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陆丰“钱鼓舞”演变分析——以《听鼓仔》为例

文/徐晓颖

摘 要:钱鼓舞在广东省陆丰地区流传了几百年的时间,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传统的钱鼓舞已经逐渐退出民间舞台,为了保护钱鼓舞这一项历史文化瑰宝,艺术工作者们将其与现代舞蹈艺术相结合,以新的形式将钱鼓舞重新搬上舞台。本文从广东舞蹈学校丁然老师创作的剧目《听鼓仔》着手,分析钱鼓舞的演变原因以及过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钱鼓舞 传统 演变

在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研究领域里,民间舞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广东省共有四百多种民间舞蹈,而笔者所要研究的钱鼓舞则以其精致特殊的造型、自然舒心的韵律,在四百多年时间里得以广泛流传。

钱鼓舞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汕尾市,常见于陆丰地区的东海镇新铺村,官田铺村,吉水、桂林村以及新寮区等地,隶属于潮汕地区。在几百年的时间里,陆丰人民将自己厚重的故土情怀反映到钱鼓舞中,用舞蹈来承载自己的悲伤与欢乐,也正因为这些特性,使钱鼓舞在当地获得广泛认同并得以流传下来。

一、钱鼓舞的新形式《听鼓仔》

任何一种艺术作品都应该服务于所处的那个时代,跟不上时代步伐的艺术作品也必然会被时代洪流所淘汰。随着时代的变迁,民众审美情趣的变化使传统的钱鼓舞已经难以登上日常的民间舞台,精通钱鼓舞的艺人们逐渐老去,而年轻人却又对其不屑一顾,因此一些文艺工作者为了发扬钱鼓舞这一舞种,深入广东省陆丰当地进行调查研究,使钱鼓舞从表演内容到形式都有了巨大的变化。

广东舞蹈学校丁然老师创作的舞蹈剧目《听鼓仔》,根据新时代的审美要求,对钱鼓舞重新整合编排,以新的形式来将其呈现出来。该剧目以陆丰钱鼓舞为创作的原始素材和基础,在保持传统钱鼓舞舞蹈形态“三道弯”和极具代表性的“三钱指”“抖鼓”等动作元素的基础上,融合和发展了民间舞蹈和当代叙事方式创作而成。笔者就以丁然老师创编的剧目《听鼓仔》为案例,深入发掘钱鼓舞的演变历程。

二、《听鼓仔》与传统钱鼓舞的对比分析

为了更好地分析《听鼓仔》与传统钱鼓舞的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笔者将针对“听鼓仔”中的舞蹈内容、动作元素、音乐类型、舞台调度等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将其与传统钱鼓舞的各项内容对比分析。

1.舞蹈内容分析

传统的钱鼓舞通常以某个故事作为剧目的主线剧情,而陆丰钱鼓舞更是将这一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在陆丰范围内,民众所表演的钱鼓舞大多是以男女爱情故事为题材,各个县区中表演的钱鼓舞即便是故事细节上有所差别,但是在故事的性质与结构上则大同小异,反映了美好爱情故事在陆丰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也将人民对这一美好情景的憧憬与向往。总的来说,陆丰钱鼓舞中所反映的爱情故事,多数是以男女双方相互爱慕为开始,中途却因故遭到家人或社会的阻挠,一方的生活陷入困境,而到了故事发展的结局,则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但是舞蹈“听鼓仔”与传统钱鼓舞在剧目的构成上有了很大的不同。

首先,从开头的中间八名女孩的造型动作就可以看出,整个作品不再是为了表达某一个爱情故事,而是围绕“听”这个动作展开。八名女孩通过双脚对向8点,身体面向一点,形成钱鼓舞独特的三道弯形态,而左手拿鼓放于右耳旁,右手弯曲托着鼓的造型,配上钱鼓敲击的声音,给观众塑造了一种那些女孩在仔细倾听钱鼓发出来的声音的感觉。

