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别让“社保”变成了“自保”

郭元鹏

人社部曾表示,在列出统计数据的173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社会保险缴费率居第13位,高于16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养老保险缴费率偏高。调查显示,一位北京职工30年缴纳的五险一金在百万左右。

缴纳五险一金是保障职工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需要。可以说,这项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但是,当一个职工的社保资金支出占据了工资收入4成的时候,这是“社保”还是“自保”?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

以北京为例,这里的职工30年缴纳的各类社保资金加在一起就是100万元左右,加上目前即将推行延迟退休的办法,一个人到了人生的终点未必就能将投入的资金领回来。又何况,这100多万元还是自己的投资,还不涵盖用工单位缴纳的资金。如果再算上这笔资金的利息,我想很多人都只是自己保障自己,而不是社会保障他们了。既然如此,我们把这笔钱放在自己的腰包,岂不比放在有关部门的口袋里更安全?

而且,这还牵涉另外一个问题,当工资收入的4成被缴纳了各种社保资金的时候,生活还如何保障?从群体的收入来看,职工处于工资收入的最底层。尤其是在目前物价高涨的环境之下,缴纳了如此之高工资比例的社保资金,对于职工来说,生活会更加困难。

收入差距拉大了,生活成本走高了,这就是职工生活的困境。作为政府而言,推行社会保障制度是积极的作为,但是这种保障更应该是政府保民生,社会保职工,而不应该是职工拿钱保社会、保政府。

就是在目前如此高昂的社会保障资金征缴比例之下,有关部门依然在为社会保障可能出现的空缺而苦恼,这其中究竟有着怎样的问题?究竟是缴纳的资金不够用,还是管理不善,亦或是资金出现了流失?为了堵塞这个漏洞,不至于未来出现问题,在专家的建议下,即将推行延迟退休,有的专家的理由竟然是:生活好了,有的人70岁看着还像60岁。我想说的是,不是每个人到了70岁都会看着还像60岁,70岁的官员看上去可能只是50岁,可是出了一辈子力的职工,50岁的时候或许已经像70岁了。这不是盘剥职工剩余价值的理由。

社会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但是“社保”不是“自保”,这里面更应该多些政府担当、单位作为。降低职工社保缴纳比例,才能让职工生活更幸福。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