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彰显留白艺术助推语文教学

蔡文锋

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都富含有相应的情感艺术元素。的确如此!譬如, 绘画艺术有 “留白” 说, 创作艺术有 “悬疑” 说, 书法艺术有 “飞白” 说, 戏曲艺术有 “虚拟”说等。所有这些都有着根本性的共同点, 这就是 — —为观赏者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 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从 “虚实相生、 意尽形全” 中有效发挥无可比拟的正强化作用。理论和实践表明, 把 “留白” 艺术应用在课程活动中, 不仅有利于尊重主体地位, 激发学习期待, 彰显教学魅力, 而且有利于在引人入胜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从而为促进他们的自主性发展、 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元素。

就初中语文课程来说, 如何把 “留白” 艺术充分地引入教学活动中呢?笔者拟就如下几个方面, 试对此作出一些简要的实践与思考。

一、 多些倾听少分析, 让学生在 “留白” 中自我体悟

阅读教学的根本性实质, 就是在学生、 教师、 文本三者之间展开的一种对话与交流。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的最大作用主要体现在 — —引导学生如何在个体阅读、 合作交流中去学习和理解, 如何在 “身临其境” 中去体验和感受, 如何在情感实践、 认知活动中去获取感悟和深化。新课标明确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 正因为如此, 在初中语文阅读活动中,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需要, 尽可能地 “留下” 自我情感体验的 “空白” ,把 “最美的画面” 让学生们去认真品味和激情欣赏。以《音乐巨人贝多芬》 教学为例, 在面对 “贝多芬视音乐为生命, 并且与生命进行顽强斗争” 方面, 笔者没有作出过多的解析, 而是留出了足够时间让全班学生倾听他的代表作 — — 《命运交响曲》 , 让他们从中切实感受这位大音乐家在搏击命运中所显现出来的非凡人生信念。在讨论交流环节, 有些学生仿佛 “看” 到了贝多芬在彻夜练琴的情景, 有些学生仿佛感受到了贝多芬那强弱有致、 跌宕升腾的内在心情, 还有些学生从这一美妙音律中似乎汲取了积极进取、 振奋人心的力量……由此可见, 这一“留白” 教学, 赢得了 “此时无声胜有声” 的艺术效果。

二、 话说七分留三分, 让学生在 “留白” 中自我建构

长期以来, 由于应试教学及其惯性力量的影响, 初中语文普遍采用以 “兜售” “喂教” “复制” “拷贝” 等为主要体现的 “普通话套讲八股文” 式的传统阅读模式, 顺理成章地导致了 “教师喋喋不休、 学生顿失自我” 的 “高消耗、 低收益” 现象。其实, 衡量一堂好的语文阅读课,其根本并不在于教师 “帮助” 学生解决了多少问题, 而是指在教师的有效主导下, 学生 “自我” 发现了什么并解决了多少问题。从这一角度来说, 撬动并链接师生“教与学” 之间关系的关键就在于 — — “点到为止” 。具体说来, 就是教师善于留下一定的余地和空间, 让学生在自我实践中得以充分想象和自主建构。以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为例。笔者结合 《向沙漠进军》 内容,只是根据课文中的第二、 第三自然段, 通过列举了 “地中海” “榆林地区” 这两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来详细说明了沙漠对人类的危害严重。而对于其它诸如 “分类别”“作比较” “打比方” “列数字” 等说明方法有意留下了“空白” , 让学生在自我阅读基础上, 通过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 —分享提炼” 等形式, 积极主动地去自行观察与发现, 并且自我总结与建构。如此 “留白” , 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又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念。

三、 提出问题停一停, 让学生在 “留白” 中自我展现

第斯多惠说过: “教学艺术的本质, 不在于知识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 唤醒、 鼓舞。 ” 就 “留白” 教学而言, 其最根本也是最主要的任务即在于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 培养学习思维能力。这本是一种动态性的发展过程, 然而有些教师只注重 “结果” , 却忽视了这一不可或缺的 “过程” 。比如, 把问题刚提出来, 就希望或者要求学生能够立即作出正确性答复, 经常导致了少数优秀学生能够尽情发挥, 大多数学生则在 “隔岸观火” 。其实, 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并不排斥 “静” , 留一点空白让学生从容思考, 留一点寂静让他们用心等待,往往会绽放出更加耀眼的智慧火花, 至少能够更好地激发 “愤启悱发” 心态, 更加有利于点燃学生深入探索的热情, 激活他们急于求知的期待。以 《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 教学为例。在板书课题后, 笔者让学生认真读题并从中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当大家提出了 “罗布泊为什么是 ‘仙湖’ ? ” “它为什么会消逝? ” “既然消逝了, 它以前又是什么样子呢? ” 等问题后, 笔者 “乘胜追击” , 让大家带着这些阅读课文, 看谁能够最快而又精准地找到答案。正是这一充满期待的 “留白过程” , 学生们不用扬鞭自奋蹄, 并且大都表现得相当令人满意。

综上所述, “留白” 既是一种智慧, 又是一种艺术, 更是一种难得的意象和心境。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门以学生为中心的 “主体艺术” , 那么语文 “留白” 教学更是这一 “主体艺术” 的生动性体现。大力彰显这一 “留白” 艺术, 非常有利于为语文教学活动增添无限的风采。

作者单位: 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南联学校。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