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晓
(郑州大学 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 要:我国自改革开放至今,对外贸易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我国在1978年进出口总额只有355亿人民币.2013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5.83万亿人民币(折合4.16万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7.6%,年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然而在中国对外贸易工作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中国对外贸易仍然存在着诸如频繁遭遇反倾销,对外贸易科技含量低,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缺失等问题.本文尝试将公共物品的被概念引入到当前中国对外贸易的问题分析中去,首先介绍了公共物品概念和相关理论,然后针对中国目前对外贸易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现状分析,努力挖掘其中存在的公共物品因素并以此为基础从博弈论的角度进行了原因探索和对策分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公共物品;免费搭车;反倾销;囚徒困境
中图分类号:F740.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074-03
1 公共物品概念及相关理论
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所谓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中获得效用,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所谓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
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某些人对于某些服务或者产品,事先宣称自己并无需要,在别人付出代价去取得后,他们就可不劳而获的享受成果.是常指宏观经济学中的公共品的消费问题.免费搭车现象缘于公共物品生产和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搭便车问题的经济学含义是指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使得公共物品的消费和生产具有自己的特点,同时给市场机制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搭便车问题.搭便车问题往往导致市场失灵,使市场无法达到最优化的配置.
由此可以看出所谓公共物品就是指某类商品或者服务如果别人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而得到,那么不需要付出成本就可以得到,由此导致每个人都不愿为此付出成本而采取观望态度,期待某个人先采取行动付出代价,然后自己坐享其成作免费搭车者,下面将对我国当前国际贸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公共物品和搭便车现象.
2 针对我国当前国际贸易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公共物品角度进行分析
2.1 我国国际贸易频繁遭遇反倾销,企业应诉率不积极
我国现在虽然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但是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价格较低,造成了我国一直以来频繁遭遇反倾销的局面.自1979年我国出口的糖精钠遭遇来自欧盟的反倾销调查以来,至2012年底我国已连续18年成为世界上反倾销调查的最大目标国.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份额的不断提升,国外对华反倾销调查数量激增,出口企业和出口产品遭受的损失不断增加,出口企业的产品信誉也受到严重威胁.同时,频繁的反倾销调查,严重扰乱了我国出口经济贸易活动的正常秩序.我国在实施针对国外的反倾销工作当中,一个十分显著的问题就是国内企业应诉积极性低,很多企业不愿意主动应诉.反倾销案件的国外律师费用较高,涉案企业的经营金额相对较小,很多经济领域又没有商会或行业协会,加之对国际商贸和WTO规则不熟悉,有些企业想应诉, 但是应诉成本太高,企业认为自己出钱却全行业受益, 因而不想让别的企业搭便车而放弃应诉,企业间如何进行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难以确定,最后造成的后果就是大家都消极应诉,期待某个企业出头承担费用而坐享其成,进而导致整个行业由于无人应诉而败诉.
2.2 我国目前对外贸易科技水平低,外贸企业创新积极性低.
2013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1.36万亿美元,增长1%,占比32.6%,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劳动力价格低廉,依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我国在参与国际分工时一直是以劳动密集产业为主,我国加工贸易长期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部分,缺乏盈利空间.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忽视对核心技术的研究,设计及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在国际分工的舞台上一直处于产品国际价值链的生产环节,赚取的是微薄的加工费.同时高能和高污染外贸所占比重较大,粗放型的外贸方式造成了我国大量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
无论是贫困化发展理论还是比较优势陷阱理论,都说明了发展中国家不能一味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要适时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调整,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提升整个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推进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但是现实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由于科学知识具有公共物品特性,一个企业单独进行科技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这项技术一旦被研究出来其他的企业对其进行模仿是很便利的,这样每个企业都倾向于采取观望态度作免费乘车者,如果进一步考虑到企业之间存在竞争因素,参与创新的企业由于付出了研发成本而降低了竞争优势,没有参与创新的企业免费得到了模仿技术的好处却没有付出研发成本,这样没有创新的企业就会扩大竞争优势,企业的这种心态会进一步降低企业进行科学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使得整个产业缺乏创新动力.
2.3 我国当前存在严重的大宗商品国际定价权缺失问题,企业与外商主动议价意识薄弱
随着我国经济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石油,铁矿石,大豆等大宗初级产品的进口量越来越大,同时我国又是大宗商品的出口大国,由于我国企业缺乏对价格合理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致使我国在大宗商品进出口过程中经常遭遇高买低卖的问题.铁矿石价格上涨导致我国钢铁企业利润极低,我国大宗出口的稀土价格下降又导致我国很多出口企业生存艰难.“中国进口什么商品,什么商品就贵,中国出口什么商品,什么商品就便宜”.大宗商品定价权缺失这样的“中国现象”的产生有着复杂的作用机制,牵涉到了很多复杂因素,但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我国从事大宗商品进出口的企业数量太对而且分散化,行业集中度低,在遭遇价格不公正待遇时,单个企业与外商进行议价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太大.众多的利益群体之间很难形成有效的成本风险分担以及利益共享机制,许多企业采取观望态度,期待某个企业与外商议价成功而自己坐享其成,最后导致整个行业主动与外商议价的意识薄弱,议价积极性不高使得我国在争夺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缺失工作当中处于更加被动的局面.
