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基于GIS的醴陵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周子英,黄 毅,周晓斌,米振华

(湖南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4)

摘要:利用2003年和2009年两期的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资料,结合GIS与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将湖南省醴陵市土地利用方式划分为水田、旱地、园地、林地、城乡居民工矿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 7 种景观类型,在ERDAS 8.6、Arc GIS 9.0 和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支持下,从斑块面积、斑块数目、斑块密度、面缘比、Shannon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等方面对醴陵市景观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在2003~2009年间,醴陵市土地景观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水田、旱地、园地、未利用地的面积有所减少,林地、城乡居民工矿用地、水域则在增加;从景观组分来看,斑块面积、斑块数目、斑块密度、面缘比、Shannon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等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土地利用变化来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速度各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向着林地、城乡居民工矿用地与水域发展,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人口增加、产业结构调整、城镇扩张、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以及农业开发等活动是醴陵市景观格局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GIS;醴陵市

中图分类号:F301.24;P901;P208.2(644L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4-0898-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4.031

收稿日期:2014-05-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76);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D0102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JY082);湖南工程学院人才启动基金项目(2012)

作者简介:周子英(1974-),女,湖南辰溪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与旅游管理研究,(电话)15274967381(电子信箱)mfkm978@sohu.com。

进入 21 世纪以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 use/cover change,LUCC)已成为全球环境变化、国家或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1-3],景观格局与LUCC密切相关,以几何特征为基础的景观格局分析可以客观地反映出LUCC状态[4-6]。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nternational Geosphere-Biosphere Program,IGBP)、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nternational Human Dimensions Programme o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IHDP)和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orld Climate Research Program,WCRP)等在其 LUCC 研究项目中,都纷纷结合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空间结构进行预测[7]。湖南省醴陵市作为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城市株洲市的一个县级市,随着长株潭一体化建设的快速推进,该市的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土地利用越来越复杂,其景观格局正遭受破碎化的风险。基于此,课题组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研究基础[8],以遥感技术(Remote Sense,RS)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为支撑,利用景观格局的总体特征和各景观组分的斑块面积、数量、斑块密度、面缘比、Shannon景观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等多方面对醴陵市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特征进行了分析[9,10],以期阐明各种景观组分间的特征差异,揭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评价景观破碎化程度;从而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制定出相关调控对策,促进区域土地利用系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使土地利用功能正向演替。

1 研究区概况

醴陵市位于湖南省东部中段,地处北纬27°22′15″~27°58′07″、东经113°09′49″~113°45′43″区域,南北长约66.75 km、东西宽约58.51 km,总面积为2.16×105 hm2;因地处罗霄山脉西北边沿,使境内东北和西南呈隆起状,海拔自东北与西南向中部的渌江谷地依次递降,形成两个相对起伏的倾斜面;整个地貌轮廓分明,属江南丘陵腹地。醴陵市具有地貌类型多样、地质构造与岩性组合较复杂等特征,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和岗地为主,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28.8%、27.1%、22.7%。全市现辖30个乡镇以及城区街道办事处;截止2009年底,全市户籍人口为104.55万人,比2003年增长了5%,全市GDP总量为211.33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1.81倍。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主要有Landsat TM/ETM+影像资料(2003年和2009年)、1∶25万地貌类型图(1983年)、1∶5 万土地利用现状图(2003年、2009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2003~2009年)等以及社会经济数据和相关文献资料,数据信息采集于醴陵市国土资源局信息汇总、醴陵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醴陵市历年统计年鉴等相关资料。除上述资料外,还以遥感影像为选点、参照土地利用现状图,利用手持GPS、地形图及其他参考资料进行定位、导航,并对醴陵市进行了实地走访与调研。

2.2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平台为ERDAS 8.6遥感图像处理软件、Arc GIS 9.0地理信息系统和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办公软件,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2.2.1 预处理 首先在ERDAS 8.6中进行预处理,对各类图件进行几何校正,使之平均误差小于0.5个像元,并建立统一的坐标系统,以便进行图像叠加分析,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作为分类标准,利用非监督分类方法进行初步分类,考虑到影像的可分辨性能,将整个土地利用方式划分为水田、旱地、园地、林地、城乡居民工矿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共7个景观类型。