其次,“听鼓仔”中的“仔”字进一步确定了跳钱鼓舞的是一群13~14岁的小孩子,改变了传统的陆丰钱鼓舞中由成年人参与表演的习俗。

再次,“听鼓仔”这一作品主要表达了一群孩子在玩钱鼓时所表现出来的那份童真与快乐,在整个剧目中创作者多次使用了抛接鼓、滚鼓、旋转、技巧后接鼓等等舞蹈动作,以此来体现小孩子的活泼灵巧。

2.动作元素分析

传统钱鼓舞中使用到的动作主要有三钱指、转鼓、抖鼓、勒马、穿针绣花、画眉、牵盆、黑虎、碎泡。金鸡独立、相会转身、凤花摆尾、苏秦背剑、魁星踢斗、抛钱鼓等。

《听鼓仔》中的动作元素大部分动作是延承传统钱鼓舞的基本动作元素,在此基础上动作幅度加大,动作的快慢分得更加清晰。

节目开头造型是一部分女孩面对观众站立,从脑袋到脖子、脖子到腰、腰到胯呈现出大幅度的“三道弯”形态。另一部分女孩是背身坐地,双腿弯曲,一手扶地一手将鼓推至地板的前方。从此看出,《听鼓仔》是非常重视动作的造型感和风格性。

在快板部分,大部分的动作是慢动作和快动作相结合形成的舞段,例如踏步站立单手抖鼓,接转身,再接一个抛鼓。诸如此类的动作反复出现,而传统钱鼓舞受音乐的限制,音乐多为平稳优美的音乐,因此以舒展、柔美的动作为多,很少有灵巧节奏较快的动作。

3.音乐分析

在传统的陆丰钱鼓舞表演过程中,会使用两支或四支竹笛,大弦子、唢呐、二胡以及大鼓、钹、月锣、云锣、五劈等打击乐器来进行伴奏,而且还会有六至八名男女混声演唱来增加舞蹈的表演性。传统陆丰钱鼓舞的伴奏多数使用羽调式这种节奏平稳的乐曲,很少会出现切分的节奏,而在曲调上则会使用令人感觉明朗、舒展、优美的乐曲,如《钱鼓舞曲》(或叫“双清”)《钱鼓尾》《画眉跳梁》《尾声》等。

而在“听鼓仔”中,编创者为了突显13~14岁年龄人的活泼、单纯的性格特点,在音乐基调上也进行了较大变化的创新尝试,主要以鼓点和铜钱铃铃的响声为主,使得舞蹈能够更好地与音乐相结合,将舞蹈动作的干脆与灵巧更为立体地呈现给观众。

到了“听鼓仔”的中间部分,编创者又根据剧情发展的需要改变了配乐的特点,此时小孩们对钱鼓舞的好奇不只是停留在钱鼓的“声音”上,纷纷使用钱鼓来嬉戏打闹。在表现形式上,伴随着音乐的节奏逐渐加快,演员们频繁地使用抛、滚、转、抖鼓等具有钱鼓舞特点的技巧动作,音乐与动作的结合瞬间把整个作品推向高潮。

到了作品的后半部分,演员们的动作不仅没有放慢,而是随着音乐的节奏越来越快,当最后音乐和动作的频率均达到最高点时,音乐和动作瞬间停止,由极快转为静止的形式不仅没有令观众感到突兀,更多的是给人一种对比的快乐和出乎意料的感觉。

4.舞台调度

在乐队奏响配乐之前,男女童就会脚踏云步绕圆形舞台一周,之后男女童同时做出抖鼓、抖板的动作。随之音乐响起,男女童走至方形席子两边,根据规定好的套路和顺序沿着方形席子相对起舞,最后以抛接钱鼓形成高潮。

而与原始钱鼓舞不同的是,《听鼓仔》参加表演的人数多达十数人,作者灵活地运用队形变换来增强舞蹈剧目的视觉效果,例如横排、大斜线、圆形、八字、三角形等多个复合队形,让观众有应接不暇的感觉。

