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欢欢,陈识文,高梦祥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
摘要:以制茶副产物茶末为原料,采用β-环糊精辅助提取茶末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料液比(g∶mL)、β-环糊精含量和提取温度对茶末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建立该工艺的二次多项式模型。结果表明,回归模型具有极显著性,可以对茶末总黄酮提取率进行很好地分析和预测;确定了茶末总黄酮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61.83(g∶mL)、β-环糊精含量8.27%、温度53 ℃,且在此条件下验证茶末总黄酮提取率为7.843%,接近预测值7.835%。与传统的水回流法和超微粉碎法相比,β-环糊精辅助提取法高效环保,且提取率更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茶末;总黄酮;β-环糊精;提取;响应面法
中图分类号:S571.1;TS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4-0935-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4.041
收稿日期:2014-07-10
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CFB392)
作者简介:冯欢欢(1987-),女,湖北宜城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副产品深加工,(电话)13257162368(电子信箱)fskwahh99@163.com;
通信作者,高梦祥(1971-),男,陕西武功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微生物发酵研究,(电子信箱)mxgao0398@163.com。
中国饮茶历史悠久、人数众多,茶叶资源丰富。调查发现茶叶利用率不高,只有少部分被加工成高档商品茶,大部分都是中低档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滞销,其余的碎末茶和粗老茶等副产品大部分均被遗弃[1]。对其有方向地进行深加工,可实现废物利用,提高茶叶的经济价值。有研究表明,茶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辐射、抗衰老以及免疫调节等作用,在食品、医药、保健品等方面有十分广泛的应用[2]。
目前,黄酮类化合物多采用水浸法和醇提法[3-5]。环糊精(CD)具有疏水性的内腔和亲水性的表面,因此具有包合特性。且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传统的载体材料相比,无毒、性质稳定、结构独特,可用来提高植物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增强利用率[6-8]。研究表明,环糊精在研磨或溶液搅拌下对芦丁、槲皮素等多种黄酮类物质有包合或吸附作用,可显著提高黄酮的水溶性[9,10]。本试验采用β-环糊精辅助法提取茶末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依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茶末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提高茶叶原料利用率,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绿茶末:湖北五峰汲明茶叶有限公司提供。芦丁标准品、β-环糊精、乙醇、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等均为分析纯。
LG-500A型高速万能粉碎机,瑞安百信药机械厂;TU-1900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RE-2000B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TL-18M型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上海市离心机械研究所;BSA223S型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H-4型数显恒温水浴锅,金坛市杰瑞尔电器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芦丁标准曲线的制作[11] 精确称取120 ℃减压干燥至恒重的芦丁标准品14.3 mg,用95%乙醇充分溶解,定容至50 mL,即得浓度为0.286 mg/mL的芦丁标准溶液。精密吸取该芦丁样品溶液0、0.5、1.0、2.0、3.0、4.0、5.0 mL于25 mL容量瓶中,加去离子水至6 mL,分别加5% NaNO2溶液1.0 mL,摇匀,放置6 min,然后分别加10% Al(NO3)3溶液1.0 mL,摇匀,放置6 min,再分别加4% NaOH溶液10 mL,最后加去离子水定容至刻度,摇匀,放置20 min,510 nm处测吸光度,重复测量3次,以质量m(mg)与吸光度A进行线性回归,即得回归方程:m=1.921 2A+0.010 3,R2=0.997 8。
1.2.2 茶末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取20 g茶末与一定量β-环糊精混合,粉碎,过100目筛,取1 g的细粉放入150 mL的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在一定温度下搅拌15 min,8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沉淀重复提取2次,合并上清液,旋转蒸发,得浸膏,用95%乙醇溶解、过滤、定容到50 mL,即得待测液。
1.2.3 总黄酮提取率的测定 精密吸取0.5 mL的待测液于25 mL容量瓶中,参照“1.2.1”的做法测量吸光度,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总黄酮提取率:
y=m×N/M×100%
式中,m为根据芦丁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出的测量液的总黄酮质量;N为稀释倍数;M为称取的茶末样品质量。
1.2.4 单因素试验 分别考察料液比(g∶mL,下同)(1∶10、1∶30、1∶40、1∶50、1∶60、1∶70)、β-环糊精占物料质量比(2%、5%、8%、10%、12%、15%)和提取温度(30、40、50、60、70、90 ℃)对茶末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1.2.5 响应面试验设计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A)、β-环糊精含量(B)和提取温度(C)为试验对象,以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3因素3水平响应面优化试验,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11-13],确定响应面分析试验。因素与水平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2.1.1 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见图1。由图1可知,随着溶剂的增加,总黄酮提取率增高,当料液比达到1∶60时,提取率达到最大,之后提取率降低,考虑到成本及回收问题,选取1∶60为最佳料液比。
2.1.2 β-环糊精含量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β-环糊精含量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见图2。由图2可知,当β-环糊精含量为8%时,总黄酮提取率最高,可能是总黄酮与β-环糊精达到最佳包合比,因此,选取8%的β-环糊精最佳。
