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基于一体化课程理念的数学课程改革初探

洪志龙

(佛山市南海区信息技术学校 广东 佛山 528231)

摘要:提出基于一体化课程的课程改革理念,以专业分析为基础重组和优化课程内容,以学习情境为学习载体,编写教材和学材,采用任务驱动、案例引导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同步构建课程监控和学习评价体系,让数学课与专业课充分融合,为专业课服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一体化课程;数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2-0093-03

一体化课程简介

一体化课程源自于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由德国不莱梅大学技术教育研究所的劳耐尔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赵志群教授引入到中国,它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的课程,它的核心理念包括:职业教育应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课程设计要基于工作过程;教学以行动为导向。其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追求的是工作和学习的统一,即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一体化课程的课程载体是学习领域,它针对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开发。每个学习领域课程由若干个学习情境组成。学习情境是用于学习的“情形”和“环境”,常表现为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它的构建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

一体化课程的开发分为5个步骤,即行业情况分析、工作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学习领域描述、学习情境设计与课业设计。其主要内容包括:开发制定一体化课程的课程方案、组织开发一体化课程教材和学材、探索建设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和建设一体化课程师资队伍。

一体化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除专业能力外,还应具有诸如解决问题、与人交流的能力和社会能力。

数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数学相比德育、语文、英语等文化学科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原因在于中职数学仍然有很深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的痕迹,过于强调学科的逻辑性与系统性,而没有结合中职的特点来设计课程方案。目前的教学重传授知识、轻应用知识,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较少。而学生由于数学基础差,对于学习数学感觉非常吃力。现有的数学教学仍沿用集中式授课模式,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落后,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评价上侧重于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评价方式也只是期中期末的一纸试卷。

以上因素使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中职数学已不能适应中职教育发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数学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包括改变课程理念、创新课程内容、编写课程教材、调整教学方法和改进课程评价的方式。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同时各个专业之间对于数学知识的需求又是有所区别,各有侧重。所以,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应定位在专门性和应用性上。要实现“专业类别不同,开设课时不同,课程内容不同,使用的教材不同,评价的标准不同;重在知识应用,以适用,够用为准,提高综合素质”。

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确定了,但改革依托的理念是什么,改革的方法是什么,如何具体去组织和实践,这些棘手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笔者认为,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在课程的组织和开发方面,数学课程改革可以借鉴学习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方法。

基于一体化课程理念的数学课程改革

(一)做好专业情况分析,提取专业所需的数学知识

一体化课程开发的基础是职业资格调研,它包括行业情况分析和专业调研分析,主要采用调研和实践专家访谈会两种形式。调研是面向行业和企业,通过分析数据,撰写调研报告,了解行业的发展情况和企业需要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从而作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而实践专家访谈会是通过组织实践专家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访谈,了解实践专家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发展历程,从而提取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类同于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数学课程改革的基础要基于专业情况的分析,首先可以进行面向专业教师和学生的调研,了解各专业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模块。

对于调研,可以针对各专业设计调研问卷,调研要涵盖各个年级,力求具有普适性和科学性,问卷的目标是了解各专业学生数学的基础,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结合专业课程需要加强哪些数学知识,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未来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的作用等等。调研结束后,要组织学科教师分析调研数据,撰写调研报告,让调研报告可以作为数学课程改革的基础。召开专业教师的访谈会,邀请的专业教师应该是该专业的骨干教师或专业带头人,对中职的数学知识应有一定的了解,然后由课改的负责人担任访谈会的主持人,提取专业所需的数学知识模块,为各专业制定课程标准奠定基础。该阶段的成果主要包括调研报告和专业情况分析报告。

(二)基于专业教师访谈会的成果,重组和优化课程内容

一体化课程开发的程序是在实践专家访谈会结束后,对前期提取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同时在分析的过程中还需同时走访企业,使分析的结果能更加贴近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对于数学课程的改革,可以在这个阶段对前期调研和专业教师访谈会的成果进行分析,深入地探索各专业所需的数学知识模块。例如数控专业,在二年级会开设机械制图的专业课,在专业课学习之前,就应该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立体几何的知识。而该知识模块对于财会专业的学习却作用不大,所以该知识模块可以大胆删去。

