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利用科学课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构建

湖北省郧西县上津镇中心小学(442600) 王发艳

通过对“利用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策略”的理论思考,我们逐渐研究、实践形成利用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体系:立足探究实验课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策略;把握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策略;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策略;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策略;优化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策略。

1 指向明确问题 形成探究目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策略

学生喜欢上科学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科学课上有许多让学生动手观察、实验、研究等活动。学生不仅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喜欢教师少讲一点,多提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自己思考、分析,更喜欢教师多给自己发表意见的机会。如在《各种各样的树叶》一课中,在学生认识各种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颜色多样的树叶后,教师尝试让学生提出研究的问题,希望学生能提出“树叶有哪些形状?”、“不同的树叶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等指向性强、可研究的问题,但学生往往会提出“为什么有树叶?”、“树叶为什么是绿色的?”等课堂上无法研究的问题。这时,笔者可以把“引导学生提一个适合研究的问题”作为学生科学探究起始阶段的研究重点.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如让学生在选择问题的过程中认识真问题与假问题;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提出一个适合研究的问题;让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问题;让学生提出有一定研究范围、指向性强的问题等。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笔者让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自己小组想研究的问题。在学生选择问题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怎样研究自己的问题。研究“树叶有哪些形状”等问题的小组很快就确定了用画图、拓印、语言描述等方法来研究形状,但研究“树叶有什么用”等问题的小组无法确定自己的研究方法。这时再让学生重新选一次问题,学生就会选择能确实研究的真问题。这种在研究的过程中自然生成的新问题,往往是学生思考的结果,是适合研究的问题,怎么证明?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用火来检验。学生用火柴检验后发现火柴会熄灭,于是又产生了“这是什么气体?”这一问题,课堂研究在不断生成的新问题的推动下向纵深发展。

2 运用小组合作 培养参与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科学教学中一种常用的、重要的组织形式。在开展小组内合作的同时,教师积极引导各小组间展开竞争,可以激发组内同学的参与意识,增强组内合作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例如,测量《摆的快慢》一课学习中,在小组合作活动开展前,笔者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小组竞争意识,提出了竞争的规则:①纪律,哪个小组活动过程最安静、最有序;②思考,哪个小组自主选择的课题最有效、能表达自己的想法;③效率,哪个小组完成实验所用的时间最短;④参与程度,哪个小组的全员参与程度最高。以上的竞争规则以活动的展开为线索进行制订,学生的活动得到了合理的约束,合作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活动中给予及时的评价,在活动结束后,共同评出“纪律最优组”、“思考最佳组”、“配合默契组”等,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 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

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假设、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归纳总结等过程,其中既有观察、实验等活动,也有分析、整理、总结信息等活动。但是学生往往只对动手操作比较感兴趣。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教学中关注动手和动脑的紧密结合,让学生“想好了再做”、“在做中思考”、“做完后反思”,让动脑的活动贯穿探究活动全过程,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例如,在《测量摆的快慢》一课中,当提出“什么因素影响摆的快慢?”的问题时,让学生通过动脑提出自己对问题的假设。在设计验证方案时,让学生思考“通过什么样的实验验证假设?”、“应该怎样注意控制变量和不变量?”等问题。在总结汇报阶段,又提出:“实验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能不能验证我们提出的假设?”、“为什么我们的数据与别的组不同?原因在哪里?”……学生只有养成“想好了再做”、“边想边做”、“做完后反思”的好习惯,探究活动才能真正做到手脑结合,目的明确、观察到位、实验有效……

4 充分讨论质疑 达成探究共识把握好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时机

一种材料就预示着一个现象,可以设置一个情境,进行一项探究。不管是有关,还是无关,每一种材料的出现都有很明显的目的性。因此,把握好材料的呈现方式和时机,也就是调控了课堂的节奏,掌握了课堂的结构。小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使用的材料会随着探究活动的推进或探究内容的转变而变化。材料何时呈现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过早发送探究材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往往还没有听清楚活动要求,甚至还没有明白要研究的内容,就开始动手了,这样容易扩大探究范围。而有层次地发送材料,就能调控探究的范围和深度,提高探究的有效性。例如,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学生猜测物体是沉还是浮可能与物体的大小和轻重有关后,教师抛出了第一组材料:木块、石头、泡沫塑料、回形针、牙签、橡皮泥、胡萝卜、蜡烛等。学生通过实验比较发现与自己猜测不相符的结果——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可能没有关系,这就与生活经验产生了冲突。那么是不是这样呢?教师又提供了一组特殊材料:大小相同的铁块、铝块、塑料块、木块、黏土块等。实验获得了新的进展——轻的易浮重的易沉。第3次提供了重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铝块、橡皮泥、萝卜块、木块、泡沫塑料块等。结果发现在轻重相同的情况下,大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这样分3次呈现,顺应了学生的思维习惯,以材料来指引探究,有序而有效。

科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既包括教师“有效的教”,又包括学生“有效的学”,努力实现科学探究与科学概念的协调发展,即科学探究围绕科学概念展开。开展小学科学有效教学研究,除了以上涉及的内容外,关于科学探究中的倾听、记录、评价、预设与生成等内容,都与有效教学有关,还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进一步研究。

收稿日期:2014-11-21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