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悦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要】在国际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汉语的魅力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所接受,并且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选择到中国留学,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也加深了解中国文化。语言所承载的并不仅仅是单一的语言工具,而是历史、是文化,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文化教学的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文化教学;对外汉语;作用
0 引言
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还处于相对未完善阶段,因此对于外国学生的汉语教学方式还很难找到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在汉语教学的方式上需要进行改变,多注意方法的使用。而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汉语背后的文化承载力以及文化魅力进行教学。
1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近年来,在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产业实力的不断增强的带动下,随之而来的是与他国交往的日益频繁,而语言则是交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近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学习汉语,汉语不仅充当着交流的媒介,同样也充当着中华文化有效传播的途径。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效地利用汉语教育来传播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我们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点。这不仅能帮助来华学习者更好地学习汉语,还能够让他们了解到更多的中国的历史、地理、人文等。这对于整个对外文化传播事业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外国人学习汉语,不仅仅是学习语言这一套语言系统本身,更要学习已经渗透在汉语里的独特而古老的文化。这种文化是经历几千年沉淀而形成的,与汉语是并肩存在的。语言教学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的教学。总结起来就是:一方面,每一种语言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同时也反映这个民族的文化发展状况;另一方面,语言学习者越深刻细致地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就越能准确地使用这个国家语言。汉语这种古老的语言,在教学上更应该注重文化的教学,这样才能使学习者从中国文化中了解我们所使用的汉语。
2 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文化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怎么去做才能更好地开展好文化教学工作就变得尤为重要,这是我们全体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把这项工作很好的落实到日常的实际教育工作中去。让汉语学习者在汉语学习的课堂中不知不觉的就了解了中国的文化,这种学习方式应该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水到渠成的。如果操作的不好、不合理,或是过于盲目的话,就很容易引起接受汉语教育的学习者的反感,这不利于我们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教师的汉语教育工作中,除了讲解汉语中每个词语、每个句子的意义之外,教师还要适当的讲解这些词语背后鲜为人知的背景,这些词语是在何种历史文化背景下孕育而生的,这样做就能很好的把文化融合进汉语的教育中去。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在日常的交际环境中熏陶他们,让这些汉语学习者能够深刻的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所以,在进行汉语教育的文化教学工作中,教育工作者要尤其注重我国因为地域辽阔而出现的不同地区间的文化的差异性,如历史差异、地域差异、民俗差异、民生差异等等。我们既不要将这些东西混为一谈,我们也不要过大的夸张和渲染这些差异,我们要因材施教,要让这些学习者深刻的了解到这些差异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授点的选取和具体介绍方式
语言实际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历史经过,因此作为五千年历史传承的中国汉语言文学的内涵无疑是巨大的,并且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不论历史事件还是奇闻异事都以语言来记录在史册中,这些文化历史的遗留都是对外汉语的教学内容,让汉语学习者对汉语言背后承载的文化历史有深入了解才是真正的文化教学,由于语言的学习是很复杂的,而且不同于其他学科汉语在国际上是公认的记忆困难学习困难的学科,如果无法了解汉语中文化背景和其承载的文化意义内涵,很多时候只是生搬硬套死记硬背无法做到真正理解汉语的使用方法和表述意义,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将其承载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等有助于理解汉语意思的文化知识有体系的对学生进行传授,因此对外汉语教师需要对中国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寓意有深入的直观的掌握,并且要掌握相关的对外汉语教学和文化教学的技巧。
(1)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在重视语音、汉字等基础语言知识训练的同时,文化教学应集中介绍汉字文化和生活文化。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和审美观点,掌握汉字文化是了解中国文化的第一步。例如:“人”“从”“众”:“木”“林”“森”等。通过对汉字的造字理据进行文化的阐释,把汉字形成的现实生活背景、历史文化背景生动地展现给外国学生,使学汉字变得兴味盎然,能够打消他们学习汉语的畏难情绪。“文化就是生活”。 教师也可以给初学者介绍一些与他们国家完全不同的东西,如:中国的建筑、中国的服装、中国的菜肴等,留学生看到这些,会有很大的兴趣,进而可以增强他们对中国的兴趣和好感,激发学习的动力。
(2)在课堂教学上多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将新掌握的单词结合故事、语言笑话、中国寓言配合多媒体进行传授,并且对歌曲、情景对话、小短剧、电影介绍给学生或者展示部分,促进学生可下的学习兴趣和对新单词的情景应用,促进联想记忆,使文化教学的效率提高并增加课余学习时间和热情。
(3)隐喻。传统上作为诗学、修辞学的一部分内容。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方式。作为认知和语言的纽带,从隐喻入手,学习词汇符合认知规律,更高效的学习。对外汉语学习者在词汇学习中要重视基本词的词汇知识、词组搭配、各种引申意义,还要注重词语的隐喻意义,并认清词语内部的基本词义和隐喻词义之间的联系。教师可运用隐喻文化的相似性引导学生正确利用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使学生深化这些词汇的理解,从而更好的学习。但是隐喻的运用也要考虑文化背景的差异,教师可以将英汉隐喻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作为教学的重点,既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隐喻表达,又可以使学生透过这种差异进一步加深对对外汉语文化的理解。教师自身应具备跨文化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注意词汇隐喻意义,使学生在词汇学习中能正确比较英汉两种词汇隐喻意义的异同,继而正确的运用对外汉语词汇。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并将隐喻理论运用于语言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对每一个底层的基本概念深入思考,而且隐喻的认知特性和映射特性还可以拓宽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思路,使其做到融会贯通,达到更好的语言学习效果。
4 结束语
汉语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播途径。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是离不开文化的传播以及文化的教学的,因此,在汉语教学中不断地对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学习进行文化补充是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汉语的有效手段,同时也能提高汉语教学的效度,提升学习者对汉语魅力的感知和兴趣。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3]周思源.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