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护理论文应该如何写作?相信现在应该也是有很多人正在为这个问题而感到特别困惑的吧,不清楚自己应该写作什么样的内容比较好,本论文分类为医学护理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护理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第1篇:心理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討心理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进行直肠癌结肠造口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与护理15d后焦虑抑郁情况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SAS)抑郁(SDS)情况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15d护理后其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精神健康情况、生理职能情况、躯干疼痛情况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5d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精神健康情况、生理职能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躯干疼痛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5d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直肠癌结肠造口的患者实行心理护理,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整体上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常规护理;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
直肠癌是目前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1],目前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手术,但是该手术在结束治疗后会对患者进行结肠造口(永久性的人工肛门),影响患者的美观性,使患者在治疗后极易出现心理自卑的状况,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身体康复[2]。术后医护人员的常规护理工作缺乏对患者心理上的疏导,患者极易产生负面情绪。因此在术后护理中加强心理干预对于进行直肠癌结肠造口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常规护理虽然能满足患者手术治疗需要,但是护理方法相对单一,护理内容较少,导致患者手术风險性、创伤性较大。心理护理是指护理过程中,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达到护理目标的心理治疗方法。因此,本文采取随机对照法进行研究,探讨心理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进行直肠癌结肠造口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22~71岁,平均(46.51±2.54)岁。病理类型:腺癌25例,黏液腺癌19例,其他6例。文化水平:小学15例,初中18例,高中10例,大专及以上7例。观察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23~71岁,平均(47.10±1.99)岁。病理类型:腺癌23例,黏液腺癌20例,其他7例。文化水平:小学14例,初中17例,高中12例,大专及以上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以及文化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需要直肠癌结肠造口治疗患者的诊断标准[3],患者均获得病理学检查确诊;(2)患者同意并且配合护理人员在直肠癌结肠造口治疗中进行相关的护理;(3)患者可配合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等内容的调查统计。
排除标准:(1)近3个月使用其他方法护理或对本研究结果产生影响者;(2)合并精神异常者;(3)不能积极认真配合医护人员护理的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及时检测患者相关的身体指标,详细检查患者的病情,并根据具体的情况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叮嘱患者饮食多以清淡为主,适量纤维素饮食高营养的食物为主,减少辛辣、荤腥等刺激性食物的食用。
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的干预。主要包括:(1)成立专门的心理护理小组。根据当前患者人数以及患者病情状况,经筛选后组建专业的心理护理小组,为患者介绍心理护理的实施步骤以及预期护理效果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在护理前后定期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焦虑抑郁情况的评价;利用SF-36中文版量表对患者的精神健康情况、生理职能以及躯干疼痛情况进行评价;按时提醒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护理服务等方面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评分[4]。(2)治疗前心理干预。患者由于长期遭受直肠癌疾病的困扰,以及较高昂的治疗费用等原因,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降低,精神容易变得敏感,加上对疾病的认知较少,极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慌,丧失治疗信心,担心影响日后工作等众多负面的情绪,甚至会产生自卑的心理。这要求医护人员要尽快掌握患者自身的性格特点,对于本身性格较为内向的患者要格外关注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计划[5]。护理人员要发自内心地帮助患者减轻痛苦,经常和性格内向的患者谈心交流,积极了解患者需求,鼓励患者战胜病痛,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真诚。(3)治疗中心理干预。在治疗的过程中要求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面带微笑,语气柔和,对患者展开心理上的沟通与鼓励。利用多媒体形象地向患者介绍疾病的发生原因以及主要的治疗方法与护理方法,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与患者家属积极配合,共同鼓励患者进行治疗,使患者增加护理信心。医护人员时刻关注患者的变化并作出一定指导[6]。如患者表现异常、态度消极时,医护人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多向患者讲述成功案例,增强患者自信心,同时医护人员也要经常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患者感受到更多的温暖,树立良好的心态战胜病魔。(4)治疗后心理干预。治疗后患者更为担心的是其未来的生活质量问题以及能否健康的返回日常的工作之中,患者极易出现焦急的情绪,不利于患者的日后康复,因此,医护人员要及时把握患者的心态,并对其进行交流安抚,使患者能够静下心耐心等待身体康复,并鼓励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运动训练,以增强身体功能的恢复。
