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首页 » 医学护理 » 护理 » 正文

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的选择及护理

王菊斌

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浙江省杭州市 311121

【摘 要】目的:探讨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选取2011 年8 月到2012年8 月于我院就诊的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共70 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 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加鼻塞吸氧治疗;观察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以血氧饱和度(SaO2)作为观察参数,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3周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雾化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8±5.24),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效果更佳,能明显提升患者SaO2,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超声雾化吸入

慢阻肺伴呼吸衰竭在老年群体之中的发病率最高,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患者一般会出现肺部气肿,导致支气管远端气管弹性下降,出现充气及膨胀现象,最终导致呼吸困难,血氧含量下降[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临床疗效及护理。选取2013 年8 月到2014 年8 月于我院就诊的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共70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 年8 月-2014 年8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70 例为研究对象,本文选取对象均符合慢阻肺伴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中男20 例,女15 例,年龄32-72 岁,平均年龄(65.8±6.3)岁;对照组患者男18 例,女性患者17 例,年龄42-72 岁,平均年龄(48.5±3.5)岁,两组患者在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排出智力障碍及精神类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知悉本组研究的方法和目的,并被详细告知研究过程,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35 例患者采取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加入1ml 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ml 液体,置于雾化器中,每分钟吸入氧气驱动流量为3L;观察组35 例患者采取超声雾化吸入加鼻塞吸氧治疗,加入1ml 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溶液,用生理盐水稀释成20ml 液体,置于雾化器中,氧气驱动流量同对照组。两组患者雾化前、后监测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仪器一致,记录吸入前、后SaO2 升降情况,雾化吸入2 次/d,为期观察3d。

1.3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平均值± 标准差)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T 检验;对比以P<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雾化吸入对比。经统计学t 检验,两组患者在进行雾化吸入前的氧饱和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之后,观察组的SaO2 明显比治疗前升高,其差异有明显性;进行超声雾化吸入加鼻塞吸氧治疗之后,对照组的SaO2 比治疗前有所下降,组间比较具有差异(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与超声雾化吸入加鼻塞吸氧是两种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途径。根据治疗前、后对比情况分析得知,使用超声雾化吸入加鼻塞吸氧的治疗方法,会使得患者的SaO2 明显下降,引起不适,使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才能提高患者的SaO2。主要原因是:两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中,使用的液体量有所不同,并且使用的器材有所不同,观察组采用的液体量少,因此雾化颗粒少,使得湿化气对呼吸道的阻力减少,并且在雾化过程中采用面罩吸氧,使得吸入期中氧气浓度升高,提高氧气的饱和度,对照组采用超声雾气,使得吸入烟雾粗重,呼吸加重,导致水蒸气的含量大,利用鼻塞吸氧,水蒸气会把氧气稀释掉,使得氧气浓度降低。由此可见,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更佳,要想患者的氧气饱和度维持在一定高度,就必须采取此类雾化措施,此外,加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护理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2-3]。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鞠法红. 雾化吸入对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及应对护理[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02(05):229-231.

[2] 刘畅. 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的选择及临床护理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6(14):206-207.

[3] 莫爱娟. 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75 例雾化吸入的综合护理观察[J]. 继续医学教育,2014,08(07):22-23.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