5.场地变化

传统的陆丰钱鼓舞是在一个圆形的场地上进行表演,场地周围是观众站立的地方,在场地中央还铺有方形草席,与圆形场地相结合则构成了古时候的铜钱形状,这样的场地布置也是为了相应钱鼓舞这个名字。

“文革”结束后,一些文艺工作者和艺术家们纷纷深入民间,去向民间老艺人学习研究中国传统的民族民间舞,并根据现代人的观赏习惯和舞蹈特点对各类面临失传威胁的民族民间舞进行改编,使其能够继续在舞台上向世人展现。

传统的陆丰钱鼓舞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由于传统陆丰钱鼓舞在故事内容、舞台以及表现形式上都具有极大的限制性,因此除了老一辈的艺术家对其有所了解外,其他的民众早已将其遗忘在历史长河中,而现在也已经很难在民间的舞台上见到这一舞蹈了。

为了使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得以继续传承,很多文艺工作者都对陆丰钱鼓舞进行了研究和改编,笔者所研究的《听鼓仔》也是其中一种改编后的钱鼓舞形式。在舞台上,《听鼓仔》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圆形场地,而是为了适应现代舞蹈的表现形式,将其放置在现在常见的长方形舞台中。相比于传统的钱鼓舞场地,改编后的场地无疑能够容纳更多的表演者,而且还能够适时地加入队列变化来呈现舞蹈的特点和内容。

6.服装、道具运用

传统的钱鼓舞都是两人表演,由两名男子分别饰演男童女童。女童以钱鼓为主要道具,原始钱鼓舞中所使用的钱鼓是一个边上装有若干铜钱,对边宽六寸左右的八角形单面皮鼓,在鼓面画有八卦图形,当手持钱鼓摇动时,钱鼓就会发出声响;而男童则需手持竹板,竹板由两块长约六寸、宽约一寸的竹制木板组成,当两手所持竹板互相敲击时,就会发出清纯的声响。

《听鼓仔》取消了手持竹板道具的男童角色,全部由女童表演。女童手持的钱鼓也从八角形变为了圆形,这使得表演者在剧目中技巧动作的运用更为丰富,例如反弹琵琶式的滚鼓、地面滚鼓用脚腕接、大拇指转鼓等动作,这些动作都是在变化后的钱鼓中得以使用的。

另外,在服装方面《听鼓仔》也对传统的陆丰钱鼓舞中所使用的戏曲服饰进行了改革。为了能够使观众拥有更好的视觉享受,编创者让演员们身着符合少女形象的轻快灵动的服饰,为陈旧的陆丰钱鼓舞赋予了新的内涵,仅仅从演员的服装穿着中,观众就能感受到一种生动活泼、天真开朗的现代韵味。

三、小结

陆丰民间钱鼓舞在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将陆丰人民浓厚的民族情怀和故乡情结反映出来,丰富了民众的娱乐生活,给予了人民宣泄精神情感的途径,使得民众得以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民的审美角度和情感逐步趋向多元化,经济快速发展使得人们更容易接触其他的文化,年轻人对传统习俗的漠视使得许多民间的舞蹈渐渐淡出了社会生活。建国前每个有钱鼓舞的村镇都会拥有一个钱鼓戏班,在当地群众生活贫乏时,戏班还能通过四处巡演赚取一定报酬,但这些情景在当今社会已一去不返了。

目前钱鼓舞已经被列为广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当地和国内均有很多优秀文艺工作者认识到了钱鼓舞的文化价值,纷纷到潮汕地区考察钱鼓舞的各种元素,《听鼓仔》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虽然钱鼓舞在民间已经难以见其踪影,但相信只要舞蹈工作者对其引起重视,积极发掘整理陆丰钱鼓舞的素材,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再度令其活跃在社会公众的视野之中。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