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协同视角下的高职教育基本功能

吴结

[摘要]职业属性决定了人力资本开发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社会资本理论则揭示了任何教育活动都不是简单的教育投入与产出的直线关系,教育的整体功能不应只局限于“人力”培育。在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协同视角下,高职教育基本功能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技术技能的提升,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社会适应水平、生活质量以及高职教育活动对社会和谐稳定的贡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教育基本功能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协同

[作者简介]吴结(1976-),男,江西余干人,广东开放大学终身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管理。(广东 广州 51009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4-0009-04

职业属性决定了人力资本开发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功能。结合职业市场的需求,高职教育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技术技能的提升,即重视培育和挖掘学生个体的能力和素质,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可和尊重。然而,现实中的人或组织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置身于一定社会网络之中的社会个体或社会组织。社会属性决定了高职教育等所有教育活动绝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人力”培育,决定着学生主体性形成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被社会化的过程。“教育制度不仅传递人力资本,并且还可以社会规则和规范的方式传输社会资本,不但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如此,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也是这样。”因此,高职教育基本功能的实现应该协同集约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

一、高职教育基本功能的“人力”倾向

“后发国家一般都是通过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本先导的模式,优先在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上缩小与先行国家的差距,最终实现对先行国家的经济追赶。”我国高职教育的萌芽、起步、发展历程正是处在奋起追赶的大时代背景下。从目标维度上说,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尤为关注工具理性问题,即关注高职教育功利性社会价值目标的实现。我国高职教育从形成之时起,就被赋予培养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和帮助政府解决长期积累的“高等教育资源荒”的使命。在工具理性的主导下,高职教育办学着眼的是“人力资源”的开拓,培养对象被视为资源要素,高职教育目标定位为产出更多、更好的人力资本。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演变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八五”末期的“高层次实用人才”、“九五”初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九五”末期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十五”初期的“高技能人才”、“十一五”初期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十二五”初期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2014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又提出“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从中可以清晰地发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总体上强调的是实用性、应用型、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专门人才,具有明显的功利性。高职教育办学主体甚至包括政府在内,容易单纯从统计学角度来审视教育过程和办学业绩,追求的是在单位时间内使学生数量最大化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量最大化,确保在单位时间内训练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劳动者数量。高职教育基本功能呈现出明显的“人力”倾向,在“人”与“材”两者之中更多强调的是“材”。高职教育“人力”倾向迎合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本的迫切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认识到知识、技术技能的重要性,强化高职教育对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高职教育的“人力”倾向也有着先天的局限性。

第一,忽略了教育过程的复杂性,简化了教育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人本主义所主导的高职教育发展观认为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之间是正相关的直线关系,即有多大的教育投入必然会有多大的教育产出。在这种发展观的影响下,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更多体现在量化指标上:数量激增,规模膨胀。1999年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数是474所,2009年是1215所,增长了2.56倍,2011年全国各类高职院校数则达到1280所;2002年全国高职院校招生数为162万人,在校生数为376万,2011年则分别增长到325万和959万。虽然高职教育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内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成就,但同样也出现大量的问题,如教学质量不高、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学历教育倾向明显、学生就业难度增加等。这些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忽略了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之间影响因子的存在,比如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政校企关系、区域差异、家庭背景、社会认同、性别歧视等。影响因子的客观存在决定了高职教育过程不是简单的教与学的过程,教育投入与产出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正相关。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如果只执著于优秀教师引进、优质课程建设、先进教学手段使用等,是无法真正实现办学内涵提升的。

第二,缺乏人文关怀的教育过程,所培养出的学生丧失主体的完整性和自我发展的能动性。“人力”概念形式上表明对人的关注,但是人的存在状态已不是本体存在,而是以知识、技术、技能为内涵的资源载体,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处于客体地位,被动地获取知识和掌握技术技能。高职教育专注职业市场需求,以扩充学生人力资源容量为己任,很少关注学生情感、人格、尊严等的主体性需要。近年来,高职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开设比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大多数课程被冠以“职业”前缀,置身于浓厚的“提升职业素养、服务就业水平”语境中,课程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与技术技能相结合的人文素质,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就业综合素质;课程内容突出如何“乐业”,缺乏关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等人类普适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教师在教学中无法不顾及现实职场的需求,缺少动力去向学生传递自身对人性或生活的思考和领悟;在高职有限的三年学制中,随着实践教学模式的深入推广,职业实践学习环节所占时间的比重越来越大,本应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开设相配套的各类社会活动自然被压缩,学生参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被减弱,课程教学产生不了应有的效果。为此,职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依旧有充当“人力”资源生成的嫌疑。学生自然无法真正以“非功利”的心态去学习这些课程,无法自主地、深刻地领悟人性的纯真和美好,从而削弱了未来职业生涯中人性自我修正的能力,无法有效抵御职场或社会中种种不良因素的侵蚀。

