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陈秋静

四川省大竹县人民医院四川省大竹县635100

【摘 要】针刺伤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过程由针头造成皮肤出血的意外伤害。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传播[1],从而产生致命的后果。其中乙肝、丙肝、艾滋病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险的主要种类。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估计,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其中被刺伤的医务人员中护士占80%,严重威胁着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为了使护理人员对针刺伤有较全面的了解,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减少针刺伤带来的伤害,现就护理人员针刺伤害的危险因素与防护对策综述如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护理人员;针刺伤;防护对策

1针刺伤的危险因素

1.1与针刺伤相关的工作行为

在临床工作中,导致护士针刺伤的工作行为有两大类:一类是护士未严格遵守操作程序,在进行与病人日常治疗护理密切相关的行为时发生针刺伤,占针刺伤原因的40.0%,其中抽血、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指尖血糖试验、将病人的血液或体液标本从注射器注入标本容器的行为占19%;另一类是与分离和处理针头相关的行为,其中分离或连接静脉管道占16.0%,毁形及浸疱针头占12.0%。40.5%的针刺伤害发生在病房,多数针刺伤的发生不是随机不可避免的,其发生与护士个人的认知、态度、行为和个性等因素有关。

1.2护理对象的不合作

护理对象的不合作是导致针刺伤的危险因素之一,有研究报道,病人的突然运动行为可导致29%的针刺伤。

1.3缺乏标准预防知识

标准预防是由美国CDC颁布的一项预防血液性传播疾病的指导,在这个概念下,病人的血液、体液都被视为传染源,护士对标准预防内容缺乏依从性是发生针刺伤的一个危险因素。有调查显示:39.7%的护士对标准预防不很熟悉,甚至从未听说过;高达69.9%的护士在注射、输液操作时从不戴手套,认为操作不方便、没有必要,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另外医院没有要求戴手套的占37.6%。这一结果暴露了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不强,造成针刺伤的发生率相对增加。

1.4不安全的医疗用具

研究发现,使用没有安全装置的注射器或其他医疗锐器所造成损伤的几率比医务人员不小心造成损伤的几率大得多。目前,安全医疗器具已在临床大范围内投入使用,目的是使锐器伤害的危险降低,增加安全程度。如果医院提供的锐器盒不符合国际标准,可能导致针尖穿破容器壁伤及他人。此外,国内外的研究表明锐器盒放置位置的改变在不同程度上也影响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发生。

2针刺伤的防护措施

2.1建立健全针刺伤管理制度,改善医疗操作环境

医院建立健全针刺伤的处理流程及报告反馈制度,制定一系列相关的防护措施,有助于减少针刺伤的发生,也有助于主管部门及时掌握针刺伤的信息,做好追踪监控工作。

2.2提高护理器材的安全性能,使用安全的医疗器具

目前,国外已开发了无针头或具有安全保护装置的产品,这类产品的共同特点是针头在使用后或使用是与使用者处于隔离状态。需要指出的是:安全器具仅仅是增加安全的程度,降低锐器伤害的危险,但不能保证操作者的绝对安全。

2.3树立标准预防的观念

加强针刺伤害的教育,组织护士学习针刺伤防护技术及血源性传播疾病知识,使其重视和配合针刺伤处理,提高护士预防针刺伤的自觉性。通过普及标准预防知识来改变导致针刺伤害的危险行为,从而减少针刺伤害的发生。

2.4加强对病人的管理和筛查

给躁动或不合作病人做治疗时要严格警惕针刺伤的发生,应有同事协助。同时,医务人员应充分了解所接触病人的感染状态,对住院的每一例病人都进行HBV、HCV、HIV等血源性致病因子的检测,以便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提高警惕,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2.5加强针刺伤废物的管理,遵循安全操作的原则

国外研究报道使用防渗透、防刺破锐器收集箱,是最理想的减少针刺伤的方法,可使针刺伤的发生率降低50%。为避免锐器伤的发生,医院应提供足够的锐器收集箱。另外,医务人员应遵循锐器使用时的安全操作原则,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锐器使用;

3发生针刺伤后的处理

3.1处理伤口

(1)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2)用流动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

(3)用碘酊消毒后用密封辅料包裹伤口。

3.2尽早报告

当不慎被针刺伤时,护士应尽早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受伤者进行指导处理。

3.3后期处理

误伤者2d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感染HBV的针刺伤者,应在24h内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疗;对于感染HCV的受伤者,目前尚无有效的补救预防措施,只能加强伤口的处理,定期随访;确认感染HIV阳性,应及时向HIV职业暴露安全药品储备点报告,进行风险评估,在医师指导下运用抗病毒制剂或三种药物联合化疗,将感染率从0.30%降至0.06%,暴露后6w、12w、6个月、12个月定期检测HIV抗体。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针刺伤害是多因素的,需要广泛深入的开展研究,定期对护士进行职业暴露及防护知识的培训,定期分析职业暴露的原因,从而寻求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护士职业感染的危险,促进护理人员身心健康。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戚晶晶,沈美玉.22例护理人员针刺伤的分析防护措施[J].天津护理,2006,14(5):296-297.

[2]龚光明.临床护士锐器伤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5):680-682.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