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新形势下美术学创新发展路径探析

许 艳

(阜阳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摘 要:发展是事物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原因,任何事物都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取得新发展,才能不断的更新自我,这就需要实现创新性发展。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大以及素质教育的迅猛推进,使得美术学专业旧的培养模式和发展路径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只有通过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发展路径,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课程体系建设的规范性,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而实现美术学专业的良性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新形势;美术学;创新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J2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202-02

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新事物,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和更新,更是事物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原因,任何事物都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取得新发展,才能不断的更新自我,这就需要实现创新性发展。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大以及素质教育的迅猛推进,使得美术学专业旧的培养模式和发展路径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只有通过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发展路径,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课程体系建设的规范性,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而实现美术学专业的良性发展。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近年来,随着各个国家、社会和各高校对美术学发展的投入不断加大,美术学无论是在人才培养还是在自身成果的积累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美术学专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但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到,从美术学发展的长远目标及培养人才的预期价值来看,美术学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正是这些问题和不足,制约着美术学的发展,我们必须正是这些问题,对其加以深入分析,以创新性的战略眼光,加大美术学的改革力度,制定出科学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从而实现美术学的良性健康发展。

一、美术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统计和多年来的观察,美术学在发展的定位、教育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模式、原有课程体系、教学资源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当然,由于各地具体条件的差异及一些具体因素的约束,这些问题可能在各地的表现不一样,但其共性是存在的。

(一)美术学理念落后,不能适应新时期美术学的发展

当今的时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大方面了人们互相交流和绘制图画的需要,一些传统的单靠手工绘制的许多东西在几年有计算机就能够很快完成,且速度和效率都比传统的手工要高的多。加之,信息爆炸,观念多元,民众见多识广,传统的美术学发展理念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二)在美术学培养人才方面,课程体系缺乏多样性

自2001年9月启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美术学的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学校美术课教学个培养人才也不能例外。美术学的教学内容涉及多个领域,主要包括色彩、素描、设计、中国画、工艺美术、美术鉴赏、民间艺术等多个方面。而美术学专业原有教育教学体系着重绘画技能的传授,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美术学教育教学多样性的需求。

同时作为美术教师,在教学之余往往还需承担学校的各种活动的宣传工作,为宣传绘制一些图画,这些也占用了美术学教师时间和精力。此外,一些美术学教师单一的知识结构也束缚了其工作能力的全面发挥。

(三)美术学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存在局限,难以激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育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年来一直缺少变化,未体现出美术学专业师范性特征,实践教学环节形式也过于局限。比如教育实习课程,学生四年只有一次集中的教育实习机会,时间很短,只有一个月。实习的主要方式就是按照教学计划统一安排到挂牌的教育实习基地对口的中学听课、上课等传统模式。

(四)美术学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单一,不够科学合理

课程评价机制缺乏多样性及科学性,忽视或淡化了对美术教育及教学能力的评价。比如毕业设计长期以来以论文写作为主,毕业创作为辅,而写作内容又与师范性特征脱节,造成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缺乏整体的评价。

二、新形势下实现美术学创新发展的可行性路径

美术学专业的改革创新和长远发展,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又要赋予其新的内涵,体现美术教育的学科特点,要立足本土人文资源,结合现代教育理念,突出个性特征,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要有创新的精神和勇气,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实现美术学突破式发展,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实现美术学理念上的改进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美术学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和发展,直接影响着美术学的发展。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探索和总结。

1.秉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美术学理念,教学上以学生为中心,研究其学习心理,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美术教学特点,多种教学方式灵活组合,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加师生之间的自由交流与沟通。

而面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如何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要通过增加课内与课外的互动,比如组织学生观摩各种画展、专业考察等系列教学活动,利用一些生动、具体的视觉形象手段来帮助学生感悟和理解,旨在开阔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让课堂教学得以延伸。

2.强化实践教学,建立长效机制。实践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启发学生艺术心智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是美术学专业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在新形势下,可以建立了多个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基地要各具有特色,以便于满足不同的需要。

3.支持成立学生社团,定期开展交流活动,或举办作品展,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例如“书法爱好者协会”、“雪花剪纸协会”等学生社团的成立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固定模式,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各展其能、各得其所,这对课堂知识与技能的巩固与提高有着可或缺的作用。

(二)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美术学发展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是进行课程建设与开发的前提条件。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设置应该充分体现专业特点,并重点考虑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及未来社会适应性,在建构学生知识体系合理性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就是解决“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美术学的培养目标应当设定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美术教育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美术教育教学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这一新的目标较之前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创新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将原有培养“能够胜任中等学校美术教师”改为“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将小学美术师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中。二是将原有的“能够进行美术创作、研究工作”这一目标取消,因为美术创作与研究人才需由专业美术院校培养,而这一目标的取消更符合美术学的学科特征,满足了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完善课程结构,增强培养美术学人才的针对性

1.将课程分类排列。专业课程分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拓展课三类,把专业必修课程比例缩减,增设系内的专业选修课程及拓展课程。要依据《课程纲要》将原有课程对专业基础课、核心课程、拓展课程进行了课时调整。并在教师教育基础及拓展课程中设有教师专业发展、中小学美术教学论、地方美术课程案例开发、课外美术活动组织、课件制作等课程。在实践教育课程中,设置了入学教育、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毕业教育等环节,这样可以充分调动系内、系外不同类型的教师资源,打破专业界限。一方面是遵循“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原则,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掌握更多的实用性技能,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增强了毕业生的岗位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

2.注重专业课程之间的承继关系,使今后的专业课程能够得到深入和扩展。《美术表现》这一课程,选择开设了中国画、油画、水彩、民间美术4方面内容,主要是将美术学院现有课程结构进行整合,调整课时分配,并按方向将教学内容细化(如国画分白描、工笔人物、写意花鸟、山水画、创作),充分考虑课程的先后顺序、难易程度,分别安排在第二学期至第五学期授课,但总课时数有较大下降。

3.注重课程优化。传统经典的课程要传承,不适宜的课程要更新,必须根据社会的需求推出一些新专业课程,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比如新增的《设计基础》总学时为80学时,包括平面设计基础、色彩设计基础、立体设计基础及动态设计基础,着重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加强创新观念,提高欣赏能力及应用设计能力。

(四)创新美术学评价标准和方式,实现评价多样化

传统的美术学评价方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模式多样化的要求。在具体操作中,要根据课程特点、课程性质设定不同的评价内容与方式,使课程评价能够真实有效的检验课程教学效果和评价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提高与否。比如,毕业创作课程在美术学专业的背景及平台上应定位于体现学生素质的综合课程范畴,课程考核除作品创作,还包含美术基础理论、美术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展示设计环节等内容,按比例分别考核的办法,区别于绘画、艺术设计等专业的毕业创作课程。

三、结语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必须紧密结合时代需求。美术学也是如此,美术学发展的决策者和实施者以及学生都应当积极参与进来,在美术学的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思考、探索、总结,不断的完善和突破固有思维的束缚,分析新情况,找出新路子,解决新问题,才能实现美术学在创新之中的良性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邓亮生.从教育实习看地方师院美术学基础专业的建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3(03).

(2)胡玮.高师美术学专业特色教学研究[J].大众文艺,2010(10).

(3)明兰.民间美术与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艺术探索,2010(05).

(4)吴冬声.当前高校美术专业教学问题的探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5(03).

(责任编辑 徐阳)

下载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