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研究

王珊珊1,杨俊龙2

(1.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03061;2.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是新时期推进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本文对安徽省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城镇化滞后工业化的主要原因在于非农产业发展不足,未来应着眼于通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来促进安徽省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可持续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099-02

1 文献综述

1.1 工业化和城镇化关系的理论阐释

巴顿(1986)提出城市发展的聚集经济理论,他认为城市发展是工业追求聚集经济的结果.刘易斯(1989)二元结构理论认为由于农业部门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且农村的平均收入低,工资可以保持在低水平上,从而使现代工业部门越来越扩大,形成发展中的二元结构,这也是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脱节的主要原因之一.钱纳里通过构造一个发展模型得到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具有的经济结构的标准数值,即是著名的“钱纳里标准结构”.

1.2 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相关关系测算研究

钱纳里(1989)等人研究了1965年90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关系,得出人均GDP越高、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越高的结论.蔡孝箴(1998)从劳动力就业部门构成角度研究得出:工业化率、非农化率与城市化率之间基本上是正相关关系;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周一星采用137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的对数成正比的关系式.

工业化和城镇化关系模式不是唯一的,每个国家或区域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基础、发展战略等都会影响工业化、城镇化关系,我们研究两者关系是要寻找适合它自己发展的最佳模式.

2 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测度—以安徽省为例

我国已经步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被列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在此背景下,研究安徽省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关关系,对推动安徽城镇化快速稳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1 工业化衡量指标的选取

对工业化和城镇化关系的测度建立在对安徽省“两化”水平衡量的基础上.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人们意见比较统一,一般采用人口城镇化率.而对工业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分歧较多.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统计分析、钱纳里等人的多国模型和罗斯托的起飞理论,可以把工业化水平具体化为5个指标:人均GDP、工业产值、非农产值比重、工业就业人员比重、非农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因此我们对安徽城镇化变动与工业化衡量指标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选择最具有代表性和适用性的指标.

2.1.1 样本选取.采用EVIEWS7.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人均GDP、工业产值、非农产值比重、工业就业人员比重、非农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为X1、X2、X3、X4、X5,安徽城镇化率用Y表示.样本区间为1978-2012年,数据来源《安徽五十年》、《安徽统计年鉴》.

2.1.2 单位根检验.采用ADF检验各变量的平稳性,结果见下表.X1、X2、X3、X4、X5的ADF值都高于临界值,说明变量有单位根,是非平稳时间序列.一阶差分后仍然存在单位根,因此对时间序列进行二阶差分,各个变量的ADF值分别为低于临界值,说明经过二阶差分以后成为平稳序列.

2.1.3 协整检验.协整检验是对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即多个单整序列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采用约翰森协整检验,在5%临界值上拒绝原假设,说明至少有一个协整关系存在.

安徽城镇化率与人均GDP、工业产值、非农产值比重、工业就业人员比重和非农产业就业人员比重的协整方程可以表示为:

Y=13.42+0.000671X1-0.5316X2+0.26217X3-0.87833X4+0.48057X5

(15.13) (-11.02) (4.56) (-6.31) (7.47)

R2=0.9963;F=1547.95;D.W=1.72;s.e=0.7013

该方程显示出安徽城镇化水平与人均GDP、工业产值、非农产值、工业就业比重和非农就业比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X1、X3与X5与Y呈正相关关系,而X2、X4与Y呈负相关关系.尤其X5值为正且最大,因而与Y的关联度最高.因此,我们将采用劳动力非农化率这一工业化指标来分析安徽省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关系.

2.2 安徽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关系测度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选择NU比分析安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NU比是劳动力非农化率与城镇化率的比值,NU1.2是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的最佳状态.

1978年―2012年安徽省每年的NU比都大于1.2,说明总体上来看安徽省城镇化是滞后于工业化的.根据NU比的变化轨迹可将安徽省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关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95年,NU比逐步提高,表现为安徽省工业化与城镇化不协调程度的扩大;第二阶段:1995年-2012年,此阶段的特点是安徽省城镇化滞后程度在不断缩小,但是减小的幅度有限.

3 安徽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方面的问题分析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安徽省城镇化与工业化不协调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没有相应带动非农产业发展.

3.1 农业生产效率低

安徽是农业大省,但是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占用过多的劳动力资源.2008年,第一产业全国平均劳动生产率是10950元/人,而安徽只有8774元/人,低1176元.2012年安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36.4%,第一产业产值却只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2.66%.

3.2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安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首先表现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远远落后于第二产业产值比重,2012年安徽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为12.66:54.64:32.70,并且第三产业在安徽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提升的道路并不平坦,经历了上升、回落、再上升、再回落的反复振荡过程,尤其是2003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到达高点41.76%后至今一直处于下行.其次,与其他省份相比差距明显.2011年安徽第三产业产值仅相当于广东的20.65%、江苏的23.87%、北京的40.25%、上海的44.66%.就是与同处于中部地区的湖北省第三产业产值相比,安徽省也只相当于它的68.41%.

3.3 城乡二元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农村劳动力流动虽然改变了城乡人口分布,但是不平等的城乡二元制度安排并未改变,成为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比如,二元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人口的合理流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农民对进城望而却步等等.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二元分割制度与城镇化所要求的要素流动和聚集不匹配,造成非农产业与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弱化了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持续协调发展的能力.

4 如何促进安徽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

4.1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安徽应结合自身特点,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走集约化、专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首先,依靠先进科技改造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着农业能够释放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而农村剩余劳动生产力的成功转移又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创造有利条件;其次,农产品深加工,延长农产品价值链.安徽省应着力打造一批企业档次高、运行机制活、市场前景好的骨干企业,积极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等多种模式,完善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向更高层次发展,使农产品加工业逐步成为安徽省经济的支柱产业.

4.2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首先,安徽省应抓住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与先进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拓展生产服务领域的发展空间.其次,根据安徽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结构的特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有针对性的发展地方特色服务项目,比如黄山旅游业、芜湖的动漫文化产业等.与此同时,为缓解经济调整与扩大城镇就业之间的矛盾,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应注意选择一些劳动密集型技术,扩大非农就业机会,促进农业人口比重下降.

4.3 城乡一体化发展

结合安徽省的具体情况,首先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安徽省要逐步放开大城市的户籍制度,全面放开中小城镇以及县以下小城镇的户籍制度,推进与户籍制度改革相关的住房、入学、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改革,逐步弱化和剥离附属于户口的社会资源配置功能.其次,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和有偿使用、转让制度,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建新,段禄峰.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关系测度[J].生态经济,2009(12):67-70.

〔2〕陈令民,祝中原,夏红莉.“十二五”期间安徽农业现代化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1(9):7-11.

〔3〕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课题组.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战略抉择和政策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11(6):4-25.

〔4〕付保宗.“十二五”时期促进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的思路[J].宏观经济管理,2010(6):16-22.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