1.4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SAS)抑郁(SDS)情况评分。记录并观察患者护理前、护理后15dSAS、SDS情况。并在心理护理干预前后让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低于15分无抑郁,16~19分可能有抑郁症,超过20分抑郁症)与焦虑自评量表(SAS,以50分为界,50~59分轻度焦虑、60~69分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从而测评患者的心理抑郁与焦虑的状态。测评的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抑郁焦虑水平越高[7]。(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利用SF-36中文版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8]。其主要的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身体健康、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等8个维度[9]。在本研究中主要测定患者的精神健康情况、生理职能及躯干疼痛情况。在填写的过程中要求患者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填写。(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制定调查问卷,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护理服务等方面,记录两组患者的问卷填写情况并进行评分,主要评分标准为:90分以上计为非常满意;60~89分计为满意;60分以下计为不满意[10]。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焦虑(SAS)抑郁(SDS)情况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SAS)抑郁(SDS)情况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15d护理后其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15d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精神健康情况、生理职能情况、躯干疼痛情况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5d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精神健康情況、生理职能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躯干疼痛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直肠癌是消化外科常见的病症,其病因较为复杂,与患者的生活作息习惯、饮食结构以及所处社会环境等方面息息相关[11-13]。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血便、腹泻、便秘、排便受阻等,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阴道流出粪便等,对患者的正常排便以及外部形象具有极其不利的影响[14]。当前直肠癌结肠造口在该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对该疾病的治疗起到了很大的帮助[15-16]。然而由于治疗方法的特殊性,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因此手术后的心理护理干预十分重要。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15d护理后其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对进行直肠癌结肠造口治疗的患者实行心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出现,有助于患者的整体治疗。
常规的护理主要以常规身体指标检测、用药指导与饮食指导等内容为主,虽然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但是对于患者心理上的护理较少[17]。心理护理主要在患者治疗前、治疗中与治疗后进行应用,对于调节患者的心理状态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并回归到日常生活中,提高生活质量[18]。在本研究中,护理前两组患者精神健康、生理职能、躯干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5d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精神健康、生理职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躯干疼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精神健康以及生理职能的恢复,有效降低了患者躯干疼痛,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进步,患者及家属越来越重视对患者的护理。常规的护理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患者护理后的身体恢复,但是对患者心理上的关注较少[19-21]。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有助于整体护理工作的提升,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起着积极的影响,能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能及时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变化调整护理方案,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配合度、依从性。在本研究中,15d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进行直肠癌结肠造口治疗的患者实行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但是,由于每一位直肠癌结肠造口病因、疾病严重程度不同,护理时应结合患者的文化背景调整护理方案,使得患者的护理更具科学性。
综上所述,对直肠癌结肠造口的患者实行心理护理,有效降低了焦虑抑郁情况的发生,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整体上有助于患者加快康复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第2篇:针对性健康教育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拟定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完成临床护理干预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9年3月收治的7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拟定每组骨折护理方案;对照组(37例):拟定传统一般护理方案展开;实验组(37例):拟定传统一般护理方案+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展开;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坐位耐久性优良率、关节活动优良率、无痛与轻痛所占比例、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于临床接受针对性健康教育干预后,利于坐位耐久性优良率、关节活动优良率提升,缓解疼痛水平。
[关键词]针对性健康教育;老年;股骨颈骨折;坐位耐久性;关节活动;疼痛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20)07-0158-03
對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而言,诸多因为高龄、较差身体素质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缺乏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卧床时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延长,并且生活等系列事项需要旁人照料完成,从而呈现出康复训练期望低下、康复信心丧失以及训练主动性缺乏的现象,对此确定有效方法展开骨折护理干预意义显著[1-2]。本次研究将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9年3月收治的7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探讨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拟定并应用可行性,以利于坐位耐久性优良率、关节活动优良率提升,缓解疼痛水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9年3月收治的7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拟定每组骨折护理方案;对照组(37例):男30例,女7例;年龄59~73岁,平均年龄(66.49±6.29)岁;实验组(37例):男31例,女6例;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66.52±6.33)岁;纳入标准:①完成影像学检查后,股骨颈骨折疾病获得确诊;②签署知情同意书;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对于骨折治疗不耐受;②所患脏器疾病严重;③呈现出神志不清晰、精神不正常以及较差依从性现象;观察对比两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性别、年龄,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
