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芝娟,周晓红
摘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队伍的建设是实训基地建设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校实验室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的问题,以生物与食品技术综合实训基地为例,从完善实训基地管理机制,推行岗位责任制,加强培养力度,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等几方面入手,对实训基地专职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各种途径与机制进行了实践探索,重点探讨了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及内部学习等各种培养途径,对同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队伍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职业能力提升;途径;机制
基金项目: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教学改革课题“提升实训基地专职教辅管理人员职业能力途径与机制研究”(项目编号:JG13202)
作者简介:陆芝娟,女,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工程系实验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2-0031-03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高职院校必须建设发展更多的实训基地以满足现代职业教育,也就需要更多合格的甚至是高水平的实训基地专职教辅人员。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实训基地专职教辅人员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但是实训基地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力量,还是增强实训基地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其职业能力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1]因此,对提升实训基地专职教辅人员职业能力的研究意义重大。
一、高校实训基地专职教辅人员队伍的现状
(一)整体素质不高
早期很多学校对实验教师的聘任要求低于理论课教师,有的学校把教学岗位或其它部门不称职的教师调到实验室,有的把临近退休的教师安排在实验室养老,使得实训基地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近几年,很多高校实验室购置了一系列先进的、大型的、精密的仪器设备,但是能够熟练使用,而且可以进行维护、保养的高级技术人才匮乏,学校不得不临时培养一些理论课教师兼职管理这些仪器设备。[2]
(二)实训基地专职教辅人员数量不足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实验室也随着扩建,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扩大实验员队伍,导致从事实验室管理工作以及实验教学工作的专职实验室人员数量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和操作技能培养的需要。[3]有些实验室甚至没有专职人员,管理人员由专业教师兼任,平时只起到开门关门的作用。
(三)实训基地专职教辅人员工作任务繁重
实训基地工作任务繁重,特别是化学类实训基地尤其突出,除了实验准备还要对危险品、仪器设备等进行管理。许多实验室人员还身兼数职,除了实验室管理工作还兼有教学、科研任务。实训基地专职教辅人员往往是“救火兵”,申请项目、示范建设、优秀评估、技能大赛等工作都少不了他们。
(四)实验室专职人员得不到重视
实验队伍与教师队伍建设相比,实验室队伍建设摆在了次要的位置,严重挫伤实验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影响其能力的提高和实验室的发展,实验室人员本身,也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或自暴自弃的现象。[4]有的学校也引进了一批高学历的人才到实验室岗位,但大多留不住人,只把实验室作为一个跳板,时机一旦成熟就转岗或离岗。
二、实训基地专职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途径与机制探索
由于实训基地专职教辅人员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更好地发挥实训基地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的功能,必须切实提升专职人员的职业能力,学院生物与食品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对基地专职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途径与机制进行了探索实践,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生物与食品技术综合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基地,也是浙江省高职院校一类建设基地,现有专职教辅人员7人。实训基地现有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拥有液质联用仪、气质联用仪、扫描电镜等大型仪器设备50多台(套),仪器设备总值1800万元。该基地承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华茶艺技能”大赛以及茶艺与茶文化类专业国家级培训班。
(一)重视实训基地专职教辅人员队伍建设,完善实训基地管理机制
学院大力发展实训基地建设,在改善实验室硬件条件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专职教辅人员队伍的建设。实训基地实行院、系两级管理,采取系部负责的运行机制。学院层面有副院长负责全校实训基地的工作,主要为实训基地建设管理作引导和监督,系部领导(主任或副主任)兼任实训基地主任主持工作,并设有基地副主任负责实训基地日常运行,各实验室也均设置责任人进行具体管理,另外,以勤工助学的形式吸纳一批优秀的同学的作为助理实验员,辅助专职人员进行日常管理。
(二)细化实训基地工作,推行岗位责任制
实训基地工作繁杂,包括实验室建设项目申报;仪器设备购置;实验试剂(包括危险品)及耗材的采购与管理;实验实训准备;实验实训教学或辅助教学;信息资料及文件的管理;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对外服务,等等。化学类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很多,安全问题是实训基地的头等大事。结合该基地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实训基地主任、实验员、实验实训指导教师、仓库保管人员的岗位职责,另外,根据学期工作计划安排,除了实验室的常规管理外,实训基地的其它工作事项进行细化分工,再对细化分工后的工作根据每位老师的特长进行安排,把各项工作直接落实到人,避免出现踢皮球现象。