2.1.3 提取温度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提取温度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见图3。由图3可知,在30~90 ℃,总黄酮提取率先升高后降低,在50 ℃时提取率达到最高,可能是在此温度下环糊精能够与黄酮类化合物充分包合,因此,选取50 ℃为最佳试验温度。
2.2 响应面试验结果
2.2.1 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的建立与方差分析 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3因素3水平响应面优化试验,试验设计及结果见表2。采用Design Expert 8.0.6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拟合,以茶末总黄酮提取率y为响应值,料液比(A)、β-环糊精含量(B)和提取温度(C)为试验因素,得到多元二次回归模型为:
y =-19.202 50+0.289 37A+2.813 75B+2.227 00C+1.734 72×10-16AB+0.000 925AC+0.0082 50BC- 0.002 675A2-0.192 500B2-0.003 350C2
由表3可知,回归模型极显著(P=0.002 9<0.01),失拟项不显著(P=0.359 5>0.05),R2=0.969 0,说明该回归方程对试验拟合程度比较好,可以用该模型对茶末总黄酮提取率进行分析和预测。其中,一次项A、B、C,二次项A2、B2、C2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交互项对响应值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说明各试验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其中,各变量的一次项F值可以很好地反映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的大小,且F值越大说明对茶末总黄酮提取的影响越大[12],因此由表3可知,β-环糊精含量和料液比对茶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比提取温度的影响大。
2.2.2 两因素间交互作用的分析 通过Design Expert 8.0.6软件对回归结果做响应面和等高线图,结果见图4至图6。各图显示了料液比、β-环糊精含量和提取温度中任意一个变量零水平时,其余两个变量对茶末总黄酮得率的影响。
其中,等高线的形状可以反映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也可以用来分析和评价任意两个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等高线接近于圆形,表示两因素交互作用较小,椭圆形恰好与其相反[13]。由图4至图6可以看出,料液比和β-环糊精含量的等高线接近圆形,即其交互作用不显著;料液比和提取温度的等高线与β-环糊精含量和提取温度的等高线均呈椭圆形,即他们的交互作用比较明显,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显著。
图4表示温度为50 ℃时,β-环糊精含量与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率的交互作用。随着β-环糊精含量的升高和料液比的降低,提取率先升高后降低。图5表示β-环糊精含量为8%时,料液比与提取温度对总黄酮提取率的交互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料液比的降低,提取率先升高后降低。图6表示料液比为1∶60 时,β-环糊精含量与提取温度对总黄酮提取率的交互作用。随着β-环糊精含量和提取温度的升高,提取率先升高后降低。
通过软件分析,确定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61.83、β-环糊精含量8.27%、提取温度53 ℃,在此工艺参数下,总黄酮提取率预测值为7.835%。为证实模型预测结果的可靠性,按试验得到的最佳优化条件重复试验3次,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7.843%,与预测值比较接近,说明该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很好,响应面法适合用于茶末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的回归分析和参数优化。
2.2.3 提取方法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比较3种不同提取方法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与热回流法和超微粉碎法综合比较,β-环糊精辅助提取法不仅节约时间,降低能耗,而且提取率较高。
3 结论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软件Design Expert 8.0.6,采用响应面法建立了茶末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模型拟合程度较高,试验误差较小,得到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1.83、β-环糊精含量8.27%、温度53 ℃,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实际提取率为7.843%,与模型预测值较接近。
与热回流法和超微粉碎法相比,β-环糊精辅助提取法高效环保,为低档茶、茶叶下脚料及茶废弃物的处理寻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张 利,罗容珍,易学文,等.粗老茶叶有效成分复合提取纯化技术研究进展[J]. 广州化工,2011,39(2):10-12.
[2] 蔡 健,华景清,王 薇,等.利用茶叶下脚料提取黄酮的工艺[J].食品工业,2004,25(3):9-11.
[3] 薛蒙伟,江海涛,扶庆权,等.响应面法优化苹果皮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J].食品科学,2013,34(2):131-135.
[4] 高梦祥,郭姗姗.机械化学法提取荷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23):5825-5828.
[5] 王在贵,王 磊,高丽萍,等.茶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J].饲料工业,2009,30(24):42-44.
[6] 吴春芝,谷福根,师 帅,等.β-环糊精辅助提取沙棘总黄酮工艺研究[J].中国药业,2012,21(14):65-67.
[7] 徐志红,李 磊,武法文,等.环糊精对黄酮的包合作用及其在银杏黄酮提取中的应用[J].精细化工,2006,22(10):762-765.
[8] 朱兴一,彭章芯,谢 捷,等.响应面法优化β-环糊精辅助提取茶多酚的工艺[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9):221-223.
[9] 王 洋.机械化学法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D].辽宁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10] 杨华明,陈德良.超细粉碎机械化学的研究进展[J].中国粉体技术,2002,8(2):32-37.
[11] 黄 彤,李丽华,刘 蕾,等.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葛渣异黄酮提取工艺[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10):32-37.
[12] 包振伟,顾 林,白东辉,等.响应面法优化黑胡椒油树脂提取工艺[J].食品科学,2013,34(14):17-21.
[13] 汪 璇,张建新,孙长江,等.响应面法优化黄粉虫黄酮提取工艺[J].食品科学,2013,34(4):11-16.
(责任编辑 龙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