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原创图书为何缺乏驱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提出了三个“一以贯之”,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的深入思考和把握,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作为出版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研究出版创新的问题,也应该坚持这个理念。

从过去的一些重要的图书评奖和推荐活动来看,虽然有诸多佳作脱颖而出,但是也发现了一些与出版创新目标不相符的问题。比如在推荐或者评审过程中发现书名挺好,但实际内容是许多人的文章的一个合集;如果作者是名人的话,这又可能会是他自己诸多随笔、评论、散文、散论的一本合集。有的看似是名人自成体系的完整作品,但是细看说明其实是好多年前作品的修订版。还有些书,看书名似乎是名人的新作,但是仔细品读一下,发现是重新的排列组合。此外,以名人牵头编著和主编的图书不在少数。在推荐环节,一百本书里面推荐出十多本非常不容易。从所列举的这些现象来看,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出版创新呼声急,原创作品太缺稀;图书品种年年增,平庸出版乱花迷。”

随着这个结论继续追溯,至少有三方面的原因需要深思。从国家层面看和社会层面看,为了推进人才战略规划涉及的若干个人才工程或者人才方阵,这些工程和头衔也确实起到了一种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作用,不可全盘否定。但是也的确存在一些负面的东西,这些工程名目花样繁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不少专家学者奔波于名利场之间,迷失自我。

从编辑者的角度来看,除了雙重的效益压力和超量的稿件加工任务之外,还有两种倾向需要关注。一种倾向是当编辑好不容易策划出好的选题时,由于前面谈到的原因物色不到愿意承担纂写任务的理想作者,只好以单篇集合的形式来实现选题,这样的形式显然无缘于原创的精品出版物。另外一种倾向是考虑到市场回报和对相关奖项的争取,编辑同仁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到名作家、名作者身上。然而,因为名作家、名作者资源的有限性和对资源追逐的过度性,所以炒名家冷饭的作品就源源不断地出版了。因此距离原创精品的路程越发遥远了。致使同仁们的评奖任务也不能顺利完成,因为没有办法评出实实在在的作品。

对于上述问题的初步追溯,我们尝试着提出如下的建议。

第一,从国家和社会层面讲,应该对现有的人才工程及名目繁多的头衔进行集约化、简易化的整理。限制数量,保证质量,提高规格,遴选方法应该更加科学、客观,不受本人及关联人的影响和干扰,最大限度地减少非公正、非节约的因素。严格讲,学者、专家只要醉心于科学研究和著书立说就可以了,只要你的学术成果、科研成果具有创新性质和应用价值,应该说获奖的光环迟早会降临到你的身上,应该形成这样一种机制。根据中央精神和出版社的实际,调整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实际与考评规则,重点考虑两个效益的有机统一。

第二,要恢复和保证基本的编校人员队伍,并且提出基本要求。在编辑制作和编辑加工上,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促使编辑把自己的心血放在该做的事情上,特别是责任编辑能够最大限度地用在内容和思想的提炼和凝聚方面。同时根据供给侧改革的精神,把对编辑工作的设定回归到合乎出版规律和人体极限的轨道上来。出版社还应该通过重点的出版工程和审读报告、书评文章的写作环节,注意培养名编辑、学者型编辑,注重打造一种编辑追求学术和理论的良好氛围,一部好的原创作品是编辑和作者的心血和智慧的一种结晶。

第三是在期待学者专家的自尊、自觉和内敛的同时,编辑同仁们不必为名人适从,也没必要逼得名人稀释自己的思想或炒自己思想的冷饭,让他们也享有从容提升自己思想的空间。应该转换一下思维方法及追逐的方向,可以把目光转向成长性良好的中青年作者和作家身上。另外,编辑自身也要有意识长期地坚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与编辑能力,在价值观和责任担当的基础上,编辑们要学会锻炼自己的“六性”和“四力”。六性是文学的感性、史学的智性、哲学的悟性、科学的理性、艺术的灵性和伦理的德性,“四力”是直觉加论证选题的策划力、对于作者的选择力和亲和力、对文稿的统辖力和对文字的驾驭力。

如何形成中国自己的原创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甚至中国学派,是一个需要广大同仁们共同努力的研究方向。长期努力之下,我们应该会逐渐拥有自己的学派、自己的风格和自己的创造。

作者:赫振省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