(三)加强培养力度,全面提升专职人员职业能力
加强实训基地队伍的培训工作,有计划地开展继续教育。根据基地的实际情况,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及内部学习等多种途径,开展在职学历深造、实验室管理知识、实验室专业技能知识、大型仪器设备应用及维护等多方面的学习。
1.深入交流,学习同类院校在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先进经验。生物实训基地先后派出人员到省内外知名高职高专院校学习,通过技能大赛的平台也有很多其它院校到基地交流,通过交流学习使实验室人员开阔了视野,了解了其它院校许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是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生物技术基地,该基地由学院教务处牵头制定其激励机制,系部负责基地的整体管理,各专业教研室主任主抓,各任课老师、基地专职实验员落实各项工作内容的层层管理制度,使得基地管理井然有序。
2.走进企业行业,学习相关专业实验室的管理方法以及仪器设备实际操作技能。由于基地教师有好几个是近几年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企业的实际经验,为此,一方面,利用假期深入企业行业锻炼;另一方面,聘请企业行业的技术能手到基地当师傅,做部分实训项目的指导教师来提高教师的实际技能。
3.参加实验室管理专题培训,提高实训基地管理水平。实训基地先后派出教师参加专业机构举办的“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定内审员”、“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培训班,通过相关实验室管理标准的学习,逐步建立、实施与工作范围相适应的实验室管理体系。
4.积极参加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实训基地购置了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基地的强项是分析检测,但能熟练使用的教师较少,这不仅影响到实训教学,也限制了对外服务,使仪器设备不能发挥好的效益。为此,制订了相应的管理办法,规定每个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两种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鼓励实验室人员参加各种培训。例如,参加杭州市公共实训指导教师培训化学化工类、医药药剂类、精密分析仪器类实训室师资培训,基地3个教师取得杭州市公共实训指导教师证书;参加高级化学检验工培训班,通过培训,老师们增加了实际操作及应用仪器设备的水平;参加安捷伦、赛默飞等世界知名公司的培训,或者请工程师到基地现场教学,学习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知识。
5.鼓励在职进修,拓宽实训基地人员的知识面。学校政策鼓励在职进修深造,拿到高一级的学位或文凭可以报销学费,并且外出学习时间如果不是休息日按正常上班考勤。近几年,实训基地1名教师由学士学位通过进修取得硕士学位,1名教师研究生在读,2名教师由原来的大专文凭拿到本科文凭。
6.注重内部培训及相互学习,整体提升队伍的职业能力。老带新,新带老,相互学习。老带新,充分发挥老实验员的作用,加强对年轻教师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经验的传授,对新进教师开展岗前培训;新带老,利用年轻人接受新知识快的特点,让年轻人先掌握新仪器新设备的操作技能,老同志再向他们学习。
7.培养一批助理实验员,辅助专职人员开展实训基地日常管理。大一新生在实训基地上实验课时留心观察,发现有一定的组织管理水平并且动手能力强的同学,等到大二时就以勤工组学的形式吸纳到实训基地做助理实验员。每个专职人员配1-2名助理实验员,助理实验员利用课余时间协助专职人员完成实验室的部分工作。助理实验员的安全教育、日常考勤、勤工助学金由1名教师负责。在助理实验员中再优中选优,根据实训基地用人需要,留用优秀人才充实到实训基地专职教辅人员队伍中,实践证明这种用人方式非常成功。
(四)完善考核制度,稳定实训基地人员队伍
学院根据实训基地工作性质的差异,以及不同实训基地之间的差异,制定适合本基地的考核办法,制定考核细则,考核结果作为职称晋升、评优以及奖金发放等的重要依据。目前,正在改革职称评审管理办法,实验室系列的职称评审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制定评审条件,应着重考察其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实验教学、指导帮助学生开展课外创新实践等方面所做的业绩。[5]
综上所述,通过对实训基地专职教辅人员职业能力的提升,实训基地得到了显著发展,在教学科研及对外服务等方面依托实训基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高职院校实训基地软件和硬件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建设失衡就可能带来各种不良的影响,直接影响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和实验室高效合理的运行。实验室队伍和教师队伍一样是高校宝贵的人力资源,是学校立足和发展的中坚力量,一定要切实提高实训基地人员的职业能力。[6]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许庆陵.提升高校实验室人员素质的几点建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6):301-303.
[2]胡传坤,高建民.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现状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5):210-212.
[3]李汉文.谈高职院校实验员队伍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2(9):291-292.
[4]汪小雄,唐沁雨.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38-40.
[5]符晓四.实验技术队伍现状分析与建议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4):355-356.
[6]张继霞,彭绍春,兰山,等.高校实验室队伍的“5P”建设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3):344-346.
[责任编辑 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