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循环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施循环经济,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据国际生态经济协会(IEEPA)统计数据显示,世界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对产品贡献率有效提高,其中钢材为45%、铜为62%、铅为40%,减少了废物排放,也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了企业要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培育和提升竞争力。鞍钢、豫光金铅等企业纷纷探索再生循环利用、高效清洁生产技术,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如何让企业的财务管理与之相适应,培育企业竞争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循环经济理论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即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呈现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运行模式。循环经济理论摒弃了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构建了“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闭环经济模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增值带动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又被称为生态经济,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资源紧缺、环境恶化,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必须推进循环经济,源头预防、全过程控制,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才能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循环经济的实质是使环境成本内在化,即用最低的成本解决生态环境破坏,通过市场化手段鼓励技术创新、加强环保观念。由此,也表明循环经济并非孤立存在于企业发展中,而是将有效的物质、能量、人力、信息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将生态环境作为衡量企业的重要指标。二、企业财务管理的内涵企业以盈利为目的,而财务管理则是对企业的资金运行进行预测、决策、控制、管理,保障企业实现最大化的价值。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面临着纷繁复杂的竞争压力,财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对企业内部资本、劳动力、设备进行合理配置,保障资金的有效供给,提高企业资产收益率,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三、循环经济模式下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一)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共赢的目标传统企业的财务管理大多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更多地考虑到投资人、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方,而社会责任、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薄弱。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企业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资源的高效率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相违背。在循环经济模式下,要求企业财务管理要将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社会责任、生态保护紧密结合,从而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高生态意识。(二)企业要具备足够的绿色资金绿色资金是指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要有一定的绿色资本支出,用于探索资源再生循环利用、高效清洁生产技术等,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循环经济结合生态学与经济学的概念,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企业在其发展面临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循环技术的研发、产品的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成本,面临着风险不确定性。企业自负盈亏,担心研发投入难以形成产业,积极性与主动性大打折扣。二是,企业投入绿色资金,希望能够通过市场得到补偿。政府必须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出台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才能调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与热情。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在进行利润分配、筹资时,确保充足的绿色资金、人力资源,对资源再生利用、减少排污等,既能够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培育竞争力,又能够减少资源浪费、污染排放等罚款支出。

(三)企业要具备准确估计环境风险的能力自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构建生态环境和谐社会,相关的环保部门出台多部环境治理、排污限制方案。可以说,在推进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的环境违约成本上升,不仅面临高额的罚款,还面临企业声誉受损。由此,在对投资项目的评估中,财务管理不仅要预测未来现金流、投资回报率,更强调对投资项目的环境风险进行准确估计,关注潜在的或有环境负债。四、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路径(一)更新财务管理理念,创新会计核算工作在全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要更新观念,提高知识更新能力,紧紧把握循环经济的核心,更新管理理念,意识到生态环境资本的重要性。摒弃传统的仅注重物质资本的思想观念,以长远、发展的目光对财务进行预算、决策、控制,注重资源的低消耗、再生利用、低排放,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资本管理过程中,将经济、生态、社会紧密结合,不再盲目地追求物质资本,改进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将环境污染或有负债、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环境治理等也纳入到会计核算中。

(二)更新企业价值导向,构建循环经济生产管理体系循环经济模式的核心是资源的再利用,并非简单的垃圾处理。由此,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要更新价值导向,加强过程防控,树立“减量化———环保型———资源化”的生产理念,从长远的利益出发,将自然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将科学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改善生态环境的核心武器。构建的生态会计哲理,研发资源再生利用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在产品生产环节实现节水、节电、节能,维护与修复生态系统功能,构建循环经济生产管理体系,使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构建绿色采购制度,结合企业生产需要、生产能力,选用环境污染小、消耗少的资源。尤其是可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适当采购可再生利用、价格低廉的废料、残料。发展清洁生产,创新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废弃物回收与循环利用,实现源头上减少污染,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可再生资源利用体系,不断对科学经济进行创新,实现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八大以来,“构建节约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无不体现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心,财政部出台《关于高级会计人才培训实施方案》,更是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顺应发展循环经济的历史契机。

(三)更新消费理念、政府适度引导,实现企业的节能减排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树立循环生产与绿色消费理念,引领全社会消费观念的转变。在生产设计环节,尽量选用易分解、易降解的材料,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在营销过程中,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培养消费者可持续的消费方式与消费习惯,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在消费结束后,对宣传资料(如广告宣传册)、产品废料等进行回收利用,结合生产需要变为可有用资源。要在全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政府部门要做好引导作用,如通过废弃物处理免税、创新绿色金融产品、设置绿色技术创新补贴等,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