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恒英
摘要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由于起步较晚,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高职院校应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与管理学科、职业资格教育和创业教育相结合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内涵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和优质教材建设。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 财务管理 培养模式
一、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设置本专业培养目标时不明确,基本上是在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了金融、法律、管理、理财等相关工作岗位,并强调其就业的广泛性。而财务管理专业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胜任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在表述上模楞两可。其培养目标不准确,对学院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起不到指导作用。
(二)专业定位较模糊
从许多高职院校对财务管理专业介绍来看,其描述与会计专业相似。只是会计专业偏重于会计核算,而财务管理偏重于财务应用,从本质上来看并无太大差别。在财务管理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其专业定位模糊,导致教师和学生对该专业的了解比较肤浅,很多学生对会计专业与财务管理专业之间的关系不清楚,甚至把二者混为一谈。
(三)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许多学校在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上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专业课程设置可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而能体现其专业学科特点的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设置上课程安排不精,很多学校则是在会计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某些金融、税收、理财方面的课程,能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和财务管理专业特点的课程较少。
(四)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
目前的高职教育中,由于财务管理专业本身起步较晚,加上财务管理实践与理论差距和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的限制,使得课程中的实践性内容偏少,且缺少适合财务管理的专业实验室,要么与会计专业同用一个实验室,要么实验室只是摆设,很少起到实践教学的效果。目前的高职教育中财务管理专业本应重视案例教学,却没有引起重视。
(五)师资队伍相对薄弱
从师资队伍看,目前给财务管理专业授课的绝大多数教师仍然是有会计知识背景的老师,或者是从其他相关管理学科上临时转过来的老师,具有金融学、投资学、理财学知识背景的老师所占比例偏少,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所占比例更少。
(六)缺乏适合高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材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在教材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大困难,几乎很难找到专门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的教材,应用情况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形:一是使用会计专业教材,二是使用财经大类教材,三是使用本科教材。教材的严重缺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本专业更好的发展。
二、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的特点
1.与高职院校企业管理学科基础接轨。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管理等几个专业都是高职院校管理类比较成熟的学科,财务管理专业拥有与这些学科专业相同的基础,该专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管理学科中的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的有利资源为其服务。
2.与职业资格认证教育接轨。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打造有丰富兴趣爱好的职业化人才,因此,财务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设置与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教育接轨的“职业资格”课程群。
3.与创业教育接轨。创业教育既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就业还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对高职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财务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全面植入创业教育课程群。
三、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途径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1.设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专业如何定位也就是专业的市场定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业、金融机构、投资公司、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从事会计核算、会计报表分析、金融、投资、理财、经济管理等工作。就业方向决定了人才培养规格是具有诚信、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修养,具备会计处理、报表运用、纳税申报和投资、融资等基本技能知识和信息收集、处理的基本素质要求和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确定人才培养计划。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吸收企业专家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根据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基本要求,分析和确定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基本技能目标。围绕所确定的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模块,并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大纲,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
(二)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
1.教学模块设计。高职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模式应当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资格证书为切入点,按照职业需求,坚持基础理论教学与校内同步模拟实训并重。按照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课程应设置以下几个模块素质教育模块、会计核算模块、会计信息处理模块、金融、理财模块、职业技能模块、创业教育模块。
2.教学课程设计。教学模块的合理设定决定了课程设置应体现其要求,应设置以下课程:公共基础课(包括:英语、数学、体育、入学军训、思想政治、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专业基础课(包括:市场营销、管理学、统计学、纳税筹划、沙盘对抗创业实训等),体现了素质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要求;专业核心课当中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要求,管理会计、会计报表分析、EXCEL 在财务中的应用、财务软件的应用,体现了会计信息的应用处理的要求而金融学、投资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体现了金融理财的要求;会计从业资格取证、助理理财师取证课程、案例课程则体现了职业实训和职业技能的要求。
(三)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变革
1.教学手段的改善。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师、学生、企业会计、项目和实训场所有效组合起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和调动各种元素,使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使平面的知识变为立体化。
2.教学方法的改进。“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路线”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改变传统闭卷考试的唯一考核方法,实行学生技能考核综合化,可以对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道德等全方位地进行评价。
(四)搞好实验实训条件和实践教学内涵建设
1.改善教学实训条件。改善实习实训条件按照“校企联手,双向互动”的基本思路,根据财务管理岗位技能培养的要求,在现有实训室的基础上,建设沙盘对抗模拟实训室、银行业务模拟实训室、财务岗位模拟实训室和erp实训室。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技能鉴定及网络教学为一体的实践教学系统,满足学生毕业顶岗实习和教师顶岗实践培训需要。
2. 加强实践教学保障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及操作规程,建立完整齐全的学生校内实训手册和校外实习档案,做到实践教学的组织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制度落实、人员落实、实践内容落实和经费落实,使实践教学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要求。
(五)进行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1.不断充实教师队伍。有计划地引进财务管理、金融、理财等相关专业的应届研究生、博士生充实到教学队伍当中。由于应届研究生、博士生对新事物有着独特的见解,从而能够增添现有教师队伍的活力,也能引领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
2.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按照专兼结合的方针,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聘请足够的行业企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任教师要有计划地到企业培训,或到企业进行岗位训练,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搞好配套优质教材建设
1.引进优质教材。加强优质核心课程和配套教材建设优质核心课程要体现岗位技能要求,并能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理论教材的选取上要积极使用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优质高职高专配套教材,这种教材是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而编写,便于学生的掌握和吸收。
2.编写校本实训教材。根据新会计准则体系的要求,组织教师自编实训教材,对每一门实训课程根据其内容按岗位特点进行细分,全面构建以“岗位实训及考核”为特点的实训教材体系,形成理论与实践教材相配套的、载体多元、内容丰沛、与时俱进的教材体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邓金额,周荛阳.高职财务管理专业推行“411”工学结合模式初探[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39~41.
[2]郭琳琳.论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中的问题及相关建议[J].新西部,2009,(10):213.
[3]周亚娜.对创新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会计之友,2007 第11 期下:86~87.
[4]胡爱荣.深化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就业能力[J].经济师,2011 第1 期:133~134.
[5]谭爱强.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财会通讯综合,2010 第3 期下:159~160.