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摘 要】在这个“双创”的大环境下,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培育创新创业精神能在深层上改变大学生的心智结构,对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激情及提升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变得更加重要。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融合了传统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任务型教学与自主型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信息化教学的主流。本文基于教学实践对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实际进行分析,提出基于混合式教学构建一种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课程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有助于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混合式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吉林省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研究”(编号:JJKH20170274SK)和吉林省高等教育协会2015年度高教科研重点课题“净月高校联盟视阈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联动机制研究”(编号:JGJX2015c4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26-0060-02

创新创业精神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支配着人们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态度、行为、方向和目标,是在创新创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等。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就是说高校不仅要重视创新创业知识的传授、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对于高校学生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

一、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相关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的现状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全国各地高校陆续将创新创业课程设为必修课,纳入学分体系计学分,同时,专门设置创业学分,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加参与各类创新创业课外活动。在“双创”这样的大环境下,KAB、SYB等作为专门传授创业实践知识的选修课程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相关课外活动的学生也快速增加。

学生对于讲授式课堂教学的兴趣越来越小,对于在班级里积极出头参与课程也有一定抵触,特别是在必修课的课堂里这种情况更容易出现。即便是在多数同学是因为兴趣才选择的选修课的课堂上,也会因为课堂时间限制,而使得部分有想法的同学难以在想法出现的时候及时与教师、同学分享并得到反馈。甚至还有部分学生仅仅是为了满足创业学分的要求而上课,完全不懂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他们将来生涯发展的重要性。

学生对于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兴趣日渐浓厚,但是对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活动方式还不清晰。由于学校出台了创新创业学分要求及相关奖励政策,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动机也产生了分化。部分学生是以将创业项目落地为目标进行的创业活动,而大部分的同学则是为了取得学分、锻炼能力而参与的创新创业相关活动。学生们即便是参与了相关创新创业活动,但是他们的创新创业知识、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只有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意愿,并没有具备真正的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些作为大学生所应该具备的素质。

针对这些情况,要上好创新创业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目标,可以基于混合式教学构建一种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教学模式。

二、在创新创业精神教育中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

观念态度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比知识的获取更重要,在大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更加重要。在这个新媒体时代,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了一种创新创业精神教学的不同的教学途径。由于可以有效连接课堂、网络和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一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部分理论知识学习;二能够让学生根据实践遇到的问题及时在线上和任课教师及同学交流;三能够让学生在没有心理负担的情况下根据任课老师安排的讨论课题锻炼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针对只想取得创新创业学分的这部分同学,通过混合式教学的方式可以提高其课堂参与感,使他们真正了解创新创业精神对于所有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1.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案例、法条等内容

一是将文字类和视频类的国内外的创业小故事案例添加到网络课堂资源库里作为实体课堂的预习内容,譬如马云、乔布斯等人创业过程的文字案例,讲述张瑞敏创业精神的《首席执行官》等视频案例,让学生自主安排时间在线上充分预习这些案例内容,然后在实体课堂让学生根据案例围绕主题发言,教师再根据学生发言和准备好的案例分析进行总结,并讲述创新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等理论知识内容。

二是在网络资源库中加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大学生创业比赛相关说明,包括创业计划书模板,路演用PPT模板等内容,还有创业相关的法规法条,比如企业法、合同法、专利权法等,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有需要查阅时就能比较方便地找到。

2. 采取分组讨论的方法,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习效率

开课之初将学生分组,开展线上线下的讨论、游戏及行为训练等课程内容。讨论的内容围绕有关什么是创新精神、什么是创业精神,企业、企业经营管理以及企业运作流程等问题和一些有关创新创业的构想和方案展开。提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按照头脑风暴的原则,不求质而求量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做到不轻易评判。在线下讨论时,教师要对各小组进行巡视,并在必要时做出适当的指导。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发表小组讨论的见解,教师对讨论的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在线上讨论时,教师及时阅读讨论发言,适当做出指导,对讨论的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在线下实体课堂时进行归纳总结。

3. 采取游戏演练和行为训练的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素质

一是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做一些创业类的游戏,可以唤起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并使每个学生参与进来,使同学们从游戏中获得了解企业、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运作流程的基础知识。教师通过线上布置剧本,描述游戏及每个角色的基本情况,向学生详细地介绍游戏的教学目标和游戏规则,在线下实体课堂指导学生进行课堂模拟游戏对抗,让同学们通过亲身体验,更全面和深入了解创业及企业运作中的部分具体过程。游戏结束后,进行小组讨论,讲述在游戏中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教师对同学们的发言和游戏演练过程进行归纳,并引出创新创业精神在整个创业及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基本知识的讲解。

二是在实体课堂采取行为训练的方法,分组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领导力、抗压能力、自我效能感等在将来创业就业过程中所需的心理素质。

4. 采取实践模拟演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根据课堂所学内容和对网络资源的线上学习,分组准备创新创业项目,并在最后一次实体课堂进行演讲。教师在课堂上分别介绍如何较好地展示创新、创业项目的内容,如何为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参加大学生创业比赛做准备,如何利用这次演练提高综合素质。可以通过带学生参观学校的创业孵化园,展示学生身边的成功的或获奖的项目带给学生比较直观的创新创业课外活动的成果感受。

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主题和要求,用两周的时间进行调研、市场分析、项目论证,最后确定创新创业的项目,并完成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的撰写。经过两周的准备,由学生们利用PPT汇报创新创业项目选择实践活动的进度,展示项目选择的思路和已经确定的项目。对展示出来的创业项目,其他同学和教师可以对项目挑毛病、提建议。每组学生要将同学和教师提出的建议和置疑进行分析,回去后对创业项目进行完善、优化,并于下周进行最终的项目展示演讲,提交创业计划书文档和PPT演示课件。最后,教师对本次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总结。通过这个实践活动,点燃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情火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学目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混合式教学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敏于发现、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以及创造价值、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也有助于提高学生们对创新创业课程的认识,一是明确创新创业教育是普遍性教育,所以要广泛开设课程,目的是推动学生转化所学的知识,激发其中的一些学生的创新创业潜力,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时代,将来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创新创业能力都是必需的,创新创业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二是明确创新创业教育是精英教育,与普及性教育不同,学校需要选择和动员一批愿意以主动创业为目标的学生,对于这样的学生,学校要给予一个环境,让他们能够巩固内心的冲动与热情,并且训练他们许多思维与行动的细节,选择一个领域去进入创业的门槛;三是明确创新创业教育是知识转化的教育。创业是为了让新的企业代替旧的企业,是开创全新的需求以改变世界。从根本上说,只有重新建构生产函数才可以做到这一点,而其核心是知识的转化。这需要深刻认识知识,将知识与需求,特别是那些新的需求与深入的需求联系起来。通过混合式教学可以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将知识进行转化的能力,让创新创业学分的含金量更高,使得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明显增强,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高,从而达到择业范围不断扩大,就业层次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 顾庆良.企业家和创新创业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 李伟,张世辉.创新创业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