针对财会专业,可以加上函数应用的知识模块,让各个数学知识模块更加贴近专业教学的需求。同时由于中职也是学生文化素质提升的一个阶段,学生应知、应会的数学基础知识也要学习。因此,要对中职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梳理,重组和优化教学内容,可以将中职数学的课程按专业大类分为三种类型,包括信息技术类、机械制造类和经济商贸类,每个类型有相应的课程标准。另外,每一类型又分为两个模块,包括基础模块和专业应用模块。基础模块是学生在中职阶段应知、应会的数学知识,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具备良好的数学素质,主要包括集合、函数、数列等知识。而专业应用模块是课改的重点,要基于专业情况的分析,要体现专业性和针对性,如机械制造类侧重立体几何、复数和三角函数,信息技术类侧重数理逻辑、算法初步、信息安全和密码,经济商贸类侧重函数、概率统计、风险与决策。该阶段的成果主要包括各个专业类型的数学课改分析报告和数学课程标准。

(三)设计学习情境,编写校本教材

一体化专业课程区别于传统的专业课程就在于它是以学习情境为学习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行动为导向,以工作过程系统化来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所以,数学课程的专业应用模块也应该是以专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情境为学习载体,学习情境的设计是能否实现数学知识与专业充分融合、能否打破传统的逻辑思维体系和突破学科界限、能否体现课改的核心理念的关键环节。对于一体化课程,学习情境是在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由教师设计的学习“情形”与“环境”,是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的结果。每个典型工作任务由几个学习情境组成,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情境典型工作任务所包含的职业信息进行体现。学习情境的设计任务主要包括为学习情境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详细描述学习任务、确定教学时间、确定学习目标、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确定评价标准和确认教学环境等。参照一体化课程,数学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应该是基于专业的情境,以专业问题为学习载体,将解决问题而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与能力与问题进行充分融合,让学生在使用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解决专业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与能力,同时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并提升综合数学素质。数学课程学习情境的设计也要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详细描述学习任务、确定教学时间、确定学习目标、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确定评价标准。例如,经济商贸专业类型可以设计一个购房房贷的学习任务,将函数和数列的知识融合到情境中去。机械制造专业类型可以设计机械零件制造制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运用函数和数列来解决问题。该阶段的成果主要包括学习情境描述和教材。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体化课程教学采用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没有教师的直接帮助下,围绕已明确了的学习目标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以行动导向的方式来组织教学,主要包括六个步骤,即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决策、实施、检查控制和评估。教学方法包括四阶段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思维导图法、角色扮演法和项目教学法等。对于数学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推陈出新,可以参照一体化课程,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由学习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改变教师主导、讲细讲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在教学方法上也可以参照一体化课程,采用案例导入、任务驱动的行动导向教学法,以专业所需能力为目标,以具体的源于工作实际的典型专业案例为载体,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实现理论实践的一体化。

(五)做好课程的质量监控,实现教学和学生评价的科学化

一体化课程的高质量体现在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整个过程。为了做好对课程质量的监控和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正确评价,一体化课程改革需要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在课程监控的层面上,主要分内部监控和外部评价,内容上包括现状分析(课程的实际情况如何),确定改进的工作目标(什么是应达到的目标),实施改进工作(缩小实际达到和达到目标的差距),评价(对应达到的和实际达到的目标进行比较),对于数学课程的改革也应参照一体化课程建立相关的课程监控体系,保证能持续地改进课程,即提高课程体系的标准化程度和效率,监控的对象要从课程设计为主转向课程设计过程和课程结果为重。在教学和学习评价的层面上,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评价分为学生反馈、学习收获、行为变化和产生效果四级评价,学生评价采用学习任务自我评价法,即专业教师团队通过研讨会的形式,共同确认评价指标体系、个人评分、解释分数、讨论评价结果并最终形成共同认识,从而对学习任务的设计和教学效果进行过程性的评价。同理,数学课程的评价在教师教学时可以参照一体化课程,而在学生学习评价上,可组建专业教师和学科教师组成的教师团队,构建考核评价体系,注重过程和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发展。

由于数学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与专业课程存在很多的不同,所以数学课程的课改不能完全机械地模仿专业课的一体化课改,而是要基于一体化的课改理念,结合数学课程本身的特点进行。另外,参与课改的教师对专业要有所了解,要养成自我学习的能力,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拓展知识视野和学习领域。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王波.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0(1).

[4]伊江艳.高等应用数学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6).

[5]李德生.实验与教学相结合的高等数学教育模式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3(6)

(责任编辑:王璐)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