第三,割裂了“生存”与“生活”的内在联系。以“人力资本生成”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被视为教导人如何谋生的教育,学生在求学期间的唯一目的是学会如何做事、如何谋生。然而,人与其他动物相比最大的特征就是会生活,人会在感受生活所给予的各种酸甜苦辣中品味生命存在的价值和乐趣。由此,教育的另一重要目的理应是教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帮助学生理解“何以为生”的道理。由于没有将“生活”理念纳入高职教育过程,学生毕业后虽然掌握了谋取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但面对真实的生活却缺乏如何应对的心智,不知道怎样给自己的人生定位,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等。总之,脱离“生活”的高职教育无法培育出人格健全的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社会个体。

第四,教育视野的狭隘性,只关注个体,而忽视个体之后的社会以及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的连接关系。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人力资本相对于人的依附性,认为人力资本以知识储存和技术技能掌握的形式内化为人的一部分。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聚焦在个体方面,高职教育活动是保证每一个个体获取学历、职业资格。事实上,在日益高度社会化的现实中任何一个个体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社会关系交际的质量、社会关系规范的设定和遵循都对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此,高职教育不能仅停留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层面,而要立足校内社会关系网络和校外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分析,充分考虑吸取社会关系网络中蕴含的教育元素,拓展教与学的媒介、载体和内容。脱离社会的高职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方面虽然在实际中能够创造大量财富,但只是充当财富创造的工具,难于融人社会并得到社会的认同,无法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个体社会角色的丰富内涵受到抑制,不能有效应对变化的社会所给予的不同社会角色,缺失了个人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社会资本与高职教育基本功能

当前,随着“人”在高职教育领域内的回归,在阐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时,人们开始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强化高职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体功能,但“人力”倾向仍然深刻影响着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程。究其原因,一是“人本主义”奉行的矫枉过正,即超脱现实社会来满足个人利益需要;二是关于学生主体性的不完整认识,只看到主体性的个体性和能力化,忽略了社会性一面;三是抹杀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基本观点,没有看到社会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或学生成长中的影响作用。因此,倡导社会关系网络构建并重视从中获益的社会资本理论就在对人力资本理论弊端的批判中随之产生,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在“个性”与“社会性”之间的相对平衡。“社会资本的作用可以被看作是对人力资本在教育中霸权地位的平衡,强调学习的非经济目的,以及激发个人参与社会教育的社会准则。”社会资本理论在高职教育中的引入及应用还基于两个理由:高职学生是成长中的社会公民,具有融入社会的主观需求和客观动力,他们承担着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责任;高职院校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社会组织机构,具有服务社会的职责。社会资本理论赋予高职教育“社会资本生成”的基本功能。

如上所述,高职院校所实施的教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人力”生成,还必须通过生成“社会资本”来履行社会组织机构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责。目前,关于社会资本的概念可以归纳为四种代表性观点:以张其仔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社会资本从表现形式上看就是社会关系网络;以朱国荣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自己所拥有的网络关系及更广阔的社会结构来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以边燕杰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社会资本是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摄取稀缺资源的能力;以李春玲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成长时期的一些社会、社区和家庭等环境因素。根据这些观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高职教育领域的社会资本。首先,高职院校、教师、学生等组织、群体、个人都处于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社会关系网络为他们提供了存在的空间、发展的资源。其次,高职教育领域的一切活动必须遵循社会关系网络的特征、价值观、规范(规则、信用、承诺及其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等,并且具有对价值观、规范等进行宣传、教育的职能,目的是有助于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形成团结合作、信任互惠的氛围。最后,社会资本具有能动性,能够帮助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个人或群体实现自身个人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增值。高职教育“社会资本生成”的功能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服务公民社会的形成。2008年底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提出,我国已迈进“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有两个重要特征:良好的公民精神和规范的社会秩序。高职教育是开展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并具有特有的优势,这种优势来源于高职教育办学的开放性及与市场联系的紧密性。高职教育注重与行业、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共建共享规范是合作办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这些规范以及由此而来的信任、认同等精神成果可以转化为每一所高职院校的公民教育内容。优秀行业、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如合作、创新等文化,同样为高职院校的公民教育内容提供了丰富的参照。通过高职教育,学生学习职业伦理、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并依此触类旁通,形成对社会道德、社会规范、社会制度、法律的认同,形成与社会、与他人的互惠互信的心理认同关系,从而推进了整个社会关系的网络稳定、和谐和发展,促成了公民社会的形成。

第二,提供学生获取社会资本的机会。实践表明,个体受教育的年限和程度与社会资本的联系可能是最紧密和最重要的,主要是由于教育能够给学生提供参与社会交往与合作的机会,增强学生获得社会资本的社会交往技能。与传统高校相比,高职院校与社会保持着更广泛的联系,这就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参与社会交往与合作的机会。学生可以在各种实践学习环节中,深刻体会到遵守规范的重要性,充分享受到互惠互信所带来的身心愉悦和实际价值。与此同时,在与他人合作实践中还可以增进感情、培养信任,建立起融洽的关系网络,为学生个人增进新的社会资本。