2.2.2 分类 在Arc GIS 9.0中依据相关图件并参照野外实地考察数据进行分类,同时进行野外实地验证,经检验,2003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分类图的 Kapper系数分别为83.43%与85.11%,达到了分类精度的要求。

2.2.3 矢量化处理 对分类图进行矢量化,建立空间拓扑关系,生成2003年和2009年醴陵市土地利用图形数据库、相应的属性数据库以及景观类型分布图。

2.2.4 分析 将矢量格式的景观类型分布图转换成栅格格式,利用遥感影像的判读结果,结合醴陵市历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对醴陵市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揭示醴陵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规律与特征。

2.3 景观分析指标选取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一般分为格局指数法和空间统计法,其中景观指数是高度浓缩的景观格局信息,属于反映景观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特征的定量指标。参考前人的研究结果[11-14],从景观水平和类型水平两方面选取指标对醴陵市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其中景观水平组分选取斑块数目(NP)、平均斑块面积(MPS)、面缘比(景观要素面积与周长的比值,AP) 3个指标;类型水平组分选取斑块密度(PD)、Shannon景观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E)4个指标。

3 醴陵市土地利用变化

3.1 醴陵市景观变化

景观格局体现了人类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对区域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的相应结果,因人类活动改变了区域自然景观斑块的数量、大小和类型。我们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 3.3统计了醴陵市2003年和2009年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斑块面积、个数、周长(P),计算得到了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密度、面缘比指数、Shannon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组分等景观指数变化信息,具体见表1。从表1可知,醴陵市的斑块数目、平均斑块面积以及斑块密度等景观组分均在研究期内发生了变化,显示出醴陵市的景观破碎化程度在加剧,斑块数目从2003年的59 184个增加到2009年的66 552个,6年间增加了7 368个;平均斑块面积呈减小的态势,从2003年的3.64 hm2/个减少到2009年的3.24 hm2/个;与此同时,斑块密度在增加,从2003年的0.27个/hm2增加到2009年的0.31个/hm2;面缘比也在变大,说明斑块形状趋向于简单化;Shannon景观多样性指数减小说明研究区域内某几种占优势的土地利用类型呈增长的态势,导致其优势度指数增加,均匀度指数减少。结合醴陵市的实际情况,具体表现为醴陵市的林地面积呈现出增长的态势,由于醴陵市的森林覆盖率较高,2003年、2009年的森林覆盖率分别为54.78%、55.18%,从而导致了其Shannon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减少,优势度指数增加。

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

在研究期内,醴陵市各种景观面积均为林地>水田>城乡居民工矿用地>未利用地>旱地>园地>水域,具体见表2。

3.2.1 土地利用面积的变化 从表2可知,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研究期间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种不同景观面积变化情况具体见图1。从图1可知,在整个研究期内,醴陵市的LUCC特征主要表现为林地、城乡居民工矿用地、水域用地不断增加,水田、旱地、园地、未利用地的比率持续减少。如水田景观面积从2003年的55 426.18 hm2减少到2009年的55 090.18 hm2,6年间净减少了0.61%;旱地变化最大,6年间净减少了9.70%;园地减少比率仅次于旱地,从2003年的3 622.20 hm2减少到2009年的3 385.85 hm2,减少幅度达到了6.53%;未利用地亦呈减少的态势,6年间减少了4.43%。而林地、城乡居民工矿用地和水域3种景观则呈增加的态势,但增加比率各异,其中以水域增加最快,从2003年的1 616.26 hm2增加到2009年的1 720.70 hm2,6年间增加了6.46%;其次为城乡居民工矿用地,在研究期内增加了4.61%;林地在6年间增加了638.90 hm2,变化幅度达到了0.54%。由此可知,在研究期间,醴陵市不同景观类型的面积均发生了变化,但变化强度与程度各不相同,以旱地、园地、水域、城乡居民工矿用地、未利用地的变化速度最快。

