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从激发兴趣到自觉思维的应然追求——基于课后“微实验”引发的思考

江苏省江阴市璜塘实验小学(214407) 李笔锋

1 课后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智慧生长,首先当然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以期能实现思维的自觉性,这是学生科学学习的必然归宿。课后微实验,似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概念,经常被教师和学生遗忘。一是,学生会不会主动去做,做了实验的价值何在;二是,教师会不会布置一些有价值的实验,实验价值的体现是什么。但是最近多次的调查,居然发现有学生会主动在课后进行实验。课后实验的意义何在?对学生智慧成长的培养有着怎么样的关系?本文就作者的一些实践经验,谈谈关于课后实验引发的思考。

教学3年级的科学,教师经常会布置让学生回家做的实验,或者询问学生是否主动回家做了教师课上已和学生曾经做过的实验。把课后实验定义为“微实验”不知道是不是欠妥。“微实验”就成了适合学生课后自主探究的小实验。

“微实验”成了学生回家可以做也必须做的实验。“可以做”,是以学生已经学过的方法和经验为前提,似乎就是复习一下实验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能因此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须做”,体现了温故而知新,是巩固实验和科学知识的要求,不过,更重要的应该是可以考量学生是否对实验已经产生了兴趣.特别是以期从中再次获得新的收获。

笔者总以为,科学课是能够吸引学生的,但是究竟培养了多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和提高了多少学生的科学素养,笔者没做过调查。科学课吸引学生的原因究竟在哪里?喜欢做,是喜欢动手的机会?还是喜欢实验后获得的快感或者收获?笔者从没往深度思考过做的价值和不做的后果。

下面引发的一点思考,改变了笔者的一贯想法。

2 实验 感官联动长技能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它是以视觉为主,融其他感觉为一体的综合感知,是知觉的一种高级形式。观察中包含着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人们也把它称为思维的自觉。”观察是学生一个必须了解和学会的技能,学会观察,其中实验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观察能力的培养,需要多感官的参与,在实验中学会用眼看、用鼻闻、用嘴尝,用手摸等感官感觉来参与实验、理解实验。多器官联动,能更好地触发学生观察能力的形成和生长。从有意识的训练、指导和培养,以期能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最终实现能让学生把观察这一技能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

3年级,学生刚刚步人科学课的学习。科学,对于学生来讲是陌生的,更是神秘的。魔术般的实验,应该是最好的兴趣激发点。通过实验这一媒介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激发,对学生未来科学课的学习,将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兴趣应是学生最好的教师。作为科学教师也常常沉醉于学生参与实验的那份热情和激情中,也因此会去不自觉的思考:“科学课,是什么吸引着学生?怎样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

笔者认为选择“微实验”作为兴趣培养的激发点,不失为一个较好的办法。

如教学《生命离不开水》一课,要求学生在蔬菜水果里找水。发现好多学生动手能力较差。课后与同事(正好是学生家长)交流到一个“削苹果的话题”,她说:“我们没有想到,儿子平时连洗个苹果都懒得动,有一次居然帮我们削好了苹果端给我们……我们好好表扬了儿子。”这个说者无心的故事,让笔者突然有了灵感。

笔者择机从另一个角度和学生展开了讨论。

摘录如下:

师:……(引入略。说明:预设前提——这个孩子以前连洗个苹果都不愿意。)

当他把一个削好的苹果递给父母时,父母会怎么想?

生:会感到很高兴。

生:会说我很孝顺。

师:对(表扬)。

师:除此之外,你们能猜猜父母是怎么想的吗?

生:交流。

师:老师觉得,孝顺,是每个孩子应该做的,也是能做到的。这个同学的行为仅仅是体现了孝顺而让父母高兴吗?

师:一块糖,你会不会给父母尝尝?

生:会。

师:那一个陌生人呢?

生:不会。

师:让你的父母更高兴的,不仅仅是孝顺,而是你表现出来的能力。要会削一个苹果,也是一种技能。你会用你的技能,来更好的展现你的孝顺,所以,你的父母才很高兴。你慢慢在长大、慢慢变得更加懂事。如果,我们通过科学的学习,也能学会一些技能,并能运到生活中去,到时候相信你的父母、你的家长也会很高兴的。

当这么讲的时候,学生似乎能理解。“微实验”可以培养和成就学生的这些能力。

探究“当物体重心低就不倒”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经历了探究的主要过程。笔者给学生布置了做鸡蛋不倒翁的“微实验”。而且在随后不下5节课中谈论过关于不倒翁的话题。不倒翁的话题体现了探究的3个层面:一做、二思、三研。玩中做,做中思,思后研。不倒翁为什么会成为话题,常常被谈起?为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是为了反映学生在做的时候的收获,从收获中通过师生的交流来认识什么是科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涉及的,似乎已经不再是教师教给的知识点了,慢慢的会循着教师的思路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直至解决问题。为了鼓励学生多交流,笔者教给学生一句话:“我不知道”。这句话,可以让学生在自己不知道如何回答教师的问题时作为学生的答案。笔者发现几节课下来,渐渐的有部分学生,开始不再直白的用“我不知道”来回答教师的提问,而是会努力去思考问题,尽可能地循着问题去思考了。