第三,增强学生的个人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社会资本和个人的健康、幸福以及生活的质量和意义有关,即一个拥有良好社会关系网络的人在精神和身体上会更健康,不仅表现出愉悦、身心健康,而且更能从对他人的信任、合作与互助中寻找到自我满足感和社会认同感、责任感。由于自信心不足和对未来发展目标的不明确,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存在诸如自卑、退缩、悲观、抑郁等消极心理。社会关系网络可以提供丰富的正面信息,帮助高职学生树立信心、科学定位。“幸福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是鼓励学生走出自我封闭,敢于、乐于与他人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入到一个充满认可、信任的社会关系网络,从中感受到前景的美好、他人的友善和社会的关怀,由此拥有较高的个人幸福感指数和社会幸福感指数。

三、资本协同下的高职教育基本功能取向

社会资本本身是中性的,它既有可能具有正的教育功能,也可能具有负的教育功能,对社会资本的教育功能的认识不可简单化、片面化。社会资本负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资本生成目标的功利化,人们为了能从社会关系网络中摄取更多有助于自身利益目标实现的资源,不断增加社会交往投入,社会关系网变成了“社会人情关系网”;社会资本优势会对人力资本优势产生抵消作用,从而产生不公平现象;社会成本的生成依靠网络成员对规范的遵从,对成员的个人自由形成一定的抑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各自所具有的利弊,为两者之间开展协同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协同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培育个人素质和开发个人潜能,同时又能提高网络组织的竞争优势。基于资本协同的高职教育基本功能呈现出四种取向:

第一,拓展高职教育服务社会功能。长期以来,对于高职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履行成效多从定量角度加以评价,即人才培养数量、毕业生合格率和就业率、专利成果数量及其应用情况、技术转让数量、企业服务情况等。事实上,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是综合性的,技术进步、物质丰富、经济繁荣只是其中的“硬性”发展需求目标,同时还包括和谐稳定、公正和平、风气端正等“软性”发展需求目标。高职教育的工具价值不仅体现在人力资本生成,还在于为社会生成社会资本。也就是说,高职教育不仅通过定量的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服务社会,而且通过定性的社会资本服务社会。从这一角度上讲,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应超越单纯的经济效益目标,高职院校除了充当区域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之外,还必须在区域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风气好转、社会稳定、优秀文化传统挖掘和弘扬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丰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内涵。传统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内涵是基于人力资本要素的角度来予以界定的,更多聚焦在学生知识、技术、技能等人力资源的积累、优化上。社会资本理论则强调社会关系网络的客观存在,并重视嵌入其中的各种资源对学生学业成绩提升和未来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协同下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内涵可以扩展为三个方面:一是具备适应现代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知识、技术、技能;二是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合作意识,掌握一定的社会交往技能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三是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掌握足够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能够处理和应对各种复杂的社会情况。由此,也可以认为学生自身发展需要既包括职业目标的实现,又包括幸福生活目标的实现和一定社会地位的获得。

第三,提升高职院校协同办学水平。按照社会资本理论的观点,高职院校不是孤立的行动个体,而是与教育领域内外的各个方面有种种关联的社会关系网络上的节点。高职院校开展协同办学,就是要通过网络中的关联来获取学校发展所需要的一切必要资源。高职院校协同办学必须以信任为基础,合理分工,给予协同方更多的空间;以互惠互利为原则,既要从合作中获取利益,又要主动分担合作风险或成本;以自身人力资本素质为保障,确保人力资本生成的数量和质量,提升高职院校办学实力,以便在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取信任、支持,得到更多协同的机会和资源。当前,高职院校协同办学的重要形式是校企合作,而校企合作的重要目的之一是鼓励高职院校参与企业社会资本形成或让企业加入学校社会资本形成,实现在社会资本生成方面的互惠互利。高职院校还能够在校企合作中全面、深入地了解到企业的需求,以提高人力资本生成的针对性和质量标准。

第四,推动“教育平等”的实现。现代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正由追求职业发展转向促进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由追求功利转向促进实现平等、自由、公正的社会理想。在当今社会,教育仍然是导致个体之间社会经济地位不平等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看,有的学生由于继承了来自家庭、区域等的强势社会资本,比那些来自贫困家庭或落后地区的学生更容易得到教师的积极认可和较高期望,在互动中更容易保持一种较高的地位并享有更多共享资源的权利,这些因素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教育抱负、就业质量都会产生影响,在客观上导致教育不平等。因此,必须引进社会资本来揭示这些不平等冈素产生的原因并寻求对策。学校内部应该形成一种工作机制,为来自贫困家庭或落后地区的学生提供机会或平台,引导他们更多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扩大社会交际范围,构建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以此帮助他们增值生成性社会资本来弥补继承性社会资本的不足。“功能共同体”的创建通过整合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资源,丰富弱势学生群体的社会资本,降低家庭、区域等社会资本因素在学业成绩、就业质量等方面的影响权重。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