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过分组并应用拟定方案展开骨折护理干预期间,对照组:拟定传统一般护理方案展开,主要于生活帮助、病房整理、病情观察、知识手册发放、心理干预以及饮食指导几方面展开;实验组:拟定传统一般护理方案+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展开,具体为:①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之后利用一对一宣教以及知识讲座等系列方法,就早期康复训练的开展价值以及疾病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充分加深患者对于康复训练的了解程度,以对康复训练开展的有序性做出充分保证[3-4];②手术后,护理人员可以就患者康复训练的具体事项进行详细指导,例如手术后当日,对于中立位的良好保持对患者进行指导,或者准备枕头于患者双腿之间放置。观察患者下肢知觉逐渐转为正常后,可以对患者踝关节进行按摩,并且对于屈趾运动加以协助。手术后首日,对于患者肢体舒展加以指导;第3日就髋关节以及膝关节屈伸主动训练进行指导;第4日就股四头肌收缩运动以及髋关节主动伸直进行协助[5];③在出院前,利用图片以及视频等系列方式,就系列突发事件处理方法以及康复训练方法确保患者与家属充分了解。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坐位耐久性优良率、关节活动优良率、疼痛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
1.4评价标准
(1)对于两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坐位耐久性,具体为:优秀:患者坐位采取时间具有显著性;良好:患者坐位采取时间较好;中等:患者坐位采取时间一般;差:患者坐位采取时间较差[6];(2)对于关节活动情况,具体为:优秀:患者关节活动效果显著;良好:患者关节活动效果较好;尚可:患者关节活动效果一般;差:患者关节活动效果较差[7];(3)对于两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选择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umericalratingscale,NRS)展开对应评估,设定0~10分评定分值;无痛:最终结果为0分;轻痛:最终结果<4分;中痛:4~7分;重痛:最终结果>7分;极痛:最终结果为10分[8];(4)对于护理满意度,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展开对应评定,分值为0~50分,满意度随着分值的增加而提升。
1.5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结果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坐位耐久性优良率对比
实验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坐位耐久性优良率(81.08%)高于对照组(5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关节活动优良率对比
實验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关节活动优良率(78.38%)高于对照组(4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两组疼痛水平对比
实验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无痛(56.76%)与轻痛(40.54%)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32.43%)、(1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实验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比照组(P<0.05),见表5。
3讨论
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而言,通常卧床时间较长,在功能锻炼方面较为缺乏,从而使得自身骨组织修复能力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降低,较易呈现出骨质疏松等系列疾病症状,并且未经及时治疗症状逐渐发展后,会呈现出肌肉萎缩现象,更为严重会呈现出关节僵硬以及关节挛缩现象,对此,针对术后康复训练工作需要给予充分重视,利用康复训练干预,在关节挛缩发生率降低、骨愈合速度加快与废用性肌肉萎缩发生率降低方面获得显著效果[9-10]。
临床在拟定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发现,呈现出的系列优势明显:①对于患者与家属系列依从性的提升能够明显促进。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对于系列卫生知识可以有效传播,保证患者与家属可以正确认识疾病,以此使得依从性获得明显提升,此外,在增强护理人员职业成就感方面也可以获得显著效果[11-12];②可以将患者康复速度充分加快。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实施,除了能够将并发症降低,还可以将康复速度充分加快。此外,对于患者功能锻炼的及早参加可以做出保证,从而在抵抗力增加促进方面获得显著效果,使得系列机体功能恢复获得显著加快[13-14];③可以显著提升患者同家属对于股骨颈骨折疾病的了解程度。因为老年患者对于疾病本身以及长时间卧床系列并发症的出现均表现出较低的了解程度,所以对其自身产生一定的危害性。对此,护理人员需要通过针对性健康教育开展,确保对于系列疾病知识患者可以充分掌握,对于并发症的严重性以及危害性可以充分掌握,并且对于医疗工作可以更加积极配合。此外,健康教育前,充分获取患者与家属信任,之后利用关心以及体贴口吻,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充分加强,期间避免呈现出语气过快以及将指导内容进行一次性灌输的情况,此外对于良好人际沟通技巧需要充分运用,以在提升健康教育有效性方面获得确切效果。通过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分析,以确保疼痛指导工作可以获得顺利开展[15]。
观察本次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坐位耐久性优良率(81.08%)高于对照组(56.76%);实验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关节活动优良率(78.38%)高于对照组(48.65%);实验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无痛(56.76%)与轻痛(40.54%)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32.43%)、(18.92%)],实验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比照组,可充分说明拟定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展开老年股骨颈骨折疾病护理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于临床接受针对性健康教育干预后,利于坐位耐久性优良率、关节活动优良率提升,疼痛水平缓解,最终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疾病转归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