3.2.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景观组分变化 受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气候变化和环境地理等因素的影响,醴陵市土地利用景观组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体变化情况见表3。从表3可知,在2003~2009年间,各种类型土地利用景观的周长、斑块个数均显著增加,除了水域平均斑块面积增加了0.04 hm2/个外,其余的6种景观类型均呈减少的趋势,其中又以林地减少最快,达到了5.5 hm2/个。在7种景观中,水域的斑块密度在减少,为0.01个/hm2,其余的6种景观斑块密度均呈增加趋势,但旱地斑块密度增加的速度更快。综合以上分析可知,除水域外,醴陵市的其他景观类型呈现出破碎化的趋势。但各种类型景观的面缘比呈现出增大的趋势,表明研究区各景观类型越来越规整,具有较大的核心面积和较小的边界曲折性,这在生态效应上不易受到其他景观类型的影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3.3 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

景观格局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常常是在较大的时空尺度上作用于景观[15,16]。由于研究时段较短,自然因素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甚微,所以现阶段人文驱动因素处于主导地位。研究期内各景观类型面积转移的主要去向为林地、城乡居民工矿用地与水域,详见表4。醴陵市作为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城市株洲市的一个县级市,在2003年人口总数为99.68万人,2009年人口总数达104.55万人,9年间人口总数增加了4.87万人,与此同步的是非农业人口增加了1.20万人;同时醴陵市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由2003年的75.2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11.33亿元,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则逐年上升,三个产业结构比例由2003年的17.2∶54.5∶28.3变为2009年的13.4∶57.1∶29.5。醴陵市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都使得农地非农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大量水田、旱地、园地转化为城乡居民工矿用地。醴陵市自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与此同时,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促使部分园地、旱地、未利用地向林地转变,这是林地面积大量增加的直接驱动力。城市的快速扩张、工业化以及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是水田、园地、旱地大量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

4 小结

1)在2003~2009年研究期间,醴陵市各景观类型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移,其中以旱地变化最大,各景观类型转移的主要去向为林地、城乡居民工矿用地和水域。与此同时,景观组分发生了较大变化,斑块数量、班块密度呈增加的态势,平均斑块面积不断减少,斑块呈破碎化的发展趋势,醴陵市的土地利用优势度指数增加,而均匀度指数减少。

2)醴陵市土地利用/覆被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区域内林地、城乡居民工矿用地、水域不断增加,增长幅度分别为0.54%、4.61%、6.46%,而水田、旱地、园地、未利用地比率持续减少,减少的幅度分别为0.61%、9.70%、6.53%、4.43%。随着长株潭一体化速度的加快,醴陵市产业结构的变化、人口的增长、城镇化的速度都将进一步加快,大量的农用地将转化为建设用地,耕地资源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张 静,马彩虹,王启名,等.汉中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变化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1):112-116.

[2] 齐 杨,邬建国,李建龙,等.中国东西部中小城市景观格局及其驱动力[J].生态学报,2013,33(1):275-285.

[3] 王大伟,程红光,郝芳华,等.长江上游典型山区土地利用/覆盖和景观格局变化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S3): 63-67.

[4] 孔凡亭,郗 敏,李 悦,等.基于 RS和GIS技术的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13,24(4):941-946.

[5] FORMAN R T T. Some general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and regional ecology[J]. Landscape Ecology, 1995, 10(3): 133-142.

[6] 钱者东,蒋明康,刘鲁君,等.陕北榆神矿区景观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1,18(2):90-93.

[7] 郑 瑜,吴立潮,罗以灿,等.长株潭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1,31(4):119-124.

[8] 张国坤,卢京花,宋开山,等.吉林省镇赉县近10年景观格局变化[J].生态学报,2012,32(12):3958-3965.

[9] 胡金龙,周志翔,王金叶,等.1986-2006年桂林市区景观格局演变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2):48-52.

[10] 阿如旱,杨 持.内蒙古多伦县土地沙漠化景观格局变化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11):2520-2525.

[11] 杨叶涛,龚建雅,周启鸣,等.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城市扩展影响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2):320-329.

[12] 吴 莉,侯西勇,徐新良,等.山东沿海地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5):207-216.

[13] 闫俊杰,乔 木,田长彦,等.新疆典型绿洲阜康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变化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3,33(1): 139-145.

[14] 胡玉福,邓良基,张世熔,等.基于RS和GIS的西昌市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0):322-326.

[15] 徐嘉兴,李 钢,渠俊峰,等.洪泽湖地区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10):1211-1216.

[16] 李 欢,刘 霞,姚孝友,等.蒙阴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1,18(5):43-47.

(责任编辑 王珞)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