当前我国国际贸易存在许多类似公共物品的现象,某个企业进行创新使得别的企业可以进行模仿,某个企业参与反倾销应诉获胜从而使别的企业获利,某个企业参与大宗商品议价从而别的企业坐享其成,这些现象都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正是由于企业希望不付出成本作免费搭车者,最后导致了行业整体竞争力损失,接下来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对上述现象进行模型分析
假设有甲乙两个厂商,同属于一个行业,以反倾销应诉为例,假如两个厂商原来收益分别为6、6,假如应诉获胜需要付出成本为2,如果不去应诉则应诉失败遭受损失为1,那么甲乙两个厂商中主动应诉的一方最后收益为4,不去应诉的一方成了免费搭车者,可以获得收益为6.对应支付矩阵如下:
由以上支付矩阵得知对于甲乙两个厂商来说,无论对方当采取什么措施,自己的最优措施就是不去应诉,不应诉是甲乙两个厂商的占优策略,最后的结果就是甲乙都不应诉,每个人都想不付出成本做免费搭车者.那么怎么改变这种情况呢,假如现在政府介入,对首先进行应诉的企业进行奖励,同时对于消极应诉的企业进行处罚,进行奖励和惩罚的额度分别是1.5和1,那么对应的支付矩阵变为:
引入政府作用后,我们发现甲乙两个厂商占优策略发生了变化,无论对方采取什么措施,自己的最佳策略都是应诉,这样就可以形成企业积极应诉的局面.我们得出结论,政府可以通过减少企业应诉成本,同时加大对消极应诉处罚力度,是可以改变企业消极应诉的局面的.我国大宗商品定价权缺失问题与这个问题有很大相似性,也可以用类似模型求解.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分析没有考虑到企业之间互相竞争的因素,如果考虑到企业之间的竞争因素,那么付出成本的厂商机会因为成本上升而处于竞争劣势,从而给自己带来更大的损失.下面以我国两个存在竞争关系的外贸企业进行创新为例,假设甲乙两个外贸企业在不进行创新时各自收益分别为6,6,创新所需成本为2,创新收益为3,首先进行创新的企业由于付出成本导致竞争优势下井带来的损失假设为2,进行技术模仿的企业不需要付出成本,那么对应支付矩阵如下:
由上述支付矩阵得知对于甲乙任何厂商,占优策略都是不进行创新,最后的结果是甲乙都不创新,甲乙都不创新得到的收益之和为12,比其他任何一种情况得到的总收益都要小,甲乙陷入了典型的“囚徒困境”当中.那么怎么走出囚徒困境呢,我们同样引入政府的奖惩制度,对于首先创新的企业奖励假设为2,对于消极创新的企业惩罚假设也为2,那么对应支付矩阵变为;
引入政府的奖惩作用机制后,我们发现甲乙厂商占优策略变为了创新,而甲乙厂商同时进行创新可以带来最大的收益18,囚徒困境的问题得以解决.企业之间会出现争相创新的局面.
4 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在我国目前的国际贸易当中存在许多类似公共物品和免费搭车的现象,由于笔者知识水平有限,在本文当中只是列举了少数例子.我国国际贸易当中存在着更多的类似现象,如果我国国际贸易企业之间某个企业的某项措施需要付出很大成本才能完成,而完成这项措施会给其他企业带来不用付出成本就能得到好处的结果,那么大家都会倾向于作免费搭车者,特别是如果企业需要付出的成本很大并且考虑到互相竞争的因素,企业之间甚至会出现囚徒困境的情况(类似创新的情况).最终会致使企业之间都会采取观望态度,那么本来有利于我国贸易发展的措施就会被企业放弃,最终损害我国外贸整体竞争力,以国际贸易企业的创新为例,自主创新要落到实处,首先出口企业在思想上要重视.目前,我国许多出口企业由于仅依靠数量扩张,产品雷同,附加值低,导致出口价格不断走低,利润不断减少.所以,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要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制定一个长远的出口战略规划.国家当前的目标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过去“量大价廉”的粗放式出口已不被提倡,出口企业必须认清形势,转变观念,不要满足于当前低价出口和加工装配所形成的利润,要在研发上舍得投资,将利润的一部分作为研发资金,逐步实施高附加值的自主创新出口战略.在企业主动进行创新积极性不足时,必须引入政府的奖惩和激励制度,微观企业的具体行为是从在进行了各种影响自身收益与成本等因素后综合做出的决策,利益出发点仅仅局限于企业自身,并不具有大局意识和长远意识.政府要通过各种强制与非强制手段影响企业行为,避免企业陷入囚徒困境的怪圈.具体来讲就是我国政府应警惕和努力挖掘企业间这种免费搭车的现象,进行调控时可以通过加大企业采取观望措施的成本,减少企业进行有利措施的成本,具体的操作力度和政策效果可以通过建立相关支付矩阵来进行.只有把这种思路和做法渗透到我国国际贸易具体工作中去,我们才能从更大程度上提高我国企业发展国际贸易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我国国际贸易竞争力水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孙玉琴,孙倩,王辉.我国加工贸易的历史考察[J].国际贸易问题,2013(4).
〔2〕隆国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之探讨[J].国际贸易,2008(12).
〔3〕孔泾源.“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背景、成因举证与中国对策[J].改革,2011(10).
〔4〕刘茜茜.反倾销中的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研究.经济论坛,2010(5):70-75.
〔5〕李坤望,王孝松.美国对华反倾销的统计分析.亚太经济,2008(4):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