最后一次讲到不倒翁的话题,是讨论“为什么不倒翁会倒下来?”。“上轻下重”才会不倒,学生理解。但是,为什么我们做的不倒翁有时候却会倒?问题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似乎就不是理论知识了,而是学生实验后可以产生的一种经验,这种经验的产生是实践后的又一次提升。经验,于是发生了从理论转化为技能的一个改变。可惜,因为这个问题比较难,学生没能直接找出原因,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答案。自行获取的经验,绝对比教师授予的知识难得多。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知道做不倒翁的时候,用东西固定鸡蛋,不让它倾斜,这一点,学生倒是明白的。这就是技能,一种通过思考才会变为技能的能力。这种能力,也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要求虽然高了,但是并不是学生接受不了的。这个获得经验的过程,也是方法习得的过程。没有实践的基础,学生是体会不了的,只有学生课后去自己做过,才会深有体会。

做课后“微实验”,笔者反复告诫学生,要自己做而不要一遇到问题就找家长寻求帮助,甚至让家长操办而学生做旁观者。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学生亲身去经历,激发学生学会去观察,亲自去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能让“微实验”真正成为学生养成探究能力的平台。

3 考验 智慧生长享乐趣

“教唆”学生回家考考家长,能否难住家长不是目的,就是通过学生考家长的方式,获取科学学习的快乐。这份快乐来自于科学学习的收获,即知识的获得;来自于知识的转化,即技能的习得。既然是“考”,那就得有难度。考什么,怎么考,不是空穴来风。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科学课上给予学生充分展示和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获得方法、习得能力,才能为考家长打下基础。

在教学《做一名小科学家》之前的一节课,笔者拿出1支铅笔,给学生留了个话题,摘录如下。

师:老师想让这支铅笔站在我的手指上,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个办法?

学生的表现很热烈,说出了自己的办法。

师:那么,只能让这支铅笔用笔尖站在手指上,而且还不能采用把笔尖插在橡皮上这种借助别的物体的办法来实现,你们有没有办法?

学生一下子沉默了,好久没想出办法。笔者知道,学生是想不出办法的,因为这一课还没教,他们不知道其中的科学原理。

师:你们想不想回家用老师的问题来考考你们的家长?

学生群情激奋,争相举起了小手。

就这样,第一次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家,考起了家长。

在教学《做一名小科学家》时,笔者首先把上节课的任务进行了调查,结果很明显,家长们都未能成功。于是,这节课的教学笔者就用你们想不想让这支铅笔,乖乖的站在你的指尖上,作为新课导人。这节课,学生带着渴望,带着明确的目的来学习,因此学得特别认真。课中,学生通过探究明白了“纸鹦鹉站立的秘密”,做了“让笔尖站在手指上”的实验。

一节课在学生满满的收获中结束。笔者再次抛给学生考家长的话题,摘录如下。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让笔尖站在手指上”的实验,大家想不想回家教会你们的爸爸妈妈呢?

生:想!

师:不过,老师觉得如果还是用上次的问题去“考”,你们的爸爸妈妈不一定考得出来的。所以,老师建议,我们是不是换个方式,今天,我们回家教会他们好不好?

生:好。

师:既然是教,我们该怎么教呢?自己都不会,那肯定教不了。老师觉得,如果我们只是教给他们怎么做,那没价值。我们是不是回顾一下课上是怎么学的,然后也像老师一样一步一步去指导他们,把他们教会!

于是,笔者再次引导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如何寻找证据。找证据可以做实验,接着让学生回顾“让笔尖站在手指上”这个实验的实验要求、材料和步骤。

和学生一起回顾实验的同时,让学生理清了思路,也教会了学生回家如何考家长的方法。

考家长需要学生自身能力的支撑,即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的支撑。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来自于课堂的学习。第一次考家长,只是讲清了考的问题,譬如考什么,怎么考?学生实际上并不明确这个实验到底怎么做。那为什么还要考?只是期望能用考的形式,让学生明白科学的神秘,从神秘中初步体验科学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正因为难,所以能激发学生继续研究的兴趣。第二次考家长,实际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种转化,即展示自己的技能:动手的能力、表达的能力、思考的能力等。是一种综合性的自我测试,也是在家长面前的一次学习成果的展示。有见地的家长,看到自己孩子有这么多的变化,会由衷地感到高兴。

会“考”的学生,真正实现了自我能力的一大挑战,自我信心的一次展示。考家长不是简单地抛出一个问题,考家长更需要艺术,这个艺术的来源就是学生对考题的理解和描述,来自于自己本身对科学知识、实验的理解和掌握。

