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体教结合”训练现状

郭树华

(曲靖师范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摘要】本文选取陕西省具有相对稳定的招收高水平运动队资格的8所高校进行调查研究,运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调查并分析陕西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训练、比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旨在深入地了解和发现这些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其进一步的发展训练、比赛工作寻找更好的改进方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体教结合;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现状;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郭树华,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排球教学训练与研究。

0前言

在经历20年培养学生运动员的过程中,我省高校在办高水平运动队、培养优秀学生运动员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功经验,但同时高校在办高水平运动队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我省的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发展较为缓慢,但在我省教育厅有着严格的审查机制和主管部门的评估中,我们以高校的管理层、教练员、运动员为主线对我省相对稳定的8所高校 管理机制,教练员带队及运动员的招生政策、学习,生活对训练成绩影响等方面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制约我省高水平运动员的发展因素,为我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发展、为改进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通过对教育部2010年、2012年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通知规定了我省具有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资格高校。本文确定了发展相对比较稳定的8所高校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他们分别是: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调查他们近5年的运动队的建设及训练情况及影响体教结合发展的因素。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依据研究的需要,本文主要通过查阅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体育学院资料室藏书,以及登陆中国期刊网、百度搜索引擎等网络资源库,搜索国内外与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有关的文献和博士、硕士优秀毕业论文,相关文献50余篇,在认真研读有关资料的基础上,为本文设计与构思提供参考依据,为本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_Statistics_20-32bit统计应用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并绘制表格。

1.2.3逻辑分析法

采用归纳、逻辑分析、演择、综合、类比方法、对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对目前陕西省高水平运动队的实际发展现状,深入和详细的分析、归类和组织。

2陕西高校高水平训练的影响因素

在针对我省的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及训练比赛现状调查中,显示出我省的高水平运动队有了较为明显的进步,但存在很多影响他们训练、比赛成绩的提升的限制性因素。

2.1人才输入的优秀生源不足

在体教结合的模式下,以提高竞技运动员运动竞技水平的理念和优秀人才为目标,高校必须要做好接受高水平运动员的输入工作。这也是高校办好高水平运动队的首要工作。我国是举国体制的竞技体育正走向多个方向竞技体育发展的模式,这彰显了我国高校办队人才输入的渠道和构成模式的多样性。

表1显示出我省在省内的招生较少,省外生源较好。在普通中学生中招生比例最大,占生源的42.78%;其次是体工队现役的学生,占生源的23.71%;省市体校的招生相对较少占20.62%;最少的是体工队退役运动员只占12.89%。在生源的来源上与教育部招生办公室保持一致性。

2.2文化课学习与训练的矛盾及课堂管理困难

我省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主要渠道是通过特招的渠道进行招生,一是运动来源于基层的中学,二是各级的体育运动学校,三是退役的专业运动员,在训练时间上显示出我省高校的训练时间主要在大一大二这两年时间,大三训练时间相对减少,大四忙于就业没有时间进行训练。在调查中运动员参加训练的时间主要是大学的前三个学年,占到90%,大四参加训练的占10%,他们主要是保送研究生及不急于找工作的学生。

2.3教练员的水平对运动训练科学化程度的影响

我省的大学生运动员的教练员主要来源于高校的体育教师队伍,他们主要是从事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及教学理论研究工作,一部分教练员缺乏运动训练的经历及训练理论的研究工作、比赛的经历、比赛临场指导的运动员的综合能力;三是高校运动训练还缺少资源的整合能力,基本没有相关学科进行交叉的科研项目,没有形成多个学科交叉进行为运动训练服务的系统的训练科学体系。

2.4不合理的竞赛制度

业余训练是一项周期较长,成绩见效较慢的一种训练,青少年运动员要经过长期的坚持才能达到一定的成绩,在运动员成绩增长过于缓慢的情况下,教练员只能在运动员身上“下功夫”,做一些类似于赛前报名时改变运动员的年龄,超负荷的加大运动员的训练量等偷梁换柱,拔苗助长的事情,这样的结果只会给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运动队积聚后备人才造成严重的损失,严重的影响了进入高校大学生运动员的成绩稳步的增长,严重影响了教练员的训练的计划,使运动员成绩难以提高,进入高校后高校之间的大学生运动员比赛较少。

3结论

3.1优秀生源输入不足,科学选材执行力较差

我省高校的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渠道相对较多,也符合教育部招生办公室的招生规定。我省的优秀运动队的运动员的优秀生源相对较少。我省主要从中学、体校、体工队等层面进行招生,在训练过程中大部分运动员成绩是趋于下降。我省高校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在依据科学选材的基础上没有做到科学选材。

3.2体教结合的思想模式相对落后,运动员“训与学”的积极性不高

没有真正落实到现代教育理论的模式,导致学生厌学,只为了混学分,拿文凭。没有明确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所处的位置及培养目标。

3.3课堂教学管理方法不得当,在管理体制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体教结合的管理体系中存在着几年一贯制的,管理条例基本上没有修订,具体体现在招生到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学与训练安排不合理,缺少科学的管理目标。

4建议

(1)在学训矛盾上要适当的精减课程,适当增加(下转第233页)(上接第192页)训练课的学分和开设与训练专业相关课程的开展,严格规定训练时间与文化科教育时间。

(2)训练比赛成绩应与教练员职称评定挂钩,在政策上给予培养效果较好的高校奖励,建立更加严格、完善的评估机制。

(3)在管理体制上,调整并改善体育管理部门与教育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单独形成一个联合部门。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文明督导,改善教学、训练条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郭剑.体教结合仍培养不出明星夺金主力还是运动员学生[N].中国青年报,2005(08).

[2]廖小林.高水平运动队的构建与管理初探[J].体育科技,2004(04).

[3]张军,叶敬春,龙明.对我国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再认识[J].体育学刊,2000(05).

[4]丁莺.关于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6(02).

[5]周之华,武英满.我国高校开展高水平运动队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及对策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01).

[责任编辑:许丽]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