组中中度和重度反应所致比例为8.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血站无偿献血者的心理情绪,减少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血站;无偿献血;心理护理;心理情绪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2(c)-0150-03

随着人们对献血的认知提高,无偿献血者越来越多。但献血对无偿献血者来说是一种应激,可能部分献血者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及生理等方面反应,这可能与献血者的文化素质、工作性质等有关,而这些心理问题往往会影响献血者心理及献血过程的顺利进行。在献血者群体中,部分对象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1-3]。所以血站工作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献血者至关重要。该研究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该血站无偿献血者400例,观察心理护理对其影响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的400例无偿献血者均为初次献血者,所选对象均在献血前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相关生理指标正常者可实施无偿献血。上述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0例,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05例和95例,年龄平均为30.4岁(年龄范围为18~43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本科学历共127例、中专及中学文化程度共49例、其他文化程度为24例。对照组200例,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07例和93例,年龄平均为29.6岁(年龄范围为18~41岁);受教育程度:大专及本科学历共130例、中专及中学文化程度共51例、其他文化程度为19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献血护理干预措施:无偿献血者来献血、测定相关生理指标、护理人员对其进行采集血液,告诉献血者献血后的简单注意事项,并对其进行献血前、中、后的心理护理支持,而后告诉献血者离开。

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1)献血前的心理护理。首先对献血者进行献血知识方面的健康教育,提高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的认知,让献血者了解相关的生理知识,消除献血者对献血的误解和忧虑,同时让献血者知道定期适当的献血有助于预防血液粘滞性增高,有助于保持精力充沛,并不会影响到工作和学习。在献血环境布置方面,要做到献血环境温馨和谐,可以制作彩色的标语,采血室内放置一些花草,播放轻音乐,营造温馨舒适愉快的采血环境。(2)献血中的心理护理干预。在献血过程中,护理人员主要观察献血者的表情、眼神、心理状态的改变情况,采血过程中护理人员动作要娴熟,做到快而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穿刺对患者产生的伤害刺激,提高献血者对献血的安全感及信任感。在针刺过程中要做到一次性穿刺成功,穿刺动作要轻柔,态度和蔼,同时指导患者深呼吸,做到全身放松,缓解献血者的心理情绪,告诉献血者抽血过程较短,尽量放松心情。(3)献血后的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除了做好交代献血者正确按压血管的方法,还要主动询问献血者献血后的感觉,询问献血者献血后有哪些不适,如有不适给予相应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要对献血者进行心理安慰,并解释为何出现相关反应,消除献血者对献血过程的恐惧感,同时让献血者掌握献血后的注意事项,避免穿刺处感染,献血后适当休息并增加营养等,让献血者怀着愉快的情绪离开血站。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对象的献血前和献血后进行心理焦虑情绪评定;记录两组对象献血反应的发生例数。献血反应严重程度评定:献血后,献血者出现了心慌、头晕、疲乏等表现,献血者表示有主观不适,评定为轻度;献血者献血后出血了头晕、乏力、面色苍白以及四肢厥冷等症状,评定为中度;献血者献血后除了以上心慌、头晕、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外,患者有主观不适,且有晕厥症状,评定为重度。

1.4 统计方法

在统计学软件spss17.0下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率和均数比较分别采用χ2和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无偿献血对象献血前和献血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情况比较

观察组献血前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对照组献血前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19,P=0.7477,P>0.05);观察组献血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本组献血前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692,P=0.0000,P<0.05)。观察组献血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对照组献血后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804,P=0.0000,P<0.05)。见表1。

2.2 两组对象的献血不良发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无反应189例、轻度反应8例、中度反应3例、重度反应0例。观察组中中度和重度反应所致比例为1.5%;对照组中无反应176例、轻度反应8例、中度反应14例、重度反应2例。对照组中中度和重度反应所致比例为8.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7.9569,P=0.0048,P<0.05)。

3 讨论

无偿献血已经在社会层面的影响下逐渐增加,但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献血者认为献血后损伤元气,并产生有损身体健康等恐惧心理,或者患者认为献血后造血功能受到影响,因此对献血望而却步,这是患者对献血的误解;或者认为通过献血可能会被传染上艾滋病、性病等传染病,这些均可导致献血者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情绪而影响献血[4-6]。由于这种不良情绪存在,可引起将要献血者的心理厌恶及反感,影响献血者顺利进行献血。所以对献血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对献血者心理护理干预过程中,要对献血者从献血前、献血中以及献血后进行心理支持。在献血前,通过对献血者行健康教育,消除献血者对献血的误解,让献血者了解一定量的献血并不会影响身体状况,反而对机体血液系统产生良好影响,根据献血者产生的忧虑恐惧的情绪,对其进行心理支持,缓解献血前的不良情绪,利于献血进行,利于采血进行。在献血过程中,对献血者的献血反应进行观察,观察献血者产生的相关反应,让献血者对献血过程安全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同时教会献血者心理放松方法,通过深呼吸、心理放松等方法缓解不良情绪,这样有助于减少献血反应发生[7-9],同时有助于提高献血者献血过程中的舒适度,在献血后,通过告诉献血者相关献血后的注意事项,打消患者对献血后的相关顾虑和担忧,让献血者以愉快情绪离开血站,有助于提高献血者再次献血机会[10-12]。该研究中,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献血后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1.5±2.7)和对照组献血后的评分(37.8±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献血后的焦虑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献血后,提示观察组献血者的心理情绪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再者,本文结果中观察组献血反应发生率(1.5%)低于对照组(9.0%),说明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患者的情绪得到缓解,同时对献血知识了解较多,所以观察组献血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刘晓江等人研究也提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献血者的心理情绪,提高献血者的献血率,减少献血者的献血反应[12]。综上所述,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血站无偿献血者的心理情绪,减少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刘晓江,郝晶茹. 心理护理在连锁性献血反应中的作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2):98-99.

[2] 段俊媛. 浅谈护理工作在无偿献血招募与保留中的心理护理[J]. 中国卫生产业,2012,9(31):44.

[3] 仇连美. 优质护理服务在血站采血环节中的应用探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12,9(16):3236-3237.

[4] 任红霞,冯淑贤,贠世文,等. 心理护理在血液病患者临床输血中的应用[J]. 中国输血杂志,2012,8(S1):191.

[5] 曲舒江. 无偿献血者的献血过程影响因素与心理护理对策[J]. 中国健康教育,2012,28(12):1072-1073.

[6] 李爱华,杜美青. 心理护理对消除献血大学生焦虑状态的影响[J]. 中国输血杂志,2014,27(9):964-965.

[7] 时宝红,雷庆,蒋媛媛,等.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J]. 当代医学,2012,18(31):126-127.

[8] 李小梅,梁芬,黄彦,等.心理护理在无偿献血中的作用[J]. 河北医学,2007,13(7):864-866.

[9] 高清. 探讨全面护理管理在血站成功采血工作的应用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5):591-592.

[10] 郑丽君. 优质护理服务在血站采血环节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2):213-214.

[11] 谭爱玲. 人性化护理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J]. 当代医学,2010,16(15):97-98.

[12] 刘晓江,郝晶茹. 心理护理在连锁性献血反应中的作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2):98-99.

(收稿日期:2014-10-28)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