考家长更考了学生,考家长考出了一片别样的天地。能否难住家长不是目的,学生由此产生的自信和愉悦才更重要。

4 体验 表象回归究本质

如果说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运用就是记忆之母。考验家长,既是复习,也是运用,学习中获得快感,运用中增强记忆。

做中学,享受成功快感;学中思,享受成长快乐。学生动手实验,是否只是亲身参与实验而获得动手的快乐?只是会做实验那么简单?笔者认为不尽然。

如教学《神奇的水》中,做“会‘托举’的水”的实验,学生明白了浮力的概念,发现在水里的物体都能受到水的浮力。笔者突发奇想,能不能提前试试学生能否研究出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体积之间的关系。笔者想尝试考验学生的是,通过将近3个月的科学学习,是否已经掌握科学探究“提出问题一作出假设一寻找证据一得出结论”的过程,是否已能从观察现象中提出问题,会由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会想办法寻找答案。教学摘录如下。

师:(演示实验)拿出一块橡皮泥,放入水中,橡皮泥沉入水中。

师:不借助其他物体,你们能不能让它浮在水面上?

生:多放一点水。

生:把橡皮泥弄小一点。

师:(出示图片)“辽宁号”航母的图片,让学生观察。

师:为什么航母这么庞大的物体,能浮在水面上呢?

生:因为它是一艘大船。

师:对呀!看了航母你们有什么启发呢?

生:我们是不是可以把橡皮泥捏成一只船?

师:其他同学怎么认为呢?

生:可以。

师:你们觉得这是让橡皮泥的什么方面发生了改变?

生:样子、形状。

师:现在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交流想法。

师:有想法说明我们进行了思考,把想法变成实践,非常重要。到底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行不行呢?我们的思考是不是正确的?回家试试,好不好?

生:好。

结果是可喜的,好多学生回家都做了这个实验。同时,在交流中,学生还提出了许多发现和问题:

师:还记得上节课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什么任务吗?

生:做橡皮泥实验。

师:那你们回家做了没有呢?

生:做了。

师:很好,这么多同学回家都做了实验。你们能不能把怎么做这个实验的过程来分享一下?

生讲述实验过程。

师:(表扬)有补充没有?

师:那么实验中你们有什么收获或者发现呢?

生:我发现,橡皮泥放水里过一会就会烂掉。

生:我发现橡皮泥捏成船型或者碗型,一开始会沉,后来我小心的放进水里.好像可以浮起来?

师:那你有没有继续试?

生:没有(难为情)。

师:诚实是很重要的,很高兴你没有撒谎骗老师。不过,老师觉得很可惜,也许你再试一次,就成功了。这时候放弃,多可惜呀!

生:是的。

师:想不想继续试一试?

生:想。

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我是用两块橡皮泥做的,还在船里放了硬币。放第3个硬币时,船沉了。

生:我这么想,橡皮泥烂了会沉,可不可以用纸做?

师:当然可以。老师觉得很有创意,换个方法,也许还有新发现。

生:我用布做。

生:我觉得不可以,布有小孔,会漏水的。

师:能提出自己的观点,非常好。到底行不行呢?不是光说就行的,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发现和想法用实验的方法去证明。

鼓励学生大胆回家尝试,下节课再继续讨论这个“橡皮泥引发的话题”。

用橡皮泥研究浮力的实验,是到5年级才会研究的课题。但是为什么要让学生在课后探究呢?第一,材料易得,用身边的材料也可以做实验,学生似乎没这个意识,常常在寻找材料时,遗忘这么好的资源,而培养学生从身边寻找随手易得的材料去做研究的意识也是需要的;第二,学生有研究的能力,学习了“会‘托举’的水”,学生获得了“浮力”的概念,通过实验也发现沉在水里的物体都能受到水的浮力,用“辽宁号”航母的图片,去引导学生思考改变形状能否改变橡皮泥在水中的浮力;第三,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参与课后研究是巩固和拓展学生技能的需要,学生能养成一种主动的习惯,从师生的交流也能明确看出,学生会做实验、会从实验现象发现问题、也会提出简单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第四,“用纸做”、“用布做”不是简单地换个材料进行实验,是问题产生后的碰撞,是思维的一种拓展,是学生探究能力的再一次提升。

几次三番围绕一个话题进行研究,做后讨论,讨论了再尝试,尝试中不断加进自己的思考。尽管始终没有要求学生去理解浮力和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之间的关系,但是相信5年级学习到这一知识时,学生发现的会更多,思考的会更多,收获的会更多。

目前他们收获的既有参与实验带来的快乐,更有在实验中通过思考发现的问题,以及寻找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收获是来之不易的,学生没有用心去体验,是没法享受到的。用心去体验,也是慢慢地引导学生去掌握如何进行科学学习的方法。

收稿日期:2015-01-21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